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法鼓文化心靈電子報
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
第六十期 / 2005年01月11日
免費訂閱法鼓文化心靈電子報
素的鹹蛋超人任務報告
 

素的鹹蛋超人法鼓山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救災中心副總幹事翁哲雄及消防局搜救人員等先遣救援小組,已於二日凌晨先行返國。翁哲雄副總幹事透露,台灣先遣小組是第一個進入災區的國際隊伍,而包括由法鼓山捐助 500頂帳棚及罐頭等台灣首批救援物資(總值約新台幣 一百四十五萬元 ),已於12月29日送抵大亞齊市。

法鼓山慈善基金會後續將計劃在最短時間之內分別在印尼棉蘭、斯里蘭卡及泰國三地設立救災中心,除由台灣派員前往,並動員法鼓山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及泰國分會會員,就近進駐三地救災中心,一方面就地採購物資救助災民,同時更以法鼓山「安心」的方法,協助劫後餘生的災民重建心靈的希望與力量。另一方面,法鼓山仍將密切配合政府及其他民間組織的救援系統,提供災區必要的救助。

除了可以捐款送愛到南亞,法鼓山全球資訊網也設立了一個祈福留言版,讓無法參與念佛共修的民眾,可以利用網路表達關懷之意。素的鹹蛋超人和各位菩薩一起為南亞的菩薩祈福表關懷。

聖嚴法師語錄

必須透過探究自己的恐懼、欲求等,才會進一步認識自己。這種自我瞭解,也可以藉由宗教的修行,瞭解到平常經驗到的「我」,實際上只是一個虛幻的主觀,體驗到沒有存在著一個永恆的「我」。

禪的體驗禪的開示

 

人生渡口
靈性照顧與覺性照顧之異同

■ 釋惠敏(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教授、中華佛學研究所副所長)

身、心、靈V.S.身、受、心、法

  今年9月11日到12日,本人受邀參加在東京 之大正大學召開的第39屆日本佛教社會福利(日本採用「福祉」的用語)學會學術,在「亞洲諸國之佛教社會福利—佛教如何因應社會福利工作者的養成?」論壇中擔任講者,介紹臺灣佛教界參與社會福利現況與代表性事例、如何養成社會福利工作者,並且說明其思想、價值、倫理等理論基礎。

  本人介紹1998~1999年,「佛教蓮花臨終關懷基金會」委託國立台灣大學附屬醫院緩和醫療病房陳慶餘教授、邱泰源醫師等醫護人員,與釋惠敏等佛教法師共同研究「佛法在安寧療護、緩和醫療應用之研究」,以及2000年開始,佛教「一如淨舍臨終關懷協會」為培訓佛教宗教師之安寧療護、緩和醫療的專業能力,並且建立本土化佛教宗教師的靈性照顧模式,資助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病房,參照醫護人員的養成過程,進行的「安寧療護、緩和醫療佛教法師養成計畫」。

  眾所周知,在1967年,英國聖克里斯多福安寧醫院(St. Christopher's Hospice),以醫療團隊合作方式,全程照顧癌症末期病人,並輔導家屬度過喪親(bereavement)時期。如今,Hospice的名稱引用於現代的醫療機構,作為照顧癌症末期病人設施的通稱,在世界各地發展。此種起源於基督宗教文化為背景之安寧療護(Hospice Care)運動,傳到東方宗教文化圈時,東方國家除了接受、引進其理念與方法之外,同時由於本土化的需求,也會發展出適合該國文化背景的用語與模式。例如,在日本佛教界,田宮仁教授則以古印度梵語Vihara(休養所、僧坊)來取代淵源於基督宗教的Hospice(安寧院)的用語,並揭示「體會無常、尊重意願與生命」三項理念,表達佛教臨終關懷(Terminal Care)的特色。

  一般說到「全人照顧」時,大都是指「身、心、靈」完整的醫療照顧,起源於基督宗教「身、心、靈」全人觀點之「靈性照顧」(Spiritual Care)的理念,是建立於「離」身心之外,別有超越身體與思想之「靈性」永恆存在的主張。對此,本人提出「覺性照顧」(care of awareness)身、受、心、法之「四念住」,使「覺性」(念,awareness)敏銳且穩定(住),可作為佛教臨終關懷的參考模式,同時也符合「自覺覺他」佛教要義。因為,「即」身心之斷滅說,或者「離」身心之「靈性」說,都是與佛教「不即不離」身心之「無我論」、「緣起論」教義不同。

  日本佛教社會福利學術論壇之後,田宮仁教授邀請我加入日本「佛教看護、Vihara學會」的發起人。有一位日本年青學者問我:在西方安寧療護運動時,為了避免一般人對宗教的抗拒,或避免妨害信教自由之嫌,故採用「靈性照顧」模式,此與「覺性照顧」有何異同?我回答:「覺性照顧」之身、受、心、法(真理、義務)的模式,除了不需要任何宗教信仰的條件也可施作的特點之外,並且是依現實的身心經驗為觀察對象,比較不會為體驗「離」身心之「靈性」而追求「通靈經驗」,為「靈媒」所惑,受制於人,有時會遭遇騙財騙色之危險。  例如:「靈性照顧」(Spiritual Care)的先驅者、被尊為生死學大師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Elisabeth Kubler-Ross; 1926~)醫師在她的自傳《天使走過人間》(The Wheel of Life : A Memoir of Living and Dying,天下文化出版)中提到:她中年時期(約1976年時),聖地牙哥一對自創天靈教會(Church of Divinity)的夫婦傑伊與馬莎(Jay and Martha B.),連絡庫伯勒─羅斯醫師,宣稱可以引介精靈(Spiritual entities),為她回答生死問題。她也因此召喚到她所謂的靈魂伴侶薩林(Salem)、守護靈馬里奧(Mario)、皮德羅(Pedro)等,並且成立醫療中心,每月一次以為期一週研討會的方式,幫助醫學院和護理學院的學生、絕症病人和家屬,面對生死問題,請傑伊與馬莎夫婦協助,馬莎負責心理戲劇課程,傑伊以通靈術,在暗室的精靈召喚,為此醫療中心最叫座的活動(P. 249~259)。

  但是,在1978年,幾位經常參加通靈會的朋友發現傑伊,和他召喚的精靈教導信眾的那一套東西在勒納·辛紹(Lerner Hinshaw)所撰寫的《偉大潛能》(The Magnificent Potential)中都可找到,而且女信眾也指控傑伊在暗室通靈時,提出要調理她們的性潛能的要求。接著,地方檢察官因許多性騷擾的指控,也對傑伊展開調查。到最後,庫伯勒─羅斯醫師只好開除傑伊夫婦,但是她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P. 283~300)。我想此案例也可作為從事靈性照顧者的前車之鑑。

  「覺性照顧」之身、受、心、法(真理、義務)的模式, 除了不需要任何宗教信仰的條件也可施作的特點之外, 並且是依現實的身心經驗為觀察對象, 比較不會為體驗「離」身心之「靈性」而追求「通靈經驗」, 為「靈媒」所惑,受制於人,有時會遭遇騙財騙色之危險。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第255期

延伸閱讀

進來看看學佛群疑
╱聖嚴法師 著

在多元化的現代社會及各種風俗習慣的衝擊下,佛教正面臨著更多層面的挑戰和考驗。聖嚴法師精選七十七則一般人都可能有的疑惑,以經論為基礎,加以反覆的辨證剖析,為疑者解惑,為信者銘證。.....more

進來看看禪的世界
╱聖嚴法師 主講

若能定時禪修者,本書提供了基本的禪坐方法;若是忙碌異常的人士,也不妨試著用本書中介紹的禪修觀念,調整自我、消融自我。從三分鐘的放鬆身心,到平常日用中的照顧身心,更見簡便實用的禪修方便。 --聖嚴法師〈本書自序〉 ......more

 
 
友善列印   我要轉寄
 
 
 
關於法鼓文化  |  人才招募  |  位置圖  |  與我們聯絡
 
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05 Dharma Drum Publishing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如需轉載請洽:data@ddc.com.tw
客服問題請洽:market@ddc.com.tw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