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媒體小鋪電子報

媒體小鋪電子報
2005.4.16/報主.媒體小鋪

本期內容:
《Watch Media》第90集:主流媒體的網路偏見
《關電視吧!》社大及媒改團體發起「關機運動」
《以管窺天.媒體偏見》關電視是為重新開電視
《流行開講》別讓挺公視的觀眾失望!
《來看片囉》鐵 馬 影 展
《唱出公共化!》Go Public!AMG世新大學校園系列活動
《Watch Media》歡迎來聽
《寫在後頭》

《Watch Media》第90集:主流媒體的網路偏見



播出時間:4月17日
主 持 人:管中祥         
來    賓:Lukak(PTT新聞版部部長、媒體公害版版主)

「Watch Media」播出時間:每週日上午8:00—9:00
「收聽電波」--綠色和平:FM97.3



《關電視吧!》社大及媒改團體發起「關機運動」

你要什麼樣的生活? 
社大及媒改團體發起「關機運動」 

■苦勞報導2005/04/14-1 

  商業邏輯引領下的台灣媒體日漸八卦化、羶腥化,六所社區大學及關心媒體環境的改革團體宣示將於4月25日至4月30日發起為期一週的關機運動,並且與運動發起團體,美國的關機組織(TV TURNOFF NETWORK)同步進行,希望藉由關機運動,降低電視開機率,促使電視台思考一昧追求收視率所衍伸出來的媒體亂象。 

  關機運動開始由美國關機組織(TV TURNOFF NETWORK)發起迄今已經11年,該組織認為現代人的休閒生活過渡依賴電視,影響了個人健康並疏離了人際關係。去年發起關機運動的苗栗社區大學,今年則是串連其他社區大學以及媒體改造團體繼續今年的關機運動,去年的訴求有三,思考媒體、關心健康、檢視親子生活,今年的訴求增加了兩項,規劃公益性的旅遊活動、參與藝文生活。 

  媒體改造學社執委邱家宜表示,媒改社支持苗栗社大發起的關機運動,目前電視媒體未改善前,關機運動有其必要,然而他們更認為要改造媒體必須由上往下改造整個結構,上游的部分包括股權結構、政府廣播行政管理、閱聽人媒體識讀,下游則是公民社會自覺性反抗。媒改社目前致力於上游結構面的改造,社區大學則是積極發起公民反抗,是媒改社並肩作戰的盟友。 

  位於農村的高雄旗美社區大學賴梅屏表示,不像城市藝文活動較多,農村許多人的休閒生活以電視為主,他認為農村裡非常需要媒體識讀的課程,活化大家對媒體的看法,並且他認為老一輩的人到社區大學不止於課程的學習,更重要的還有另一層的社會意義是,認識更多的朋友,改善越來越疏離的人際關係。 

  至於何謂公平的媒體,苗栗社區大學主任秘書王本壯認為,這應由社會大眾來決定,盡可能避免財團的置入性行銷,拒絕由媒體告訴你應過一個什麼樣的生活,而是民眾自主的決定、選擇自己想要的節目。 

  王本壯表示,去年的關機運動,苗栗社大吸引了1000多人,放下遙控器,參加了社大的活動,效果相當好,這一次結合全國其它的社大,希望真的能夠形成一股重要的閱聽人運動,並且進而影響媒體。 
(本文轉載自苦勞網:http://www.coolloud.org.tw/)


《以管窺天.媒體偏見》關電視是為重新開電視

文/管中祥

許多人對台灣的電視節目又愛又恨、邊看邊罵,明知道節目的表現讓人不太滿意,但若真要關掉電視長期不看,對不少人而言是天大的困難;一方面是因為電視具有獨特的魔法與魅力,另方面,電視也是人們重要的休閒與資訊來源,若真不看電視,生活似乎若有所失,因此不得不在現有節目裡「苟且偷生」、尋找出路。

不過,由美國關機組織「TV Turn off Network」所發起的「關機運動」讓關掉電視成為一種社會運動,最近幾年引發了全球各地的回響。這活動從1994年開始,當時僅有9個組織、數千人參與;2000年,包括英、美、泰等共有超過6千萬人參與「關掉電視週」的活動,至今全球已有超過2萬個組織加入這個行列。

苗栗社區大學繼去年成功的舉辦首次關機運動後,今年再次協同台灣媒體觀察基金會、媒體改造學社以「關機!扭轉生活奇蹟」為主題,開啟了第二次的關機運動。和上次不同的是,今年進一步結合國內十多個團體,並且與美國「TV Turn off Network」同步連線進行,同時提出:關掉電視,關心健康、檢視親子生活、思索媒體改造等訴求。

但從媒體改革角度來看,關機運動的確是一種相對消極的手段,甚至有人質疑,我們該多鼓勵大家收看好節目,怎麼會要大家關掉電視呢?

其實,幾年前和朋友討論是否要在台灣發起「關機運動」時,亦曾思考過:關機之目的到底為何?事實上,「關掉電視」最大的好處在於,讓我們重新思考電視和自己的關係,例如電視是不是占去我們太多的時間?電視會不會影響我們和家人與朋友的相處?電視有沒有限制我們的想像與批判力?電視是不是使我們過度依賴而失去自由與自我規劃的能力?

當然,媒體改革是個多面向的全運動,從上游的股權結構、政府傳播行政管理、閱聽人媒體識讀、媒體勞動者的自覺與專業素養、創造另類的媒體通道,以及公民社會的自覺性反抗等面向多管齊下,逐步建立社會共識,才能看得出成果。而關電視只是市民社會改革媒體的一種手段。一方面希望透過關掉電視的行動表達對商業媒體抗議,讓媒體感受觀眾的不滿,並期待其能主動了解觀眾的不同需要,另方面則藉著關掉電視的行動,進行媒體文化反省與反思,配合相關活動,凝聚媒體改革動能。就如同苗栗社大校長江明修昨日在記者會上所說,關機運動的目的在「重新打開電視」,看到更優質的媒體、創造更多公共電視頻道和電視節目。



《流行開講》別讓挺公視的觀眾失望!



文/魏玓

最近這幾年,每年會有兩、三次的機會到各地社區大學去講授傳播媒體的相關課程,面對台灣媒體商業化與八卦化的亂象,社大學員們總是相當不滿。除了大家經常提到的Discovery或是Knowledge等境外頻道之外,公視的表現,是學員們覺得目前唯一可以期待、也真的非常期待的一塊電視園地;他們希望公視做好節目,不要隨政黨惡鬥起舞,可以幫助破碎的台灣社會重建良性的溝通管道。

台灣民間這樣的期待,對資源缺乏的公視,或許顯得沈重。但若是善用這樣的期待,以回應這樣的期待為念,公視也許可以藉此爭取更多資源,並對抗非善意的政治和商業壓力。只可惜,目前公視主要的決策高層,以及部分員工,似乎未能充分感受到這樣的期待,更不用說善用或有效回應了。

兩週前的羅大佑歌詞事件,因為公視在上週辦了一場公開的座談會,似乎已經進入尾聲。公視在事件發生初始的迅速道歉動作,雖然引起許多爭議,或許我們可以說,這是公視缺乏處理相關情況經驗的結果。可是公視後續的回應,卻十足證明了他們確實還不曉得,這社會有多「挺」他們,對他們的期待有多大。

在相關發言中,我們可以發現,公視一直沒有對道歉動作所引發的爭議,有明確反省;反而覺得,因為確實有民眾反對公視播出羅大佑演唱,因此公視是有理由道歉。這中間的差距,正如社運工作者簡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