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3.10.22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5-03-21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反分裂法的應然與實然
派遣勞動V.S.台灣工運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社論】
反分裂法的應然與實然
 
 

在國際普遍不贊成的情況下,中國當局依然執意推動通過了反分裂法。有趣的是,相對於美國「台灣關係法」而產生的中國「反分裂法」,卻又恰恰好宣告了將台灣問題國際化的意涵。中國認為,台灣當局一再以踩紅線、切香腸的方式對其進行「挑釁」,在不堪其擾的情況下,乾脆把話說明白,紅線劃清楚;而事實上,反分裂法通篇解讀下來,除了「非和平」這樣的惱人字眼之外,它竟也承認了「維持現狀」的不可侵犯性;此又與扁宋會的十點結論有不謀而合之處。如果再配合先前賈慶林歡迎任何黨派赴大陸協商對談,以及正面肯定了扁宋會共識的所謂胡四點,那麼兩岸回春看來確實是可能,而這也是中國當局的主觀期待。

不幸的是,中國對台灣政治生態了解還是太少,中國與台灣不同政治決策體系及風格更加深了問題的困難程度。事實上,在去年底的立委選舉中,陳總統以激越悲昂的語氣宣誓國營事業正名而後被美國否定之後,泛綠陣營依然沒有過半,也等於某種程度證實了「制憲正名」現實上的不可為;可以說,台灣內部對於所謂「急獨」其實是有自動的平衡機制,這也是因何會有之後的扁宋會以及民進黨欲重回中間路線的主要原因。中國決策層顯然並未重視這個現象,或者因為對於陳水扁飄忽不定的施政風格充滿不信任感,所以在決定啟動反分裂法立法程序之後,並沒有稍事停頓或暫緩的考慮,這一定程度上也反應了中國決策體系的龐大臃腫,竟然連轉個身都有困難,此與台灣政治決策的彈性靈活、充滿變化,實有天壤之別。

其次,即將在5月份舉行的任務型國大選舉,則是反分裂法通過後必需要面對的第一道關卡。民進黨已經決定在3月26日舉辦大遊行先行「操兵」,以目前反分裂法通過後的台灣內部氣氛來看,確實也是「民氣可用」,反分裂法成了「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扁宋會後好不容易醞釀起來的和解氣氛只得暫時中斷,陳水扁雖然不致於以防禦性公投或制憲正名公投來反擊,然而藉反分裂法擴大群眾及選票基礎,再次凝聚同仇敵慨共識,則是絕佳的操作方案,這恐怕也是中國始料未及之處。

對中國來說,反分裂法是對美日鬥爭的一部份,是要掌握東亞秩序主導權的一個宣告,更是胡錦濤確立國內最高統治權的證明。然而台灣問題的特殊性又恰恰好與中國的意圖背反;把台灣問題納入國際政治框架來解決,其實也是一著險棋,因為在大國博奕的過程中,多的是現實與殘酷,少的是同情與理解;而兩岸所缺乏的,正好是後者。

(回目錄)



【左右看】派遣勞動V.S.台灣工運

【左看】
工運的唐吉柯德現象
周慶書/派遣勞動者

打從自主工聯、工委會提出為確保長期就業環境穩定,堅決反對訂定「派遣勞動法」,小民心中便一直忐忑不安,久久無法釋懷。派遣勞動不會因「派遣勞動法」在立法院三讀不過而宣告「違法」,至於是否合法,對篤信「法律未禁止事項皆屬可行」的工商業者而言,根本不重要。派遣勞動法未來若未通過,就業環境也不會步入「長期穩定」狀態。

「生產的不斷變革,一切社會狀況不停動盪,永遠的不安定和變動,這就是資產階級時代不同於過去一切時代的地方。」在不以人意志為轉移的變動下,勞動者只知道,暴露在更嚴峻的勞動力市場中,即使立法意旨多麼有利於勞工,在階級實力失衡的情況,建立自主的工會才是對抗或與資方協商的有效途徑,否則就算達到了保護弱勢立法目的,也會被官方瞎整得一塌糊塗,「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及施行細則被勞委會糟蹋的前車之鑑並不太遠。

沒有階級實力,在法案問題上打轉,不過是搞清楚問題的性質罷了,屆時不是去綁特定立委,或是痛罵四黨集體出賣,一切都是意料中事。




【右看】
洞悉資方分化伎倆邁向進步工運
林水秀/政治觀察人士

處在全球化時代,新詞彙「競爭力」、「知識經濟」等概念側重新技術、管理方式對企業利潤創造的必要性,「人力資源」管理,亦躍居顯學。工作職位的裁減、外包、派遣成為當前資本主義發展變革下的常態,過往勞動力市場主導的概念,像是終身雇用,或同一事業單位工作滿25年得請領退休金的規定,亦被勞退個人儲金帳戶制取代,徹底宣示勞動力的商品性質。

勞動條件的惡化,普遍存在於第二級產業的體力勞動者與半熟練工人,以及普遍低工資、工時彈性的服務業之中,另一邊,則是各種「專業人士」,以及出口暢旺、內需發達產業下的正式雇員。工人階級內部的分化不是工人自願形成的,企業主制度上的設計以及政府法治上的配合,形成「核心勞動力」與「非核心勞動力」,兩者不但福利待遇相異,核心工人往往排斥外派進用人員,視為搶飯碗的對手。

當勞動者無法洞悉統治者「分而治之」的陽謀,接下來的命運恐怕不妙。英國總工會在1990年代後期反省1980年代未支持煤礦工人大罷工,以致於英國工運遭到重大挫敗。台灣工運從事者,殷鑑不遠,當下該做的,不應再花力氣擋法案,而是教育所屬工會,應該採取更進步的思維接納派遣勞工入工會。

(回目錄)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本報誠徵閱讀經驗分享,歡迎教師、家長及學生分享經驗,題材包括如何推動學生閱讀、啟發學生閱讀興趣、學生閱讀心得或小書評,文長500~1500字皆可,投至fiveguys@ms19.hinet.net,凡經採用,敬奉薄酬。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e-mail:fiveguys@ms19.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