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刊日期2005/02/15(二) |
||||||||
1 |
【小啟】讀者若未收到電子 人本徵才 --------------------------------- 2005年 --------------------------------- 人本教育札記 --------------------------------- NEW! --------------------------------- 人本台中 --------------------------------- 《 人本免費親職講座》 友報連結: --------------------------------- 教改時代 創刊12年, < Top>---------------------------- | 人本教育基金會 | | 人本教學工作坊
| | 人本教育電子報過期檢索 | <
Top>---------------------------- 智邦生活館 ˙您想要登廣告 |
1 1 |
---------------------------------------------------------------------------------- 親眼目睹 才是真 ---------------------------------------------------------------------------------- HOT!與孩子們立約 ---------------------------------------------------------------------------------- |
1 | ||||
教育新聞
|
||||||||
一直想說,但始終沒有機會。我們的國文教育存在非常大的問題,國文課本的教材多半取材古文,上課方式是由作者與題解開始,這給了學生很大的迷思,似乎瞭解作品必須由瞭解作者生平開始,作者生平是理解文章的基礎,學生得透過作者的人生經歷與記載中的個人操守來推敲風格與作者想要傳達的意涵,這造成了一個很偏差的結論:學生不能單憑對文字的敏銳度體會文章,作者永遠站在文章之前,無論作者的表達能力是否完美無瑕,必要時,學生必須扭曲自己原先的判斷,因為解讀不能違背作者生平經歷的可能性。 同理,我們可以由作品反推出以下這些荒謬的結論:金庸寫武俠,必然是因為金庸身懷武林絕技,一出手便是九陽神功、九陰白骨爪,他活過宋、元、明、清,因此他對歷史背景瞭若指掌。或者,倪匡寫外星人,必然是因為他被外星人綁架過,且他曾無數次代表全人類拯救地球。 若我在課堂上這麼說,這時候,想必會有精明的學生看出其中荒謬的邏輯,舉手發言:「小說跟散文不一樣。小說大多是說故事,說故事本來就是瞎掰胡扯。」 沒錯。小說與散文不同,但這個反駁也點出了另一個文學的重點:想像力與創造力。 文學與歷史不同,歷史需要客觀、詳盡地紀錄發生過的事件,但是文學作者如果只能寫自己經歷過的事物,那這位作者想像力太差,創造力也不足,不會是一位好作者。 那,散文呢?散文跟作者的關係真的有那麼緊密嗎? 大家或多或少都讀過政治人物的文章吧!大部分的人恐怕都不會在立委宣稱自己的高道德操守與宅心仁厚時當真。為什麼? 因為我們都很清楚,嘴巴說的不等於心裡想的,更不等於手上做的。說歸說,做歸做,語言文字與行為能力並不一定相符。表達能力好的人可以將黑的說成白的,而且相信的大有人在。不相信嗎?那滿街的詐騙案件是怎麼來的呢?不就是有人憑藉著三吋不爛之舌,巧妙地利用語言文字創造出假象,瞞騙了被害人嗎? 所以,真切誠摯的情感是可以在文章中偽裝的,一切只看表達能力的優劣。相反的,內心再怎麼真誠,缺乏良好的表達能力也無法清楚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這一點,看看為什麼有那麼多夫妻情侶明明深愛對方卻天天吵架也能明白了。 破除了這些對作者的迷信之後,接下來,我們試著來看看諸葛亮的《出師表》。 一開始,諸葛亮便寫道:「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這裡提到的侍衛之臣是誰?忠志之士又是誰?諸葛亮在這裡沒有明確的指涉,為了推銷這些接下來才會具名點出的人,諸葛亮接著搬出先帝的名號,要求後主「以光先帝遺德」,並間接暗示後主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使得忠臣無法表達想法。 這一段的轉折其實不難明瞭,若翻成白話文,再套用現今一般公司裡員工與老闆的對談,可以翻譯成以下這樣:「董事長,現在競爭很激烈,我們公司雖然人才濟濟,但你要知道大家都是看在前任董事長的面子才留下來的,你應該多聽我們的意見,才不會毀了前任董事長辛苦建立起的事業,如果你沒擔當,又難以溝通,到時候就沒人理你啦!」 接下來這段,看似義正辭嚴,其實仔細一想,大家都會發現,這不是常理嗎?例如:「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或是,「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既然如此,為何諸葛亮要特地提出來? 有一個可能是,因為這些常理可以說的義正辭嚴,增加作者的氣勢,賦予正義的形象。 這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說話技巧,先挫對方的銳氣,再大呼道德教訓中的常理,諸如禮義廉恥、公平正義,接下來提出的主張便會具有正當性,而諸葛亮在第一段中模糊帶到的忠臣,也就在第三段中具體點出名來了。 整篇《出師表》只有四段,在第三段的人名與職務推薦後,諸葛亮語氣一轉,不說理,反而試著動之以情。以邏輯觀念來看,這樣的語氣轉折其實是前後不通的,彷彿是說理不成才改而動之以情。不過,這種看似論說文,卻夾帶抒情成分的寫法很常見。可以轉換語氣,可以軟硬兼施,謙虛而舒緩地談談自己畢生奉獻,這比倚老賣老地說著:「小子,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還多。」更有效,抒情不但不會招致反感,還可以擾亂讀者的判斷力,諸葛亮訴說二十一年來的犧牲奉獻,與先帝的深厚情誼,動人之餘建立自己忠誠的形象,如此一來,前面的建議就更有正當性了。 《出師表》中大部分的內容都是君臣之間的忠誠與倫理,雖然諸葛亮在行文間的語氣頗有教訓的味道,前三段都是長輩的架勢,但是最後一段的抒情自剖心路歷程又將文章帶回了君臣倫理的框架中。就這點而言,不難明瞭為何曾有人評道: 「讀出師表而不哭者,其人必不忠。」綜觀全文,讀者可以輕易發現,後主實在是無能之輩,否則諸葛亮在第二段大聲疾呼那些簡單的常理跟廢話沒兩樣,儘管如此,儘管明知自己所服侍的是扶不起的阿斗,諸葛亮依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忠臣的命運猶如壯烈的悲劇。 請小心!《出師表》的感人與諸葛亮的悲壯,都起因於帝國主義中流傳數千年的君王思想。在君臣倫理中權力關係是單向的,君王擁有絕對至高、不容質疑的權力,無論君王多昏庸,理性的判斷在君臣倫理中是不存在的,臣子只能愚忠,大步邁向悲劇之路。就這一點而言,《出師表》的精神是完全違反了當代普世的民主價值的。 編按:本文取自《人本教育札記》第188期,2005年2月號。本期主題為「語文能力是什麼?」 <Top>----------------------------------------------------------------------------------- 孩子緊張焦慮嗎?發現長假症候群
宜適時輔導 大學學測》自然科第43題 全體考生給分 <Top>----------------------------------------------------------------------------------- 一年只要999元(原價1600), 有年輕老師說:「我是因為讀了人本教育札記,才考上教師甄試的。」 《人本教育札記》,可以協助您— 至2005年3月底前,限時優惠! 每年只要999,每個月不到85元,您就可以輕鬆閱讀這本-屢獲金鼎獎肯定、每期都如一本好書的《人本教育札記》。 註:請以學生證為憑,至人本教育基金會訂閱,或於劃撥訂閱時,附上您學生證的正反影本。 【台灣教育向前行】系列廣播節目 看到豐富的內容,關心教育的你是不是心動了,想一探究竟呢? <Top>-------------------------------------------------------------------------------------- 如果你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來改變台灣;改變自己的未來 人 本 的 呼 喚 最後的一個問題是:去到人本,我可以做什麼? 舉凡『建立一個不打小孩的國家』『反體罰運動』『常態編班的落實』『教育正常化的推動』『教師進修』『父母課程』『教學創新』『出版品編輯』..這些,都是工作項目。 至於可以做什麼,這個問題,就等你來了之後再說罷--工作是為人而設的,人不是完成某項工作的工具! 歡迎願意投身的朋友,將你的簡歷(建述學習過程經驗、工作經驗、個人介紹、為何想來人本、想來做什麼),以及600字對體罰的看法。Mail
到 yang415@hef.org.tw楊先生收 或來信 臺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27號9樓 ●人本基金會台北辦公室秘書處徵才 職銜:法務秘書 職銜:秘書 請應徵者郵寄下列資料: 郵寄資料或詢問詳情,請洽代理執行秘書蕭逸民:
|
||||||||
關心教育, 思考教育, 改革教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