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法鼓文化心靈電子報
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
第五十一期 / 2004年11月10日
智慧生活組合:
讓生活每一天都充滿智慧法喜!
修行專用斗篷:
禪坐、念佛皆自在。
永嘉大師證道歌:
實證大千的空無~聖嚴法師講經原音,值得珍藏
攜帶型環保餐具組:
內含多種功能餐具,便於收納、攜帶
九月最新出版掌中書:
智慧隨時取,利人又利己
妙法修行組合:
聖嚴法師主講《七覺支講記》──七覺支是增長覺悟智慧的七種修行妙法
七月感恩組合──無量壽經:
聖嚴法師主講,珍貴原音收錄,值得典藏
清淨莊嚴─四段式功能念佛機:
紛擾的世間,滌淨塵囂的清涼音聲,如同法師親臨現場唱誦的音質
聖嚴法師心靈環保:
一本直指創造淨土的根本之道~法鼓文化新版重新上市
地藏菩薩本願經:
負載萬物的願行~聖嚴法師講經原音,值得珍藏
聖嚴法師思想行誼:
立體綜觀聖嚴法師精神思想及其歷程
法鼓文化招兵買馬:
歡迎您的加入
素的鹹蛋超人任務報告
 

自從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上週推出週年慶的網頁之後,給素的鹹蛋超人的信如雪片般飛來。

「素的鹹蛋超人總有源源不絕的動力」─台北小會

「有一種很溫柔的感覺浮現上來,像是把全人類當作自己的小孩那樣,去說一個又一個的故事,然後自己也在脫口而出的故事當中,感動和學習。」─北投阿久

「孵育出很多願意繼續傳承的種子,再看著他們慢慢發芽,茁壯,長大,超浪漫的!」─八里丹妮

「我相信,說破嘴的滿篇道理,也抵不過一個簡單的故事。童年聽了一個好故事,那個故事會像麵糰一樣,靜靜地在你的心裡發酵,幾十年過去了,你還是持續不斷受到那個故事的啟發。」─台中小明

「喔!這就是傳說中”冷冷的電腦,溫暖的文字”嗎?未來這裡一定是美好的園地。」─旗津阿暈

素的鹹蛋超人非常感謝各地湧入的電子郵件,聖嚴師父曾在護法總會主辦的「二○○四年召委暨會團長成長營」指示,未來法鼓山的重心將放在年輕化及國際化。和國際接軌的一個管道,也就是網際網路,透過法鼓文化所出版的叢書,國外也一樣可以推廣。網際網路也能夠更貼近年輕人的想法,接引年輕人接觸佛法、禪修、心靈環保。

所以我們的網站要做的就是「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在網路上提供一個淨化人類心靈的園地。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真的一歲了,值得好好慶祝一下,我們準備了一個大蛋糕準備招待大家,請各位菩薩上網一起慶生。

 

聖嚴法師語錄

真正的自我,
應該是能夠主宰自己,
能差遣、調配、控制自己的身心活動,
自己能夠做得了主,這才是自我。

《大法鼓》

 

 
人生渡口
腦科學之「變動之我」與佛教之「無我」觀

■ 釋惠敏(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教授、中華佛學研究所副所長)

隨著腦神經科學的進步,對於什麼是「自我」?它位於大腦何處?大腦如何製造一個統一的「自我」?大腦與心智的關係為何?等等問題有了新的觀點,在坊間也有以此為主題的科學普及書籍,例如:方伯格(Todd E. Feinberg)所著Altered Egos: How the Brain Creates the Self(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中譯本:《我從變中來──大腦如何營造自我?》)。這些科學的成果與佛教之「我」與「無我」的教義,是否有可以產生互相對話與交流之處?或者是否有助於體會無我、無我所之觀察?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感覺到似乎有統一性、常恆不變性的「我」,即所謂「意識經驗及生存重心的主體」。但是方伯格醫生觀察到一些因腦受損而改變了「自我界限(margins)」的病人,也即是改變了自我與本身、自我與他人及自我與世界的關係。

有位中風的病人的額頂葉因血管梗塞而受損,造成「身體失識症」(Asomatognosia;缺乏對自己身體的識別),她不知道自己的左臂是屬於她的,而認為它是屬於以前因中風過世的先生所有。有病人則一直不停地想要將他的左臂趕下床,有的向護士抱怨有人和他一起躺在病床上。例如,一位四十八歲的婦人被問到她的左邊身體時,她回答:「那是一個老人,一直都躺在床上」;某軍醫院的一位軍校學生則一直抱怨:「在他自己身體與牆壁之間,已經沒有空間給『那個人』了」;也有病人在提起自己癱瘓的左臂時抱怨說道:「別人是沒有權利到她的床上」。因腦受損而拒絕、誤認或否認他們一輩子所熟悉身體的一部分的症狀,顯示出自我邊界的彈性令人驚訝。

此外,方伯格醫生發現:「自我」並不是像皮膚那樣將我們與世界清清楚楚地劃分出來,它像變形蟲,具有可以改變形狀、界限、應需求而變形或再生某個部件的能力。例如:因頭部受傷、中風而產生「誤認症」病人,有些會認為有人冒名頂替他們的父母或夫妻。有些則將陌生人誤認是某位他所認識的人,甚至認為醫院裡滿是他的家人、朋友和同事。也有病人不是誤認實際的身體,而是誤認鏡中的影像不是自己,而是長相類似的陌生人,甚至對鏡子潑水、扔東西、大聲斥責,試圖將他們的替身趕出房子。此外,患有「他人之手症」的病人在無法控制的情況下,會用其中一隻手掐住自己的喉嚨。

從諸多「自我紛亂」病人的大腦中,我們可以發現:大腦的許多不同區塊都對自我的建構及維護扮演不同的角色,但是現代神經學已證明腦中並沒有一處是掌管自我的區塊。方伯格醫生則假設大腦是以製造意義(meaning)與目的(purpose)的包含性階層(nested hierarchy)來建構自我的統一。並且,他也認為:自我邊界的轉變並不只限於腦部損傷的人。我們每一個人幾乎每天都經歷「自我界限」的改變,每當我們認同別人、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對別人的痛苦感同身受,或爲隨喜別人的好運時,我們與他人心智便有部分合併,分享到他們主觀的經驗。當我們進入彼此認同的心智狀態時,便進入心智的新包含性關係了。

佛法則認為:造成「我」(self)的觀念,是一種模模糊糊的「我存在(I AM)」的感覺。這「我」的觀念,並沒有可以與之相應的實體,若能如此觀察,則可體悟涅槃。但這不是容易的事。在《雜阿含經》中,敘述差摩(Khema)比丘身得重病,諸比丘派遣某位瞻病比丘前往探病。差摩承認雖然他能正觀五蘊身心中,了知「無我」與「無我所」,但還不能離我欲、我使、我慢,不是一位斷盡煩惱的阿羅漢。因為對於五蘊身心,仍有一種「我存在(I AM)」的感覺,但是並不能清楚的見到「這就是『我存在』(This is I AM)」。就像是一朵花的香氣,分不清是花瓣香、顏色香或花粉香,而是「整體」花的香。所以,已證初階聖果的人,仍然保有「我存在」的感覺。但是後來繼續精進修行時,這種「我存在」的感覺就完全消失了。就像一件新洗的衣服上的洗衣粉的藥味,在衣櫃裡放了一段時間之後,才會消失。同樣的,修行者增進思惟,觀察生滅,此色、此色集、此色滅,此受、想、行、識,此識集、此識滅。於五受陰如是觀生滅已,我慢、我欲、我使,一切悉除,是名真實正觀。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第251期

延伸閱讀
 

進來看看這本書心的經典──心經新釋
╱聖嚴法師 著

《心經》是流傳最廣的一部大乘經典,以原始佛法為基礎、大乘的空義為靈魂,雖然僅有二百六十個字,卻是最精要的佛法概論與修行的指南。

《心經》雖然簡短,卻是大乘佛法的心要。本書涵括了聖嚴法師三次宣講《心經》的內容。《心經禪解》著重佛學思想與禪觀的貫通,闡釋出許多禪修的方法及正確觀念,除了瞭解《心經》外,更可應用於禪的修習;《心經講記》舖陳出佛教的人類觀、宇宙觀及三世因果觀等等,讓人對外在環境及人生價值,建構出更為寬廣的世界;而《心經實踐》則緊扣著現代人的生活、生命與人生價值,指引現代人在生活中,如何應用佛法,提昇生命的價值,並獲致充實而超越的人生。相信透過聖嚴法師深入淺出的演繹,必能使讀者深刻體會,且能實際運用佛法於生活中。......more

 

進來看看這本書生命緣起觀
╱釋惠敏‧釋果徹 著

《淨明句論》是現存《中論》注釋書中唯一的梵文典籍,國外早有譯注與研究成果,我國則尚屬起步階段;而本書可說是此原典在國內的第一本以譯注為主的研究書。中觀學派主張「一切法空」,那麼對於有情生命的染淨緣起─流轉生死的現象,以及還滅生死的可行方法,尤其,有關輪迴託生的問題,中期中觀歸謬論證主將─月稱菩薩如何詮釋?譯注者以純熟的譯作技巧、典雅而精練的文字素養,轉化梵典的隔閡;並體察龍樹、月稱菩薩用語背後蘊含的深義,以及兩者間的對應關係,充分發揮了文獻解讀的功夫。於全品所加之科判,尤具爬梳之功;而隨文之注解更是蒐集了相關文獻,提供研究資料與方向。所作漢譯諸注本之比對,提供了解各本異同,及進一步探究月稱論師注釋特色之基礎。書末所附「梵漢、漢梵譯語對照索引」,除便於查索外,更利於有志梵典解讀者之參考;可說是國內佛典譯注與研究的現代範本之一。......more

 
 
友善列印   我要轉寄
 
 
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 http://www.ddc.com.tw
本著作權屬於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及相關著作權所有人,如需轉載請洽data@ddc.com.tw
法鼓文化事業體:台北市北投區大業路260號6樓 客服專線:02-2896-1600 客服信箱:market@ddc.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