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2004-11-11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4-11-11》

本期內容
◎ 閱讀第三世界:澳洲民族寓言的織夢家──彼德凱瑞的「後殖民╱流放」文學之二
◎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閱讀第三世界:澳洲民族寓言的織夢家──彼德凱瑞的「後殖民╱流放」文學之二
  ■宋國誠(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
1981年凱瑞發表他第一部長篇小說《福祐》(Bliss)。隨後陸續發表了《魔術師》(Illywhacker, 1985)、《奧斯卡與露辛達》(Oscar and Lucinda, 1988)、《稅務檢查官》(The Tax Inspector, 1991)、《崔森‧史密斯不凡的生活》(The Unusual Life of Tristan Smith, 1994)、《黑獄來的陌生人》(Jack Maggs, 1997)、《凱利幫的真實歷史》(True History of the Kelly Gang, 2000)、《我虛假的生活》(My Life as a Fake, 2003)等等。凱瑞的許多作品還被拍攝成戲劇或電影,使凱瑞的小說在文學想像之外擴展了視覺美感的深度。

《福祐》是一部夾雜現實與荒誕、悲喜交集的黑色幽默作品。小說描寫一位「三死三活」的廣告商遊走天堂與地獄、來回於物質與精神雙重存在的虛構性故事。作品獲得1982年邁爾斯‧富蘭克林獎(Miles Franklin Award),且被拍成頗具爭議的電影,獲得澳大利亞電影文學包括「最佳劇情」等三大獎項。

故事以一個能言善道的廣告商哈里‧喬伊(Harry Joe)為開端,他原本是一個交遊廣闊、事業成功的商人,擁有美麗的妻子和美滿的家庭,但卻死於一場突發的心臟病。當他從鬼門關復活重返人間時,他發覺自己竟從原本無憂無慮的純淨世界(死亡後的天堂),跌入危機四伏的經驗世界(復生後的地獄)。他發覺原本身邊的人都在編織謊言,妻子與公司同事有染、女兒縱慾於不倫雜交,兒子還暗中進行販毒的勾當,這一切導致了喬伊精神崩潰。於是他被送進了瘋人院,這等於又死了一次。然而他在這裏遇見了來自新南威爾斯(NSW)的「叢林姑娘」芭芭拉(Honey Barbara),並且愛上這位代表正直、健康、理性和「天使般象徵」的女孩。然而他的妻子為了利用他來推銷自己設計的廣告,再次把喬伊從醫院接回,這等於又把他從天堂拋回到人間地獄。二次重返的喬伊不再是殷實善良的商人,他變成投機狡滑、充滿暴力和欺騙的奸商。這一切導致了芭芭拉的離開,兒子自殺,妻子罹患絕症最後引爆自殺。一貧如洗的喬伊最後逃離了城市,逃向芭芭拉所在的叢林,從此獲得了幸福與重生。

《福祐》這部作品展現了凱瑞文學天賦上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作品中充滿了精智巧妙的對話、令人捧腹大笑的挖苦和諷刺,離奇而驚嘆的劇情,多變而複雜的人物性格,特別是對喬伊這位在商場打滾多年、世故老練,卻又嚮往純真正直生活之矛盾性格的唯妙刻畫。凱瑞通過一種模糊的生死交錯,界線不清的真假變幻,來表達人們如何急於逃離謊言四佈的現實生活,尋求一種無疵無瑕的「精神存在」(spiritual existence)。由於現代人迷失在一種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1884-1976)式「存在之遺忘」狀態中,因而物化(being materialized)為一種「純粹物件」的存在樣式;由於缺乏對「精神質素」的追求,人們必須不斷編織謊言來掩飾自身無可奉告的物化本性。「叢林姑娘」雖是一個虛幻般的假想人物,但卻具有道德的實在性。由此來看,凱瑞式的劇情虛構並不盡然是虛幻不實的,一種「道德的烏托邦」,在人們生死關頭的抉擇中確實是存在的,只不過在物化文明的遮蔽下,被人們棄守和遺忘了。

《魔術師》(Illywhacker)是一部長達6百頁的虛構小說,描寫一位自稱有139歲的騙子四處招搖撞騙的故事。「Illywhacker」是澳洲土語,類似於英語俗語的「con -man」,若以中文來說,類似粵語中的「老千」,華語中的「郎中」或「黑客」。

故事以倒敘方式講述一個叫艾伯特‧巴傑瑞(Albert Bagery)的老人(生於1886年),一生「以騙渡日、以拐為生」的漫長生涯。整部小說雖然是以超現實手法虛構而出的故事,但也充滿子孫三代家庭的傳奇和溫馨,從真假莫辨、魚目混珠(例如老人具有隱身術和過人的偷竊工夫)的矛盾中,透露出人性的尊卑和冷暖。這位老人善於欺騙說謊,但他的目的卻是無害的,純粹只是想在別人深信之後換取尊敬自己的娛樂和快感。凱瑞旨在表明,「欺騙」不僅是人性中自我掩飾、自我分裂的一處「黑洞」,但也是人們維護自尊、求取生存的一種方式和手段。問題不在於欺者如何「欺人」,而是被欺者如何「被欺」。人性中總有欺人與被欺的成份,人們又如何分辯拒不相信者正是面對真理前的自欺?深信不疑者又何嘗不是死抱謊言而不自覺?老人雖然是個不足為訓的老千,但他往往欺人卻不自欺,他也並不真的相信以欺騙換得的尊敬和崇拜是真實可靠的東西,但他卻懂得在早已佈滿謊言的欺妄世界中技高一籌,在「欺中有欺」的世界中瞞天過海、求取生存。

在往後的創作生涯中,凱瑞的作品越趨成熟穩健,作品的歷史深度和哲理內涵也越來越深厚。1988年發表的《奧斯卡與露辛達》(Oscar and Lucinda)使凱瑞躍上世界級文學大師的行列。作品不僅獲得英國布克獎(Booker Prize),是繼湯瑪斯‧肯尼利(Thomas Keneally)的《辛德勒的方舟》(Schindler's Ark, 後被改編為電影《辛德勒名單》)以來獲得此一殊榮的澳洲作品,小說的出版也標誌著凱瑞寫作風格的明顯轉變,從對人性內心世界的嘲諷戲弄,轉向對殖民歷史、宗教疑義、澳洲本土社會和民族處境的關懷;從否定式的揭醜和批判,轉向客觀的同情與反思。小說引用許多澳洲的歷史遺跡和民族史料,使小說具有一種古典懷舊的歷史縱深感。小說還被以拍攝《新小婦人》(Little Women, 1994)而成名的澳洲女性主義導演姬蓮‧阿姆斯壯(Gillian Armstrong)拍成電影,由後來因主演《英倫情人》(The English Patient)而走紅的英國演員雷夫‧范恩斯(Ralph Fiennes)和主演《亂世有情天》(Charlotte Gray)的澳洲女星凱特‧布蘭琪(Cate Blanchett)主演。電影獲得全球影評人的高度肯定。

故事坐落在19世紀的維多利亞時代,男主角奧斯卡.霍普金斯(Oscar Hopkins, 1841-1866)出生於英國一個虔誠的基督教「普里茅斯兄弟會」家庭,自幼患有恐水症,曾在牛津大學攻讀神學。奧斯卡其實並不是典型或守舊的神職人員,他既吸食鴉片,又精研睹博,後來脫離兄弟會改信英國國教,在神學院中潛心研究樸克牌技和睹馬,畢業之後被「發放」到澳洲傳教。作為一名流亡澳大利亞的牧師,奧斯卡渡海遠行的目的是為了賭博和探險,而不是濟世傳教,這意味著一開始,凱瑞就把「傳教」背後的殖民意識和私人動機,予以昭然揭露。傳教的背後,負載的是資產階級個人主義的冒險熱情和帝國男兒的英雄意識,儘管奧斯卡從來就無法預知最後會為了一場「愛情睹博」而客死異鄉。

露辛達(Lucinda Leplastrier)則是一個澳大利亞農場主的女兒,具有叛逆不羈的性格,自幼失去雙親,但卻繼承一大筆遺產。18歲之後隻身前往雪梨,遇到一位懂得玻璃工業的年輕牧師丹尼斯.哈撒特(Dennis Hasset),並在他的協助下買下一家玻璃工廠。

奧斯卡和露辛達兩人在賭場邂逅而墜入情網。兩人的親密關係與賭博行為被教會發現,奧斯卡因而被革除了神職身份。露辛達深愛奧斯卡,想以「贈送財產」的方式證明她對奧斯卡的愛意,於是兩人以「打賭」的方式相互證明彼此的心意。露辛達要求奧斯卡將一座「玻璃教堂」送往哈撒特任職的教區,如果奧斯卡能夠順利完成任務,她將以所有家產相贈。露辛達雇請具有探險經驗的傑弗瑞(Mr. Jeffris)全程護送奧斯卡,無奈的是,傑弗瑞是一個殖民主義暴力份子,一路上的暴行令奧斯卡怒不可遏,最後用斧頭將他砍死。到達目的地以後,處於殺人恐慌中的奧斯卡,在寡婦米莉安.查德威克(Miriam chadwick)的誘惑下與她成婚。醒悟過來的奧斯卡後悔莫及,來到船上的玻璃教堂中懺悔,不幸船體斷裂,教堂與奧斯卡雙雙沉入貝林傑河(Bellinger River)之中。

凱瑞以「反維多利亞浪漫主義」的筆法,刻意避開傳統浪漫主義的濫情老調,沒想到依然將這部小說寫成一部揉合著蠻荒叛逆、宗教諷刺、殖民惡行、帝國天真、多面人性和末日情愛等等具有豐富藝術內涵的作品。傳教與賭博原本是水火不容的事物,但如果將「傳教/帝國教化」和「賭博/蠻荒歷險」作一聯結,這就充滿了殖民主義極為豐富的歷史內涵。基督教原本就是帝國用來教化蠻族土著的精神工具,作為一種征服或被征服者的信仰,它其實與賭博有何差異?在第57章題為「懺悔」(Confession)的段落中,露辛達以她過去的好賭成性向奧斯卡「告解」,奧斯卡卻以「何罪之有?」回答她,他這樣說道:

我們的信仰是一種賭注(wager),我們都在賭博。這些巴斯噶(註)都有提到過,這是相當有智慧的說法。……我們都賭有上帝的存在,而且用我們的生命下注。我們估算可能率和報酬率,希望未來能和眾聖徒並坐在天堂。……看著我們在床邊禱告的上帝,……這樣的上帝,基本上需要我們凡人拿靈魂去賭博,用生命的每一秒鐘去下注……。這是真的!在我們有限的生命裏,每一刻都拿來賭,每一個東西都要拿來賭,賭上帝的存在,賭這個無法證明的事實是真的。

以賭博來比喻宗教信仰,一如以「玻璃教堂」來暗喻基督教在殖民教化中的角色。在小說中,「玻璃教堂」是一個具有豐富內涵的隱喻,它雖然是奧斯卡和露辛達之間一場愛情盟約的賭注,但它的成敗,一如殖民主義設在土著社會裏的一家「賭館」,其中上演著一場基督文化和蠻荒野人之間押寶下注、你輸我贏的賭賽。玻璃教堂是英國宗教與文化的象徵,它的搭建,意味著英國帝國主義的入侵;它在貝林傑河上緩緩而行,意味著帝國教化在土著社會的血脈中潛伏滲透;它最終沉入河底,意味著基督文化的徹底失敗。玻璃既是力量與信仰的來源,也是人性脆弱的代表。

在小說中,玻璃教堂是背負著宗教戒律、承擔著教化聖職的奧斯卡,在面對空有財富卻沒有真愛的露辛達時的一種掙扎、一樁懺悔、一記創傷、一場覆滅。賭博作為一種宗教叛逆和人性解放,竟成為這對嗜賭又純愛的男女一場末日悲情的最後歸宿。所有人都是輸家,露辛達賭輸了她的財產,奧斯卡賭輸了他的愛情與生命,即使米莉安意外獲得繼承的財富,也賭輸了她的二次婚姻,而哈撒特最後迎接到的也只是一座破碎的教堂,一個破碎的帝國象徵……。(下週續)

註:

巴斯噶(Blaise Pascal, 1623-1662)是法國著名的天才數家家和物理學家,31歲發明「巴斯噶三角形」定律,並建立了數學中機率理論和集合理論的基礎。巴斯噶就是以思考賭局臨時終止時賭金應如何分配問題,建立了機率概念的基礎。31歲之後開始進入沉思性宗教生活,著有《沉思錄》一書,對後世宗教影響甚大,死時年僅39歲。
(回目錄)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本報誠徵閱讀經驗分享,歡迎教師、家長及學生分享經驗,題材包括如何推動學生閱讀、啟發學生閱讀興趣、學生閱讀心得或小書評,文長500~1500字皆可,投至fiveguys@ms19.hinet.net,凡經採用,敬奉薄酬。
(回目錄)



參觀立報:
http://www.lihpao.com
寫信給小編 e-mail:
fiveguys@ms19.hinet.net
立報地址: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一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