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邱毓斌 (英國Essex大學社會系博士班,前任全國產業總工會副秘書長)
看到最近工會法修正的發展,決定放下手邊的論文,寫下一些想法與憂慮。
這次工會法的修正,將是三十年來第一次的實質修正(除卻2000年的微幅調整外,上一次修正是在1975年)。事實上,從1988與 1989年兩波工潮之後,勞委會就積極想要修正工會法以及勞資爭議處理法。回顧來看,無論是過去國民黨或者現在的民進黨政府,對於工會法的修法態度並沒有太大的改變,目的不外有三:
一、取消有利工會運作的規定:舉例來說,行政院希望「取消強制入會」(在強制入會的規定下,每一百家企業只有四家有工會,顯然行政院認為這樣的比率還是太高了)、「縮短會務假/降低理事人數」(理事可以請公假辦理會務,公假太多,會務辦得太好,勞委會受不了?)。
二、拔除工會的武器:比如「公共事業罷工冷卻期」(要罷工?得等三十天 — 好讓資方做好準備?)、「爭議行為只限於調整事項」(比如說,資方非法解雇所有工會幹部,工會也不能因此舉行罷工)。
三、防堵工會組織範圍的擴大:這次的焦點在於「公教人員不得籌組工會」(大概覺得反正台灣還不是聯合國會員國,所以違反國際勞工公約也無所謂)。
有很多文章都討論過這些修法內容的荒謬,這裡不再贅述。過去,行政院曾經多次想要進行修法,都在工運動員及國會遊說下失敗。這次,看起來是最有可能通過的 一次。在這裡,我只想問一個問題:為什麼這次會有機會通過?勞委會的策略其實很清楚,掐住所有產業工會的咽喉:「會務假」,好來換得這幾個總工會對於其他 條文的讓步。問題是,我們真的要如其所願?難道,現在有兩個「勞工立委」(林惠官/全總/親民黨、侯彩鳳/全勞總/國民黨)加上一個「準勞工立委」(盧天麟/全產總/民進黨),還比不上過去一個也沒有的時期?
從全國總工會的 新聞稿 看起來,多數產業工會幹部關心的「會務假」與「理事人數」的問題似乎已經解決了,勞委會願意退讓,所以兩位勞工立委所承受來自各工會幹部的直接壓力已經解消掉大半。然而,工會幹部的會務假是保住了,但是工運卻面對未來爭議與罷工權的限制、以及組織領域受限。我擔心的是,在勞委會的策略下,本來是「勞工運動」與「政府」的對決,有沒有可能會變成:「政府」制住了「工會領導人」,而工會領導人卻背叛了「工會會員/全體受雇者」?不要說我危言聳聽,近年來最有名的例子就是英國1980年代柴契爾政府對於勞動法令的大幅保守修正,多數工會領導都悶不吭聲。連知名導演肯洛區 Ken Loach都看不下,還拍了一部紀錄片《質問領導階層》(Questions of Leadership)來記錄這個歷史過程。到現在,英國許多工會提到當年這段歷史莫不咬牙切齒。
原住民族主體性建造
—台灣、加拿大原住民族土地與自治交流活動 ─
(
1/12-1/28)
|
在土地生態、產業經濟持續被剝削、大地反撲的情境中,啟動中的台灣新憲運動,原住民族應該如何參與?還是再次淪為被客體化的對象?原住民族要能掌握自己的前途,不論是否直接參與新憲,唯有將自己逐步鍛造為強而有力的主體,進行自主性地組織與行動,才可能保護祖傳山林土地,與國家釋出的政治空間形成良性循環,成為對等於國家的夥伴,永續發展。
以國際上的發展來看,加拿大原住民族百年多來的努力,在近年因為自治區談判的持續推進與成立而令人振奮。加拿大原住民族如何在艱困的條件下致力於自主能力的建構,從部族組織到原住國族聯合議會的建立,有許多值得台灣原住民族學習之處。而一九八二年加拿大進行憲法修正論辯之際,原住民族選擇積極參與的理由、參與過程,以及其後的影響,也值得台灣原住民族進一步瞭解。
因此,我們特地邀請了加拿大第一民族議會的前任總首領歐斐德先生( Mr. Ovide Mercredi)、加拿大的原住民部落工作者與學者共六人前來台灣訪問,除了安排他們到台灣各地正在進行組織與發展工作的部落進行參訪之外,為了強化與台灣原住民族的交流,特地安排了二場部落工作坊與一場專題演講,希望能以加拿大原住民族參與憲法運動與自然主權的爭取過程與經驗,讓台灣原住民族能夠有更多的借鏡,也能藉此為未來原住民族主體性的建立奠定一些基礎。
【活動內容】
「災後重建、自然資源管理與原住民部落」工作坊
【第一場】
時間: 1 / 12 (三),地點:望鄉教會(南投縣信義鄉望美村望和巷 35 號)
【第二場】
時間:1/ 20 (四),地點:司馬庫斯遊客服務中心(新竹縣尖石鄉玉峰村 14 鄰)
(二)專題演講:加拿大原住民族憲法運動與部落發展
【第一場】
講題:加拿大原住民族憲法運動與部落發展
時間: 1/ 17 日(一)
地點:台大法學院國際會議廳(台北市徐州路二十一號)
【第二場】
講題:加拿大原住民與生態資源經營管理 ─ interactive GIS,智慧財產權、生態旅遊
時間: 1/18(二)
地點:靜宜大學方濟樓(生態館)惠三廳
(詳情請見)
|
|
民親合作氛圍下,全總林惠官以及全國產業總工會盧天麟兩位理事長恐怕要回答一個問題:其他條文到底有沒有要放水?全總的新聞稿看起來好笑,要「記名表決」 幹嘛?是要讓勞工記得這些反勞工的立委,下一屆來反輔選?沒記錯的話,不是才剛選過嗎?再退一步講,「表決絕不是放棄,只是把戰場從談判桌上拉回街頭」,要上街頭,請問全總底下的職業工會有可能動員嗎?勞委會或者民進黨又不是不清楚全總的生態,不是嗎?
要動員,那就只剩下產業工會系統。全國產業總工會這陣子沒有半篇新聞稿,沒有半篇動員令,這是什麼意義呢(對不起,我人在國外,只能看苦勞網,沒有看到全產總的任何官方反應。至於其 網站 ,我平均每三天會去逛一次,同樣沒有,而且越看越像勞委會的承包商)?從全產總的歷史以及內部結構來看,許多會員工會過去十幾年來都是在街頭長期奮鬥的,相信現在有許多工會正在等候動員令,我想,這會是全產總與全總不同的地方。盧理事長以及理事會要面對這一個歷史關鍵時刻,好讓後世可以記得。
進一步說,盧理事長還要另外去面對一個問題:在這情況下還要去當民進黨的不分區立委嗎?到底黨意與工會決議孰重孰輕?其實,這樣的難題也不是第一次發生, 當年簡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