大眾捐款直接交給災民、個案,或支持專業社工進入災區,用生命與他們作朋友,進行需求瞭解、探討,透過救援、安置、輔導、諮商、陪同、訓練、轉介、資源整合等方案,提供當事人最有利的協助,
那個效果好?
事實上,發送救濟金的傳統社會服務,早隨著公益組織的蓬勃發展;各大學院校培養社工專業人才的投入,和國際知識的交流, 對於社會問題的短、中、長期的處遇,已逐步建立起專業化的社會工作方法,包括配套模式和成效評估程序。
社會福利工作,的確是一個「服務輸送」的過程,但是絕對不是將「貨、款」交到弱勢者手中,就等於完成工作。社工員需透過對案主需求的探討、瞭解,再進行各種處遇協助,這些是「知識密集」和「勞力密集」的工作,需要訓練有素的社工來進行專業「助人」的服務。
以勵馨基金會為例,在民國88年921之後,勵馨主動連結資源在南投設立了信義、埔里、國姓等三個重建服務中心;及籃球希望工程、愛馨小站等兩大計畫。總共派遣二十位社工人員,投入災區之急難諮詢、組合屋、就業、法律、家訪、心理諮商---,特別是運用本會專業,發展災區之兒童、單親家庭、小學生、青少年計畫性服務,如課輔、心理治療團體、籃球希望工程。
這些一線社工人大多遠離家鄉,以熱情在南投整整蹲點二十三月。有人騎摩托車繞山路二個小時,只為了訪視山區獨居老人或受暴婦女,更有下班還陪著青少年做功課、打籃球,假日加班辦團體、活動,無暇回家鄉探視老公、孩子,或父母。他們用生命真誠陪伴當地災民。
二十三個月中,每個工作站、據點,每月服務超過一百五十人以上,總計高達一萬七千二百五十人。勵馨以善款20178068元的九成支持蹲點二十位社工人員二十三個月人事費,約18153612元。若把這些錢發給受服務者17250人,每人只得1052元。
試想,二十三個月只領個1052元,或有專業社工人員持續服務二十三個月,對受服務者那個有效益?更何況這些在第一線付出的工作人員,他們所產出的,為受服務者轉介與連結、整合資源,和建立社福輸送網絡等之貢獻,價值遠遠超過她(他)們微薄的薪水。
社工界支持社工人員人事費,不應被專扒糞媒體論斷為「利用愛心 圖利自己」,媒體工作者對社會福利工作的膚淺論點,不管無知或有意污衊社工處遇的專業者形象,均讓人憤慨扼琬。
台灣民眾對於九二一的慷慨捐輸,是台灣經驗美麗的一章,許多民間團體、企業投入和各級政府合夥、協力的成敗模式,仍有待整理反省。
勵馨認為,愛心捐款應有效運用,直接發放救濟金是一種方法,更期待社會大眾,打破傳統賑災方式,願意支持社工專業,以全方位關懷個案的處遇,提升社會服務的深度與品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