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5-03-01》 |
本期內容 | |
◎ 來去紫禁城:城鄉不同命 重點大學見分明 | |
◎ 客廳幼兒園:閱讀《童年的消逝》完 | |
◎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
來去紫禁城:城鄉不同命 重點大學見分明 | |
魏宏晉(北京大學博士生) | |
許多北京的朋友常常信心滿滿地跟我說:「大陸的經濟很快就會趕上台灣。」我總是回答:「很好呀!」其中有不小一部分人會接著說:「那時候台灣很自然地就會回歸了。」這時我為避免傷感情通常選擇微笑不語。 我完全沒有瞧不起中國人的意思,中國經濟是在發展中,套句他們的話就是:「展現了驚人的實力。」這我是同意的。然而中國在經濟發展、逐步走向世界的同時,人民在經濟觀和世界觀上卻沒有同時長進,封閉的資訊管道和一元的政治觀,讓中國人民坐井觀天,對於自身實力常有昧於現實的過度想像。 現實的中國是由很多矛盾和差異所組合而成的,我們常常聽說的「中國的進步」,往往侷限於熟悉的城市,上海、北京和廣州有著先進國家人民習於呼吸的現代化空氣,但那卻只佔中國不到1%的土地範圍而已;其中真正能同步和先進世界呼吸類似空氣的人口,也不過20%,佔13億人80%的農民,生活水平和上世紀初沒太大不同,一年收入一萬人民幣,可能只是城市富人一頓大餐的花費,這樣的中國要說服台灣「回歸」,可能需要很大的力氣吧! 大部分的中國人在其政府的宣傳下,往往有中國真的已經「超英趕美」的幻想,但是事實卻很令人失望。根據中國科學院日前所發佈的《中國現代化報告2005》指出,中國經濟現代化程度與美國相比仍然落後一百年以上,中國要到2080年才有望成為發達國家。而在此同時,台灣在20世紀末就已經進入發達國家之林,中國和美國差一百年,和台灣最少也差3、40年吧?這顯然是中國人民不願面對的殘酷真相和現實。 中國人經常以為解決中國問題就是解決經濟發展的問題,共產黨最喜歡自吹自擂的功蹟就是「讓中國人吃飽」,現在則要帶領中國「進入經濟強國之林」云云,表達的就是中國人窮怕了,餵飽13億人民的胃是比什麼都重要的問題癥結所在。而現在大部分中國人是勉強可以吃飽了,但是「不患貧而患不均」的問題卻開始讓人頭疼。 在過年前,中國社會科學院有項最新調查指出,「中國的父母養大一個身體健康的孩子平均要花掉49萬人民幣」,這是根據中國社科院社會學家徐安琪《孩子的經濟成本:轉型期的結構變化和優化》調研報告所估算的,然而卻引起一些民眾質疑,多數人認為,這項調查報告是社科院專家閉門造車所生產出來的「學術」,不符合中國實際。 報告指稱,從直接經濟成本看,0至16歲孩子的撫養總成本為25萬元左右。如估算到子女上高等院校的家庭支出,則高達48萬元。估算30歲前的未婚不在讀子女的總成本則達到49萬元。可以說,撫養子女的總經濟成本是驚人的。這還未包括社會贈送、春節壓歲錢等5萬至6萬元的收入。 如果以台灣的標準來看,養個孩子到30歲花50萬人民幣,也就是2百萬台幣,那簡直是天方夜譚,實在是便宜到不可能! 同樣的,這項養兒花費研究在中國也引起「天方夜譚」迴響,在網上引起網友熱烈討論,但卻是和台灣的「天方夜譚」版本迥異。大家普遍認為報告在「作秀」,說它「拿老百姓窮開心」。許多網友認為,調查結論只適用於白領家庭、處級以上官員家庭和私企業主家庭這些「有錢人」身上。 有人忿忿不平地指出:「我們的一些『社會學家』怎麼對中國的真實國情這麼無知?80%的中國人年均收入是多少?減去必要的生活開支,能為孩子剩下多少?49萬是一個年收入一萬的三口之家49年不吃不喝的錢!」 中國貧富差距的擴大,讓階級之間鴻溝也加深,社會流動的機制不良,讓低社經地位想要翻身簡直比登天還難。連華人社會以受教育來達成「出人頭地」目標的傳統,都已經被動搖了。根據中國教育部研究,農村人口中低學歷人口的比例遠遠高於城市人口,城市人口中高學歷人口的比例明顯高於農村人口的比例,城鄉之間的巨大差距成為中國最主要、最顯著的教育差距。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重點大學為例,在上世紀90年代以來,學校招收的新學生中,農村學生的比例呈下降趨勢:清華大學2000年農村學生的比例為17.6%,比1990年減少4.1個百分點;北京大學1999年農村學生比例為16.3%,比1991年減少2.5個百分點;而北京師範大學2002年的農村學生的比例為22.3%,比1990年減少了5.7個百分點。而與此同時,研究對2003年唐山學院、華北煤炭醫學院、河北理工學院等非重點高校在校生的調查表明,該年農村學生的比例占到63.3%,高於2001年7.9個百分點。這表明,近年來,新增加來自農村的大學生,主要分佈在非重點的地方院校。 這研究還顯示,隨著學歷的增加,城鄉之間的差距逐漸拉大。在城市,高中、中專、大專、大學、研究生學歷人口的比例分別是農村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佔有較多文化、經濟和社會資本的社會階層的子女於重點高校,佔據的比重驚人,竟比農村學生和弱勢階層的子女多了兩百多倍;教育資源、教育質量相對較弱的地方性高等院校,反而聚集了較多農村學生。這表明高等教育入學機會的城鄉差距從表面的、總量的、宏觀的不均衡,轉移為隱性的、更深層次的城鄉差距。現實存在的高等教育入學機會差距並不是孤立的現象,而是整個教育體系結構性不均等的一部分,在相當程度上是從小學到高中階段機會不均等的一種積累和延續。 中國是個多樣矛盾的國度,熟悉了上海、北京,不能算認識中國;熟悉陜北、河西,不能算認識中國。中國要被認識,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 |
|
(回目錄) |
客廳幼兒園:閱讀《童年的消逝》完 | |
宋嘉行(元智大學兼任講師) | |
生活在20世紀、21世紀的美國,真的有時不免會讓人產生「我們的孩子到哪裡去了」的感慨。我去Wal-Mart或Target這樣的連鎖超市時,常常會產生這個疑問。倒不是說我們無法在眼前看到這些孩子,而是說我們的文化(或者該說是美國的文化)已經不再用「孩子」這個概念來看待這些孩子,特別是5、6歲以後的小女孩兒,每當走到童裝部時,就會有這種強烈的感受。 在「infant」和「toddler」(編注:前者為嬰幼兒,後者為童裝)那一區,妳可以看到那些襁褓兒和學步兒才會穿著的、帶有可愛卡通圖案、還附著小帽帽的連身衣;在隔一個走道的女孩區裡,妳卻明顯可以察覺她們的服裝樣式好像突然躍過了一個大層級,架上陳列的都是些「類青少年(女)」的服裝款式,彷彿那些小女孩都迫不及待想長大似的,脫掉連身開襠褲後沒多久,就想儘早穿上那些鑲有小碎花、蕾絲邊和透明薄紗的緊身長裙洋裝,足下還要踩著小小的細帶跟鞋。 男孩部情況雖不嚴重,倒也相差不遠。小紳士樣的襯衫、長褲外搭毛衣背心的一套三件式組合,便宜起來10元左右就能買的到,在「on sale」的旋轉架上到處都是──呃,我說的是在「toddler」那一區裡的旋轉架(買不起旁邊高檔的「Winnie the Pooh」的可愛童裝,最後我還是只好幫兒子買一套這些小大人樣的雜牌童裝)。 買衣服只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其他還有許多足以證明童年正在美國社會消失的例子,這在Postman的書裡俯拾皆是(如果Postman活著看到《American Idle》,大概也會好好記上一筆吧)。電視傳播媒體(與其傳播的內容──大眾流行文化)既然是造成兒童成人化的最主要元兇,Postman認為,要延緩童年消逝的速度,最可能有用的方式(在他的書裡,他不用「解決方法」這樣的字眼,而只退一步稱作「反抗」,因為他悲哀地意識到,這樣的反抗也不見得有效、不見得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亦即最強大的反抗,還是必須來自家庭教育與父母本身。 在此要提到的是,學校教育和校長老師等學校行政人士,本來是童年概念之所以盛行的最主要來源之一,Postman卻不把太多希望寄託在教育界人士的手上,主要是因為在此時此刻的美國,學校教育本身及其相關體制亦同受傳播工具變遷之苦,病得比兒童更厲害,虛弱地奄奄一息的他們,根本無法擔當挽救童年的重責大任。於是孩童的家長變成整個社會最後能賴以拯救瀕臨絕跡童年的「童保人士」。 儘管父母本身也可能因為長期遭受電視洗腦而有弱智化的傾向,Postman卻相信,部份家長還是有能力教自己的子女對電視機說不,限制子女暴露在媒體前的時間,並仔細監督媒體節目的內容。這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關掉電視這個舉動不啻是在對抗整個美國文化,一個植基於電視的看電視文化(p.157)。這是需要勇氣、需要動機、也需要堅持的。不過,幸運的是,美國這個國家多少還是尊重「與眾不同」的價值,當妳因為不看電視而變得與同儕格格不入時,人家頂多是在背後叫妳一聲「freak」罷了;在講求從眾文化的其他國家,比如台灣,有多少父母能承受孩子在學校裡不能與人打成一片的壓力呢? 也許有人根本打從心裡不買Postman的帳,覺得這整本書不過是危言聳聽、庸人自擾,童年消逝了又怎麼樣呢?從「社會總是在進步的」這個角度來看,或許這也不是件天大的壞事。過往那種將兒童過度隔離、過度保護的狀況,在某種程度上也不是完全沒有負面效果的。即使整個社會未來的走向是讓鐘擺往回擺動、讓兒童與成人之間的分界再度趨向模糊,也不至於再走回像中古黑暗時代那樣的一片狼藉與混亂不堪,因為人類歷史的發展其實是一個螺旋,表面上看來,這個成人與兒童益發接近的事實好像是讓我們倒退了,但實質上它接近的內容與方式都與以前不盡相同,因為塑造它的各種時空條件與文化媒介都有了改變,我們一直是處在一種既進步又退步的狀態中。 Postman雖然為童年消逝這個現象感到淡淡的悲哀,但他本人卻也不認為整件事有力挽狂瀾的必要(或者可能)。我想,或許這也是因為人無法真正預測未來是好是壞的關係吧!讀這本書時,如果讀者會因為其中的陳述和舉證產生某種悲痛莫名的氣憤情緒,我想這就已經超過Postman的真正所欲,也不是他的企圖與本意。作者之所以點出童年消逝的這個事實,正如他自己所說的,是冀望未來的研究能驗證他的觀點──而這個觀點更是所有社會文化論者的觀點──兒童的概念不是只有生理上的基礎,社會環境與文化更是決定它內容的關鍵所在。這讓我想到,我們的幼兒教育學界目前仍有過度依賴發展心理學的傾向,在本質上,我們仍多多少少相信有關幼兒的一切是自然而來,是一種天賦,而不是一種基於文化主體性下,一群有能動性的主體所做的選擇。當我們不認為人類的現象是一種選擇之後的行動,就輕易地規避掉道德的範疇(這裡的道德不是指18禁之類的教條規範,而是種更深層的自省力量),我想這是目前許多社會問題、教育問題之所以產生的一個根本原因。這是件很可惜的事情。 然而,Postman這本讀了會讓人產生因為緬懷美好往日而有點對現狀憤怒、但卻又因他本人理性克制使讀者不自覺把這股怒意壓抑轉化成淡淡哀愁的力作,卻提醒了我們,只要我們開始體認,一切事情都不是我們所想的那樣絕對與固定,我們就沒有自己所想的那樣弱小與無助。畢竟,事情還是有轉圜的餘地。(系列完) |
|
(回目錄) |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 |
本報誠徵閱讀經驗分享,歡迎教師、家長及學生分享經驗,題材包括如何推動學生閱讀、啟發學生閱讀興趣、學生閱讀心得或小書評,文長500~1500字皆可,投至fiveguys@ms19.hinet.net,凡經採用,敬奉薄酬。 |
|
(回目錄) |
參觀立報: |
http://www.lihpao.com |
寫信給小編 e-mail: |
fiveguys@ms19.hinet.net |
立報地址: |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一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