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月傻瓜
愚人節;April Fools' Day
亦作All Fools' Day。4月1日稱作愚人節,是因為根據習俗在這一天可以對別人玩弄惡作劇。這種風俗在某些國家已經持續數百年,其起源不詳。它與其他節日,如古羅馬的嬉樂節(Hilaria,3月25日)和印度的歡悅節(Holi,到3月31日為止)有相似 之處。其時間的選擇,似與「春分」(3月21日)有關,其時,天氣突然變化,似乎是大自然在愚弄人類。在美國,於愚人節當日捉弄人的習俗是由英國人帶來的。
※摘自【大英百科全書】 |
|
|
|
|
|
【中國
vs. 西方】 |
|
◆
辣得過癮 |
|
【中國觀點】
辣椒
Cpsicum annuum
【摘 自】中國大百科全書
【漢語拼音】lajiao
【中文詞條】辣椒
【外文詞條】Cpsicum annuum
【作 者】黃詠貞
知識分類:分類檢索/農業/農業/〔經濟植物生產〕/園藝/蔬菜和蔬菜生產/〔蔬菜種類〕/辣椒
茄科(Solanaceae)辣椒屬一年生草本﹐在熱帶可為多年生灌木。又名番椒。以果實供食用。原產南美洲的秘魯﹐在墨西哥馴化為栽培種﹐15世紀傳入歐洲﹐明代傳入中國。清陳淏子《花鏡》有“番椒﹐……叢生白花﹐深秋結子﹐儼如禿筆頭倒垂﹐初綠後朱紅﹐懸經可觀﹐其味最辣”的記載。今中國各地普遍栽培﹐成為一種大眾化蔬菜。世界各地都有種植。
用途 辣椒素有興奮作用﹐能增進食慾﹐幫助消化。果實中含多種維生素﹐以維生素C含量最高﹐每100克鮮重含量可達150~200毫克﹐在蔬菜中居首位。紅熟椒的維生素C含量尤高於青椒。鮮椒乾製後﹐其中的維生素C被破壞﹐罐藏則能充分保存。甜椒果實中含糖和果膠物質較多﹐乾物質較少。一般以未成熟的青椒及大中果型的紅熟椒作鮮菜用﹐以味辣的小果型紅熟乾椒及辣椒粉作調料或醫藥用。線椒﹑牛角椒和朝天椒多用於乾製﹐乾辣椒及辣椒粉是中國的重要出口產品。
…看全文
|
|
|
【西方觀點】
辣椒
pepper
【摘 自】大英百科全書
【中文詞條】辣椒
【外文詞條】pepper
知識分類:植物/漁牧
亦稱庭園椒(garden pepper)。茄科(Solanaceae)辣椒屬(Capsicum)許多種植物的通稱,其中著名者有C. annuum、C. frutescens與C. boccatum。漿果汁液不多,可食。原產於墨西哥、中美、南美及西印度群島等熱帶地區。大量栽培於亞洲熱帶和赤道美洲地區。祕魯在史前即有辣椒。哥倫布到達美洲前已普遍栽培於中、南美洲。辣椒種子於1493年傳入西班牙,並很快傳到歐洲各地。辣椒屬為一年生草本植物。高達2.4公尺的熱帶灌木C. frutescens有許多變種。辣椒可做開胃食品,可做泡菜,或磨成細粉作為調味品,其辛辣味來自辣椒素(1876年首次分離成功,可刺激胃液分泌,過食會引起炎症)。
C. frutescens的辣椒素含量較同屬其他種為少。漿果成熟時呈紅色。辛辣變種包括五色椒(C. f. var. cerasiforme)、朝天椒(C. f. var. conoides,通常磨成粉末,加醋混合製成辣醬汁)、簇生椒(C. f. var. fasciculatum)、長辣椒和卡宴辣椒(牛角椒,據說原產卡宴〔Cayenne〕,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有生產)。柔和的燈籠椒(C. f. var. grossum,或稱甜椒)果形較大,蓬鬆,顏色各異,一般鐘狀,有溝紋,可做沙拉或菜餚。這些品種移植60~80天後,在出現紅色或黃色色素前呈嫩綠色時就可收穫。西班牙椒指某些不辣而有獨特風味的辣椒。辣椒在原產地外種植為柔嫩的夏季一年生植物。直接播種,或先在溫室或暖床培植6~10星期,再移植室外。春季栽種,夏秋收穫。
|
|
【Dr.
iWord觀點】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辣椒並不是中國的原生作物,而是從中南美洲先傳到歐洲,之後才傳入中國。在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辣椒有很多種,從普通的紅辣椒(chili pepper)、小巧的朝天椒(tabasco)到不會辣的甜椒(pimiento),全部都是屬於茄科辣椒屬下的植物。
當辣椒運用到料理上時,透過不同手法所變化出的各種菜色,便讓「吃辣」這件事變成了一門學問。日本作家椎名誠便是這麼一位嗜辣如命的人,因為想要吃到各國的辣味美食,於是他組成了一個美食團到處探訪亞洲料理。在《辣得好吃》一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他究竟嚐了哪些不尋常的滋味。
|
|
|
|
|
|
|
讓味蕾跳熱舞──寒冬麻辣鍋
就像冬天裡的一盆火,又熱又辣的麻辣火鍋流行的鋒頭,連天王天后級的帥哥美女都甘拜下風。
|
麻辣火鍋究竟有何魅力,台灣人吃不膩外,大陸、香港紅星也都為其著迷?值此寒冬,且來一探其「鍋底」……
火鍋,這十幾年來在台灣大行其道,不但火鍋店處處開設,愛吃的人口越來越多,口味也日益多元,從中國傳統的北平涮鍋、東北酸菜白肉火鍋、到麻辣火鍋、羊肉爐,乃至日本的涮涮鍋、韓國的泡菜鍋,越南、泰國的南洋口味火鍋,甚而歐洲的起司火鍋和巧克力火鍋,都進入台灣餐飲流行行列。但為什麼唯獨麻辣火鍋一味最獲帥哥美女的青睞呢?
觀察當今流行趨勢,似乎不難得到解答。不僅舞台藝人拚命耍「辣」,街頭巷尾的少男少女也不甘示弱,不但穿得辣、說話辣、行事辣,吃得當然也要夠嗆、夠辣,其中自然只有可以讓頭皮發麻、口腔噴火的麻辣火鍋配得上。
雖然流行當道,殊不知,這麻辣火鍋卻是來自中國大陸四川省份的老土口味,追本溯源,麻辣火鍋原名叫「毛肚火鍋」,係由北方涮羊肉的烹調方式演變而來。
路邊小吃,躍上正席
作家李劼人在其著作《風土什志》記述:「吃水牛毛肚的火鍋,發源於重慶對岸的江北。最初一般挑擔零賣販子將水牛內臟買得,肝、肚切成小塊,於攤頭置泥爐一具,爐上置分格的大洋鐵盆一隻,盆內翻煎倒滾著一種又辣又麻又鹹的滷汁。於是河邊橋頭的一般賣勞力的朋友,便圍著擔子受用起來。各人認定一格,且燙且吃,吃若干塊,算若干錢……直到民國二十三年,重慶城內才有一家小飯店將它高尚化了,從攤頭移到桌上。」不過街邊的麻辣攤還是廣受平民大眾歡迎,至今仍然盛行於四川、雲南等西南省分。
…看全文
※摘自【光華雜誌智慧藏】2000年1月號 |
|
|
|
|
Q:舌頭的哪個部位可以感覺到酸味?
A:兩側 |
舌頭表面的味覺中心。
|
味覺
taste
【摘 自】大英簡明百科
【中文詞條】味覺
【外文詞條】taste
知識分類:地球動物篇>生物與生物學
從溶化的物質察覺並分辨酸甜苦鹹特性的特殊感官,由舌頭的味蕾傳達。舌頭上有9000個以上的味蕾,當作味覺的化學接受器。有些味蕾會出現在口腔以及喉嚨的頂部。舌尖的味蕾對甜味最敏感,兩側是酸味,後方是苦味,舌尖和兩側是鹹味。每個味蕾都是由窄小變形的上皮味覺細胞以及特殊的毛髮(微絨毛)組成,突出於舌頭表面的孔洞,支撐細胞較寬。來自味覺細胞的神經衝動經由神經帶往大腦。
|
|
|
◆為什麼錯了? |
舌尖 |
(舌尖可感覺到甜味。) |
前半部 |
(舌尖和兩側可感覺到鹹味。) |
後方 |
(後半部舌頭可感覺到苦味。)
|
|
|
|
Q:九層塔是哪一種西方香料?
A:羅勒 |
羅勒
basil
【摘 自】大英簡明百科
【中文詞條】羅勒
【外文詞條】basil
知識分類:人體、健康篇>食品
原名Adeline Virginia Stephen 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羅勒(Ocimum basilicum)乾葉所製香料,原產於印度和伊朗。大葉變種具略似茴香的芳香,味辛甜而微辣。一般羅勒的乾葉不那麼芳香,而且氣味較嗆。羅勒被當作蔬菜廣泛栽培。羅勒葉製的茶是一種興奮劑。葉心形,在義大利為愛情的象徵。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