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3.10.22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5-01-25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推動一流大學的盲點
黑心研究所考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社論】
推動一流大學的盲點
 
 

扁政府的「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5年5百億元中的80%將分給兩、三所大學,而以20%設立頂尖研究中心。這個安排引起8所指標性大學校長聯合抗議。最後,游內閣決定每年增加20億元給頂尖研究中心,研究中心每年經費從20億元加倍為40億元,把餅加大了,做為內閣總辭前的政績;於是,各方都滿意了。

我們不反對把教育經費的餅做大;台灣教育的經費還是相當不足。我們也不反對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因為我們相信真正的一流大學不僅可以培養社會需要的高等人才,也可以提升台灣普遍的學術與知識水平。但是,政府規劃這個計畫中展現的高等教育發展路線,卻有值得深入討論的地方。如果發展路線有所偏差,則大筆經費砸下去,不僅可能是巨大的浪費,還會將台灣的高等教育、乃至所有層次的教育,帶到一個錯誤及自相矛盾的方向。

近十多年來,教改所引發對台灣教育的反省,都指出中小學教育考試太重,分數至上,造成學童們畏懼學習,覺得學習毫無樂趣;而且導致學生對知識缺乏真正的興趣,從而不易為高等教育培養優秀的預備人才。沒有好的中學教育,很難生產好的大學生。

過去教改也知道中小學教育太強調考試的偏差,因此提出了廢除聯考、多元升學等等方案。但是,重考試與升學主義有一個根本原因:競爭的壓力,並未受到充分的重視與改進。競爭有一個重要的源頭,乃是人人都想進入好的、一流的大學。所有討論教改的意見,很少真正思考這個問題。人人都看得到政府一邊要求中小學不要重視考試、不要太競爭;可是政府同時又以推動一流大學的政策間接地刺激學生的競爭意識。這個矛盾政府沒有覺察到,民間教改人士也都視若無睹。

問題的解決在於厚植教育的全盤水平。國外的一流大學決非孤立於教育沙漠中,而是生存在肥沃的土壤裡。一方面,一流大學之外還有許多二流、三流學府共生,而不是鶴立雞群地唯我獨「尖」;另方面,國外大部分一流大學亦多重視通識教育,務使教育出來的大學生具備堅實的基礎知識與能力。如此才有可能在厚實的基礎上發展一流的學術研究,而成為一流大學。在政府的發展一流大學的計畫中,人們看不到這種眼光與策施,這是我們引以為憂的地方。

(回目錄)



【左右看】黑心研究所考

【左看】
是誰黑心?
霍常山/大學教員

市場法則的無秩序特性,顧不得規矩生產體面商品,是故隨著「國家髒手」的被迫退出,黑心商品滿市集叫賣;這雖本是早可預料之事,但人們竟要到今日,才驚覺原來連培育知識人才的碩士班,也早被黑心商品所取代?

怪不得學校、怪不得倒楣的系所,當國家將高等教育資源挹注的責任推卸後,大多數學校運作的經費來源就僅能靠著招生,大學部招生名額既然可以超過高中畢業生人數,那碩士班又為何能要求其堅守品質陣營?透過在職班得以與官、與商結緣,打通了人脈、金脈,哪個學校不趨之若鶩?再者,當國家教育主管當局將所謂「研究成果」獨尊為最首要的評鑑指標時,又如何能要求「教學品質」?如何能阻擋斤斤計較於每年論文積點點數的學校們、教師們,不多收些研究生以充做廉價的研究助手?當窮經皓首卻又擠不出新點子時──實際上,學術工作哪來保證每年都能有新點子?──惡向膽邊生,剽竊自己研究生的成果,也是種狗急跳牆的求生本能。當然,還是有體面點的,「僅」要求掛名第一作者,就算是對研究生的浩蕩天恩了。

要追究黑心研究所為何出現,就該追究是誰將教育改造為不折不扣的商品。不過,我們敢打賭,不會真的有人有興趣認真追究,揭發的雜誌達到宣傳效果、各校噤聲避避風頭、該拿學位的快拿走人,然後,一切就船過水無痕。




【右看】
黑心誤國
李思源/NPO成員

十多年來的教改,早已將台灣教育改得千瘡百孔,這個效應最近已陸續浮現,日前某就業情報雜誌揭露了一個平常數字,但其引發的後果恐怕就不是那麼的平常了,這攸關著台灣在知識經濟時代,是否能在競爭殘酷激烈的國際市場上,殺出一條生路。

國內研究所招生人數大量擴張,相較於之前所曾被披露過的,近10年來出國留學者大量減少,其實正是一體之兩面。我們用不著為自己隱諱,國外研究所的品質和訓練,仍然遠超過國內所能提供,至少就新資訊的獲得、國際人脈資源的擴張,這些,若非出國留學者,萬難企求。出國留學者減少或許也罷,若在國內能獲得嚴格的訓練,其他部分還可藉由未來在這扎實的基礎上逐漸經營出來,然而,當我們看到國內大學碩士班念茲在茲的是學費收入,表面清高的教授們費心謀劃的是搶研究生當做物美價廉的研究奴工,甚至竊占學生研究成果,那麼,這樣的研究所將會培養出哪一類「研究人才」,早已不言可喻。

人們都說21世紀是個知識經濟的年代,在這個新的經濟階段,知識(人才)的品質良窳決定了經濟實力。但以國內這種培養知識、研究人力的環境與方式,我們真要為台灣的未來倒吸一口冷氣,當滿街充斥著表面精美、內涵敗絮的人力商品時,這社會的欺詐程度必將危及其持續存在的基礎。

(回目錄)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本報誠徵閱讀經驗分享,歡迎教師、家長及學生分享經驗,題材包括如何推動學生閱讀、啟發學生閱讀興趣、學生閱讀心得或小書評,文長500~1500字皆可,投至fiveguys@ms19.hinet.net,凡經採用,敬奉薄酬。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e-mail:fiveguys@ms19.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