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刊日期2004/11/03(三) |
||||||||
1 |
【小啟】讀者若未收到電子 NEW! --------------------------------- 人本徵才 --------------------------------- 友報連結: ---------------------------------
教改時代 創刊12年, < Top>---------------------------- | 人本教育基金會 | | 人本教學工作坊
| | 人本BBS站入口1 | | 人本BBS站入口2 | | 人本教育電子報過期檢索 | <
Top>---------------------------- 智邦生活館 ˙您想要登廣告 |
1 1 |
HOT!《
人本教育基金會親職講座》 →(more) --------------------------------------------------------------------------------- HOT!與孩子們立約 ---------------------------------------------------------------------------------- |
1 | ||||
教育新聞 後年高一歷史 只教台灣史 |
||||||||
怎麼解讀小姪女的這個反應呢? 引述一段認知心理學家的文字:「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兒童在語言學習的早期對於口語,也就是口述的語言,反思的意識較弱,因此,除了幫助孩子能更有效地把話說出來,還要進一步幫助他們,去發覺他們自己在說什麼。 對於已經入學的兒童,還要協助他們處理那些印在紙上的、一排排整齊的符號,也就是要協助他們了解紙上的文字是對應於口述語言的。識字對孩子的生活有非常實質的重要性,因為識字的過程可以激勵重要的知性自覺與自制,因此,對於心智的成長影響重要。 不同的教學方法會對心智成長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一個關鍵是:是否給兒童足夠的時間,讓他們停下來思考。」(註) 我想,這是剛剛入學小學一年級的小姪女,第一次有感受地,在她的腦子裡輸入「人不能打人」這個新詞彙。「剛剛也有打哥哥」的小姪女對於「人不能打人」也許是贊同了,但是,對於自己也打人了,卻還沒有足夠的時間再思考,以及足夠的勇氣去面對,所以,如果哥哥也知道了「人不能打人」,那麼,她自己就也在錯的那一邊了。 關於這個「生詞」還需要各種不同的詮釋、各種生活中不同的事件,來擴充她對「人不能打人」的認知、解釋,培養她對「人不能打人」的身體實踐的可能。 而小姪女的哥哥,這些名詞的詮釋及生活中的實踐,同樣是做為他們的阿姨的我,放在心上,要和他互動的生活要事。 註:《兒童心智》,Margaret Donaldson 著,遠流出版公司翻譯出版。 <Top>----------------------------------------------------------------------------------- 後年高一歷史 只教台灣史 <Top>----------------------------------------------------------------------------------- 【台灣教育向前行】系列廣播節目 ■「發現新校園」;(每週六、日22:00-23:00)由陳翔主持。 ■「教育方向盤」;(每週日10:05-11:00)由劉和然主持。 看到豐富的內容,關心教育的你是不是心動了,想一探究竟呢?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