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Q:何種樂器的名稱源自希臘風神埃俄羅斯(Aeoulus)?
A.風鳴琴
B. 巴拉萊卡琴
C. 琪塔拉琴
D. 西塔琴
|
|
|
|
|
誰創造了序列主義(serialism),在音樂創作上使用一組序列音調作基礎? |
|
|
|
|
「英文環境」直接影響
學習英文的效果,《視
覺系英文》透過實景照片,帶你到北美實際生
活環境中學好英文。 |
|
|
|
|
|
|
|
|
【中國
vs. 西方】 |
|
◆
民族音樂 |
|
【中國觀點】
音樂民族學
ethnomusicology
【摘 自】中國大百科全書
【漢語拼音】yinyue minzuxue
【中文詞條】音樂民族學
【外文詞條】ethnomusicology
【作 者】羅傳開
知識分類:分類檢索/音樂‧舞蹈/音樂/音樂學/音樂民族學
從文化層面研究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音樂特徵,也可以視為一種人類學的研究,企圖強調社會中音樂發展演變與人類發展的關係等。民族音樂學試著探討這些音樂與地理、歷史以及其他文化的聯繫,而編寫民族音樂誌或地區音樂誌。
面對各地傳統音樂的流失,許多民族音樂學者跟時間賽跑,記錄、錄音及抄寫音譜等,為的是讓世界上美麗獨特的聲音再多保留一些。之前台灣布農族的祈禱小米豐收歌「八部合音」登上世界舞台,它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合音方式,而1996年在美國亞特蘭大奧運上出現的台灣阿美族郭英男的聲音,也是屬於台灣的獨特聲音。當各國都在保護屬於自己的文化而行動時,台灣是不是更要採取行動,來為下一代保留珍貴的文化財產。
…看全文
|
|
|
【西方觀點】
民族音樂學
ethnomusicology
【摘 自】大英簡明百科
【中文詞條】民族音樂學
【外文詞條】ethnomusicology
知識分類:藝術、運動篇>音樂(含樂器)
對音樂以文化層面的角度所做的學術研究。以人類學的方式行之(原稱「比較音樂學」〔comparative musicology〕),試圖將焦點放在西部音樂,尤其是口語傳統音樂。此領域起源於19世紀晚期,學者費提斯(F.-J. Fétis, 1784~1871)及史坦普(Car Stumph, 1848~1936)有相關作品,有更多作品是被世界音樂研究所引發,在這個假說下,前歷史可被透過探詢現今原初文化而將之研究。此學派認為傳統社會在現代世界的侵略下快速消失,因此收集(藉由田野記錄、使用新的錄音技術)及抄寫(以新設備記下音譜)成為當務之急。一系列針對比較分析不同音樂的分類計畫已擬定,但自然焦點還是放在差異性。
|
|
【Dr.
iWord觀點】
從文化層面研究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音樂特徵,也可以視為一種人類學的研究,企圖強調社會中音樂發展演變與人類發展的關係等。民族音樂學試著探討這些音樂與地理、歷史以及其他文化的聯繫,而編寫民族音樂誌或地區音樂誌。
面對各地傳統音樂的流失,許多民族音樂學者跟時間賽跑,記錄、錄音及抄寫音譜等,為的是讓世界上美麗獨特的聲音再多保留一些。之前台灣布農族的祈禱小米豐收歌「八部合音」登上世界舞台,它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合音方式,而1996年在美國亞特蘭大奧運上出現的台灣阿美族郭英男的聲音,也是屬於台灣的獨特聲音。當各國都在保護屬於自己的文化而行動時,台灣是不是更要採取行動,來為下一代保留珍貴的文化財產。
|
|
【你的觀點】
你的看法不同嗎?請到討論版,說說你的觀點。 |
|
|
|
|
|
檳榔兄弟用歌聲寫日記
超布連島的原住民在舞蹈時所持的傳統鼓。(羅白華的母親,派翠希亞.希爾絲繪圖)
|
最近一張包括台灣阿美族與新幾內亞原住民歌謠的唱片出版,又將阿美族歌聲推上新聞話題。在民族音樂學上,位於遙遠南太平洋的新幾內亞與台灣原住民部族間,有什麼關連?這張唱片又訴說了什麼故事?
故事要從「檳榔兄弟」回古、阿比的一張唱片說起。關鍵人是一位美國音樂博士羅白華。
羅白華來自美國加州,今年剛過四十,擁有美國紐約茱麗亞音樂學院作曲及低音大提琴雙重博士,十五年前得到一筆基金贊助,到新幾內亞中部的星辰山脈,及其中一個島嶼——超布連島做原住民歌謠的研究,幾年來共蒐集了數百首民歌,並且完成歌譜、歌詞的匯整。
但羅白華的故事並未在新幾內亞結束,九年前為學中國傳統樂器古琴,他來到台灣,一次出遊中,他在花蓮一家飯店裡,聽到來自水璉的阿美族原住民阿比(漢名張子祥)等人的演唱,常戲稱是「靠耳朵吃飯」的他,直覺的反應是:「怎麼跟新幾內亞的歌謠這麼像?」強烈的好奇心使他跨進了阿美族音樂的研究之路。
姆伊家族的大事
阿比家族便是開啟他瞭解阿美族音樂的一把鑰匙。談起水璉的阿比家族,在台灣一些研究民族音樂的學者口中,並不陌生。阿比的父親是水璉部落的老頭目,村莊裡大家都叫他姆伊(王金村),他在部落的豐年祭中,本是公認的優秀領唱者。姆伊的雙胞胎兒子回古(張輝國)、阿比,前者的吉他演出有職業水準;後者則從小學開始,就是老師口中「很會唱歌的小孩」,長大後的阿比就被網羅到花蓮幾家觀光文化村中,擔任歌舞教席,經常代表地方,出國參加原住民歌舞表演。
雙胞胎的表弟之一瓦拉(潘仁義),會拉低音大提琴,曾經組過西洋歌曲樂團,瓦拉懂樂理,能自寫套譜,常開玩笑說自己是家族樂團裡受「西方文化影響最深者」。
羅白華坦承,在來台灣之前,他對台灣原住民音樂認識不多,認識阿比等人之後,才開啟他對阿美族音樂的研究之路。七年來,他在台北、花蓮、新幾內亞間來去,最大的願望是,「這樣美好的音樂,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應該為世人知道。」而出版唱片便是他所知最好的途徑。
…看全文
※摘自【光華雜誌智慧藏】1997年4月號 |
|
|
|
|
Q:何種樂器的名稱源自希臘風神埃俄羅斯(Aeoulus)?
A:風鳴琴 |
風鳴琴,The Mansell Collection。
|
風鳴琴
Aeolian harp
【摘 自】大英簡明百科
【中文詞條】風鳴琴
【外文詞條】Aeolian harp
知識分類:藝術、運動篇>音樂(含樂器)
由風力鳴響的弦樂器,名稱源自希臘風神埃俄羅斯(Aeolus)。由一長窄的木質音箱構成,上面張以十或十二根羊腸弦,弦線長度相同,但粗細不一,所有弦線調成同度音。風力使其振動,連續發出和音。可懸掛起來或水平置於窗框下。第一架已知的風鳴琴係由基歇爾(Athanasius Kircher, 1601~1680)在1650年左右製造。
|
|
|
◆為什麼錯了? |
巴拉萊卡琴 |
(俄羅斯一種弦樂器。) |
琪塔拉琴 |
(古代大型的里拉琴,是希臘人及後來的羅馬人的主要弦樂器。) |
西塔琴 |
(北印度的一種長頸弦樂器,是印度斯坦人的主要樂器。)
|
|
|
|
Q:誰創造了序列主義(serialism),在音樂創作上使用一組序列音調作基礎?
A:荀白克 |
荀白克
|
荀白克 (1874~1951)
Schoenberg, Arnold (Franz Walter) (1874~1951)
【摘 自】大英簡明百科
【中文詞條】荀白克
【外文詞條】Schoenberg, Arnold (Franz Walter)
知識分類:藝術、運動篇>人物小傳
奧地利籍美國作曲家。由猶太父母培養成天主教徒,在八歲時開始學習小提琴,後來自學大提琴。策姆林斯基(Alexander Zemlinsky, 1871~1942)成為他唯一的作曲教師,後來當了他的姐夫。他的第一部絃樂四重奏(1898)受到好評,他在斯特勞斯的幫助下在柏林謀得一份音樂教職工作,但在作出Gurrelieder(1901, 1913年改為管弦樂)後很快返回了維也納。從1904年起貝爾格(A. Berg)和魏本(A. von Webern)同他一起學習,並對他們後來的藝術生涯產生了很大影響。在1906年左右,荀白克開始相信應該拋棄音調。他在「自由音調」(1907~1916)時期創作出了獨腳戲《成長》(1909)、《五首管弦樂曲》(1909)和著名的《月光小丑》(1912)。1916~1923年幾乎沒有任何作品,將時間花在教書和指揮上,但仍在尋求組織無音調的途徑。他的思想最終在他劃時代的12音調方法中確定下來(參閱serialism)。他在1930年開始對單一音調的三幕劇進行研究。《摩西和亞倫》直到他去世也沒有完成。納粹主義的興起使他重新認清自己的猶太人身分,並被迫逃到了美國,1936~1944年在UCLA任教。雖然他的音樂沒有受到大眾的廣泛歡迎,但他對20世紀的音樂仍產生了比其他任何音樂家都深遠的影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