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媒體小鋪電子報

媒體小鋪電子報
2004.10.12/報主.媒體小鋪

本期內容:
《Watch Media》10月10日節目內容:電影中的女人與女人的電影
《以管窺天.媒體偏見》我們需要多元語言的媒體政策與環境
《流行開講》中影打造一個電影夢
《影文影舞》世界異境的紀實與虛構:「駱駝駱駝不要哭」
線上收聽《Watch Media》的方法
《寫在後頭》

《Watch Media》10月10日節目內容:電影中的女人與女人的電影



來賓:陳明秀(台灣女性影展協會理事長)

主持人:管中祥

播出時間:每週日上午8:00—9:00
綠色和平:FM97.3


《以管窺天.媒體偏見》我們需要多元語言的媒體政策與環境


文/管中祥
 
雖然誰也沒想到外交部陳唐山會以「PLP」形容新加坡與中國的關係,但這樣的的發言卻引發不同面向的討論,有人覺得陳部長身為一國門面,發言過於粗俗、沒有教養;有人覺得「LP」是一種父權式的語言;更有不少立委把「LP」當作質詢或作秀的工具,此外,「LP」也引起了有沒有「水準」的爭議。
 
對某些社群而言,不論「PLP」或「LP」其實只是日常生活的用語,和許多人習慣把「好屌」掛在嘴上一樣,並不是什麼粗俗的髒話,在特定情境的使用時,就如同「好屌」一般,並非是性器官的指涉,而「LP」之所以被認為粗俗、沒水準,是起因於社會長期對閩南語的壓抑與歧視。
 
不論從語言政策或媒體政策來看,台灣的確存在對某些語言壓抑的問題,特別過去因為國民黨政府在統一語言的考量下,廣電法出現了「獨尊國語、壓抑方式」的暴力性規範,不過,台灣媒體政策的語言歧視不只是影響到「閩南語」,「客語」、「原住民語」,甚至「外省」新移民的方言/母語也在「國語」這頂大帽子下受到抑制。換句話說,在這套「獨尊國語」政策與價值體系中受到傷害的是廣義的「方言」,只要當某類語言成了「正統」或「唯一」的官方語言,歧視的問題便可能存在。
 
隨著民主化進程,台灣的語言政策已有大幅的改變,不僅教育體系裡出現母語教學,讓過去受到壓制的部分語言有了出頭天,同時,傳媒裡的語言使用情形和過去也有了顯著的差異,因此,我們在媒體裡不僅可以聽到北京話、閩南語、還可以聽到英語、日語、韓語,以及少數的客家語,以及極度微量的原住民語。
 
乍看之下,媒體裡的語言似乎比過去更為開放,但這種語言使用的情況是否能反映台灣語言/文化的實際狀況呢?
 
其實,上述的媒體語言分佈不僅不符合實際的狀況與也缺乏社會正義,台灣是個移民社會,住在島上的新舊移民絕不只有上述的類形,還包括複雜的「外省」及「原住民」語系,以及來自東南亞或其它的地方的新移民與移工,這些社群的語言在媒體中不但弱勢,甚至不存在,另一方面,讓人訝異的是英語、日語等新加入本地的外來語,在媒體的曝光量卻遠遠過原住民語及客家語的使用。
 
澳洲的SBS (Special Broadcasting Service) 也許可以作為解決台灣媒體語言問題的借鑒,這個以族群服務為對象的澳洲公共媒體有50%的節目非英語發音,在SBS的廣播與電視頻道中還可以聽到數十種語言的節目,包括各種陸續澳洲的新舊移民。在這樣的媒體環境中,澳洲的新舊移民不僅可以透過公共媒體了解與認同自身的語言及文化,同時也能藉此了解同處於澳洲的其它社群。同屬移民社會的澳洲,其廣電政策對不同族裔的尊重的確是台灣可以考量的方式,若是台灣也存在這種公共服務的族群媒體,也許就能稍稍抒解島內族群語言/文化的壓抑、誤解、歧視與緊繃。 


《流行開講》中影打造一個電影夢




文/魏玓


  日前報載,在財政部積極追討之下,國民黨預計將以公告現值作價,將其下中影擁有的五家戲院折現三億四千餘萬元,捐贈給國有財產局,作為處理這項黨產的方法。而國有財產局對此似乎並無反對之意,雙方爭議的焦點,主要是在作價的標準。這種將中影資產數字化的操作,完全忽略中影的特殊性質和對電影界的意義,兩黨都顯露出毫無文化和進步的思維。

    
中影於日據時代結束之後所接收自日方的十九家戲院,歷經數十年來的停業和變賣,目前僅剩台北新世界戲院、羅東新生戲院、嘉義戲院、屏東光華戲院、高雄壽星戲院等五家。就理法來說,國民黨不僅應該歸還國家這五家戲院,也應以某種形式償還其他戲院。雖然其中有部分戲院是因為環境變遷,不得不以停業為終,但停業之後的土地和建物,必然仍有出售所得。政府若有決心追討,不應只著眼於現存的這五家。

  況且,中影的意義絕對不是只有一堆數字而已。在特殊的歷史條件下,中影從1960年代之後,就成為台灣電影生產和發展的重心。這其中雖然仍有強烈的政治任務和考量,但是對於台灣電影文化的組成和變遷,中影出品的數百部電影,無論是政宣愛國電影,或是健康寫實電影,乃至於1980年代的台灣新電影,無疑都是核心資產。除了珍貴的產出之外,中影也是台灣唯一擁有完整電影工業體系的機構。從生產到發行和放映,以及獨一無二的中影文化城,儘管經過最近二十年的蕭條和落後,生產力相對大幅下降,但畢竟還是台灣唯一具備基礎工業條件,有可能引領台灣電影重生的機構。

  如果國民黨除了草草應付之外,還能有一點點大黨的社會責任胸懷和積極的雄心壯志,中影的處理,就不應該只是用變賣的方式處理。而口口聲聲說要文化立國的民進黨政府,如果著眼的不只是找國民黨麻煩的政治效益,也不是那相對少量的三億四千多萬,也應該要用更進步和更具文化視野的角度,來處理中影問題。無論是從國民黨主動,或是從民進黨進行要求,處理中影的最佳方式,都是經過必要的程序和補貼,將中影所有資產以分階段方式收歸國有,中影文化城亦可轉型成為電影文化館,整合成一個電影發展中心,負責提供台灣電影穩定的生產和發行放映管道,打造新的台灣電影夢。


《影文影舞》世界異境的紀實與虛構:「駱駝駱駝不要哭」


 
文/張世倫
 
蒙古為景,德國資金的電影「駱駝駱駝不要哭」(The Story of the Weeping Camel),有個極度簡約的故事,描述一個戈壁沙漠的蒙古家族,如何藉由傳統音樂儀式的力量,讓原先排斥親身骨肉的母駱駝感動流淚,而願餵哺小駱駝。在受夠商業片那種無止境的冒險犯難與男歡女愛後,此類清新簡單之作,乍看下頗令人耳目一新。不過,若只把「駱駝駱駝不要哭」當作是國家地理頻道那類的兒童影片,可就見樹不見林了。

「駱駝駱駝不要哭」這類作品,常帶領我們去那些人煙稀少的世界異境,體會奇特的風土民情,具有一些紀錄片的特質。但另方面,雖然導演會強調劇中主角是在演自己,但影片拍攝前,都已有設計過的劇本與情節起伏,因此也有劇情片的虛構成分。數年前曾在台上片的不丹電影「高山上的世界盃」(The Cup),敘述一堆藏族小喇嘛的足球狂熱,亦屬此例。而這類電影之祖,應該是1922年的紀錄片經典「北方的南努克」(Nanook of the North),在這部描述愛斯基摩人如何與大自然搏鬥的名作裡,所有場景皆為事先安排,而導演為了劇情考量,竟讓片中南弩克的老婆,不是他真實世界裡的老婆!遊走於紀實與虛構間,也就成為這類影片常用的拍攝策略。

可議的是,這類以世界邊疆為題之作,導演常為了強化「傳統」與「現代」間的對比,刻意將劇中場景「原始化」。於是我們發現主角前往市集採買,竟不若其他蒙古人以機車代步,而是騎乘家飼駱駝。到了市集,那些未經導演篩選調度的蒙古常民,身上竟都不穿戴著劇中主角那種傳統服飾。敏銳的觀眾不禁要問,片中所展示的傳統游牧生活面貌,究竟何處為真,何處為假?尤其是,片尾那場扣人心弦的蒙古琴儀式,戲劇性地讓母駱駝流淚的劇碼,究竟是傳統祭典的魔幻力量?還是一場電影編造的視覺幻象?

這類影片,尚習慣安排一些象徵現代科技的物品,好營造出一種「中心」觀看「邊陲」的,具有「文明入侵」味道的趣味感。「北方的南努克」裡,導演刻意安排黑膠唱盤,要求南努克假裝從未見過這種文明產品,並做出「咬唱片」的誇張動作,好逗人發笑。「高山上的世界盃」與「駱駝駱駝不要哭」雖不至如此離譜,卻也不能免俗地安排劇中這些過著生活傳統的孩童們,是多麼熱烈地渴望擁有一台電視機——一個現代文明的象徵。

雖說無限風光在塞外,但一面呈現(刻意安排的)原始風味,卻又忍不住要強調「現代化」的無可抵禦,「駱駝駱駝不要哭」的敘事邏輯,也就沒有突破同類型影片的窠臼,略嫌可惜。


線上收聽《Watch Media》的方法




如果你想體會同步即時的快感,享受有廣告,與吃螺絲專業表現,就
請妳到:http://www.fm973.net/

如果妳想要打開電腦就可以隨時收聽,就請你,
先到媒體小鋪(http://www.benla.idv.tw),再從首頁點選線上
收聽《Watch Media》,就可以一邊參觀小鋪總部,一邊聽聽線上廣
播。

當然,如果覺得有點麻煩,或者太囉嗦,那就直接按下頭的網址囉!
http://utenti.lycos.it/deerwen/ptb/list.php?forumid=17


《寫在後頭》



HI!看完了,不曉得親愛的朋友有沒有任何的分享與批評,也期待您的指教,任何的意見請寄:benla@benla.mymailer.com.tw

只要註明出處與作者,這裡頭的文章歡迎引用、轉載,因為知識是無價與共享的。

媒體小鋪本站:http://www.benla.mymailer.com.tw

媒體小鋪個人新聞台:http://mypaper1.ttimes.com.tw/user/benla/index.html

媒體小鋪電子報:https://enews.url.com.tw/benla.shtml

「Watch Media」每週日上午8:00—9:00於「綠色和平」(FM97.3)現場直播


報主的話:
有女性影展哦,在總統戲院,10月15日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