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4-11-03》 |
本期內容 | |
◎ 傳播線上 所謂的民主制度與自由報業─小評赫伯特‧甘斯的〈新聞的操作及其問題〉 | |
◎ 教育論壇:從華僑中學教師的另類命題看教育 | |
◎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
傳播線上 所謂的民主制度與自由報業─小評赫伯特‧甘斯的〈新聞的操作及其問題〉 | |
傳播學生鬥陣 | |
只要是讀傳播科系的同學,一定都念過四大報業理論,其中的「自由報業」論,乃是建立在對個人理性的樂觀預期上。這種樂觀是很古典的,可以上溯到啟蒙諸子對民主的信心。此論的信徒相信充份而自由流通的言論與資訊,自然促成了接收者進行理性的辯詰與選擇,對政治的民主水準大有助益,因此報業的任務在不受箝制的言論環境中,透過積極地報導,以媒合資訊於讀者。雖然施蘭姆及幾位學者在20世紀中葉提出的這等高見,經後世多所質疑而有增補,不過大抵而言,仍是當代民主信仰的一個重要的後設思想。流風所及,使得言論自由的權力在新聞媒體主張下碩大無朋,乃至於今人人識得,而非獨傳播學子的專門學問了。 美國學者赫伯特‧甘斯(Herbert Gans)對此有不同意見,在他去年出版的《民主與所謂的新聞》(Democracy and the News)一書中,書寫了他對當代西方自由報業能否促成民主的懷疑。在〈新聞的操作及其問題〉一章裡,他強調新聞材料的供給者占有關鍵而優勢的位置,使得記者經常處於被「餵食」的背動狀態,而單純成為權威人士的傳聲筒。特別是在新科技發展與跨媒介整併的推波助瀾下,新聞的產製流程益發像是工廠的生產線:記者的稿子被要求符合相當固定的體例與題材,而且必須在時限內滿足一定的產量。這使得記者更是失去對新聞素材處理的時間與空間,而更必須仰賴能夠穩定發放「資訊津貼」的政府官員或大型企業,以至於中立客觀的外殼包裝的是為權威作嫁的內核。 因而,其結果是新聞中充斥的議題經常與普羅的聲音相悖,比如大企業總裁嚇死人的高薪總是被報導成一種保障企業獲利的美事;但是受薪階級如你我的薪資向上調整,則被理解為通貨膨脹的警訊,將有礙國家發展的前景。有時媒體還會在形式上直接否定在地的民主參與,比如民間團體自主的遊行事件慣常被以「暴民政治」的方式轉述呈現。這些過程完全和民主的規定背道而馳,到最後所謂的自由報業論只是在為當代的民主形式背書,套一個現在流行的辭彙,報業只是為資產資級的政治手段PLP而已。 甘斯行文的要旨,不脫資訊津貼的概念及其影響。這個論點美國自由派的新聞傳播學者在70年代後漸有認識,並以此發展出對批評自由報業論的一個重要脈絡,因此甘斯的用法可說是老調再彈。值得一提的是,本文題名雖為「新聞的操作及其問題」,但實際談及新聞工作者勞動過程的篇幅,實在有限(兩頁不足),而且並不深入,主要比例仍在權威發言人將扭曲民主價值的事例上打轉。或許因為這種心猿意馬的思緒,段落有時零散而失去焦點;而文脈雖觸及社會階層的理解,且偶有社會主義的線索,但似是因為作者從自由派立場抒發人道主義的情懷而已。在全文最後,甘斯提出問題的解方,一個是「記者追求內部的專業民主、重組生產線流程」,隱含著鼓動工人自主團結的積極性,但下一段則又要求記者必須「反思報業的民主理想,將其與民主的實際面更緊密結合」,則又墮入唯心的圈圈裡。 可以說,作為一篇討論新聞自由與功能的論述,本文記錄了自由主義者的兩難處境與兩可情結。 1.新聞與消息來源之間的關係為何?如何才能不成為權威的傳聲筒? 2.新聞自由原本的用意在於促進民主,但是,目前的報業卻無法全盤作到甚至背道而馳,是那些原因造成這些情況? 3.新聞的操作的確阻礙新聞促進民主的功能,如何解決?你有那些比甘斯更精闢的想法?歡迎來稿(scstw2003@yahoo.com.tw)。 台視記者平宗正風災殉職 上週台灣新聞媒體界首要大事,當首推台視攝影記者平宗正大哥,因採訪員山子疏洪道,受大水圍困,為助同業脫離與保護攝影機,不慎溺水因公殉職。雖然急救時一度回復呼吸心跳,但最後仍回天乏術。事後,媒體開始大肆報導平宗正的生前事蹟、家庭處境,並將死因多導向游揆愛作秀,質疑新聞局新聞通知簡訊發出時機。 【小編媒批】相關討論,在各大媒體多有論述,前期本專欄亦有評論。在此,小編只想對著新聞記者編輯大哥大姐們、各位偉大而又愛惜部署的媒體長官們,以及教授新聞傳播敬愛的學校老師們說:「薪水誠可貴,新聞價更高,若為生命故,兩者皆可拋。」請各位愛惜並尊重身為人的工作、生存與生命權。 媒體接受張志輝第一時間自首報導惹爭議 白曉燕命案主嫌陳進興的妻舅張志輝,因日前將女友殺害後,第一時間接觸TVBS記者要求採訪,爾後才向刑事局報案。新聞報導後,引來軒然大波。新聞局並且對於媒體處理相關報導的手法,進行關注與呼籲。 【小編媒批】大概是現在媒體的「爆料」太多了,使人誤以為媒體真的是正義使者。而對偉大又愛戴部署的媒體高層老闆們來說,這條新聞也真是太對味了,真是既轟動又獨家,只是工作者本身的安全,以及行政審判與司法獨立之間的拿捏,往往不是媒體考量的重點。 BBC將裁撤6千人 根據英國泰晤士報日前報導,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為爭取即將於公元2006年截止的收視執照費用權,將計畫裁減4分之1的人力,預計會有6千名員工的工作權遭受威脅。其中影響最大的將是新聞和製作部門。而關於整個重組改革計畫,包括什麼單位以及多少人數,預計要到明年初才定案。 【小編媒批】看來,似乎是為了爭取收視執照費權力,而不得不向國家與預算低頭了。相當值得推展公共化的台灣關注。另外,極力報導英美政府伊拉克戰爭種種問題的BBC新聞網,辛苦了。衷心希望BBC能夠努力堅持善盡一個公共媒體的社會責任。 |
|
(回目錄) |
教育論壇:從華僑中學教師的另類命題看教育 | |
楊鎮吉(大學生) | |
華僑中學教師在其命題的考卷上抒發自己的政治評論,甚至要求學生喊口號進行變相加分,此舉引起輿論的嚴厲撻伐,教育部亦隨即處分該名教師。教育機構常被要求政治立場中立,只問知識不問政治;然而,教育體系在阿圖舍(Louis Althusser)的觀點中,仍是意識形態國家機器的一環。政府透過教育,傳播其主控思想,以便統治人民,維持社會秩序。教師在國家機器內反覆的「再製」主控思想,卻又被要求中立,這似乎是相當矛盾的。 走進中小學教室,前有國旗和國父遺像,後有現任總統玉照。在民進黨執政前,還要掛上兩蔣總統的遺照。校園裡設置的雕像不是「至聖先師」,是「總統蔣公」。每日上課前要「升旗」,放學要「降旗」才能回家。翻開課本,充斥著「國父小時候」、「先總統蔣公小時候」、「反共復國,解救水深火熱大陸同胞」等等崇拜政治領袖、宣導政策的題材。近日則因國家考試本土史地的命題走向而引發朝野爭論不休。諸如此類,可見教育始終無法與政治劃清界線。因此宣稱「教學無關政治」,似乎太沉重了。懲罰僑中教師並不能代表什麼,甚至有欲蓋彌彰的效果。 學校環境或許可以撤除領袖玉照、銅像;生活作息或許可以免除升、降旗等儀式;課程內容或許可以除去「第一課、國歌」、「第二課、國旗歌」等強調愛國之泛政治化題材,但教育仍無法脫離其意識形態國家機器的本質。因為課程目標、內容的決定,都關係著價值判斷。在選擇的過程中,牽涉文化、經濟利益的對立,故課程即是政治權利的反映,無法脫離意識形態的影響。筆者以為,台灣的教育工作者,必須先認清教育體制作為意識形態國家機器的本質,才能保持自我的專業。否則一昧的將政治權利視而不見,不過是如掩耳盜鈴般的自以為嚴守了中立立場罷了。 台灣的學生接受越高等的教育,受到填鴨式教育的迫害越深,普遍缺乏批判思考的能力,未能感知到受到意識形態的控制。身為教育工作者,或許不該於教學過程中表達太極端的個人言論,但更不應只是將教科書內容傳授給學生,為國家機器服務。教學不應只傳遞思想觀念,應該讓學生學習如何去思考,如何批判,才不至於落入主控思想的架構中,人云亦云。 大眾傳播媒體亦是意識型態國家機器的一環,且具有文化傳承之功能。故一個沒有批判思考能力的人,不僅無力抗拒透過教育制度運作於自身的意識形態,也容易在媒體產製的大量訊息中隨波逐流。就此次華僑中學事件而言,某家電視台竟斷章取義的強調該試題中要求學生起立喊口號的部分,並稱該教師為「泛綠支持者」。很明顯的,這並非查證是否確實的問題,是媒體經營者的主觀意識控制了新聞的客觀性,犧牲了記者的專業。對於同樣的報導,筆者友人即聲稱:「民進黨的都是瘋子。」另一人則言道:「這是諷刺扁政府吧!」兩者不同的反應,可看出意識形態機制所能及的範圍,由閱聽人的批判思考能力決定。 閱聽人易為大眾媒體所傳播的主控思想所宰制,可歸因於媒體素養的缺乏。而要探究媒體素養缺乏之問題,仍需回歸至教育層面謀求改善。首先,台灣的教育應該無需避諱政治議題,只要不任意置入主觀評論,並提供更多資訊與思考的面向,對於民主素養和成熟思想的建立,應該是有利而無害的。另一方面,教育若將政治視為禁忌,學生離開學校之後,傳播媒體將成為主要消息來源,然而,學校教育若不能提供客觀的資訊,媒體則是更不被期望的。如此一來,學生只能從媒體中獲得片面且瑣碎的資訊。當教育能離開象牙塔,給學生更多面向的知識,面對愛出奇招的教師,也就無需急於滅火,也不必擔心傳播媒體的破壞力與媒體素養的問題了。 |
|
(回目錄) |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 |
本報誠徵閱讀經驗分享,歡迎教師、家長及學生分享經驗,題材包括如何推動學生閱讀、啟發學生閱讀興趣、學生閱讀心得或小書評,文長500~1500字皆可,投至fiveguys@ms19.hinet.net,凡經採用,敬奉薄酬。 |
|
(回目錄) |
參觀立報: |
http://www.lihpao.com |
寫信給小編 e-mail: |
fiveguys@ms19.hinet.net |
立報地址: |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一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