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管中祥
儘管公視這次因「羅大佑事件」而道歉引來各界批評,但4月7日公視與媒體改造學社合辦的「UBU硬地音樂節之後……」座談活動,的確為台灣媒體發展樹立新的示範。座談以公開的形式,分別從音樂、法律、社運、社會學者、媒改運動等不同面向,對公視提出批評與建議,即使與會者大多對公視的道歉不表認同,但都肯定公視存在的公共價值,並提出未來的發展建議,期待透過此次活動將爭議導向正向發展,進而彰顯公視公共論壇精神,樹立公視公共參與的良性模式。
這大概是台灣首次有媒體願意開誠佈公地接受各界批評,並與外界誠意對話,公視也願意聽取建言,回到內部再做討論,無論結果如何,對話的本身已有其典型價值。不過,路還是要往前走的,公視如何帶著各界的批評與期許繼續走下去呢?
公視有著不沾鍋特質,甚至意圖「去政治化」,少見公視對目前政治部門提出強而有力的監督與批判。雖然,預算不足與制度是限制公視作為的重要因素,然而,公視若想成為公共領域就不可能自外於政治,許多國家公共媒體對抗政治部門不義行徑的作為更是一種常態。當然,監督政治部門未必就只是藍綠對決的偏狹思維,相對的,應提供民眾更多元的政治視野與關懷,從性別的、階級的、環境的、社福的、文化的政治觀點,對現有政治體制論辯、反思與批判,展現獨立和批判精神的第一步,更是公共媒體應有的政治責任。
此次事件暴露了公視的節目生產流程的問題;公視至今仍缺乏一套公共參與的專業製作規範,清楚載明如:性別、種族、暴力、新聞等節目的製作標準與價值。因此,公視未來除由管理階層、員工參酌公共意見建立專業共識與制作準則外,亦可參考澳洲SBS及ABC的做法,對外公佈節目製作規範,明確說明各類節目製作原則,並定期參酌公眾意見進行修改。
事實上,公視仍需建立更多公共參與及互動的機制。例如,加拿大公視CBC在董事長之下設立獨立自評人(ombudsman)機制,由公視主管、員工及公民共同組成,定期自省或接受觀眾意見並予回應。此外,公視也可以定期舉行「勞教」邀請社會團體與員工及管理階層溝通、意見交換,從不同位置的公角度思考媒體的經營與表現,或設立地方諮詢委員會,主動與不同地區民眾互動;當然,更該定期開闢現場節目,不但由主管階層定期與民眾溝通公視的各類計畫與發展,更接受觀眾的即時批評與建議。
必須承認,在現有的資源下,要求公視有更多的改變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但無論如何,公視必須擺脫「優質節目」、「去政治化」的舊思維,引領社會有更多的政治參與和公共討論,若能如此,歷史及公民將會對此次的道歉風波及公視有著全新的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