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你的耳膜戳破算了─聽音樂的勇氣
(中)
話再說回來,試聽固然重要,但又是必要嗎?
嘗試音樂的勇氣哪裡去了?你變得只敢買有打廣告的專輯,重複在媒體上聽到的旋律買起來好像比較安心,不願意花心思去尋找另一張更好聽卻沒預算做廣告的唱片,看到陌生的專輯封面陌生的團名,也升不起一點求知慾,求知慾那種東西大概在你國中上健康教育課就用的差不多了。就算唱片行店員苦口婆心的推薦給你,你還是視它如刺蝟那樣的不敢接近。也或許你沒有那麼極端,你願意承認有很多好音樂只是你沒發現,但你最後還是只買了電視上狂打的The
Killers與自然捲,而你根本不知道,自然捲在入圍金曲獎之前,早已經在小眾舞台上活躍許久;你也不知道The
Killers在唱片公司決定打廣告之前,早已默默的躺在唱片行架上將近一個多月。
什麼時候聽音樂變成了只是求安心?這並不是去行天宮求籤或是去靈糧堂唱聖歌啊!雖然說消費行為具有完全的自主與選擇性,在有限的預算之內,本來就有自由挑選真正感興趣的專輯購買,但過分依賴媒體卻是一個叫人發寒的現象。你對音樂的選擇真的是你的個人喜好,還是強勢媒體不斷炒作出來硬塞給你的?有錢做預算的唱片公司,當然選擇投資報酬率高、具市場性的砸錢做宣傳,那就像貧富差距的毒瘤那樣,讓距離越差越大,有名的更有名,其餘的小製作則無法被兼顧到,即使那是很不賴的音樂。所以,如果你不懂放膽嘗試,不懂主動去吸收、去尋找那強勢媒體之外的好音樂,你將會錯失很多。
錯失很多對你來說重要嗎?這個問題或許因人而異,但我們應該認知一點,音樂與其他藝術一樣並不適用多數決,並不因為知道與喜歡者寡,就降低它存在的價值。說到這裡,我想或許可以再回過頭來聊聊台灣的唱片行文化,因為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往往也因唱片行的訂貨策略而改變。
唱片行裡的商品,可粗分為「大貨」與「細貨」兩種,大貨就是那些你走進唱片行會像鬼打牆那樣一直看到的商品,到貨時是三、四箱來的那種(這是指一般連鎖唱片行訂貨方式),這其中有些或許是真的在市場上很受歡迎,有些則可能是唱片公司打算花大錢去做;至於「細貨」則是側插在架上的那些,包含舊貨與經典唱片。我們通常可以從一家唱片行細貨的多寡與深度,看出那間唱片行的經營走向與專業度。但有個很現實的事情,大貨往往週轉率高,CD才擺上架一天就可以賣個好幾十張,細貨則需要時間,也許需要一兩週或是更久,才會有一個人來把它帶走,但總是有人會來買。
舉個例來說。你現在隨便走進一間唱片行,應該很輕易的就可以找到New
Order的最新專輯《Waiting
for
the
Sirens'
Call》,但卻很有可能無法同時找到他們以前的經典專輯《Technique》或是《Power,
Corruption
&
Lies》;你可能很容易的買到Rolling
Stone的《40
Licks》大舌頭精選輯,但卻不一定可以找到他們的《Exile
on
Main
St.》;再或者,你也許能找到Bob
Dylan隨便一張Best
of精選輯,但卻很難找到《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或是更多他的早期專輯……,類似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了,之所以如此,原因是唱片公司也有週轉率的問題,他們已把很多歌手的舊專輯列為「專單」,需要唱片行特別下單,唱片公司才會向國外訂貨,即便那是評價很高的經典唱片。
然而,週轉率並不是單方面造成。週轉率低的專輯可能是因為唱片本身引不太起人的注意、聆聽價值低或是取代性高,導致它躺在架上一直賣不掉;但又是為什麼很多經典唱片為什麼會被列為週轉率低專輯,導致需要以專單形式來訂購呢?這可以顯示出消費者聆聽音樂的口味轉變,因為消費者追求新發行的專輯、購買有做廣告預算的商品,而不懂得去尋找與欣賞曾經存在的好唱片,而唱片行人員也不一定具備知識與專業去推廣那些音樂,於是很多應該要具備的經典專輯,便漸漸消失在唱片行的架上。
p.S:最上方圖片來源AMG,The
Clash/London
Calling,其餘圖片來源AMG
閱讀
把你的耳膜戳破算了
─聽音樂的勇氣
(上)
下篇待續..........
○關於
草地音樂節○
日期:2005/5/28、5/29每日12:00~19:00
地點:台灣師範大學分部操場(北市汀州路4段88號)
兩日聯票票價:兩日門票預購價850元;兩日門票+草地音樂節合輯900元(各大唱片行已開始販售此款套裝)
購票系統:兩廳院網路售票系統、誠品音樂館、玫瑰大眾唱片行
活動官方網站:http://www.grassfest.net/
活動詳情可到以上官方網站,或隨時留意懶人網站與電子報
○關於
草地音樂節活動刊物→ikimasho01草地國小音樂週記○
可以到全省的誠品書店買到,裡面除了有將參與草地音樂節演出的樂團問答考卷、專輯介紹、校外教學→淡水動物園......也可以找到我懶人Sylvie在裡面的足跡喔!
快去搶購吧!搶完就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