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5-03-07》 |
本期內容 | |
◎ 來去紫禁城:禮貌進步 交通跟上 | |
◎ 傳播線上:資訊社會誰付錢?(上) | |
◎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
來去紫禁城:禮貌進步 交通跟上 | |
魏宏晉(北京大學博士生) | |
前些日子在北大附近過馬路,差點被一輛疾行左轉車撞到,不禮讓我這綠燈穿越人行道的行人,明明是開車的人的錯,他卻還敢搖下車窗罵人,這就是中國的駕駛的道德認知─窅在人車爭道的北京,也開放綠燈右轉。(圖/魏宏晉)車比人大!反正北京人沒水準,我是管不了的。但這事突然讓我想起前一陣子我國醞釀修改法條,通過車輛紅燈右轉免罰的事。這自家事,跟社會自信和進步有很大的相關,我可關心了!不過最近好像又沒聽到近一步的聲音,希望不要沒了下文才好。 關於允許車輛紅燈右轉,我們社會上雖然有些反對的聲音,但我以為,台灣駕駛人道德已經有一定的水準,紅燈右轉免罰不僅不會讓交通更混亂,反而在有計畫的宣導下,將有助於交通順暢以及提高尊重行人路權的意識。 也許許多人對於台灣的交通狀況很不滿,但是回頭看看過去幾年我們走過的軌跡,大家可以發現,其實台灣駕駛人的道德一路走來進步很多。才幾年前,根本沒有駕駛人會在路口禮讓行人,但是在一段時間的強力宣導下,現在行人行經人車交會的路口已經安全多了,大部分車輛碰到過馬路的行人都會減速禮讓,最少會「企圖」減速禮讓,以前「馬路就是給車走」的橫行霸道觀念已然有很根本性的改變。這樣的進步就跟人類從茹毛飲血跨進用火熟食的時代跳躍一樣。我們既然已經有良好交通秩序環境做基礎,再大膽地跳躍一下,開放車輛紅燈右轉,對自我期許是相當重大的肯定和鼓舞。 和一些落後國家相較,以台灣教育之普及,人權與法治觀念相對深入人心,台灣人是很容易因被教育而養成良好習慣的。像台灣人使用公共運輸系統的排隊習慣,就是30年前政府推行排隊運動所教養而成的,當時政府發動許多國中小學生到各公車站牌發傳單和勸導,我在國中時就曾到中華路拿個牌子宣導「排隊運動」,這時想想那時的模樣雖然有點「蠢」,但是回頭看看這幾十年來台北交通狀況的改善,我還是與有榮焉的,對小時候曾經付出的「貢獻」感到有些驕傲呢! 記得那時候,台北人上下公車經常就跟現在中國大陸居民一樣,爭先恐後、奮勇向前,跟逃難沒兩樣。我甚至還見過上車用雨傘開路的,一拐一戳,銳不可擋,如摩西過紅海一樣,前方的人如海潮分開、紛紛避讓!當時的台北人乘坐公車就是這麼野蠻!但是經過宣導與教育30年後呢?台北人出入捷運井然排隊的景觀已經被當作「世界奇蹟」,我一位英國朋友來台北看過後直稱「不可思議」,全世界的地鐵系統都是最混亂的地方,號稱最文明、紳士的倫敦人上下地鐵列車也都是一擁而上,沒人排隊的。台北人坐捷運排隊!真的很了不起! 在我印象中,紅燈允許車輛右轉好像是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的通行做法,美國如此,連中國也這樣。美國就不說了,地廣、路寬、人守法,紅燈右轉不太造成問題。可是中國這個紅綠燈基本沒作用的地方,行人亂竄、車輛橫行,人車互不相讓,照理說不該讓車子紅燈右轉,以免亂上加亂。他們的觀念裡根本認為開車的高人一等,馬路是讓車走的。北大校園裡連「保護」學生安全的校園巡邏車通過校園都會一路喇叭長鳴、呼嘯而過,其他地方和車輛更不必說了。我還見過一個騎摩托車的職工在下課時間充滿學生的校園加速向前,不只喇叭直按,嘴上還不斷嚷嚷:「滾開!讓道!」這樣的國家都可以也很「大膽」地引用先進國家做法,允許右轉車不等紅燈,我除了對他們「不知死活」感到驚訝外,也不禁對他們大膽先進的「高瞻遠囑」有點佩服。連中國這樣人多、車多,且缺乏公共道德秩序觀念的國家都可以讓右轉車免於紅燈限制,台灣在既有基礎上,於更加強宣導尊重行人意識的前提下開放紅燈右轉,實在沒理由認為將危及行人權益,或者造成交通更紊亂。 我所能想到目前在台灣不准車輛紅燈右轉唯一的理由,就是政府為了「增加稅收」!常開車和騎摩托車的朋友都知道,警察特別喜歡躲在馬路右轉彎的路邊捉有意或無意紅燈右轉的車輛。他們「執法」的路段通常沒有斑馬線、或者是有斑馬線但路面較寬的道路部份。大部分駕駛人在有斑馬線的道路碰到行人通常會減速等待行人通過,這時若及時看見有警察虎視眈眈等候就不轉過去了;反之,在沒斑馬線的地方,許多人會用比較快的速度右轉通過,但這時便正好落入警察佈下的圈套,開一張現行闖紅燈3千元的罰單! 現在的問題來了,如果禁止紅燈右轉是為保護行人,以及避免人車搶道造成交通混亂的狀況,那麼警方執法重點應該是有斑馬線且道路狹窄的地方。但現實的狀況卻非如此,有斑馬線且路面狹窄的道路比較不易捉到「現行犯」,所以「執法」效力不彰;沒斑馬線且道路寬的地方,紅燈右轉車基本對行人安全和交通秩序威脅低、甚至是零,可這卻是「執法容易」的地方,成了警察的最愛。如果不開放紅燈右轉是為了增加稅收,所以可以「浪費警力」在對交通秩序幫助不大、但卻「有利可圖」的地方,那麼問題就是另一個了,以「安全和秩序」為由禁止車輛紅燈右轉混成一談就沒意思了。 開放車輛紅燈右轉也許並不適用於交通特別繁忙的路段,但參考世界各國普遍的經驗,在大部分交通流量還可以的路段實施,絕對有助於交通更順暢、且不危及行人權益,這才是一個先進都市最需要的新秩序。我們該對自己有更多的期許和信心,勇敢跟進先進文明的交通做法才是。 |
|
(回目錄) |
傳播線上:資訊社會誰付錢?(上) | |
傳播線上 | |
編譯源起 為解決資訊社會時代的全球數位落差現象,聯合國透過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I-TU)舉辦資訊社會全球高峰會(World Summit o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WSIS)。峰會分兩階段舉行,第一階段已於2003年12月的日內瓦舉辦,並提出若干觀察報告與執行方針,會中決議在2015年前,各國政府應透過「行動計畫」(Action Plan)落實「數位聯合議程」(digital solidarity agenda),目的在「促成(各國)人力、財力、物力動員的基本條件,使全人類能一齊攜手進入即將到來的資訊社會」。然而財務面應如何支應,會中卻未有提及。由於各界對此未有共識,因此決議要求聯合國祕書長安南透過「聯合國發展計畫」(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UNDP)撰寫「執行檢討報告」(Task Force),以對當前既有的財務機制進行評估。該報告結論將排入第二階段大會的議程,並將於2005年11月在北非突尼斯召開討論。目前該計畫報告已按既定行程於2004年12月完成發表。 然而,儘管第一階段峰會的參與者涵蓋企業、政府與公民社會3個部門的代表,表現出一定程度的開放性與民主性,但在關鍵的具體建設事項上,或有議而不決的情事;而涉及財務或經濟資源的配用,更淪為官商共謀的黑箱作業。至於對其他同樣關乎「執行檢討報告」(Task Force)的種種問題,瑞士媒改團體「COMMUNICA-CH」在瑞士基督新教教會組織「人人有飯吃」(Bread for All, BFA)支助下,還迅速進行研究,研究中除了針對WSIS第一階段發表的批評,並針對即將來臨的第二階段峰會提出具體建議。以下編譯的文章「資訊社會 誰付錢」便是這份研究報告。 台灣並非聯合國會員國,我們為什麼要編譯? 原文報告侃諤其言,所著眼者,乃是大半第三世界國家,跟不上資訊科技更新腳步的現實。關鍵建設的投資與技術率皆掌握在先進國之下,後進國在人員、技術與資金上有所不及,貧富、地域間的不平衡發展與數位落差緊密相生。然而,錯誤的政策路徑,卻有可能根本無法達成資訊社會的願景。然而,若我們將眼界與方法縮小到一國之內,批評仍可適用。 十數年前,資訊社會的概念還是不著邊際的學術名詞,但轉瞬間卻已浸入我們俯仰鼻息之間。緊抓著先進資本主義國家裙擺的台灣,分潤了資訊傳播技術升級的好處,我們因而可以大談寬頻城市、數位內容、產業升級、兩兆雙星,施施然好似擺脫了後進國的卑微身段,而和先進國家併駕齊驅。雖然表面上(在媒體關注的議題之中)台灣民眾對數位落差的體會並不深切,然而這絕不是本地沒有數位落差的毛病,數位落差緊扣著台灣加劇的城鄉、貧富差距而發生,並被官僚華麗的辭藻粉飾。此外,若考量傳播與通訊匯流的趨勢,則台灣政府在新自由主義脈絡下,也已著手制定下一世代的傳播政策,甚至言明參照美國模式,以市場概念統涉資訊社會的眾多面向。 即將成立的「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在組織條例草案第一條即開宗明義指:「為有效辦理通訊傳播管理事項,確保通訊傳播市場有效競爭,保障消費者權益,提升國家競爭力,依通訊傳播基本法第三條規定制定本法,特設通訊傳播委員會」,不但對於「通訊傳播基本法」中的「國民權益」閉口不談,將公民及資訊社會概念摒除於外,甚至還落後既有的電信法。哀哉! 質此,參照「資訊社會誰付錢」一文,我們還可知台灣官僚的保守退步性,一方面無視數位落差在「市場交易」中不斷拉大的國際現勢,另一方面,對於國外相關反省亦充耳不聞。以至於進入全球化的年代,意欲解決在地問題,更不能缺乏國際的視野,而較諸國外媒改團體及公民社會的警醒與積極,我們希望編譯本文,還能帶動起台灣公民對於資訊社會的廣泛討論與想像。 原文導言 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依「執行檢討報告」報告行事有相當風險。其一,放眼未來,對從事資訊傳播基礎建設的經費究竟若干,WSIS的行動計畫未有置語,而根據一些研究指出,開發中國家每年必須投入8千萬至一億美元的經費,持續10年,才有成效。其二,著眼當下,可用資源亦告無多,這得歸責美國。1997年前,發展中國家每年均可由國際電信聯盟推動的「國際會計費率制度」(the accounting rate system)中獲取約5百萬至一千萬美元的經費用於投資本國的資訊傳播基礎建設,但自從美國聯邦傳播通訊委員會(FCC)片面決定腰斬該筆款項給付總額,發展中國家經費更形短缺,制度更形同廢置。到了2001年,已有半數以上的國際通訊不遵循這個會計費率系統了。 在WSIS第一階段的討論中,關於公共服務、自由化、私部門的投資以及發展等等議題,都能落實政府、企業與公民社會3方會談的精神。有人因此指WSIS是「21世紀新峰會」。然而,當討論一觸及財務事項,這種精神立刻蕩然無存。比如「財務機制檢討工作」(Task Force on Financing Mechanism,TFFM)進行的過程既不公開也不透明,公民社會的代表性頓失所依。因此在下個階段的WSIS會議中,奪回公民社會參與辯論的權力,也就愈形重要。 有鑑於此,本輯收錄的四篇文章中有立有破──所破之處,即在檢視TFFM、揭露WSIS太重私部門、忽略公共性且無能回應新變動的問題(文一),此外,並論及美國70年代電信自由化的浪潮,如何於80年代透過WTO擴散到世界各地,而使國家角色無所施展的過程(文二)。至於所立,除了檢視 WSIS對私部門過度樂觀及缺乏資源規劃的兩大偏見,針對「海外發展援助」(Oversea Development Aid,ODA)等官方資源投入「資訊傳播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不足的狀況,提出對衛星軌道、電波,特別是商業網域名稱收取「資訊社會全球捐」(global taxation on the informaiton society)的構想(文三),此外,並依先前日內瓦「在地出發、全球協同」及「私人企業、公共契約」的共識,對「數位聯合基金」(digital solidarity fund,DSF)所可能造就南方國家代表性不足、北方國家管理不當的問題提出質疑(文四)。這些文章或不能解答所有問題,卻會是個開始,並將產生重要影響。(下週續) 媒大事 1.網路爆劈腿 鬧劇一場空 228夜,某網友在全國當前最大BBS站台大PTT實業坊的著名看板上,發表了一篇對於女友劈腿極度不滿的文章,此文一公佈,立即引發網友大量回響,造成該版隱藏並且波及其他討論版。此事件後隔兩日,受到各大傳播媒體關注,中時並以頭版頭條的方式,報導該文章與該事件,此舉一出,更引發網友在BBS板上對於該記者的大加撻伐,當晚站內各大著名看板相繼湧入網友,導致各大討論版皆風聲鶴唳。而事件之當事人,當晚二度道歉,證實該文乃為抹黑與構陷,非事實之文。然,雖然證實是場鬧劇,但事件仍尚未落幕。 小編媒批:網路雖是虛擬的,但它仍是現實世界的一部分;網路是匿名的,但它仍然可找出蛛絲馬跡;網路是自由討論的,但在仍要學著言責自負。此事件證實,台灣的網友網路素養還不夠。另外,雖然本事件具有某些新聞價值,但記者在報導本身,仍要考量網路消息本身的真實性,並且將事件本身的問題挖掘揭發,而非以看熱鬧的心態報導,並以保護當事人的心態看待之。 2.周侯戀燒不盡 名人緋聞爆不完 周侯戀曝光後,近日來媒體(尤其電子媒體尤為嚴重)的焦點整日不斷在聚焦追逐兩人先前的情史,延燒了兩個星期,似乎仍有不停歇的趨勢。現在,又傳出名導侯孝賢的緋聞,名人緋聞永無止境之日。 小編媒批:緋聞炒作,這個已經是討論到不知該說些什麼好的地步了!媒體說,這個有人看,也果然真的很多人在看。但是,媒體到底在報導周侯戀的什麼?有什麼意義?名導上賓館4小時做些什麼?有什麼意義?誰能告訴我?什麼,要我問媒體?我想,連媒體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報什麼吧? 3.林佳龍正式辭官換跑道 新聞局長林佳龍於1日召開記者會,正式宣布辭去新聞局長政務官,參選爭取下屆台中市長寶座。 小編媒批:在此祝福林佳龍先生鵬程萬里。但是,希望林佳龍在請辭待命這段時間,把該做好的事情,該解決的法案等通通如期解決,不要留下政績未完的遺恨在新聞局裡,成為一個事情做一半就落跑的前任局長。 |
|
(回目錄) |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 |
本報誠徵閱讀經驗分享,歡迎教師、家長及學生分享經驗,題材包括如何推動學生閱讀、啟發學生閱讀興趣、學生閱讀心得或小書評,文長500~1500字皆可,投至fiveguys@ms19.hinet.net,凡經採用,敬奉薄酬。 |
|
(回目錄) |
參觀立報: |
http://www.lihpao.com |
寫信給小編 e-mail: |
fiveguys@ms19.hinet.net |
立報地址: |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一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