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4-11-01》 |
本期內容 | |
◎ 美國傳真:退學率居高不下 線上銜接課程盛行 | |
◎ 劍橋漫遊:台灣留學生征服大陸心 | |
◎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
美國傳真:退學率居高不下 線上銜接課程盛行 | |
譯寫■盧季寧 | |
18歲的艾芙莉在紐約鄰居的服飾店裡當了9個月的全職員工,在這段時間裡,艾芙莉從前的室友都還在學校裡唸書,但她已不再上學。 艾芙莉之前在就讀高中時,曾經有過遭停學(suspension)和開除(expulsion)的紀錄,漫長的停學和開除時間導致她無法修夠學分,取得高中畢業證書。當艾芙莉了解到,自己已無法如期畢業之後,她變得十分沮喪,最後離開學校,當時她還不滿17歲。 據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報導,現今,美國有愈來愈多學生像艾芙莉一樣,因各種違規行為而遭學校開除。根據美國教育部民權辦公室所做的「中小學學校」調查,在1998和2000年間,全美各地遭學校開除的學生由8萬7,298人增至9萬7,177人。 零容忍政策作祟 專家表示,學生遭開除人數增加的原因之一在於,1999年科羅拉多州可倫賓高中發生校園槍擊事件後,學校加強對學生行為的懲罰措施。學校對學生暴力行為的「零容忍」(zero tolerance)政策,意味了愈來愈多學生因違規行為而遭學校停學或開除;但在過去,這類違規行為尚未嚴重到需受到停學或開除的懲罰。 其他的專家則指出,美國2001年通過的「不讓任何一個孩子落後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 Act),部分條文要求學校呈報學生的暴力行為,並懲處呈報紀錄過高的學校,增加學校開除問題學生的誘因。這些專家擔心,學校開除學生,若導致更多學生離開學校,將使愈來愈多學生失去接受教育的機會。 因此,學校尋找替代方案協助遭開除學生的的需求也日益迫切,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學生在停學或開除期間,某些學區提供臨時服務的需求增加;另一考量是,因遭停學或開除,可能使高中課業跌跌撞撞甚至難以畢業的學生誤入歧途,或者妨礙他們準時完成高中課程的能力,針對這類輟學生所提供的服務,預期也會漸漸增加。 然而,遭學校開除對學生而言並非全然是件壞事,因為全美各地提供不能待在正規學校就學學生的服務非常多樣,這些學生的未來也變得非常不一致。 對六年級的史多美而言,由於母親適時的介入,遭學校開除僅在她的學生生涯中留下一道微弱的漣漪。 史多美因給同學一顆藥丸,去年10月遭印地安納州杭廷頓中學開除,然而,這顆藥丸是史多美在家感染風寒時,母親不小心留在學校作業簿裡頭的。對史多美和她的同學而言,這顆藥丸似乎無傷大雅,史多美的母親布拉克太太更說,那像一顆阿斯匹靈,但學校當局認為這件事嚴重到足以將史多蜜開除學籍3個月。 當學校有意將史多美轉至杭廷頓中學設置的「中途學校」時,布拉克太太予以拒絕。 布拉克太太說:「這是很糟的處理方式,被送去中途學校的學生都是因為攜帶槍械或毒品,我女兒與這類學生不同。」經過多次協商後,杭廷頓中學提供史多美一對一的在家教學。 儘管布拉克太太對杭廷頓中學校方開除她女兒一事感到忿忿不平,卻也大力稱讚為她女兒進行一對一教學的老師。今年1月,史多美返回學校時,並未發生跟不上課業進度的問題。布拉克太太感嘆,遭學校開除僅對史多美造成心理上的衝擊,因為有一段時間,她必須離開學校和同學。 在許多學區,學校必須將遭開除的學生和在校生分隔。然而在某些案例中,例如像史多美,教學可能在學校操場進行,但必須等到學校放學之後。這種情況令學育人士感到憂心忡忡,在放學之後為遭開除的學生個別授課,有時候不在校園裡上課,可能會使這些學生打消日後回到教室上課的念頭。 他們指出,特別是對史多美這類年幼的學生,將他們隔離於熟悉的環境和同學,可能會對他們的學習造成障礙,甚至會使某些學生永不回頭,而他們不過是犯了一些微不足道的紀律問題。 線上學院提供補救 然而對高中生而言,隔離的後果可能更為嚴重,因為超過16歲以後,他們就不能返回學校。因此,高中生一旦遭學校開除,很容易永遠地離開學校。艾芙莉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在歷經漫長的開除和停學期間而重返學校後,她發現自己得面對堆積如山的作業,以及學分嚴重不足的問題。 然而部分教育人士指出,某些替代計畫深深打動了高中生,特別是那些不適應傳統教室上課的學生,一些學生也因為和可能會造成不良影響的同學進行隔離而獲益良多。 例如,在柯羅拉多州傑弗遜鎮的麥克蘭社區高中(McLain Community High School),就提供該鎮學生各種特殊服務,其中一個是「傑弗遜鎮線上學院」(JeffCo Online Academy),提供不能在教室上課的高中生課業指導,如特殊教育學生、少女媽媽、運動員及少數遭學校開除的學生。 「傑弗遜鎮線上學院」主管湯普森(Scott Thompson)指出,線上課程的優點包括,學生可以自行規劃進度,並且重讀較難的課程。他說,線上課程提供的個別學習機會,對學生可能具有加分作用。 湯普森說:「我以前有過幾位學生,在遭學校開除期間,將線上教學當作一種學習工具,他們已經改過向善,並對我說:『乖乖,我真喜歡這種方式,也想繼續沉浸其中。』」 當湯普森的學生選擇放棄傳統的高中教育方式,其他城市遭開除的學生卻發現,他們可選擇的方式有限。這是辛諾(Allen Sinor)博士的學區提供成人教育課程的其中原因。辛諾是加州達利市傑弗遜聯合高中學區(Jefferson Union High School District )成人教育部門主任,他曾擔任傑弗遜高中校長。該學區有非常多學生無法自高中畢業或中途離開學校,轉而求助傑弗遜聯合高中學區的「銜接計畫」(bridge program),這項計畫提協助18歲的學生參與「中學能力檢定」測驗(GED exam)。 辛諾說,在了自己無法準時自高中畢業後,許多學生會選擇這項銜接計畫。辛諾表示,許多學生感謝銜接計畫所提供的教育機會,這套計畫堅持更高的學業標準,卻未要求學生得乖乖坐在教室裡聽課。 其他遭開除的學生也選擇辛諾或湯普森所提的替代課程。例如,在紐約服飾店工作的艾芙莉,後來就申請兒童福利團體「Covenant House」所開辦的中學能力檢定課程,因而取得高中同等學歷文憑。 艾芙莉說:「這套計畫有很多優點,以前待在學校時,我幾乎時時刻刻都在為課業掙扎,這套計畫十分不同,學生更為認真,因為我們都有共同的目標。」 參與「Covenant House」中學能力檢定課程的另一名學生佛納度也說:「取得高中同等學歷文憑,比拿到中高畢業證書感覺更好,因為參與檢定課程的經驗很舒服,以前在高中時,問題總是常常找上我。」 高中正式學歷仍具價值 然而,這些學生也許不會錯失接受高中教育的機會,但未能實際參與,仍可能使他們失去一些東西。例如,研究顯示,取得高中同等學歷的學生未來就業的薪水,比獲得高中正式文憑的學生為少。 另一項研究顯示,線上或成人銜接課程的優點在於,學生可以不必天天到學校報到,但專家表示,這對學生的社交能力可能會形成負面影響。 迄今,參與中學能力驗證課程的學生中,至少有一位認為,學生最好還是待在學校裡。現年18歲的亞意莎,16歲時參與「Convent House」的中學能力檢定課程,因為她知道自己取得高中同等學歷證明的速度,一定快於取得高中畢業證書的時間,如今她已經取得高中同等學歷證明。但亞意莎敦促她14歲的妹妹留在學校裡,因為一名陸軍徵兵官員告訴她,想從軍者最好取得高中正式文憑。 亞意莎說:「取得高中同等學歷證明,比高中正式學歷,在求職上較為不利,中學能力檢定課程雖好,但不適合青少年學生。」 |
|
(回目錄) |
劍橋漫遊:台灣留學生征服大陸心 | |
Celeste(劍橋大學博士生) | |
「妳是台灣來的?我這邊最好的朋友就是台灣人!」在英國快一年了,這句話我聽了好多次,皆出於大陸人之口。每次聽到總升起一種驕傲,心想著:「台灣人做人真成功!」當然這正是以誠待人的台灣人! 這幾年大陸經濟快速發展,留學生數目激增,尤其是英國。一位即將拿到電腦博士學位的大陸學生W回想自己來英國的原因。他說,當初北京大學畢業,都已經拿到美國學校的入學許可,但美國學生簽證就一直下不來;另一方面,碩士班申請到的愛丁堡大學研究能力也夠強,於是就到英國了。 W是26歲的上海人,對台灣的民主政治似乎充滿著嚮往。台灣總統大選槍擊案件發生時,他說:「我覺得這是你們民主快速發展的一個過程!大陸目前連這個起頭都沒有。」他經常從網路上看台灣一些政治評論性的節目,他女朋友說:「比寫論文還勤呢!」 許多大陸留學生對台灣有一種憧憬或想望。「台灣保存許多中國固有的傳統與文化!」許多大陸留學生都跟我講過這樣的話。有一次跟他們談到女生經期後最好吃哪些東西養身子,以及台灣一些傳統的作法,他們很驚喜地像發現寶藏一樣,一句都不想漏聽。台灣的飲食、流行文化、科技等,也是他們很有興趣了解的。每一次我拿出台灣的乾香菇,或做一些「很不道地」的台灣料理,他們總是興趣盎然的一口口品嘗,然後讚美地說:「非常好吃!」老實說,以我的烹調技術,回台灣後,我一定不敢煮,因為可能只會被當「笑話」看待! 如此對台灣憧憬的原因,主要是他們不能去台灣,一個被稱為「寶島」的地方。 台灣與大陸一水之隔,但一年前,我對大陸的了解僅限於教科書與新聞媒體,這樣的瞭解充滿了轉述後的刻板印象。今年在英國,一個與大陸更遠的地方,但大陸的輪廓卻因來自不同地方、不同年齡層的人而愈加清楚:來自新疆30多歲的男生、來自青島30多歲已拿到經濟學博士的女生、來自南京的兩個系上同學、來自北京與上海的朋友等。 昨天一個香港朋友帶了兩個大陸17、8歲的青少女到我的住處煮飯,算是兩岸三地海外大融合吧!來自四川的C與來自上海的J是兩個很不一樣的大陸E世代。 C的母親「搞」建築,父親進了人大,家中環境很寬裕,但因從小在外求學,一點也沒有驕傲之氣,反而非常獨立自主。6個月前從四川到英國念語言,準備語言考試,不久前已申請到St. Andrew大學的大學預科課程。看她在廚房很俐落的把馬鈴薯切成不到0.2公分的細條,令人不得不欽佩她的細心與獨門功夫。看到我從台灣帶來的滷包,滷出來的味道「特好」,她連忙記下名稱,想要請她一個很好的朋友,一個台灣人Amin,幫她寄到英國。 「端午節,我的台灣朋友還特別寄粽子來,他們人都很好。」一個樓友的女朋友L如此說,她來自大陸山東。她還形容另一個來自雲林的留學生,就像哥哥一樣的關心她,讓她對台灣人有許多正面的評價。 來自上海的J可能又是另一個典型。J的父母在上海「搞」房地產,高中還沒畢業,父母就急忙把她送出國,因為怕她考不上大陸的名牌大學。母親不讓她住較便宜的學生宿舍,只怕她跟一群「中國人」混,語言無法進步,於是她住到host family,其實就是英國家庭經營的學生住宿,貴了許多!J切菜不到5分鐘就喊頭暈,不久就切到自己的手指頭,C看不過去,就把刀接過去切了。 我們談了旅遊、談各地飲食、談天、談地,就是沒人談到台灣的定位。或許對大陸年輕人而言,這一點也不重要;對台灣人而言,這也只是政客玩的把戲?在海外,政治問題沒什麼舞台,反而誠懇的台灣人很自然地一點一滴收買大陸人的心。我突發其想:另類「反攻」大陸的方式──讓更多台灣人出國留學? |
|
(回目錄) |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 |
本報誠徵閱讀經驗分享,歡迎教師、家長及學生分享經驗,題材包括如何推動學生閱讀、啟發學生閱讀興趣、學生閱讀心得或小書評,文長500~1500字皆可,投至fiveguys@ms19.hinet.net,凡經採用,敬奉薄酬。 |
|
(回目錄) |
參觀立報: |
http://www.lihpao.com |
寫信給小編 e-mail: |
fiveguys@ms19.hinet.net |
立報地址: |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一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