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4-12-21》 |
本期內容 | |
◎ 來去紫禁城:數學大師的告別式 | |
◎ 客廳幼兒園:四歲兒子的中文發展現況 | |
◎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
來去紫禁城:數學大師的告別式 | |
魏宏晉(北京大學博士生) | |
12月3日,美國籍數學大師陳省身於天津逝世,享年93歲。我好像沒有在此間有限可及的台灣媒體中看到有關陳先生病逝的新聞報導,但是他過世在世界科學界卻是引起注意的,各地唁電、唁函、電子郵件飛向其生前最後工作的天津南開大學及寓所,到設於南開靈堂吊唁的海內外人士更是絡繹不絕,悼念追思的文章也大量在媒體發表。二萬隻學生親手製作的紙鶴懸掛在南開靈堂兩側樹叢,顯示南開師生對這位畢業於南開、回中國後也執教於南開,並被聘為該校數學研究所名譽所長的學者,有著最深沈的的情感與哀思。 年輕一輩的台灣人對陳省身很陌生,但早些年在台灣,他還是經常被視為「中國人的驕傲」的。後來台灣就比較少提他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他雖然曾經是中華民國中研院院士,擔任過中研院數學所代理所長,國民政府遷台後卻到美國去,加入美國籍,少和台灣往來,中美關係解凍後,80年回中國定居的歷史有關。 陳省身國際學術聲譽極高,是巴西科學院、義大利比洛里塔那科學院通訊院士;美國哲學學院院士;紐約科學院終身名譽院士;義大利林琴科學院、法國科學院、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印度數學會、倫敦數學會榮譽會員;英國皇家學會外籍會員;以及第三世界科學院創始成員等。他對整體微分幾何的研究影響了整個數學的發展,而獲國際沃爾夫數學獎,被譽為「20世紀偉大的幾何學家」;此外還曾獲美國國家科學獎章、中國國際科技合作獎和首屆邵逸夫數學科學獎。今年11月,國際小行星中心還將1998CS2號小行星命名為「陳省身星」,以示敬意。 陳省身回到中國後的學術生涯很活躍,生前不辭辛苦地奔走於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南京、廣州、武漢、成都、重慶、昆明、西安、大連等地演講和授課。他對中國數學界和青年數學研究人員寄予厚望,早在80年代初期就提出:「我們的希望是在21世紀看見中國成為數學大國」,後期更表示:「中國應該成為二十一世紀數學大國」,這一期望也被稱為「陳省身猜想」。 陳省身對於南開的情感深厚,多次說過:「我最美好的年華是在天津、在南開度過的。」早在上世紀70年代末,他就構想在南開大學成立數學研究所,建設培養中國高級數學人才的基地。南開數學研究所在他努力下於1985年建成後,由他本人出任首任所長。他不僅向研究所捐款、捐贈自己收藏的全部約萬冊的數學書籍,且生前便立下遺囑,承諾捐贈部分遺產給南開數學研究所。 以陳省身學術成就之鼎盛,以及對中國的熱血奉獻,當然被國家社會被奉為「典範」。他生前多次受到中共高層接見和高度評價,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天津市委書記每年春節都會專程去看望他;由生前待遇可知,他的身後事必然更被重視,不免成為政治秀場。遺憾的是中國官場好擺譜,領導們秀過了度,反而成為褻瀆大師和反諷學術尊嚴的負面例證,徒增人們反感。 12月12日,陳省身遺體在天津火化,參加追悼會的人絡繹不絕,其中以來自海內外學術界的代表最多,可是這些人在「領導安全」的前提下,全都被限制進入會場,只能眼巴巴地看著載著領導們的小轎車一輛輛地直接駛入溫暖的休息室,接著不懂數學的官兒在簇擁下進入會場比手畫腳一番,然後呼嘯離去。反而最想來獻上學術敬意的人們在12月北方寒風吹襲下的室外遙望靈堂,學術的誠敬被政治的絕對地位隔絕在室外,學術大師告別式竟成了一場名實不對稱的荒謬劇。 追悼會當日,會場內只開放相當身分地位的人進入,包括政治領導和院士,但由於被隔絕在室外的人實在太多了,又冷又沒地方坐,他們大部分都是5、60歲年紀的學術界人士,平時也是備受尊重的,這時卻地位尷尬。有人自嘲:「誰叫咱們不是院士。」但就算是被優待的院士,對學術同行獲得如此不尊重的待遇也看不下去,有人氣得指著設障的警察大罵:「你們只認識官員,卻不認識數學家!」在一個數學家嚴肅的告別式場合裡,沒有學術尊重,沒有敬老尊賢,數學屈尊於「政治學」。 據說,陳省身在彌留之際,曾經以微弱的聲音表示:「送……我……去希臘」,還向醫護人員要了筆和紙,用顫抖的手寫出了兩個字,字跡雖模糊,但據猜測,這兩個字正是「希臘」。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反復地提到「希臘」,到底意味著什麼?沒人知道,隨著他的永遠離開,就此留下謎團。有人猜想,古希臘數學天才輩出,歐基里德、阿基米德、阿波羅尼奧斯等人舉世聞名,也許在數學微分幾何領域有突出貢獻的陳省身先生在彌留之際,仍嚮往神聖的數學天堂,超越了國界,希望走進數學先哲們的懷抱,和他們永遠在一起。 「去希臘」在陳省身身後,也許將成為永不可解的迷團。我寧願沿著這樣一個浪漫的學術猜想線索,去看一個行至臨終的學者的「謎語」:他因著想望和先哲同行而念念不忘於「希臘」。只不過,「數學家」這樣的想望一般人可以理解和尊敬,但看在「政治家」的眼裡,卻不知會有如何怪異的理解和想法出現?中國的領導們會不會因為他的「去中國化」而耿耿於懷,哪天就發神經發動一批人上網猛批一番,就像有是沒事就「批台獨」一樣的歇斯底里呢?也許我被這兒的政治化搞得神經衰弱,開始有政治被迫害妄想症了。但想到老教授們卻因政治優先而不能受到尊重,在陳省身告別式場外寒風中瑟縮的一幕,我卻又擔心自己的神經病成真了。 |
|
(回目錄) |
客廳幼兒園:四歲兒子的中文發展現況 | |
宋嘉行 | |
兒子回到台灣後,他的中文一如所預期的,進步神速,剛回來時的滿口英文現在已經變成滿口中文,英文已經退居成第一「外語」,偶爾才會說上兩句。在強迫症狀明顯好轉後,他更是重拾了原先對文字符號的喜愛,只是這回狂熱的對象已經由英文字母ABC專為注音符號ㄅㄆㄇ。回來三個月不到的時間,他已經認得所有的注音符號,背的順序也差不多快要全部正確,而且全部都會寫。 除了寫注音符號之外,會寫中文字更是他急於想要學習的目標。有一天,在他寫的一堆注音符號中,竟出現三個不是注音符號的線條組合,很快就看出那是他的中文名字。會寫自己的名字後,他就進一步學寫他爸爸的名字和其他老師教過的字(如:心、花、筆……等)。 現在他的休閒時間有一大半都是用來寫東西,沒事做時就想要拿紙筆,看到不同的人來就想要寫字給他們看(可憐的阿公阿媽常常是被纏得一整晚脫不了身,寫完一張又一張),吃飯吃到一半也說要下去寫字,我們在客廳看電視時他就自己到書房裡,趴在我的書桌上塗寫,每天早上我起床時,往往會在書桌上看到好幾頁他前一天晚上或當天早上的「成績」。 他隨處寫、隨手寫、隨時隨地寫,所以「產量」真的很驚人,有時就會出現一些反效果,造成困擾。比方說,我們的書就常常不知不覺變成他的稿紙,被他寫得亂七八糟;還有,由於拿筆姿勢不正確(這點我們已經糾正他不知多少次了,但固執的他非常難改),以致他的右手無名指下已經出現類似打羽毛球時偶爾會出現的硬皮老繭!這真的是很funny,以前古人(是韓愈吧?)是讀書讀到口舌生瘡,我們家麥麥是寫字寫到手指長繭,如果他生在古代用毛筆寫字的話,可能真的可以效法王羲之,寫完一缸水。 除了超愛寫之外,他還超喜歡背。他喜歡背的是那些幫助記憶注音符號所用的口訣(比如說:ㄌ是「小鹿過馬路」、ㄔ是「香腸長又長」),常常就聽到他在那邊喃喃自語,一會兒是奶奶喝牛奶,一會兒是企鵝真淘氣,常常一遍又一遍地說,頗為陶醉、自得其樂。而講話還有點洋腔洋調、四聲不分的他,有回叫我們猜「飯圖眾飯贖」是指哪個注音符號,由於聽不懂他的原文,我們無法從上下文去判斷,一直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待去查了他的課本才發現,原來他是在說「翻土種蕃薯」,才知道答案是ㄈ呢!(不過他雖愛背這些什麼「蝌蚪沒有殼」的東西,對詩詞可是敬謝不敏。有次我心想,既然他這麼愛背書,就乾脆來教他背點將來能陶養性情的東西好了。沒想到他對那些白日依山盡、床前明月光的東西一點興趣都沒有,覆誦兩句就自顧自地跑開,去玩自己的了,害我只好摸摸鼻子自討沒趣,大罵沒慧根了。) 由於他的發音和文法都不夠標準,講話常常鬧笑話(比如他說:水飛走了,其實是指水流走了),也因此常常變成同學們模仿或糾正的對象。像他常常說:「哥哥要……」(指他自己要怎樣怎樣),同學們就會對他說:「你在家裡才是哥哥啦!」他才慢慢知道這種關係稱謂在家裡才適用,學校裡的同學不是他的弟弟或妹妹。其他的誤解還有很多,比如說:單位詞如個、隻、本、把……他沒有概念,常常就像說英文那樣直接在某個數字後直接加上物品;不要、不是、不能、不行等表示否定的字眼,他也沒有對其做出概念上的分化,常常只用「不」一個字,後面就直接加上那個所否定或反對的東西或事情;等到漸漸會區分這些中文特有的單位詞後,他又要面對破音字的問題,比如他不知道,2這個阿拉伯數字雖然讀作「ㄦˋ」,但後面接單位詞時口語念「ㄌㄧㄤˇ」,所以他到現在一直還是把「2個餅乾」讀作「ㄦˋ個餅乾」)。由於他現在說話多少還是在用英文的文法,所以洋涇濱情況還很明顯(英文對他的影響力比我想像中要深遠一些。到現在他晚上睡覺所說的夢話還是英文),也因如此,他們老師覺得麥麥這樣好可愛。 有的時候,這種「可愛」卻會讓我有點擔心。自從同學糾正他不是哥哥後,自從他知道自己的名字是「明杉」後,他就不在學校裡自稱是哥哥了,而偶爾改用「明杉要……」來代替。如果不用「明杉」兩個字,他就直接說他要做的那件事,而不會說「我要……」。 令人有點憂心的是,他好像一直都不太知道怎麼區分「你」、「我」、「他」等人稱代名詞,經常用錯。以前他在美國時就有這種現象,分不清「I」和「you」等,醫生說是雙語的關係,兩、三歲時搞不清楚很正常,但如果到了4、5歲時還如此,可能就有點問題。我一直將醫生這話謹記在心。如今他已經過完人生第四個生日了,環境也從雙語改為單語(至少是比起以前接近單語狀態了),這些用來指稱自己和別人的最簡單的你我他,似乎他還是沒有完全弄明白,讓我有點煩惱。從各方面來看,他都沒有表現出自閉症兒童會有的典型特徵,那為何他就是不會用「我」這個字來表達意圖、行動或情緒感受呢?(比如,他從來不會說:我在生氣,或我要生氣囉,而是:哥哥生氣!或者乾脆就直接跺跺腳、皺起眉頭,用力說:生氣!) 兒子呀!雖然你很會背東西,但何時你能用長一點的、正確一點的、完整一點的句子來表達你自己呢?這社會不見得每個人都像自己的母親那樣有耐性來理解你喲!你也許覺得那些歪過來、扭過去的符號很有意思,但抽象符號背後的那個真實生活與世界呢?還有使用符號的那些活生生的人呢……? |
|
(回目錄) |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 |
本報誠徵閱讀經驗分享,歡迎教師、家長及學生分享經驗,題材包括如何推動學生閱讀、啟發學生閱讀興趣、學生閱讀心得或小書評,文長500~1500字皆可,投至fiveguys@ms19.hinet.net,凡經採用,敬奉薄酬。 |
|
(回目錄) |
參觀立報: |
http://www.lihpao.com |
寫信給小編 e-mail: |
fiveguys@ms19.hinet.net |
立報地址: |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一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