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媒 ▍ 觀▍ 電 ▍ 子 ▍ 報 ▌▋▊▉ ⊕∮⊙◇★☆⊕∮⊙◇★☆⊕∮⊙◇★☆⊕∮⊙◇★☆⊕∮⊙◇★☆⊕ 上年度,媒體的表現可以說是越演越烈,簡直可以媲美玫瑰銅鈴眼的翻版,經過過去一年的檢視,在歲末的時候,透過本期專欄作家陳順孝提供一個新的新聞想像,希望為台灣的新聞生態,有不同展現的可能。 《本期內容》 ∮政治和解、民主審議與公共新聞學 ┌────---《 2004/02/06 媒觀第115期電子報》-----────┐ 媒觀網址http://twmedia.org/mediawatch/ ∮政治和解、民主審議與公共新聞學 ◎陳順孝(輔大新聞傳播系講師、媒體改造學社成員)烽火漫天的立委選舉落幕之後,原本藍綠對決的政局出現緩解跡象。陳水扁總統在元旦祝詞中強調「台灣社會不需要非藍即綠的截然二分」;受命組閣的謝長廷宣示要「共同創造一個『合作共生』的『非零』新局,打破『零和』賽局的桎梏」;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也倡議進行兩岸、族群和政黨的三大和解。政局由對抗走向和解,大眾媒體同表肯定,然而,台灣能否真正從兩極對罵走向民主對話,能否找到互利共生的出路,關鍵之一卻是媒體的表現。 大眾媒體的政治角色,本應是促進民主審議,也就是引導公民針對共同關切的議題,進行自由、理性、平等地對話,尋求彼此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然後根據共識或多數決行事。然而,今日的媒體大多為了競逐新聞賣點而背棄社會責任,偏愛炒作緋聞、迷信等非關國計民生的八卦話題,即使報導政治議題也是非藍即綠、黨同伐異,偏愛激情的口水戰、輕忽論理的政策討論。公民在媒體上看不到切身有關的議題,而且被挑動情緒、相互敵視,難以自由、理性、平等地溝通。媒體的作風不改,對話協商就成空談。 媒體總是將新聞亂象歸咎於政客惡鬥,宣稱自己只是被動地反映現況而已。然而,媒體的角色絕非被動,只要有心就可主動扮演改革政治的積極角色。美國的新聞界就是如此,當媒體逐漸失去公眾信任,甚至有近四成民眾認為新聞有害民主時,美國媒體有識之士開始和學界合作,推動公共新聞學(public journalism;又稱公民新聞學,civic journalism),召喚公眾投入公共事務,逐步改良民主、重建人民對媒體的信賴。 公共新聞學興起於一九九○年代,它要求新聞工作者將人民視為公民,即公共事務的潛在參與者,而非看熱鬧的旁觀者;協助人民採取行動,而不僅是了解問題;改善公共討論的環境,而非坐視其惡化。它認為媒體必須在報導事件的同時傳遞知識、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同時努力讓所有受一個問題影響的人都能在報導中表達自己的聲音(而不僅是正反併陳的兩極報導),並且鼓勵記者和公民之間建立一種有來有往的對話。更重要的,它既報導衝突,也報導共識,從強調輸贏,轉向探索一個更基於共識、對各方都有利的解決問題途徑。 公共新聞學落實在實務上,強調對公眾關心的政策議題進行建設性的報導。在題材上,不應成天炒作煽色腥話題,而應多探討社區發展、教育改革、生態保育、貧富差距等切身議題;在作法上,不應只炒短線,而應長期經營,以選舉新聞為例,不隨著政治人物的造勢活動、議題設定和口水戰起舞,也不競逐誰領先幾個百分點的賽馬式報導,而是藉由民意調查或社區會議,找出公眾真正關心的議題,推出系列報導,增進公民對議題的瞭解,同時要求所有候選人對此提出具體政見,在媒體上並列呈現,並邀集公民和專家討論各項政見的利弊得失,提供選民投票參考,選舉結束後還持續追蹤報導,督促當選人兌現政見。 這樣的報導看似嚴肅,但頗能引起公眾的共鳴和信賴。美國從一九九四年至二○○一年,有超過五分之一報社執行了某種形式的公共新聞學,有近四成的報導獲得讀者正面迴響,也有近四成報導對公共政策發揮直接影響力。 公共新聞學在台灣,雖然還在萌芽階段,但已經有不少記者做出可喜的報導。本屆卓越新聞獎得獎作品「南洋新婦」系列報導,深入探討外籍新娘、台灣新郎、雙方親人的觀念和調適情形,以及相關的教育、人權和移民政策問題,入圍作品分別探討紅火蟻等外來物種入侵問題和因應作法、體檢台灣公共建設的浪費現象和興革方向、追蹤九二一重建區社區營造團隊的努力成果和政策得失、探索偏遠地區學生邊緣化危機和解決策略,都是具有公共新聞學精神,能夠引導讀者學得知識、瞭解問題、探索對策、採取行動,同時超越藍綠、統獨對決,有助「合作共生」的好報導。現在的問題是,這類好報導能否蔚為風潮,有效改良新聞和政治。 謝長廷受命組閣時,引述狄更斯的名言說:「那是相信的年代,也是懷疑的年代;那是光明的時節,也是黑暗的時節;那是希望的春天,也是失望的冬天;我們在直奔天堂,我們也在直奔相反的方向」,台灣要繼續在兩極對抗中虛耗,還是轉而在民主審議中前進,不僅考驗政治人物的智慧和能力,也考驗媒體主事者的使命感和實踐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