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好分別陪同高雄旗山鎮公所與萬丹鄉香社社區進行屏東縣社區戶外參訪,一是公部門單位率領同仁、代表會、轄內各里長及發展協會理事長;另一則是民間團體帶領第一線社區工作者、社區幹部及居民,不為什麼,為的就是想向其他社區學習社區營造的精神與方法,進而應用於自己社區營造的工作。
在屏東縣社區營造發展過程中,令人感到十分感動的事,是許多的社區、團體與單位都不再將自強活動當成自強活動,而是轉換成社區參訪,藉機潛移默化社區工作者,實為促進社區學習的新方法。觀察兩者進行社區參訪,發現:
1.適當社區迸火花:
安排適當的被參訪社區,推動社區營造就「事半功倍」。旗山鎮公所團隊尚未開始啟動社區營造工作,對於何謂社造仍是觀念模糊,有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請專家學者至公所上課三個月,不如實際走一遭,看到塔樓社區廟宇與社區的合作,共同捐錢買地,蓋起塔樓國小新校舍,這樣互助合作的精神就是社造精神。
2.社區觀摩偷點子:
社區營造工作就是模仿與創新。在參訪行程中來到林邊的永樂社區,曾獲得九十二年的全台環保示範社區優等,它之所以成功,最重要的是「義工」與「創意」,社區義工不但改善閒置空間成公園、進行廚餘變堆肥,還利用福記古厝成為展示館與辦公室,香社社區居民也紛紛舉手發問,廚餘變堆肥的材料為何?古厝用地如何取得…等問題。如何從社區參訪中發現被參訪社區的優點與創意,結合自己社區的特色,應用與轉化在自己的社區營造工作,這也是社區觀摩的重要意義。
3.解說功力更上層:
在一次又一次的社區觀摩,不斷的刺激被參訪社區解說員,由開始的講話結巴變成口若懸河,成為超級解說員。如從未拿過麥克風的建功社區鍾大哥,在尚未成為社區解說員前,他是社區的義工,對螢火蟲的食物是蝸牛與螺、魔芋的花是花王都不知道,只知道在公園種草花,經過培訓、自我進修與每場次的解說活動,讓他成為建功最佳解說員。所以觀摩會讓在地工作者,解說功力大增。
4.互相漏氣求進步:
當參訪與被參訪的社區碰撞在一起,參訪社區提出麻辣問題,如社區營造如何啟動、社區經費申請來源與核銷、社區組織管理、環境改造的後續維護…等,當它提出這些問題,表示這些問題是急迫有待解決的,而被參訪社區從這些問題中可以檢視自己社區經營方式與瓶頸,並思考如何突破。
這兩場的參訪行程,也讓我有機會認識新朋友,並拜訪老朋友,再次踏察屏東各社區,發現社區的每一個改變,與旗山、香社的社區伙伴感受屏東社區進步的精神。社區參訪還有許許多多的優點,希望大家有空可以一同發掘與增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