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供:
旗標出版公司 |
|
旗
標 電 腦 文 摘
第255期 2005.1.20 |
P3 小時做出簡報、3 天成為簡報高手
書號:F007
張德明、施威銘研究室 合著
我要線上購買 |
|
本期文摘:簡報時遇到問題與異議的處理技巧
本文摘錄自旗標 F007「3
小時做出簡報、3 天成為簡報高手 」一書
設計好簡報之後, 再來所要瞭解的, 就是台上呈現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是聽眾心不在焉、懷疑、或反彈等等, 如果處理不當,
很可能就會讓你精心籌畫的簡報毀於一旦!對於這種上台最怕會發生的問題, 簡報大師可是有很多有效的辦法來解決的, 保證可以讓你芧塞頓開、信心滿滿!
觀察並處理聽眾的情緒障礙
我們在 Present 的時候, 可能會遇到的一些問題或阻力。這時候, 你有沒有用心去觀察, 就成為很重要的關鍵。
觀察聽眾的情緒障礙
一般來說, 聽眾可能會呈現一些心不在焉、不太有興趣、或者懶洋洋的一些惰性;也可能會對你的主題充滿懷疑--這可以從他的表情、眼神、或肢體動作感覺出來;還可能是為了面子問題,
而對你的題目或內容, 有情緒化的反彈, 因為這涉及到他的尊嚴問題。如果你可以仔細觀察並巧妙處理聽眾的情緒障礙, 那這些阻力就可能反而變成為助力!
用熱情融化惰性
例如聽眾有惰性的時候, 你可能就要用更多的 Passion (熱情) 把他們帶動起來。一個演講者或簡報者不能因為看到聽眾有點士氣低迷或心不在焉,
就讓自己的精神渙散, 也跟著受到影響--你反而要逆向操作才對!
以肯定面對懷疑
當他們懷疑的時候, 你就要很肯定, 語氣要更堅定, 甚至舉更多的例子來佐證, 而不能因為他懷疑, 你就視而不見--你要提出更強而有力的佐證!
尊重別人的看法
而當面臨到所謂尊嚴或面子的問題時, 最好不要完全否定他們所在意的事情, 你一定要先尊重他們原來的看法、立場、信仰、或甚至意識形態,
因為那是由不同的時空背景所造成的。在你表示尊重之後, 才能再進一步詳細說明你的看法和角度。你不能用一個否定的態度說他們是錯的,
那會造成更大的阻力! 一般而言, 簡報所會面臨的一些阻力, 就是惰性、懷疑、與尊嚴的問題。我們的心必須更敏感一點, 才能做好妥善的處理。
問答處理技巧
在簡報的過程中, 也常常會有人提出問題。我們如果沒有妥善處理好這些問題, 就有可能會出現很大的阻力。
Listening First
當你的聽眾當中有人問問題的時候, 你千萬不要掉入陷阱, 只跟那個提問者在對答。
問答處理的技巧
- Listening First
- 重複、回答、確認是基本動作
- Extra Time
- Ask Help
- 等待清單 (Waiting List)
- Private
- 提問清單 (Question Sheet)
|
我們要知道, 這個提問者其實是代表所有的聽眾在問你問題。所以, 當有人提問的時候, 我們可以採取這樣的步驟:眼光注視著這位提問者並仔細聆聽,
等他把問題講完之後, 眼睛改看著所有的聽眾--因為他是代表其他聽眾在問你問題, 然後把剛剛的問題重複一遍。
重複、回答、確認是基本動作
在重複的過程中, 你就有更多的時間來思考。在重複的時候, 也可以把這個問題重新解讀、詮釋, 巧妙且妥善的加以轉化,
讓它變成你可以適當回答的一個架構。然後, 如果要再細膩一點的話, 就再對這個提問者確認一下, 這是不是他的問題。如果這個問題比較簡單,
在重複之後就可以直接回答。 回答時, 一樣要面對所有的聽眾。回答完後, 你一定要轉而面對剛剛那位提問的人, 再問他:「剛剛我的回答,
是不是有回答你的問題。」通常對方都不會有太大的異議, 他會做一個善意的表示或者微笑。這時候, 這個問題才算告一個段落。很多人在回答的時候,
會直接把問題的範圍縮小在這個提問者身上, 這樣對其他的聽眾來講, 其實是很不公平的。所以, 在回答問題的時候, 這個必要的基本的動作是:重複、回答、確認。
Extra Time
有些時候, 有一些問題可能是比較難回答、比較尖銳、或你真的不曉得答案的。這時候, 「誠實」就是最好的對策。你可以說:「這樣的問題,
我現在手邊沒有答案, 但是我願意在三天內 (或者在某個時間內), 主動找到這個相關的答案回覆您--是不是麻煩您在會後惠賜一張名片?」
Ask Help
同樣的狀況, 也可以向其他的觀眾請求支援。首先, 要回覆這位提問者:「你的問題非常好!」, 然後再面對其他聽眾:「我想請問一下,
在座有沒有朋友能夠對這個問題提出你的看法?」一般來說, 如果這個團體的素質是比較接近的、對這個主題有一定的了解, 可能就會有不同的聽眾會對這個問題提出不同的答案。
把這些答案彙整之後, 也許就會發現其中有幾個還蠻適當的, 把它們綜合整理之後, 你就可以對所有聽眾重覆一遍, 再跟提問者做確認。
Waiting List
觀眾提的問題也許在你後面的簡報就會提到, 如果你不希望整個流程被打斷, 就可以使用等待清單 (Waiting
List) 這個方法, 在海報夾或白板上記下這個問題, 並向他表達謝意後說:「您這個問題在後面我們會有所著墨, 我現在先把它記下來,
到後面再來提到;萬一我有疏漏或忘掉, 在結束前我們還會把白板上的這些問題全部檢查一遍, 看有沒有全部答覆。」這個是一個比較禮貌的做法,
也是一個很好用的工具, 不會因為這個問題而讓你整個簡報的次序亂掉。
Private
有些聽眾的問題其實是非常私密 (Private) 或個人 (Personal) 的, 在整個會場當中,
只有他會對這個部分有興趣。這時候如果用大家的時間來回答他, 對其他人是不公平的。我們也可以用 Waiting List 這個工具把它記錄下來,
並說:「在會後的時候, 我可以針對您個人這個問題, 再一對一來討論。」
Question Sheet
另外有一些場合, 可能因為人數太多或時間、流程比較緊湊的關係, 不方便讓每個人都提出問題, 這時就可以用提問清單
(Question Sheet) 的方法, 先在我們準備的簡報資料附上一個提問條給聽眾。然後, 簡報一開始的時候就告訴聽眾:「如果你有問題,
可以先寫在這個提問條上, 等整個簡報將近尾聲的時候, 我們會請工作人員把它整個彙整過來, 再一起回答。」這樣就會讓整個程序非常順利、完整的進行,
時間上的掌控也會比較好。 這種作法還有另一個好處:聽眾所提的問題其實有很多非常類似的, 當最後彙整過來的時候, 可以先由工作人員或簡報者加以歸納整合,
也許就可以把 15 個問題濃縮成 3-4 個一併回答。這是爭取時間、提高效率的一個很好的方法。
--- 本篇完
|
| |
|
| |
........................................︽
........................................ |
| |
|
DSLR RAW 檔聖經
書號:F994
懷石藝術設計 譯
我要線上購買
| |
本期文摘:什麼是數位相機的 RAW 檔
本文摘錄自旗標 F994「DSLR
RAW 檔聖經」一書
數位相機的玩家們應該都有聽過 RAW 檔吧?可是這到底是什麼東西?用 JPG 來拍不好嗎?請各位玩家仔細看本期的內容,你就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了!
為何要使用 raw 檔格式來拍攝?
這個問題的答案非常簡單, 就是為了全面掌控影像的表現方式。當您使用 JPEG 格式來拍攝時, 相機內建的軟體會使用預設的設定值,
來產生彩色的影像, 然後再使用 JPEG 壓縮演算法來進行壓縮。有些相機可以讓您針對轉檔作業進行一些參數設定 -- 像是選擇 sRGB
或 Adobe RGB 作為處理色域、銳利化設定值、甚至可能有色調曲線或對比度設定等等 -- 不過, 除非拍攝行程十分悠閒, 否則應該是沒啥閒功夫在相機上依據一張張的攝影條件,
來進行這些參數的調整;因此, 您多半會將相機的拍攝表現模式, 固定在某種模式上以便使用。
JPEG 格式提供了可接受的有限編輯空間 -- 它會將大塊面的色調與色彩, 轉移成明顯的 8 x 8 像素方塊, 這也是 JPEG
壓縮法的基本形式 -- 同時 JPEG 在亮度資料的保存處理上, 也表現得相當不錯;只是它會毫不留情地壓縮色彩, 使得在皮膚的色調與細微的漸層部分,
容易發生一些無可避免的問題。
然而, 當使用 raw 檔格式來拍攝時, 您可以在前述轉換過程的各方面, 取得對拍攝表現方式的控制權。在使用 raw 檔拍攝時,
唯一會影響拍攝結果的, 只有 ISO、快門速度、以及光圈大小而已;其餘的所有事情, 都可以在 raw 檔轉換時再加以調整。您可以自由地重設白平衡、色度運算、色調反應、以及細節表現
(銳利化處理及雜訊減少), 並且在有限的情形下, 甚至可以重新調整曝光補償 (請見前頁曝光與線性珈瑪一文)。
充分運用所有位元
今日絕大多數的相機, 都是以至少每色版、每像素 12 位元的方式來拍攝, 這樣在每個色版中, 就有
4,096 個色調可以使用。儘管有這麼多位元的資料, 可以直接轉入編輯處理的程序, 但是 JPEG 格式有每色版、每像素僅有 8
位元的先天限制:因此, 當您以 JPEG 的格式來拍攝時, 只能任由相機內建的轉換程序, 將大量的資料量丟棄 (4096-256),
用剩下的資料來表現影像的內容。
然而, 當使用 raw 檔來拍攝時, 就理論來說, 可以拍攝到相機所能提供的所有資料量;所以您會擁有相當大的空間, 來校調影像的整體色調及明暗對比。除此之外,
您還可以產生一個比每色版 8 位元的 JPEG 品質更高的檔案, 擁有更大的空間, 經得起在 Photoshop 中任意編修。
在 Photoshop 中的編修工作, 可說是一種 "破壞性" 的處理 -- 當使用到像是色階 (Levels) 、曲線 (Curves)
、色相/飽和度 (Hue/Saturation) 、或是色彩平衡 (Color Balance) 等指令時, 您會改變實際的像素值,
以至於產生出下列兩種或其一的潛在問題。
- 當您拉大色調範圍時, 容易發生色調分離 (posterization) 的問題。原本是緊緊相鄰的色階, 現在被拉開了,
結果就出現所謂跳階的現象;舉例來說, 原本從第 100 階接下來的色階是 101、102、103、104、105, 拉長之後的原本位置,
取而代之的變成是第 98、101、103、105、107 階。如果只做了一次單純的編輯動作, 其實不見得會造成明顯的色調分離
(posterization) -- 通常大概會跳個 4 到 5 階, 因此看起來都還算是平順的漸層 -- 但是連續、多次的編輯動作後,
會讓跳階的程度逐漸擴大, 就可能會導致色調分離 (posterization) 的現象產生。
- 當您壓縮色調範圍時, 容易造成細節損失 (Detail loss) 的問題。原本是不同的色階, 現在都被壓縮成為同樣的色調值,
使得影像中原有蘊藏的差異及細節部分, 全都被攪拌在一塊而無法復原。
不過千萬別對色階的損失害怕過頭 -- 這在影像編輯的過程中, 是司空見慣、且不可避免的一部份;而且, 只要將影像儲存為 Photoshop
的 16 位元/色版模式的檔案來處理, 它在編輯時所受到的影響就會比 8 位元/色版模式要小很多 -- 然而, Photoshop
編輯處理對影像的潛在破壞力, 還是值得我們多加注意。
白平衡控制
在這裡, 我想先帶出一個重點:在 raw 檔上進行白平衡調整, 與等到影像運算好之後才在 Photoshop
中作相同的調整, 在本質上其實有著極大的不同。
編輯後的色階, 絕對會比編輯前的色階數量要來得少。但是當您將白平衡的調整作業, 設定成為 raw 檔轉換處理的一部份時, 由於是以套用曲線的方式,
取代了改變像素數值的方法, 僅針對 1 個或 2 個色板緩和地進行縮放, 以對應第 3 個色板的內容, 因此所產生的破壞程度就會小很多。或許市面上有一些類似的免費工具,
但是 Camera Raw 增效模組中的白平衡控制功能, 的確是物超所值的好東西;相對來說, 儘管您可以在 Photoshop
中, 任意處理已運算完成的影像, 但是就免不了損失較多資料的代價了。
色度判斷
當您以 JPEG 格式拍攝時, 通常必須選擇要在 sRGB 色域、或 Adobe RGB (1998)
色域之中, 來進行影像的拍攝作業。儘管時下許多主流的相機, 已經能夠在這兩種色域以外的範圍捕捉色彩, 尤其是一些彩度較高的黃色或藍色;但是當您將影像轉成
sRGB 或 Adobe RGB 時, 這些顏色就必然會遭到裁切的命運。
各種 raw 檔轉換程式, 在將影像轉換至不同色域的能力方面, 也都各有不同;不過以 Adobe Camera Raw 而言,
它提供了 4 種可轉換的結果。其中之一的 ProPhoto RGB, 涵蓋了我們所能拍攝到的所有色彩, 以及人眼所能見到的主要顏色
-- 假使您發現, 影像在轉換到 ProPhoto RGB 色域的過程中, 有顏色遭到裁切的話, 那就表示您拍攝到可見光以外的
"東西" 了!
曝光
就像是白平衡調整一樣, 在 raw 檔轉換過程做曝光調整, 是不會造成任何失真的 (除非您刻意將亮部調成白色,
或暗部調成黑色);相反地, 在 Photoshop 中進行色調調整就會有這樣的問題 (請參考圖 1-3) 。不過, 實際上我們在調整曝光值時所能擁有的空間,
是會比調整白平衡來得少一些。
曝光調整最主要的限制, 是在開啟曝光明顯不足的影像時, 可能會在暗部的地方發現雜訊或色調分離的現象。這並不是編輯動作所造成的破壞
-- 而是因為拍攝時, 沒有捕捉到足夠的暗部資訊所致。
曝光過量的亮部, 也是難以修復的;但是與其它 raw 檔轉換程式相較之下, Camera Raw 在修復亮部細節方面--甚至在只有一個色版有資料的情況下,
還是能夠提供較佳的處理結果。依據相機及所選擇白平衡的不同, 您可以將亮部細節修復至 1 級光圈的程度。儘管如此, 適當的曝光在拍攝時還是很重要的
-- 請參考本章前面曝光與線性珈瑪一文。
細節與雜訊
當您選擇以 JPEG 格式來拍攝時, 相機會自動控制銳利化處理與雜訊減少的設定值 (大多數的相機允許使用者自行設定銳利化的功能,
但僅有少數相機開放雜訊減少功能讓使用者自訂)。但當您使用 raw 檔格式來拍攝時, 就能擁有銳利化處理與雜訊減少這兩項控制權 --
Camera Raw 增效模組甚至能讓您分別掌控亮度雜訊 (luminance noise) 及色彩雜訊 (color noise)
。
這種做法提供了多項好處。您可以針對不同的 ISO 來調整雜訊減少, 快速地套用整體性的銳利化處理, 來產生粗略修整的影像;或是將未經銳利化的影像直接加以轉換處理,
以便能在 Photoshop 中對轉換出來的影像, 套用更多細緻的銳利化處理。
--- 本篇完
|
| |
|
| |
........................................︽
........................................ |
版權所有人:旗標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本電子報內容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