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2005-05-24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5-05-24》

本期內容
◎ 傳播線上:擁抱自由化迷思 阻斷公共化契機
◎ 來去紫禁城:為政不問民疾苦
◎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傳播線上:擁抱自由化迷思 阻斷公共化契機
  傳播學生鬥陣
近日有兩則新聞頗值得一併關注。一則為交通部打算於近日執行中華電信釋股預算,進行海外釋股;另一則新聞是立法院科技暨資訊委員會召開「M台灣計畫」推動專案報告,邀集行政院科技顧問組、經濟部、內政部、資策會、工研院等單位,對立委諸公們進行簡報,而立委們則對這項政策多有質疑。

兩則新聞的關連由中華電信公司電信基礎建設的最後一哩(last mile)所連結。在過去黨國時代,為維繫其執政地位的穩固,以及確立國家發展所需的基礎建設無虞,長期動用社會集體資源建造傳播與通訊之基礎建設,這當中絕大部分的電信建設屬於第一類電信事業的固定網路部分,在業務上涉及了市內網路業務、長途網路業務、國際網路業務、綜合網路業務以及電路出租業務等。而這些業務在2000年底之前,是由電信總局(1997之前)、中華電信公司(1997之後)所獨攬。

從1987至2000年這段時間,台灣政治逐漸民主化,但是電信事業卻逐漸朝商業化邁進,以至於1997年的台灣電信市場,已經是以商營為目標的中華電信公司所獨佔。然而在那個時間點上,該公司的產權仍由國家所主導。另一方面,依照「電信法」第11條之定義,第一類電信事業是指經營以設施(facilities-based)為基礎之電信事業,亦即經營者本身投資設置基本交換與傳輸之電信設施,以提供基本電信服務(basic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s)之事業,已經說明了植基於第一類電信事業的固網基礎建設所提供的服務,是該產業獲利營收的主要來源,而這些建設與維護動員了大量的社會資源,在國家尚具管制力量時,卻鮮少(或者有也是相當狹隘地)將傳播資源進行普及、公平的重分配,著實斷送了電信服務普及近用的公共化契機。

爾後,政府在2001年延續1990年代電信自由化的既定發展策略,開放3家民營固網業者(台灣固網、亞太固網、新世紀資通)陸續開台,使得用戶迴路、也就是最後一哩開放與否成為議題。這當中,爭議的焦點與基礎建設資源的分配有密切關連,涉及當初3家固網業者在國家資訊基礎建設(NII)追求300萬上網用戶的政策目標下,承諾取得執照之後在6年內建設一百萬門號,然而中華電信公司卻掌握固網用戶迴路,遲遲不肯加以轉型運用,繼而成為其他3家民營固網業者經營困難的託詞。

台灣的電信政策在基礎建設資源的分配上,從此陷入了合法性的危機。一方面有圖利中華電信公司之嫌,另一方面NII的政策目標也無望達成。經過近兩年的商業協商後,2004年6月15日,中華電信終於同意開放民營固網業者租用語音用戶迴路之使用,但條件是必須排除寬頻上網的使用,這一來又大為減低民營業者租用的意願,成為租用上的實質障礙。

前述用戶迴路的談判陷入僵局,而台灣當局近期所提出的解決辦法,則是行政院透過「5年5千億公共建設計畫」以及數位台灣計畫(包含了M計畫),規畫由內政部在2004到2006年編列3百億元預算,打算在全國各縣市興建6千公里的共用管道,待建置完成後將產權歸地方政府所有,提供固網業者承租,成為中華電信用戶迴路以外的替代網路。此舉除了解決新舊固網業者間的用戶迴路租用爭議,也確保6年(2003~2008)6百萬寬頻到府用戶目標得以順利達成。

目前M計畫的部份,從報端資訊得知可以在台北、高雄、台南略見績效,主要被地方政府以無線寬頻城市的口號加以宣傳。然而,這些無線寬頻建設的得標廠商,絕大部分與民營固網業者(中華電信除外)的所有權結構如出一轍,加上台北市以BO的建設方式為先例,除了中央政府圖利廠商的疑雲又起之外,地方政府也有順勢加入的跡象,而當初固網開放的交易成本也藉此機會轉嫁給全體社會,結果是台灣全體公民無可避免地仍是輸家。

順此脈絡,中華電信最近一波在海外拍賣ADR的動作以及接續而來的國內釋股,將有可能使得政府官股比例降至5成以下,促使基礎資源之公平分配的公共化想像,在原本積重難返的情勢下,正式丟下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台灣資訊發展政策的用戶數迷思,在達成與否尚未定局時,就已經預先將台灣資訊建設普及近用的公共想像摧毀殆盡;而成就者,或許也就僅止於那些在國家去管制與再管制的過程當中,得以橫跨固網、手機、無線寬頻產業的資訊產業龍頭。

Our Questions

1.新自由主義作為世界普遍的風潮,然而,台灣為何擁抱得如此快速而不加思索?

2.中華電信罷工事件,凸顯了電信自由化過程哪些矛盾的面向?

3.媒體公共化運動累積20幾年來的論述,可為國營企業自由化帶來哪些啟示?

媒大事

1.新聞週刊5月2日刊登一篇古巴關達那摩灣美國海軍基地有褻瀆回教「古蘭經」情事的報導,在阿富汗等回教國家引發至少已造成17人死亡的反美暴動。最新一期新聞週刊已經承認該篇報導有誤,總編惠泰克表示道歉,並在稍晚發表「撤銷該篇報導」的簡短聲明。

小編媒批:此次事件爭議在於新聞週刊引述不具名官員的談話作為消息來源。而這種新聞來源一如兩面刃,可能是大獨家讓媒體海削一筆;但也可能是權力精英操弄媒體之手段,致使媒體威信掃地。該篇報導記者伊西科夫,曾以揭發柯林頓性醜聞而聲名大噪,如今卻跌了一大跤。

2.公視計畫推出兒童青少年數位頻道,預計一年約需3億元經費,新聞局長姚文智表示,此一方向新聞局全力支持,預計在公媒體集團成立後,公視家族頻道可以運作得更為健全。公視規畫的兒少數位頻道,預定服務目標是4至15歲,內容以趣味、創意、開朗、有愛心及上網、互動等為目標。節目部經理王亞維說,全台灣電視圈一整年製播兒童節目占總節目量2.2%,兩個境外兒童頻道大多只播日本或美國卡通,東森幼幼台則與商業成功結合,總結來說,台灣兒童青少年節目質量嚴重不足。

小編媒批:東森幼幼台顯然已壟斷幼教影視娛樂市場,但除了部份自製節目塑造出西瓜哥哥、水蜜桃姊姊等明星外,大多的節目仍是以播放日製卡通為主。反觀政府近年提出之影視文化創意產業計畫,可否與幼教卡通結合,齊收綜效之利?

3.曾針對2004年總統大選的「兩顆子彈」提出批評,而在國內引發藍綠兩陣營影迷激烈對罵的影星成龍,又在坎城表示:「因為一小撮人搞得不愉快,所以未來4年我不會去台灣。」

小編媒批:成龍大哥應該說:「中國影視市場商機無窮,台灣票房收入也才一小撮,所以我要放棄台灣市場。」
(回目錄)



來去紫禁城:為政不問民疾苦
  魏宏晉(北京大學博士生)
連宋二位台灣在野黨主席相繼訪問中國,在中國形成一股旋風,中共政府順水推舟送了幾個「大禮」,在輿論形式上取得制高點,讓我國政府進退失據,要也不是,不要也不對,立場十分尷尬。

作為執政黨,民進黨在中國政策上根本毫無作為可言,堅壁清野的做法,壓制不了中國的咄咄逼人,反而憋死台灣自己人(如果政府還把有台灣戶籍的2千3百萬人一視同仁,不管大陸新娘、台商或台灣留學中國的學生都叫「自己人」的話),因此只要在野黨在台灣和中國關係上作文章,幾乎毫無招架之力。而打不過人家就耍賴是台灣政客們慣用的絕招,在野黨在立法院癱瘓國會,讓執政黨啥也幹不了;執政黨大送紅帽子,讓在野黨對國家的忠誠度變得十分可疑。兩邊相互毀滅,倒楣的是可憐的台灣人民。

當我們的政黨只嫻熟於內鬥,卻對外面世界正在發生什麼事啥也不知時,就會做出很可笑的事,而且被真正的對手玩弄於鼓掌之間。就像這次中國送給連宋二位的禮物,其實多是華而不實的虛禮。但是基於政黨管窺的認知,民進黨從「政治陰謀」的角度出發反對;泛藍政黨在「為台灣人謀福利」的立場上沾沾自喜,但是都因為搞不清狀況讓老共在後面暗暗竊笑不已。

就不說熊貓了,這種動物全世界只在中國剩兩千多隻,自古就被當「王昭君」到處去和番,牠們無法表達自我意願,任人類安排生張熟魏。如果有能力作選擇,牠們顯然願意離開動物園牢籠,優遊於自然山林,而非坐上飛機環遊世界。

這次連宋來,分別在最具代表性的中國高校北大和清華演講,這兩個學校裡台灣留學生不少,大家最關心的問題當然是有關未來出路的問題。在中國,台生不能進入公家單位任職,沒資格參加證照認證考試,所以畢業後想在這裡發展是很受限的;至於回國去,除了會被當台奸遭白眼外,政府把在中國取得學歷的台灣人當愛滋病患,不給予學歷認證,排除於公務單位和學校機關任用資格外,希望藉此隔離「中國病毒」在台灣的蔓延。

政府在對待中國學歷承認問題上的無知與顢頇,讓政治對手不費力氣地聯手演了齣收買人心的高手戲碼,中共宣布將讓台灣學生和中國學生接受同等待遇,不再差別收費;以及逐漸放寬台灣學生在中國就業的限制,台灣在野黨也自以為為台灣學生爭取到了莫大的恩惠而樂不可支。

其實台灣人都被耍了。

就學費而言,原來台灣學生在中國求學的學費是按外國學生的標準收費,以北大文科為例,在2003年以前,每位博士生的收費是一年3萬人民幣,但是在入學考試如果達到一定標準會有獎學金,也就是免學費、住宿費,以及享受每個月助學金補貼和醫療公費,和本地生的待遇是一樣,甚至比本地生好一些,因為2002年起本地生要交住宿費,公費台灣學生住學校宿舍理論上也得交錢,但是不知什麼原因至今卻一直沒收。

2003年開始,台灣自費生在中國的學費減半,但是這項政策不溯及以往,同時公費生名額也減少了,以前約有10分之1的台生享受公費,該年起人數大約減一半。去年起,基本上學校已經不提供台生公費待遇,這樣的做法據說是要配合明年可能開始實施的研究生全面收費的措施,如果如此,早先有人估計博士生3年的學費和住宿費約是3萬人民幣。也就是說,以台生目前的收費標準而言,到本地生全面收費的實施後,本來就差不多會打平,這禮根本不必中共總書記送,原本實現的可能就跟太陽明天要在東方升起的機率是一樣大。而所謂爭取到「台生和本地生一樣待遇」,中國政府不費吹灰之力把台生降格為「中國公民」,但又不真的給公民待遇,台生又當籌碼被兩岸聯手玩弄一次。為什麼台灣這些政客老自以為是,跟中國談問題時,又不諮詢真正了解問題的當事者,拿感冒藥治痔瘡,什麼跟什麼呀?

台生在中國求學,其實學費並不是最大的負擔,不計算生活和旅費,最怕的是學校亂收費的問題,北大、清華等名校不會有這樣的情況,但是其他學校,如中醫藥院校私下收費就很恐怖了。我知道有個學校要求台生得交50萬台幣的「註冊費」才能入學,這種錢是不可能受政府節制的,因為這是中國二三流高校生存之道,要斷人財路,他們肯定跟你拚命。

台灣這幾年基本處於鎖國的狀態,官方對最大鄰居中國的態度不是「視而不見」,就是完全的敵視;而在野黨堅持為反對而反對的立場,對於中國又有太多一廂情願的想像。這兩種不同極端的想像,都是建立在對中國不了解的基礎上產生的,以這些想像來建構各自的中國政策軸線,那簡直是歪斜到不忍卒賭。所以想飛北京,但終點卻到了華盛頓,差別十萬八千里還不只。受制於人該怪自己作繭自縛。

當前的台灣誰最有資格對中國政策發言和建構?捨現在被政府當作「賤民」階層的台商、大陸新娘和台生外,我實在不知道還有誰能比這些人對中國有著更多了解的?把這些打開中國之門金鑰的人群排除在「台灣人」行列之外,逼迫他們在台灣和中國間只能有一個選擇,這是個多麼蠻橫、霸道與無知的政府呀!

在中國送了台灣學生所謂的「大禮」後,我國的教育部迫不及待的強調,「政府不鼓勵台灣學生赴中國求學」,所根據理由則是「台灣教育制度優於中國」,我實在不想反駁這種「先進」與「落後」對立的二元論,會發此議論者不是狂妄就是笨。台灣那麼「強大」與「先進」,幹嘛我們不快去中國教化或消滅他們?這樣不是一勞永逸嗎?而不管要教化或消滅中國,總要和人家接觸呀!不然還想用台灣最傳統的起乩殺人於千里之外的祕術成事嗎?

我們有一群不食人間煙火的笨蛋政客,難怪老被中共耍著玩,玩不轉人家別怪人家橫,該好好想想自己是不是太笨才對!

(回目錄)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本報誠徵閱讀經驗分享,歡迎教師、家長及學生分享經驗,題材包括如何推動學生閱讀、啟發學生閱讀興趣、學生閱讀心得或小書評,文長500~1500字皆可,投至fiveguys@ms19.hinet.net,凡經採用,敬奉薄酬。
(回目錄)



參觀立報:
http://www.lihpao.com
寫信給小編 e-mail:
fiveguys@ms19.hinet.net
立報地址: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一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