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2003人本教育電子報
     

  | |出刊日期2004/10/26(二)

1

【小啟】讀者若未收到電子
報,歡迎至智邦生活館「過期
電子報
」處點閱或下載,可點
覽已發刊電子報。不便之處請
見諒。

活動訊息

2004
全國大專青年兒童教育研習
暨 森林育活動員培訓

→(more

---------------------------------

2004
秋季森林小學師資培訓
暨個人進修課程

→(more

---------------------------------

人本徵才

詳情請按→(more

---------------------------------

友報連結:

八卦山教育電子報

訂閱請按
more

---------------------------------

 

 教改時代
您最可以信賴的媒體

人本教育札記

創刊12年,
領導教育新思潮、
完整記錄台灣教育的轉變
《人本教育札記》
不僅是父母的百寶箱、
老師的好幫手
更是您參與教育、掌握教改、
與世界同步的最佳媒介

訂購專線:02-23642955

Email訂購:
publish@hef.org.tw

< Top>----------------------------
 來聽
【台灣教育向前行】
系列廣播節目
 
給你向前邁步的知識與力量
→詳見下方

<
Top>----------------------------

| 人本教育基金會 |

| 人本教學工作坊 |
(史英老師主持)

| 人本BBS站入口1 |
(註冊>>社會/社會>>hef)

| 人本BBS站入口2 |
(註冊>>人文/社會>>hef)

| 人本教育電子報過期檢索 |

< Top>----------------------------

智邦生活館
====電子報發報中心====

| 訂閱或取消 |

| 客服信箱 |

| 電子報發報中心 |

| 申請免費電子信箱 |

˙您想要登廣告
˙本電子報文章與其相關
 連結由電子報報主提供
 ,智邦生活館負責發送


 
小啟:人本教育電子報即日起改為每週二、五發刊,歡迎讀者繼續支持、並給予意見。


---------------------------------------------------------------------------

小啟:

昨日電子報主文,因出現亂碼,對讀者的閱讀造成困擾,今日特別寄出修訂後之電子報,並對讀者與作者致上歉意。

----------------------------------------------------------------------------------

1


陪孩子學數學

「除」還是「除以」?


◎人本數學想想研發中心

問:我家小孩問我,為什麼「6÷2」要讀成「2除6」或 「6除以2」?要怎麼回答他呢?

答:一般學校教小孩數學,都是照本宣科,把一大堆數學名詞一股腦地教給小孩背熟。但那些名詞流傳之久遠,大概很多老師自己也搞不清楚這些名詞的由來和涵義;甚至很多大人會覺得這些只是整人的規定,好像數學家故意弄一些陷阱來害人一樣,只好也依樣畫葫蘆地填鴨給小孩。

 但這樣一來,稍微有一點好奇心的小孩可就慘了,在他腦中一直念念不忘的是:為什麼五份中的三份,要叫「五分之三」?「分之」是什麼意思?又為什麼「6×2」可以唸成「6乘2」,也可以唸成「6乘以2」;但遇到除法,「6÷2」就要分成「2除6」和「6除以2」?順序調過來,到底為的是什麼?孩子在學數學的過程中,如果不斷感受到「很多道理都不懂」、「數學是專門整人的」,自然很難被引起學習熱忱。

 所以我們建議家長或老師,可以帶著孩子一起研究:「÷」的意義是什麼?如果要替這個符號取名字,會怎麼取呢?仔細體會以後,孩子會發現,「6÷2」這個式子,隱含有「六個東西,每次拿走兩個,可以拿幾次?」這樣的意思。

 那麼,「除」跟「除以」,究竟有什麼差別?細想一下,「以」這個字在生活中的類似用法有:「飽以老拳」、「委以重任」、「還以顏色」。細細體會這些成語中的「以」,其實就是「用」的意思:「飽以老拳」,就是「用拳頭把他餵飽」;「委以重任」是「用重要的任務委託給他」;而「每次拿走兩個」,也就是「每次清除掉兩個」的意思。那麼,「6除以2」,當然就是「『用』2去『清除』6,需要清除幾次?」的情境了。

 不過,說到這裡,一定會有人在心中浮現下面的疑問:既然是「用2除6」,那麼當初為何不直接把算式寫成「2÷6」、並且直接讀做「2除6」就好了,這樣不是比較符合口語嗎?何必文謅謅地使用倒裝句的語法?

 其實,把「被除」的對象放在前面,是語言學上根據心理的感受很自然發展出來的技巧;舉例來說,當我們要「用3去清除36」時,心中最先浮現的,一定是那一大堆的36,然後,才會浮現出「3個3個扣除」的畫面。

 所以,數學並不像一般人所以為的一樣,只是做些加減乘除的運算、解決計算上的問題而已。事實上,數學本身就是一種語言,它可以靠著符號與數字的連結,精簡地描述出一個故事、或者一個情境;而在我們帶孩子仔細探討數學算式和日常語言之間的關聯的同時,不管是自己或孩子,都能對數學符號的意義,有更深一層的理解。

 教數學,不只是教做法、教計算,更應該體貼孩子的心意,追究事情背後的道理;只要孩子心中的疑團都能獲得適當的解釋,讓數學不再像「外星人的語言」,孩子對於數學的親切感,一定會呈倍數成長!

註:本文中提到的五分之三,「之」,就是「的」的意思。爸爸媽媽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尋找生活中常用的有「之」的詞語,比如說:「兩岸之間」、「樹梢之上」、「天空之城」,讓孩子對「之」這的字很有感覺,這樣,以後他再聽到「五分之三」,就能在心中很自然地翻譯出:「五份中的三份!」

編按:父母要怎樣陪孩子學數學?怎樣教才不會火氣上升?明明很簡單的數學問題,孩子到底哪裡不會?「陪孩子學數學」專欄,特別邀請「人本數學想想研發中心」回答家長相關問題。希望在父母正確的陪伴下,孩子能重拾「學數學」的樂趣;協助孩子在演算能力之外,為真正的「數學能力」打好不一樣的基礎。歡迎讀者來信提出困擾您小孩的數學問題:jn66@hef.org.tw或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227號9樓(註明數學問題),編輯部收。

<Top>-----------------------------------------------------------------------------------


關心教育, 思考教育, 改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