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大海嘯,造成十幾萬人死亡與各種災難,世界各國的救災資源匯集南亞。但是,在災難面前,人們看到各種藉救災之名以達政治或經濟目的的現象,引起受難國家的警惕。一些受難國家,比如印度、印尼、泰國等,或表示本國自有資源,無須外來的援助;或含蓄地表示,真正需要時再請援助。當數以百萬計的災民亟待奧援之際,這些國家居然未抱著多多益善的態度,而拒絕了「人道援助」,這是耐人尋味的。
這些國家的警惕並非沒有道理。以美國為例,堂而皇之以救災為名把第7艦隊開到印尼,引起印尼不安:第7艦隊會不會從此賴著不走?美國對印尼這個東南亞人口與資源大國一向高度關注。1950年代,印尼總統蘇卡諾推動的第三世界國家合作與不結盟運動,引起美國極大不滿,終於策動少壯軍人蘇哈托發動政變;到了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時,IMF與美國的干預,使得新任領導人對美國敬而遠之;在911之後美國國際反恐部署中,印尼是戰略要地;印尼是人口最多的回教國家,島嶼眾多,是潛藏與培訓「恐怖份子」的最佳基地,僅僅為了反恐的需要,美國就必須緊緊控制印尼。美國這種企圖心,印尼不會不知道。
反恐與政治企圖只是事情的一面,還有經濟上的考慮。近年來,亞洲經濟快速崛起,早已引起美國不安。除了中國,東南亞與南亞國家的經濟也都快速成長。美國在二戰後以日本來雁領亞洲經濟次序的戰略已經破局,東南亞加中國的經濟體,正逐漸將美國在亞洲的代理人──日本──邊緣化,並成為帶領世界經濟發展的火車頭。這個20億人口的龐大經濟體,顯然會挑戰美國稱霸世界的地位。
美、中關係是美國外交政策中最搖擺不定的地方。一方面,龐大的中國市場是美國企業賺取利潤的主要來源,這就需要與中國建立友好關係;另方面,中國力量壯大將威脅美國霸權,這就需要制裁或污名化中國。而今,中國又聯合東南亞國家,建立自由貿易區,東南亞國家彷彿成了中國的後院,猶如中南美洲國家之於美國。往日,美國這個後院成就了今日美國的經濟巨人與政治強權,這是美國20世紀崛起的基本條件;如今,中國具備相似的條件,南亞的戰略地位更加突出。從海嘯救災中,人們不難看到美國見縫插針的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