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刊日期2005/01/28(五) |
||||||||
1 |
【小啟】讀者若未收到電子 NEW! --------------------------------- 《
人本免費親職講座》 人本徵才 --------------------------------- 友報連結: --------------------------------- 教改時代 創刊12年, < Top>---------------------------- | 人本教育基金會 | | 人本教學工作坊
| | 人本教育電子報過期檢索 | <
Top>---------------------------- 智邦生活館 ˙您想要登廣告 |
1 1 |
---------------------------------------------------------------------------------- 人本台中數學想想基地,開班囉!→(more)
--------------------------------------------------------------------------------- 2005年森林小學師資培訓 ---------------------------------------------------------------------------------- HOT!與孩子們立約 ---------------------------------------------------------------------------------- |
1 | ||||
教育新聞
|
||||||||
◎盧玲穎 不久前,網路上流傳著一篇比較台灣與美國中學歷史考試題目的文章。文中寫道,在台灣學生的考卷上,還充滿了年代、事件名稱、發生地點等重記憶性的考題,而在美國的中學生考試裡,是要讓孩子去分析某個歷史事件發生的可能原因,請學生用自己對那個時代的認識,寫出各種可能的推測。 由於網路轉寄多次,這篇文章的來源已不易找尋,但它能被轉寄如此多次,似乎代表著所有閱讀到這篇文章的人,都有著類似的感覺--無論是感嘆台灣考試的僵化、對於能鼓勵學生思考推論的考試方式會心一笑、或者是,對於理想與真實間的遙遠距離感到不解的無奈。 考多考難已不切實際 或許,「考試」這件事,是台灣父母與孩子心目中,覺得最「錯亂」的一件事。 因為,所有人都能講出考試存在的必要-給人複習的機會、讓人主動一點學習、讓人有機會整理與挑戰自己……;然而,大多數人也可以如數家珍考試對人造成的殘害-考試前總是緊張的睡不著覺,考不好自信完全被打壞,考試內容之無聊讓人學起來無聊…… 而且,應該很少人會反對,大家在國中時期面臨到的考試,最沒有上述所提到的優點,反而充滿了所有可以想到的缺點。 這是怎麼一回事? 父母說,在入學大考還存在的情況下,孩子怎麼可能不考試呢?還是多考多好吧?老師也說,考試是讓學生願意讀書的方式,當然是越多越好。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裡與輔導學系副教授,前國中基本學力測驗中心主任林世華說,這是一種在過去的時空之下,產生的「迷信考試症」。「但是到了現代,無論是升高中的基本學力測驗,或是整個社會對孩子的能力的需求,都已經不容大家再因循舊慣了。」林世華說。 的確,在這個注重創意與主動性的年代,考試扼殺孩子創意,成為父母不得不正視的問題。 今年六月,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更發表了一項調查,調查顯示扼殺孩子創造力的最大「功臣」,是父母與老師,其中,父母與老師過於重視考試成績,以及老師凡事要求標準答案等狀況,是孩子創造力被扼殺的原因之一(註一)。 林世華也說,大家一味認為入學大考是讓孩子得在學校承受考試壓力的元凶,已經是個不太公道的說法。「從91年開始的基本學力測驗,是一個依據能力指標設計的考試。」他解釋,「而且考試內容中,至少有一半以上,都不是在考孩子的記憶,而是在考他究竟有沒有透過學習習得各種能力。」 這種考試的內容,的確已經造成了影響。林世華說,「其實已經有很多例子發現,有些乖乖讀書成績很好的孩子,基測卻考不好;但有一些平常調皮搗蛋的小孩,基測成績卻考得不錯。」 「因為許多學校的考試,還是很偏重『練習』。」林世華想起一個例子,幾年前的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國文科曾在閱讀測驗部分,考了一篇星雲大師寫的文章,結果有人問他,孩子以後要不要讀證嚴法師的文章?或是讀聖嚴法師的文章? 「這除了代表父母與老師不夠瞭解基本學力測驗的精神外,還反映出大家被過去經驗『考』壞了的既有思維-認為孩子只要沒讀過,就不會答題,或會答得不夠快,但是這些都不是基本學力測驗的精神。」 然而,林世華解釋,以國文科考閱讀測驗來說,主要是要考孩子能不能在閱讀之後粹取大意,孩子只要有基本的閱讀能力,都一定可以回答,「根本不需要在乎是誰寫的,也不需要先讀過。」 他也解釋,基本學力測驗是一個測驗孩子可以回答到哪一種難度的測驗,不是在考孩子的「速度」,務求讓孩子有充分時間做完試題,明年的基測也因此將國、英、數三科考試時間加長,「讓孩子做過多重複的練習,反而是在放費孩子的時間。」 因此,家長與老師可以知道,在一個一切都已經不同以往的時代裡,無論是希望孩子更有多元能力與創造力,或者就是單純地希望孩子能夠在入學考試中獲得好成績,容許孩子在學校裡被「考考考」,考得又多又難,已經是一個不切實際的作法。 讓教學目標引導考試與教學 回歸到教育本質,身為評量專家的林世華則說,其實,本來就不是多考了,孩子就會有能力。 他舉出一直以來大家爭論基測要不要考作文的問題,「現在很多人認為要有考試學校才會教,要有考試學生能力才會變好。但是其實只要動動腦就知道,現在最常被批評作文能力不足的大學生,其實也是在考作文的年代中成長的,他們的作文能力不是應該很好嗎?怎麼會低落呢?」 「最重要的事情,還是老師到底怎麼教。」林世華說。 他強調,「考試領導教學」的「惡」,就在於沒有思考教學,而只把教學當作應付考試的工具。「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看到基測出一種題型,學校就用同樣的題型考孩子十次、八次,讓孩子『練習』,這讓孩子不但學不到知識與能力,也對孩子形成了莫名的壓力。」 林世華說,即使是考試領導教學,只要考試的目標是對的,教學也會回到本質的道路上。他解釋,「例如基本學力測驗的設計走向,是根據『能力』指標,即使是以追求讓孩子考好為目的,老師的教學也不得不回到能力指標上來,這樣,孩子還是可以學到應該學到的能力。」 如果,考試真的是個揮之不去的影響,那麼努力改善考試內容以引導校內的教學,似乎是個折衷下的好辦法。 現在的問題只在於,教育者是否能夠擺脫過去「讓學生練習以應付考試」的陋習,面對新的改變?或說,面對真正教育應該達到的目的? 雖然,我們從許多受訪孩子的經驗中知道,現在的國中還是處於:考試都來不及了的狀況,遑論好好的訂正一張考卷、或者是聽到老師再用不同的方法教……即使,一直考一直考早已脫離了教育本質;即使,就是有那麼一大群可能不太會考試孩子,等著老師用更創新、更不同的方法帶領他們走進學習的殿堂。 互搶時間的教學與考試 在美國具有權威性的媒體「Education Week」裡,曾經出現了一篇波士頓地區國小老師的評論(註二),她寫了這樣一句發人深省的話:「對我來說最諷刺的,是我們將孩子帶出課堂讓他們考試,所以我們可以知道他們為什麼沒有通過考試,然後我們再讓他們多考一些以習慣考試的形式,同時忽略了那些其實可以真正提高他們分數的教學內容。」 很簡單,這位老師在吶喊著,考試與教學是搶時間的,而考試的邏輯也並不完全是符合教學的。我們從台灣的經驗中也知道,某些孩子可以因為練習考試而越考越好,但是對於那些無法因為練習考試而提高分數的孩子,我們甚少給他們另一種重新學習、因而真正提高考試成績的機會。 那群被考試壓得喘不過氣的孩子,正被犧牲;而另一群可以習慣於練習考試的孩子,也同樣沒有得到應得的教育。 而在客觀環境已經漸漸改變的現在,我們必須要求改變、教育者也應該亟思改變。每一位家長、每一位孩子都應該問:為什麼有還是有這麼多應該用來學習的時間被用來考試?每一位教育者也都應該問自己:我能不能少考一點試,多花一點時間進行有創意的教學、照顧不同程度的學生? 這樣,我們那長久以來對於考試功能究竟為何的「錯亂」理解,才有可能改變;我們那對考試目的之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才可能因為人的省思與行動而被拉近;而我們所有的孩子,才可能真正從容不迫地面對每一場挑戰自己實力的考試,帶著因為充分獲得教育、充分付出努力,而終能對自己微笑的學習歷程與成果。 註一:取自聯合新聞網資料庫,2004年6月,「爸媽老師,孩子創造力殺手」 編按:本文內容取自《人本教育札記》第186期。 <Top>----------------------------------------------------------------------------------- 教師甄試
中部4縣市聯招 <Top>----------------------------------------------------------------------------------- 一年只要999元(原價1600), 有年輕老師說:「我是因為讀了人本教育札記,才考上教師甄試的。」 《人本教育札記》,可以協助您— 至2005年3月底前,限時優惠! 每年只要999,每個月不到85元,您就可以輕鬆閱讀這本-屢獲金鼎獎肯定、每期都如一本好書的《人本教育札記》。 註:請以學生證為憑,至人本教育基金會訂閱,或於劃撥訂閱時,附上您學生證的正反影本。 【台灣教育向前行】系列廣播節目 看到豐富的內容,關心教育的你是不是心動了,想一探究竟呢? <Top>-------------------------------------------------------------------------------------- 如果你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來改變台灣;改變自己的未來 人 本 的 呼 喚 最後的一個問題是:去到人本,我可以做什麼? 舉凡『建立一個不打小孩的國家』『反體罰運動』『常態編班的落實』『教育正常化的推動』『教師進修』『父母課程』『教學創新』『出版品編輯』..這些,都是工作項目。 至於可以做什麼,這個問題,就等你來了之後再說罷--工作是為人而設的,人不是完成某項工作的工具! 歡迎願意投身的朋友,將你的簡歷(建述學習過程經驗、工作經驗、個人介紹、為何想來人本、想來做什麼),以及600字對體罰的看法。Mail
到 yang415@hef.org.tw楊先生收 或來信 臺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27號9樓 ●台北辦公室特別徵採訪編輯。 請準備以下的資料: 1. 履歷自傳(如上說明) 2. 論寫一篇文章(六百字為限),說明您最近在讀那一本書,這本書在說什麼,您的簡評 3. 請列出三個教育問題,並從其中擇一回應。 |
||||||||
關心教育, 思考教育, 改革教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