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5-04-14》 |
本期內容 | |
◎ 美國傳真:美國大專院校致力教職員族裔多元化 | |
◎ 教授爸爸週記:與行政院秘書長談高教 | |
◎ 客廳幼稚園:學生的研究大綱與我的反省(上) |
美國傳真:美國大專院校致力教職員族裔多元化 | |
編譯■盧季寧 | |
美國各地大學校園的學生族群日益多元化,為了因應這股趨勢,近年來,許多大專院校成立少數族裔教員委員會(註1),保障少數族裔教員的權益,也制定少數族裔教員的培育計畫(註2),或增加少數族裔教員的比例。例如,在麻塞諸塞州的北艾塞克斯社區學院(Northern Esssex College Community),由於少數族裔學生比例愈來愈高,也逐年增加少數族裔教員的人數。 有趣的是,當北艾塞克斯社區學院校長大衛‧哈特萊伯(David Hartleb)1996年初任該校校長時,教員中只有一名是少數族裔,而該校學生卻有18%是少數族裔;然而5年後,在這所學生族群日益多元化的社區學院,94名教授中只有2名是少數族裔。 但到了2004年,在校方積極的募才及聯邦政府220萬美元經費的補助下,北艾塞克斯社區學院的100名教員中,少數族裔已增至10名,而該校的少數族裔學生比例也升至28%。 哈特萊伯表示:「全體教員的族裔分布需具有代表性,這樣學生才有角色模範可供依循,我們認為這種作法可以打造一個讓學生感到自在,而且能激勵他們的教育環境。」 根據波士頓郵報等媒體報導,除了北艾塞克斯社區學院外,麻塞諸塞州還有多所社區學院也致力讓教職員的族裔多元化,例如,北岸社區學院(North Shore Community College)的少數族裔教員也從2001年的6名或6%,增至2004年的16名或12%。 北岸社區學院負責組織發展的副校長瑪利亞‧歐布萊恩(Maria O'Brien)表示:「我們希望讓學生感到自在,準備面對更加多元的世界,我們覺得可以做好這點,如果學生所處的校園環境,能夠反應出他們的族裔背景。」 麻塞諸塞州塞勒州立學院(Salem State College)教務長丹尼爾‧藍普金(Daniel Lapkin)指出,增加教職員族裔的多元化是該校的重要目標,因該校的少數族裔學生比例達13.5%。然而,塞勒州立學院少數族裔教員的人數,由2001年的24名或8%減至2004年的20名或7%,同一時間,該校一口氣裁減了19名全職教員。 少數族裔人才 招募困難 藍普金表示:「為了招募少數族裔教員,我們已經竭盡所能,但這是市場供需的問題,例如在護理等等領域,根本招不到教員,何況是少數族裔教員。」 藍普金表示:「我們想招募少數族裔教員,但根本沒有人才庫,我們偶爾會收到一、兩份申請,有時候連一份都沒有;招募少數族裔教員十分困難,因為許多社區學院也有類似的目標。」 這些社區學院的目標就是,讓少數族裔教員的比例與少數族裔學生的比例漸趨一致。大衛‧哈特萊伯說:「我們尚未達成目標,但有進步就是件好事,我們想讓少數族裔教員的比例達到28%,這不是硬性規定的配額,而是好的目標。」 在北岸社區學院,少數族裔教員的比例達12%,但少數族裔學生的比例更高,多達25%。 北岸社區學院副校長瑪利亞‧歐布萊恩表示:「要達成目標,我們還有漫漫長路要走,但我們一定會達成目標,因為我們已經許下承諾。」 瑪利亞‧歐布萊恩指出,麻塞諸塞州教育局制定了平權措施(affirmative action)計畫和目標,但這些計畫和目標比較空泛,未對大專院校有硬性規定。 根據麻塞諸塞州高教司平權措施計畫的規定,「各大專院校的募才目標就是,增加符合資格的女性和少數族裔教員的人數……,但沒有硬性規定要招募多少名額,各校須針對他們可達目標作合理的估計。」 瑪利亞‧歐布萊恩表示,北岸社區學院積極招募少數族裔教員不是因為上頭規定,而是因為這是一件正確的事,不僅有益於學生、大學社區,也有益於我們所居住的世界。 在北岸社區學院教英文、並擔任「多元領導委員會」(Diversity Leadership Council)主委的樂芙‧瑪雅(Love Maya)表示,北岸社區學院過去因為教員族裔不夠多元而備受批評,自韋恩‧柏頓(Wayne Burton)在2001年擔任校長後,情況就有所改觀。 奈及利亞裔的樂芙‧瑪雅表示,北岸社區學院現在設法透過就業博覽會、網路、教會和社區活動中心,招募各種族裔背景的教員。 同時擔任數個教員招聘委員會委員的樂芙‧瑪雅指出,要招募到少數族裔教員十分困難,在兩百份申請書中,可能只有3到5份是少數族裔。 北艾塞克斯社區學院獲得美國教育部第5號專案(Title Ⅴ)中「發展西裔教員服務的大學計畫」(Developing Hispanic-Serving Institutions Program)共220萬美元經費的補助,這項計畫是為了鼓勵大專院校聘用拉丁裔教員,北艾塞克斯社區學院的拉丁裔學生比例達24%。 北艾塞克斯社區學院校長大衛‧哈特萊伯表示:「本校的招聘委員會佈下天羅地網,希望能建立一個人才庫,拉丁裔教員列為最高優先;我們原本希望不花成本就能聘到拉丁裔教員,最後事與願違,他們都很優秀。」 北艾塞克斯社區學院副校長保羅‧比維雷夸(Paul Bevilacqua)表示,「我們的運氣挺不錯,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讓來自不同族裔的教員都能感到自在,深獲校方鼎立支持。」 薪資低,少數族裔教員難留 比維雷夸指出,要招募和留住這些少數族裔教員的障礙之一就是,社區學院支付的薪水不高,但學院所在社區的生活費用昂貴。 比維雷夸說,有數學和科學專長的少數族裔教員最為熱門,因拉丁裔學生在這2個領域的表現不俗。比維雷夸也注意到,少數族裔學生在課堂上和辦公室時間會與這些教員建立關係,而具輔導專長的少數族裔教員也炙手可熱。 比維雷夸說:「獲得良好和準確建議的學生,比起那些沒有人輔導的學生,比較可能會繼續待在學校裡,取得學士學位。幫助學生建立生涯目標,指引他們如何在校取得協助,以及協助他們選課和做職業規畫,這些都是學生就讀大學,取得學位,以及獲得成就的重要過程。」 波多黎各裔的西薇雅‧瑪楚卡是北艾塞克斯社區學院的學生,目前正在修讀梅琳娜‧德拉波(Melina Draper)教授開的拉丁文學課,而梅琳娜‧德拉波是北艾塞克斯社區學院獲得美國教育部補助220萬美元經費後,所聘請的一名拉丁裔教員。 西薇雅‧瑪楚卡說:「梅琳娜教授鼓舞了我,她讓我覺得自己非常特別,我從她那裡學到很多。」 西薇雅‧瑪楚卡說:「少數族裔教員是你可以接近的人,他們知道你的成長背景,知道你經歷過哪些事,你可以與他們交談,他們也知道你談的是什麼,我希望學校能多聘一些少數族裔教員。」 註1:華盛頓大學教師會執委會在2003年1月13日成立「少數族裔教員事務特別委員會」(Special Committee on Minori-ty Faculty Affairs),其主要任務為檢討少數族裔教員的現狀,並提出相關措施校正不平等的情形,促使校園氣氛更為多元,反對種族偏見,並協助校方開設研究種族偏見的相關課程。德州西南大學也設立全美規模最大的「美國少數族裔教員認證計畫」(National Minority Faculty Identification Program)。 註2:哈佛大學醫學院教員委員會早在1990年5月就無異議通過設立「少數族裔教員培育計畫」(the Minority Faculty Development Program),計畫還有三項目標:增加對科學和醫學有興趣的學生人數,鼓勵醫學系學生、研究生和教員培養成功學術生涯所需的能力,並協助少數族裔教員晉升。 |
|
(回目錄) |
教授爸爸週記:與行政院秘書長談高教 | |
賴鼎銘(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教授) | |
4月7日那一天,我們進了行政院,與秘書長李應元談論台灣高等教育的問題。 會有這一次的安排,其實與最近一批年輕人關心台灣的高教有關。他們打算組成大專教師權益促進會,針對一些議題進行關懷,這其中包括教師的權益、大學評鑑、5年5百億的爭議、高等教育的未來等。因為這些議題,有一些不同學校的教師就如此組合起來,正在商談組織的大計。 但他們忽然間要去行政院,倒是令我大吃一驚。大約7、8年前,我曾在張鼎鍾考試委員的安排下,到行政院見過蕭萬長院長。當時主要是為了圖書館事業的發展,與吳萬鈞先生一起試圖說服政府,採行一些起死回生的措施;然而,報告後就石沉大海。現在想想,如果政府沒有深切的了解,只因熟識的人安排見到高官,通常是沒有下文居多。 我也是如此告訴這一些年輕人。我告訴他們,見一次高官,很可能會耗損積累的能量,而且不見得有效果。但因為行程已定,他們仍然決定如期赴約。 就因為如此,4月7日那一天早上9點,我們先約在喜來登飯店碰面。10點一到,包括台大教師會長丁一倪、交大教師會長唐麗英、台師大教師會長簡明勇、中正大學的羅世宏及林明傑老師,交大教授也是提出取代5年5百億的TNT-100方案的李威儀老師,還有我,一行人在政大教師會長郭明政教授帶領下,就如此漫步行向行政院。 當天,行政院為了此次的約見,安排了幾個相關部會的官員參加,包括教育部常務次長呂木琳、行政院第六組的參事等等。會議一開始,李應元寒喧幾句後,就由8位代表陸續表達意見。 當天反映的主題,除了少數各校個別的問題,如台大無校內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黃光彩不適任等問題外,大家關注的焦點著重在大學法修正、5年5百億、SSCI/TSSCI、大學評鑑、大學法人化、國科會存廢、大學校長遴選等等。 我當天本來不擬講話,但因為李應元一一點名,我只好就5年5百億及TSSCI的問題進行補充。就前者而論,我告訴李應元,私立學校的部份系所,不論在師資及設備上,不見得比國立學校差,而且各校也以此發展出重點。如果5年5百億只補助兩、三所國立大學,政府置這些系所於何地?更何況如TNT-100所訴求的,一流大學有二流團隊,其他大學卻有一流團隊,二流團隊如果因此享受無盡的資源,這如何能讓私校的一流團隊咽下這口氣?教育部如何杜悠悠之口? 針對TSSCI引起的反彈,我告訴秘書長,美國的SCI及SSCI之所以有參考價值,是因為先將期刊論文後面的引用文獻建置資料庫,再從引用分析中決定收不收錄。其中的關鍵是學者論文的引用記錄,決定期刊要不要進入資料庫。TSSCI原來設置的理想,也是要先建置中文論文的引用資料庫,誰知近10年下來,這個原來設置的目的不見成果,反倒是一批專家學者開會決定那一種期刊該收,那一種不該收,而且更指定一個學門只能進入一種期刊。這樣的作法,完全背離引用分析的理想,因此為什麼圖書館界知情的人會認為期期不可,去年「反思高等教育學術評鑑小組」會想廢掉它的原因。 這次的安排,能發生多大影響並不敢講。至少,讓李應元知道政策制定不能忽略教師的意見,希望他能將我們的建議轉達謝長廷,重新擬定整體的規劃,尤其像5年5百億這麼重要的政策。 但我也覺得此次拜會,因為沒有事前彙整,訴求稍嫌零亂。以高官忙祿的行程,很可能等因奉此,束之高閣。如果能將意見整合,做一個完整的Pow-erpoint檔,讓李應元當下掌握我們關心的重點,交辦教育部,影響將更明顯。 |
|
(回目錄) |
客廳幼稚園:學生的研究大綱與我的反省(上) | |
■宋嘉行(元智大學兼任講師) 3月27日晚上12點前,我的信箱陸陸續續傳進了幾封附加檔案的電子郵件。「老師:這是我們這組大概計畫方向請您看一下。」簡短的說明後面還用簡單的符號畫了一個笑臉,我的臉也跟著笑開了。嗯……沒錯,是學生按時來交作業啦!我想,全天下老師最開心的事情之一,莫過於學生準時在deadline以前繳交作業的了。這大概是出於一種自尊心的作祟吧?好像看到她們如期交出作業,就代表她們心裡還有妳這個老師的存在,沒有把妳的話當耳邊風。這點似乎給足了老師面子,滿足了為人師表的一點小小的虛榮心。 尤其有過上次她們交研究題目的經驗以後──那次大約只有一半的人順利如期交出,剩下的拖了整整一個星期才全數交齊──這次我便預期應該更少人能準時交出這份難度更高的作業。沒想到在午夜12點以前,居然批哩啪啦湧進8封信,加上之前兩天就已有3組提早交了作業,所以在期限截止前我就收到了13組中11組的計畫,而隔天一早又有第12份作業趕搭加班車擠進來。對照起前一次繳作業的表現,這次超水準的演出簡直遠超過意料之外,我真的感到欣慰。因為不用恫嚇威脅或苦苦相逼,她們就可以自動自愛地改正前一次的「缺失」,為了這僅僅10「爬現」的學期總成績,絞盡腦汁,努力趕在期限前弄出一份像樣的大綱出來,十分難能可貴。 按捺住想要馬上閱讀的衝動,我還是乖乖地關上電腦,上床就寢,因為我知道這一好奇、一看、一用腦,大概八九不離十又要有個失眠的夜晚,所以只好強迫自己壓抑住一探究竟的渴望,帶著期待去入夢鄉。隔天一早便迫不及待地打開印表機,將她們的心血結晶列印出來,當作我的早餐的一部份。這一頓早餐……呃……雖然不能說是吃的食不下嚥,有點消化不良倒是真的(下次別一邊改作業一邊吃東西啦)。我發現她們所寫的研究大綱,有些問題是普遍共通的現象,有的僅是個別小組的問題;有些無傷大雅,有的卻小嚴重,值得拿出來檢討。 首先,許多組都有格式架構不完整或不對的問題:研究大綱雖然沒有硬性規定一定要怎麼寫,但是基本的有關動機、問題、目的、對象、研究期間、資料蒐集方式、資料分析方式等主要設計部份應該要有個說明,而如果能再加上初入現場心得、研究進度、可能的倫理議題、文獻探討、任務分工等細節,整份大綱就更加完整了。同學們大部分都沒有辦法在架構上達到這個要求,有的甚至連題目、組員姓名都未列出,周全性顯然不是很足夠。 為了刺激她們思考研究計畫的問題,我曾經在課堂上提示過14個寫計畫時要回答的問題,有的組就按照這14點一問一答,然後將這14個答案就直接當作是「研究計畫」;有的則是把這14點回答混同前面提及正式架構的一部份予以合併,顯得凌亂而沒有組織;有的則是花了一大半篇幅在寫以後的書面報告格式和架構,真正應該要回答的部份卻都沒有談到。 我想,之所以會有這些情況產生,主要還是因為她們沒有弄清楚寫研究計畫的目的和用意何在。研究人員之所以需要寫這些東西,是因為他們必須弄清楚自己究竟要怎樣去執行一個研究,才能針對他的問題蒐集到資料、找到答案。換言之,那應該有點像是一個施工藍圖(詳細一點者)或旅遊手冊(粗略一點者)的性質,目的都是在讓研究者的「思」與「行」之間能有個連結,引導自己去產生一些確實的結果出來。當然,格式或架構不對,絕對是跟缺乏經驗有關,如果多做幾個研究、多寫個幾次,應該就能寫出合乎標準格式的大綱出來。 不過,更深一層的原因,應該也是跟她們沒有真正弄懂研究計畫在整個研究裡的地位與性質有關。如果了解的話,即使缺乏書寫經驗,閱讀研究計畫的人多少還是能透過她的文字,看到並想像得到,到時她們究竟如何去落實一個構想。然而,除了少數例外,我很難透過這些文字去構築她們的可能行動,許多細節和空缺都要由閱讀者來自行猜測和填補,這確實是閱讀者在思考上的一大負擔。 不過,我不能因此就責怪她們。如果她們在以前的專科養成教育或職業訓練裡就懂得如何做科學性的思考,如果她們早就已經是個有經驗的「實務者兼任研究者」(teacher as re-searcher),她們就不需要來學這些東西了。不過,這也提醒了我,日後如果繼續教同一門課的話,用實際的例子來讓她們「體驗」到研究計畫的功能、目的與重要性,而不是只是用投影片來「講解和描述」,對於這些缺乏研究經驗的實務工作者來說,可能會來得更有教學效果。 (下週續) |
|
(回目錄) |
參觀立報: |
http://www.lihpao.com |
寫信給小編 e-mail: |
fiveguys@ms19.hinet.net |
立報地址: |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一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