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3.10.22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4-12-15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大學教師勞動條件改惡的新手段
左右看:中國大陸加入WTO三年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社論】
大學教師勞動條件改惡的新手段
 
 

在教育部實質減少對大學院校補助經費、預期未來供過於求招生困難等外在大環境日益惡劣的情況下,許多大學院校,特別是私立校院,不得不將辦學成本轉嫁至教師身上,以降低勞動條件的方式,來因應環境變化。例如不斷擴充招生名額、增開各種進修推廣班、合併大班授課等等,這些增加教師勞動密度卻未必增加收入的作法,實質上是對於教師勞動條件的改惡。而未來,更增加了一個新手段,我們預料這個新手段將持續降低大學教師的勞動條件。

日昨教育部電算中心表示將放寬遠距教學上限,就是這個新手段。目前,遠距教學的修課限制為在學生總畢業學分中,遠距教學學分不得超過1/3;而教育部有意放寬到占畢業總學分的1/2,甚至碩士在職進修班更可以全部用遠距教學上課,這項新措施最快將在95學年開始實施。

對於學校經營者而言,放寬遠距教學的學分上限規定,可以有效的降低辦學成本,因為在遠距教學的作法下,增加招生人數或班級學生數,將不必相應的擴增教學硬體空間,也減少了對於其他教學設施的需求與使用,如此一來,學校經營者將可以大幅降低資本門的支出;更有甚者,可以利用「著作權法」的相關規定,幾近無償取得教師的「智慧財產」,這不但將使教師勞動條件愈加惡劣,更可以因此而減少對於教師的依賴,而使得雇用關係不利於受雇教師。

依據「著作權法」第11條規定:「受雇人於職務上完成之著作,以該受雇人為著作人。但契約約定以雇用人為著作人者,從其約定……依前項規定,以受雇人為著作人者,其著作財產權歸雇用人享有。但契約約定其著作財產權歸受雇人享有者,從其約定。」亦即,雖然其原則上著作權屬受雇人所有,但若經契約約定而雙方「合意」時,則可歸雇用人所有。我們因此可以預期,在教師缺乏集體協商權力的情況下,未來在雇用契約中,以雇用人為著作人的約定將會是主要實施方式。而如此一來,當教師依遠距教學需求而錄製教學影像時,其著作權將歸校方所有,而因此,校方便可透過日後不斷的使用此一著作內容、卻不必再付出費用,而實質降低了教師之收入;甚至,教師在錄製影像後,更有可能成為「用過即丟」的免洗餐具般,不再具有使用之價值,而使得雇傭權力關係更加的往雇用人傾斜,而不利於教師工作權的保障。

在資本主義社會出現後,勞工所經歷的血淚史當中,經常可以看到這種以新科技之名而行剝削之實的作法。如今,這個剝削手法將擴及到向來被視為是高級知識份子的大學教師身上,但卻同時也是對於「知識經濟」的真實揭露──有知識並不一定擁有經濟優勢,所有權才是一切。

勞動環境日益惡劣,大學教師們還在自閉的象牙塔中,不知寒冬已悄然而至。

(回目錄)



【左右看】左右看:中國大陸加入WTO三年

【左看】
兩種說法,一種目標
李亮/文字工作者

中國加入WTO三年之際,各界紛紛進行了回顧與評論,絕大多數是一派正面的期待,認為「入世」3年並未出現重大問題,反倒強化了中國經濟的體質、參與國際經濟的能力等等,重新肯定當初快步入世的決定。但此時卻出現了一種聲音,強調中國已經「引狼入室」了,如不快快培育出自己的大企業家,中國經濟就無法抵禦外資的攻擊。

這種說法看似憂國憂民,似乎是中國民族主義的又一展現,但實際上卻與前一種說法目標一致。前一種說法是典型的「以開放促進改革」,是在改革開放之初,藉著優惠外資來衝擊本國經濟,逐步縮小國有企業的生存空間。後者則是在外資已然佔領大塊版圖,而對國有企業的拆解進入「攻堅期」的時候,利用官商勾結的手段養大私人企業、消滅國有企業的說法。表面上一個完全臣服外資,一個「抗拒」外資,實際上目標都是瓦解國有企業,完成全面的私有化。

那麼,在今天的環境中,這種做法能否真正「養出」足與外資抗衡的大企業呢?答案顯然是悲觀的。中國至今無法擺脫廉價代工的經濟模式,如今年的紡織品出口量增加30%,但金額卻只增加5%;而國內市場早被外資攻城掠地,如最近聯想、海信對外的收購與投資案,就是國內市場競爭擠壓的結果。




【右看】
中國經濟全拜世界資本之賜
王放/政治評論員

入世3年,中國上下進行了回顧,一方面慶幸3年來沒出大亂子,中國內外「唱衰派」的預言沒有實現,一方面則在承認未來挑戰的同時,再次肯定了改革開放入世的大方向。這種表現,與近日因選舉鬧得沸沸揚揚的台灣很不一樣,務實得多、遠見得多。

但這時也有一些不那麼務實的表現。中共近10幾年來都「以商促政」,希望以此經濟影響台灣政治的走向。官方發言中也屢屢提及。最近官辦的報紙又稱兩岸貿易高速成長是以大陸巨額逆差為代價,台灣近年經濟成長全拜大陸所賜。文攻意味頗濃。

這種論調作為一種政治表態,可以理解,但卻與事實不符。事實是,大陸經濟自共產體制下的搖搖欲墜,轉到今天的欣欣向榮,才是全賴世界資本所賜;沒有各國資本的大方投資,中國今天哪來的就業機會?哪來的技術與資金?又哪來的外國市場供其傾銷?台資在這裡頭也和世界其他外資一樣,扮演了發展動力的角色,提供了無數的工作機會與資金技術。這樣說來,反倒是中共應該感謝世界的外資才對,怎麼倒過來以為是「賜與」台灣經濟成長?真是豈有此理!

這種表現說明了兩件事:一,從政治的角度看經濟,必然失之偏誤;二,中國人或許以跨入國際市場,但思維上的國際化程度卻還遠遠不足。

(回目錄)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本報誠徵閱讀經驗分享,歡迎教師、家長及學生分享經驗,題材包括如何推動學生閱讀、啟發學生閱讀興趣、學生閱讀心得或小書評,文長500~1500字皆可,投至fiveguys@ms19.hinet.net,凡經採用,敬奉薄酬。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e-mail:fiveguys@ms19.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