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3.10.22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4-09-14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國防部選戰化
破除私有化迷思



【社論】
國防部選戰化
 
 

若說善於利用媒體來自我推銷是「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指標,那麼,台灣的政治堪稱高度現代化了。台灣所有的政治人物幾乎都以包裝自己、提高媒體曝光率為行事的最高指導原則。這種源自資本主義商品推銷需要的現代社會活動,已經變成一種無所不在的社會意識型態了;不僅主流社會如此,即使標榜要顛覆主流社會論述的社運人士也不能免俗!許多社運設計活動的主要目的,就在於達到媒體大幅報導之效。

60年代美國學運風起雲湧時,其領導人也十分在意媒體,當時主流媒體亦十分配合地大幅度報導,造成「全世界都在注視我們」的效果。有些學者因此認為,媒體促成了美國學運的蓬勃發展;不過,當媒體不再高度青睞學生的抗議,學運就顯得欲振乏力。這事實似乎可做為那些學者對學運蓬勃興起原因論述的註腳。

媒體的這種威力,使人們對社會事件的原因分析更加覺得複雜。一個社會運動的波瀾洶湧,到底是反映了社會真實的問題?還是由於媒體的炒作而顯現得表象?這種因果關係難以理清的困局,不僅強化了人們對於操作媒體的崇拜程度,更助長社會意識不重視是非的現象。媒體這種操弄社會活動及社會意識的能耐,加上科技進展,使媒體資訊的修改及人為製造假訊息的技術,已到了天衣無縫的程度,遂使有些媒體學者根本否認媒體訊息傳達真實事件的可能性,也不相信人類社會的理性對話與理性決策。一旦社會多數人都接受這觀點,某種不理性的社會思潮便容易氾濫。

就善於利用媒體推銷政治商品來說,民進黨的造詣可說已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最近國防部提出「愛台灣,保家園」的說帖,最可以說明這個問題。所謂「愛台灣,保家園」的說辭,是十足的選舉術語;從多年前李登輝掌權以來,這術語成功地為台灣民粹主義者推銷了許多政治商品。但這個高度政治權謀的口號,向來主要流行於善於包裝的選舉政客中,一般規矩的老百姓、方正的政府文官們是不屑於採用這種製造社會不理性民粹的口號。在政府各部會中,國防部最需要維持理性、冷靜的態度,最不適宜捲入政治狂熱的選舉運作中。然而,為貫徹扁政權向美國購買巨額軍火的意志,國防部也採用選舉的術語為陳水扁的政策護航。這個潘朵拉的盒子已經打開,下一步將是台灣政治人物濫用軍事手段的時代了!

(回目錄)



【左右看】破除私有化迷思

【左看】
經濟領域的民主化
冽暢春/社運人士

民主化運動在台灣發展除了將民進黨拱上總統寶座之外,其他需要改革的地方付之闕如,尤其是經濟領域,不但未見任何「民主化」的研討,還一再向私有化與財團聯合壟斷方面傾斜。經建會主委胡勝正甚至在上月指出,立院阻擋民營化釋股預算、國營事業工會的阻撓,是民營化的兩大障礙,不禁讓人感嘆,政黨雖是輪替了,主管經濟事務官員的腦袋可還裝著同一套意識形態。

在資本主義體制中,「民主在企業前停下了腳步」,現存企業決策模式,即便是國營體制也是高度的等級制與集權制,這一點政黨輪替後依然不變,還要為了國防軍購加速賣祖產的速度,令人不敢恭維之外,也逼使我們去思考生產活動民主化的意義。

首先是異化的程度減少了,經理成了被剝奪專制權威的協調者,主要的控制手段不再是大棒與胡蘿蔔,每個勞動者與社會各方面都是企業運行的監督者,從而減少了無效率的產生──國營事業的效率不彰並不全然是員工的問題,而在於經理的專斷,比如說國營銀行的呆帳問題,往往是管理高層所核定的放貸出現問題所引起,這一點相信沒有人會否認。

我們離真正意義上的「產業民主」已經是愈來愈遠了,難道回歸私營體制一切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嗎?從恩隆、博達到訊碟的慘痛經驗只能得到一個答案:企業不是問題的解答,而是問題本身。




【右看】
勞工合作對抗財團治國
林水秀/政治觀察人士

奧地利經濟學者海耶克1944年出版的《通往奴隸之路》一書曾預言集體主義泛濫浩劫,於今放眼所及,集體主義的骨牌效應似乎顛倒了過來,社會上每一個人都非出於自由意志捲入全球競爭的洪流,為著日益減少的工作職位彼此競爭。無休止的競爭下,社會不只朝向兩極化發展,在企業利潤日益攀升之際,國家負債的窘境已至讓人瞠目結舌的境地:台灣的公債占國內生產毛額的37%,日本甚至高達700%。

主張自由化人士心中所想的是,透過私有化,工會抗爭力量將因此被削弱,使後續改革得以順利推動。對社福的爭取通常由組織較堅實的國營事業工會來帶動,當前政府動輒以「貴族勞工」、「民營化的阻力」來污名化國營事業工會,藉其尚稱良好的勞動條件與私營企業工人較差的勞動條件相對立,挑動社會對所謂「特權勞工」的妒恨,但真正的問題卻是工會組織弱化助長了工作不穩定趨勢,工作不穩定將使得工會徵召會員更形艱難。海耶克於1947年春即已預言「回歸自由經濟之道首在限制工會力量」,堪稱敵視工會的第一把交椅。

今天若還要談什麼反對私有化運動,就著實不能順著「增加競爭力」、「提高用人彈性」等資產階級意識形態操作,而應不斷強調社會團結與合作經濟的可能性,建立人人都能分享與管理的社會,徹底揭露財團治國的真面目。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e-mail:fiveguys@ms19.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