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編輯室報告
傳學鬥讀書會— 面對族群‧學習對話 為什麼到現在還要談「族群」這個老掉牙的問題呢?台灣真的有「族群問題」嗎?根據民調顯示,大多數的台灣民眾相信族群問題並不存在,它是被政客召喚出來的“虛假意識”。然,當我們回溯台灣歷史,舉凡原漢衝突、閩客衝突,甚至是閩南族群內部的泉漳械鬥,族群間的衝突其實未曾稍歇。細看譇多族群衝突,泰半肇因於物質條件的分配不均,也就是剝削者與被剝削者間的鬥爭。同時,值得省思的是,族群、階級的鬥爭不僅是在物質資源上的單面向爭奪,還包括語言、符碼上的論述鬥爭。例如,我們會有客家人很小器、原住民愛喝酒、外省人多是既得利益者等的刻板印象。當我們習慣這套霸權論述,或是承認這些刻板印象是一個真實效果時,猜忌、懷疑便內化為我們對他族群的「常識」。這種「常識」使得群間缺乏信任;如此,真誠的溝通也就無法達成。喪失了對話的基礎,族群衝突又怎能避免?
在第三次的讀書會中,我們藉由觀賞紀錄片「面對族群與未來:來自民間的對話」,試圖理解不同族群間如何學習互信溝通。影片中,主辦單位徵求30位來自台灣民間不同族群階層的代表參與座談會。從看圖片說故事、尖銳的政治信念辯論、到開放空間的討論;短短兩天一夜的營隊雖然無法幫助每位與會者達成共識,但卻讓參與者學會如何「溝通」!
讀者你或許要問:台灣有那麼多家媒體,難道還不足以促成族群溝通嗎?釐清問題前我們可以先想想:溝通是什麼?台灣的媒體有達成溝通的功能嗎?如果沒有,為什麼?溝通需要什麼條件嗎?
溝通包含自我展現、言語衝突、意見交流與共識的達成等層面。台灣媒體,特別是政論節目,往往只將溝通侷限在自我展現或是言語衝突的層次。這或許是為了營造戲劇張力,爭取收視率的手段;但這樣的操作模式,卻讓不同族群忘了溝通最重要的精神在「傾聽、包容與理解」!一旦族群間缺乏溝通,互信就難已建立。沒有信任,族群情感就容易成為民粹。《 想像的共同體》作者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認為,民族和民族主義問題的核心不是「真實與虛構」,而是「認識與理解」。傳播溝通之所以重要即在於此。
不可不注意的是,良善的溝通還必須要有平等的物質條件作為碁石。主流族群與弱勢族群在進入公共論述的世界,也有權力大小的分別。以台灣為例,當主流媒體在報導原住民族群或是客家族群時,強而有力的權威與代表性,建構了對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的主要論述及詞彙。即便是弱勢族群進行抗爭,也得回到主流媒體所建構的語彙脈絡中。而這又在無形中強化了主流媒體的論述邏輯。換句話說,若我們想完成平等之溝通,首要條件便應滿足弱勢族群的媒體近用權!近幾年來,外藉配偶與流動勞工(外勞)加入台灣社會,共同構成我們的社會文化。相關的溝通問題,例如如何避免弱勢族群被媒體扭曲、錯誤再現,已是刻不容緩的議題。既然自由市場中的媒體無法促進族群溝通,弱勢族群擁有自己的媒體,用自己的語彙展現自我,以保障弱勢族群在公共領域的傳播權,也就日顯重要。
|
|
|
|
|
本週媒大事
1.陸委會終止新華社及人民日報記者來台駐點採訪
為表達對中共制訂反分裂法的不滿,陸委會日前中止中共媒體新華社和人民日報記者來台駐點採訪。陸委會解釋,由於這兩家媒體「報導偏頗、誤導大陸民眾、加深兩岸誤解」,因此決定無限期停止此兩家媒體駐台採訪,同時考慮挑選其它可增進兩岸瞭解的大陸媒體來台採訪。新華社及人民日報發表聲明對此作法表示遺憾,希望能立即取消;人民日報對這種開兩岸新聞交流倒車的作法表示憤慨。
小編媒批:談論到兩岸對於媒體政策態度的問題。大陸一貫的強硬態度對應在制訂反分裂法或箝制媒體言論,甚至封鎖網站、關閉學生BBS站,嚴格管控資訊流通。台灣政府本身以國家權力遏止文化形式上的往來,確已侵犯民主國家引以為貴之新聞自由。政治立場與文化經濟當分開檢視,姑且不論媒體立場中立與否,實已對自由民主形象有所毀傷。
2.費城斥資1,500萬美元,打造全美最大網路「熱點」城市
費城斥資一千五百萬美元,成為全美首座無線網路城市! 根據一項廉價提供無線網際網路(互聯網)接入的計劃,市民接入無線網路的費用大約將較商業收費低了一半的價格。「無線費城」網絡預計將於2006年夏末之前達成,屆時將會以最多20美元的月費提供給民眾使用,而商業Wi-Fi服務的月費約為40美元。由市中心愛心公園(Love Park)周圍半徑1英里的範圍內提供Wi-Fi網路接入,範圍將擴及費城135平方英里(350平方公里)的市區面積,預計將在五年之內讓費城家庭的網路接入率從目前的58%升至80%。
小編媒批:無線網路城市意味「資訊社會」的到來。在此趨勢下,台灣政府亦大力推動全民上網以及無線寬頻城市的目標。然而,在推動基礎建設時,相對於媒體網路節點近用卻嫌不足。積極的來說,政府應該改變過往政策思維模式,不光扮演單純的提供者或旁觀者的角色,而是以主動之文化參與者的認知,將社會、經濟與文化進行高度的結合,讓所有公民(包括偏遠地區)都具有多元文化的社會參與,徹底落實「普及數位服務」、提供「公共資訊服務」,讓已然成為生活文化之科技得以融合,使公民科技傳播權成為生活的基本保障。
3.華視主播簽下經紀約 就像大明星
華視經紀公司日前簽下該台數位主播,未來經紀人將會為這些主播洽談公益活動、商業廣告代言、主持、出版等活動,而對於媒體之間的挖角動作,也一併交由經紀人代為處理,經紀部門也會挖掘、培訓新的主播。負責管理該經紀公司之節目部經理許永德表示,會出現主播經紀人制,一來是國外媒體有前例可循,再者也為保障主播本人與華視的相互權益。假如主播過度宣傳,成名後成為其它台挖角的對象,若歸經紀公司管理,則其它媒體要挖角,將全權由經紀人處理,可避免任意跳槽的問題;此外主播也將簽定嚴格的品格規範,若有脫序行為將受到違約懲罰。
小編媒批:主播成為明星,進而商品化,似乎已經是見怪不怪的事情。一波波男女主播的緋聞八卦灑狗血般瘋狂報導,各大報娛樂版是各家主播私密大公開。現在進一步落實且制度化,將主播們納入經紀公司管理,便能更有計劃地接case,還能道德約束其行為,真是不失為聰明而有效的作法阿!?
|
|
|
|
|
媒活動
Go Public!AMG世新大學校園系列活動 4/25 ~ 4/29世新大學
4/25~4/29 影片放映會 放映影片:製造共識 ─ 喬姆斯基談媒體(Manufacturing Consent: Noam Chomsky and the Media)、追夢者(The Commitments) 註:放映場次與地點另行公佈。
4/27(三) 紀錄片《那一天,我丟了飯碗》放映會暨導演座談 時間:14:00 ~ 16:00 地點:世新廣電系實驗小劇場 影片簡介: 90年6月1日晚上6點,中國時報高雄及台中兩個編輯部的員工,到辦公室卻發現沒有工作可做,當晚台北總社派出高階主管到高雄及台中兩地宣達裁員指示,一百多名員工錯愕驚惶,半年前報社負責人才信誓旦旦保證「在位一天,絕不裁員」,此時員工才知受騙上當,於是開始組織自救會,爭取恢復在地工作權。 導演:廖德明(報社編輯、紀錄片工作者、中時裁員事件的當事人之一) 與談人:管中祥(世新大學廣電系助理教授、媒體改造學社召集人)
4/28(四) 催生公共媒體校園演唱會 時間:17:30 ~ 21:20 地點:世新大學八風舞台 演出樂團:夾子太硬啦、黑手那卡西、薄荷葉、凱比鳥、13號碼頭 主辦單位:媒體改造學社、世新大學廣電系、世新大學草根社、另類媒體發電機 協辦單位:世新大學電影社 執行單位:世新大學廣電系系學會創意媒體部RollStar音樂節目
|
|
|
|
|
媒邀稿
傳學鬥電子報秉持網路公有地(commons)精神,提供社會團體刊登公益活動訊息,歡迎與傳學鬥電子報編輯連絡(scstw2003 @yahoo.com.tw)。此外, 傳學鬥作為開放平台,若您對媒體或社會現象心有所感,傳學鬥電子報也提供讀者們互動與分享空間,只要是任何有關傳播與社會之媒體觀察、時事評論、我見我思、讀書心得等,都歡迎您來稿,來稿請附上姓名(或筆名)及所屬單位。為求慎重,傳學鬥對來稿會經過內部討論,並適時給予回應。考量人力,一個月內未見刊出視同退稿或請來信詢問,尚祈見諒。
傳學鬥相關網址: 綠林好漢媒來稿: scstw2003 @yahoo.com.tw 公共化之陣地戰: nccu.edu.tw/92451001/ 狡兔三窟發報台: enews.url.com.tw/category_new.asp 集思廣義讀書會: twmedia.org/benla/bb/viewforum.php?f=17 招賢聚義部落格: twmedia.org/scstw/
傳學鬥歡迎您與我們鬥陣在一起 └────《下次再見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