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3.10.22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5-01-26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一流大學為了誰
一流大學?大學一流?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社論】
一流大學為了誰
 
 

人類幾乎是與生俱來的、具有一種質樸的公平感,或許小學教師們可以試著在班上問問所有學生:「你們覺得班上第一名值不值得尊敬?」大概所有小學生的回答都會是肯定的;但是換個方式問:「如果第一名的同學是靠著全校老師給他所有的幫助,而你們沒有得到任何幫助,這樣的第一名你們覺得好不好?」這回,恐怕所有的小學生都會異口同聲的大喊:「那不公平!」

是的,多麼顯而易見的不公平。但是成人世界的特徵之一,就是以各式的欺瞞詭論來掩飾各樣的不公平。或許會有滿口複雜概念、數字的學者與官員(或二者之綜合體:學官)用一種鄙夷的態度辯稱:這事情哪有那麼簡單!是的,事情或許不簡單,但是最終的結果卻可以是簡單的,而且這樣一個問題不能迴避:一流大學為了誰?有利誰?

社會的優勢階級最擅長的把戲之一,就是將自己的特殊利益偽裝成全體的普遍利益,這讓我們不能掉以輕心,必須時刻問著「為了誰?」「誰得利?」。同樣的,拿整體國家資源補助少數幾所大學「成為世界一流大學」,這類的問題就更值得我們追問。

同時,光是追問「成為世界一流大學有利誰?」還不夠,我們應當更進一步的要求從制度上落實利益最終的下放,例如,以過去師範院校和目前軍校仍存在的,這類享有公共資源(如公費讀書)的受用者,應當負有何種的、多大程度的與多長期間的社會義務,將其得自公共資源挹注所獲得的好處,真正的社會化,而不致僅僅成為個人牟取私利的資產?或者,至少也該從消極面來防範,例如,這筆龐大的公共資源投入後,是否真的造就了世界一流大學?如果沒有,誰又該負起責任?

耗用龐大公共資源卻化為個人私利的例子比比皆是,前陣子終於被呂副總統點名批判的高科技產業,就是台灣的經典範例。更有意思的是,從1980年代以來,推動拉美國家高等教育市場化不遺餘力的世界銀行(World Bank),其目地是為了促使這些向國際貨幣基金(IMF)借貸的國家,能因減少公共支出而還得起外債;自2000年開始,世銀卻又向拉美國家宣說高等教育是國家的責任。這種轉變看似奇怪,其實是一貫的有利於美國等先進國,因為這些先進國為了減少高等教育支出、卻又同時必須擁有足夠的知識人才可以利用,於是便意圖將拉美等第三世界國家轉變為他們的人力資源育成中心,如此便能一舉兩得。這樣看起來,我們真的還不能不問:搞一、兩所世界一流大學,到底是為了誰、有利於誰?

(回目錄)



【左右看】一流大學?大學一流?

【左看】
何種標準下的一流?
李亮/文字工作者

發展國際一流大學的計畫,涉及數百億元的稅款運用,卻只見一些關於分配是否平均、經費是否足夠養出真正一流大學等問題的討論,卻完全不見這些學術菁英提出什麼深刻的見解與分析。如此,沾染了一身銅臭味還不打緊,被人看破知識水平不過如此,晦澀高深的學術行頭被人拆穿,那才真是不妙。

一句話,要發展的究竟是哪種標準下的一流大學?要知道,知識具有階級性,絕不是中性的東西。美國的國際戰略學者也許擁有「一流」的文憑,但在被美國侵略、鎮壓的拉丁美洲工人看來,那張文憑只是帝國主義的下流證書。台灣農政、財經單位的官員個個受教於國際一流大學,但他們制定出來的政策卻使台灣農村解體,農民破產,農業凋零。就算不論階級,「一流」的標籤也不是「國際」公訂的,而首先是歐美日等強權國依其知識典範劃定,貶抑了其他國家的知識傳統。更有甚者,「國際一流」的評鑑有時不過是某些公司訂立的商業排名,完全不反映各種知識的價值。

因此,追求一流可以,但要說清楚,要發展的究竟是哪種標準下的一流?如果學術菁英與官員們連這個簡單的問題都無法回答,那我們就不能不懷疑它可能會是極其有害的「一流」,甚至下流。




【右看】
二流國家哪來一流大學?
王放/政治評論員

近來引起各大學領導人議論的「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似乎以政府加大經費大餅而暫時告終。不過,雖然事關數百億的龐大國家預算,整個爭議卻多圍繞著經費是否足夠、應該集中幾所大學進行「拔尖」等問題,卻較少論及教育與整個國家發展的關係,殊為可惜。

有許多人以為,教育是一個社會向上提升的關鍵發動機,以為教育得當國家就會提升,人們對名師、名校的盲目崇拜多由此而來,也因此出現了「積極培植一流大學」這種計畫,似乎有了一流大學,整個國家就往前邁進了一大步。然而,70年代以來的教育社會學研究卻告訴我們,學生未來的成就多半與教育過程本身關係不大,倒是跟學生自己的社會背景直接相關;擴大而言,一個社會的發展表現,也主要是其他政治經濟條件決定的,教育本身反倒是被決定的。

試想,一個經濟力量衰弱的國家,她的經濟學研究能好到哪裡去?一個無法發展核武、化武的國家,她的相關科技研究水平也就可想而知。換句話說,大學要一流,前提是國家要一流。哈佛、麻省理工之所以一流,是因為美國是一流的國家,為各方面知識的發展提供了無與倫比的條件。至於我們台灣……唉,算了吧!

(回目錄)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本報誠徵閱讀經驗分享,歡迎教師、家長及學生分享經驗,題材包括如何推動學生閱讀、啟發學生閱讀興趣、學生閱讀心得或小書評,文長500~1500字皆可,投至fiveguys@ms19.hinet.net,凡經採用,敬奉薄酬。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e-mail:fiveguys@ms19.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