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5-05-30》 |
本期內容 | |
◎ 叨絮瀘沽湖:終將說再見 | |
◎ 做別人沒做過的事 張守慧精研猶太語言學 | |
◎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
叨絮瀘沽湖:終將說再見 | |
雲小小 | |
一個人上路 一個人上路沒什麼好害怕的,只要你有目標,那個目標,如果不是另一個人,也許是一群人。對於歸屬的需求,在旅行的時候變得特別強烈。 準備離開瀘沽湖時,不知怎麼,突然有點覺得感傷。唐斌問我:「下回就自己來啦?」我說:「下回來,一定要親自走湖一圈,不坐車。」蛙蛙過來抱抱我,送我上車。搭小包車回麗江古城,12點半上車,5點半左右,車行抵達麗江。 一路上,車子走走停停,一下子下車買水、一下子拍照,金沙江、瀾滄江以及長江的三江匯流景色,都讓同行的重慶旅客驚呼不已。我吃了避暈藥,一路昏沉,陽光熱烈,坐在助手席的我,懶得下車,他們還好心買了水果請我吃,包包裡塞了L給我的水梨、蘋果還有重慶旅客好心卻酸不溜丟的橘子和一點都不甜的石榴。 司機也很妙,彷彿一點也不趕時間,到了三江匯流處,不但下車解說,還把車上壞掉的卡帶抽出磁帶,在江上表演「漂浮」特技,興奮地說:「看見沒,會這樣飄起來的,特別吧!」旅客們高興地玩著漂浮錄音帶,我看著黃濁的金沙江,想著這上游的污染尚且如此,下游恐怕更難想像。 好不容易,大家拍夠玩夠,繼續上路。抵達麗江時夕陽西斜,本來L要我打電話讓小龍來接我,可是我想時間還早,而且我其實偷偷地記下了小店的方位,萬一真找不到,再打電話也不遲。 從大水車進入古城,先找到四方街,然後從四方街廣場的牌坊對面巷子鑽進去,咦,艷兒看見我的時候嚇了一跳,我居然自己找到路回家。我也很驚訝,原來方向感一向不好的我,在這裡卻彷彿變成另一個人。 艷兒看著我,說:「玩得很開心吧,看妳一身灰撲撲,等L一到,先去洗澡?」果然,3天沒有洗澡,我已經快受不了。 在麗江洗澡 洗澡在這裡是一件事。不像在旅館或是青年旅館多半有附屬的浴室,這裡不是家家戶戶都有浴室,而是得上澡堂。第一次上澡堂,非常新鮮。L和我背著小包包,走過四方街、穿過東大街,幾乎要走出古城。這是一家飯店附屬的澡堂,門口有個收錢的櫃檯,玻璃櫃檯裡販售一些肥皂、洗髮精,一位中年大姐收下3塊錢,我和L開門進入澡堂。 我想像中的澡堂是日式湯屋的規格,一個大池子,大家親親熱熱地一起洗澡。不過這裡不是這樣的。一進門,白色水蒸氣撲面而來,流水聲嘩啦嘩啦,水泥隔間把澡堂格成一個一個的小方格,簡單的門簾隱約看得見隔間內的人影,牆的另一面是一排開放的置物格,狹窄的空間裡,女人們摩肩擦踵,門口的大姐顯然沒有作好人數控管,有人還沒洗好、有人只好在簾外等待。 當乾淨溫暖的水從頭淋漓而下,我充滿幸福感。幾乎有點不知所措地,不曉得該怎麼珍惜這得來不易的機會。水龍頭與熱水器這種平凡無奇的家電設備,居然會成為我的鄉愁。 記得在永寧的時候,和L的三姐達史拉錯談到她的香港之行,她對香港家庭普通的浴室設備驚嘆不已:「怎麼會有人想到可以設計讓你這麼方便的東西呢?」我看著她認真的神情,心裡也覺得,是啊,我怎麼從來不覺得有抽水馬桶、溫暖自來水是一件應該感恩的事情?它們的存在如此自然,而且很多家庭都還有一套以上的衛浴設備,我們卻不覺得這樣浪費。 洗完澡,換上乾淨衣物,離開澡堂,覺得渾身都醒了過來,走在夜晚的麗江古城,圳溝裡飄著小船,船上點著蠟燭,燈影搖曳,一路順著水流緩緩飄走,有種置身天堂的飄飄然。 麗江的最後一夜 最後一夜,小龍、艷兒和李軍幫L和我送行,下一回,不曉得何時能再見,氣氛有點感傷。在酒吧一條街的一家小店的露天咖啡座,喝啤酒、吃米線、炸薯條。L淡淡地說著出國讀書的計畫,小龍和李軍打算拓展商務,在束河古城買了小店面做生意。 話總是說不完,L一邊笑鬧要吃一口艷兒的米線,一下又要喝誰的啤酒,說下回來要過3年了,3年以後大家在哪裡啊?會是什麼樣子呢?夜深了,旁邊的垂柳風情款款,清澈水圳的底下,溫柔的水草飄來晃去,沒有人能回答。 第二天一早,7點半不到,傳來隔壁的鬧鐘響,鬧鐘被按掉,聽到小龍喊:「起床囉!」我們一邊盥洗,向來睡到中午的小龍和艷兒一臉惺忪起來張羅我們。清晨空氣冰涼,艷兒怕我們餓肚子上路,堅持到廚房做了米線給我們吃,帶著飽滿的幸福上路,小龍艷兒一路送我們走出古城,講了價、上了車,還塞了錢給司機。這種時刻最是難受,心裡難受,臉上的表情也不由自主,應該開開心心揮手說再見,可是卻怎麼也笑不出來。雖然笑不出來,心裡卻是滿溢著幸福的,我想,那是愛。 總是要告別 告別了摩梭的A-mi、A-vu、告別了彝族的阿牛、告別了瀘沽湖的唐斌、蛙蛙、甲澤、告別了麗江的小龍、艷兒、李軍,告別了這趟旅途的美景良辰,接下來,我和L也將面臨告別,這是我們兩人都不擅長的事情。 昆明機場是告別的場景,L要飛北京,我要回台北。時間還早,我們倆想喝杯咖啡,機場咖啡一杯30塊,比台北的星巴克還貴,台灣人開的。 L問我這趟旅行感覺如何?我覺得這是一趟幸福之旅,我們遇到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意外,都是美麗的經驗,雲南之於我,猶如外太空,還好有L在,她是一個很棒的田野考察同伴,讓我能夠看見這些奇特的地理、人文風俗背後的深刻,並擁有如此溫暖真實的體驗,這段經歷,是我們一起創造出來的,這一系列遊記,如果沒有L,也將不存在。 |
|
(回目錄) |
做別人沒做過的事 張守慧精研猶太語言學 | |
中央社 | |
「不想走傳統研究路線,想做別人沒有做過的東西」「多學一種語言,就是打開世界另一扇門」,這是目前台灣唯一的猶太語言學者、文藻外語學院德國語文系助理教授兼系主任張守慧致力研究冷僻學門的動力。她說,唸書一點都不苦,就看自己要學到多少。 就在目前已有人倡導除了英語外應該學習第二外國語之際,在張守慧個人網站上卻記載著她專精德國文學、德國語言學、猶太文學、猶太歷史和意第緒語文學,讓人感到再「高深」不過。 事實上,一如德國人給人的刻板印象──一板一眼,對照張守慧在治學上,頗有相似之處。自文藻德文系畢業後,她考取輔仁大學德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研二時,就考上公費留學,但仍讀完碩士學位後才出國,在德國唸了6年,拿到德國特里爾大學德國語文學系博士,並曾任特里爾大學德國文學及語言學系助教、德國特里爾市天主教團契「猶太文化與德國」研究小組組長,最後回到母校文藻貢獻所學。 五年級生、台灣麻豆人的張守慧,默默研究德國、猶太語文學,當別人把視為「難」的冷門科目避之為恐不及的時候,她卻執著地要將它「搞懂」,從唸德國文學,進而再研究猶太歷史,學習希伯來文中的流亡語文(意第緒語文學),她告訴記者,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感覺很好。 個子嬌小、喜歡歷史的張守慧,自認很「膽小」、「保守」,但也坦承,只是因為不喜歡當「跟屁蟲」,想做別人沒有做過的東西,所以,才會想從德國文學中研究猶太歷史,卻自此踏上這條別人眼中的冷僻學門研究之路。 她回憶在學習意第緒語文學時,由於它包含了85%的德文語素、10%的斯拉夫語素及5%的希伯來語素,開始時花了不少時間閱讀、研究,但愈唸愈有趣,最後還要「解碼」,就好像時下暢銷書《聖經密碼》一樣,張守慧以「非常好玩」來形容。 因為目標明確,張守慧一步一腳印的完成心中的夢想,儘管在德國有不少研究猶太史和猶太語言學的專家,但她卻是至今華人學術圈中,首位研究猶太語言學的學者。 張守慧表示,在德國求學過程中,德國人對居然有東方人有興趣研究猶太歷史,感到不可思議,因此,也很熱心協助她的研究,而這也驗證她「多學一種語言,就是打開世界另一扇門」的想法。 治學嚴謹、自我要求也高是張守慧友人對她的一致評語,但張守慧了解,語言是溝通的橋樑,而每名學生的資質都不同,要對德語有興趣學習,並靈活運用在日常生活中,教學上就要有方法。 因此,對於既是學生、又是「學弟妹」的文藻人,她融合東西方教學方式,在課堂上採用「互動式」教學和同學們共同研究討論,希望能夠拉進彼此距離,增進學習效果,私底下,也和學生打成一片,隨時幫學生解決學習問題。 她在教學上的努力,可以從文藻德文系學生形容張守慧是露德樓(德文系辦公室)的「開心果」看到成果,就連農經專家、文藻外語學院校長李文瑞也對張守慧的教學和研究成果給予高度肯定。 雖然有人說,德語是世界上最難學習的語言之一,但張守慧以過來人的經驗說,如果大家都能以誠心、自動自發的態度學習,把它當成自己的朋友,主動接觸、關心,這樣,德語也會是個很簡單的學科。 張守慧還認為,如果立定志向要在學術界發展,就不要怕辛苦,有了目標,要勇敢去追夢,而女性若能發揮吃苦耐勞、細心的特質,成功的機會更大。 「讓世界看到台灣」,張守慧當初在德國求學,讓西方人看到了台灣學生努力研究學問的過程,現在,她在校園築起語言學的樂園,也希望在系主任任內,能帶領同學跨出文藻大門,並踏上德語系國家土地,展現台灣學生學習的實力。 想起當初只為了不想和別人做一樣的研究,就去寫猶太人形象轉變的論文題目,到目前成為猶太語言學專家,張守慧期勉年輕學子,「萬事起頭難,不要害怕和別人不一樣」,每個人都有潛力,套用一句德語「-Woein Wille ist, ist auch ein Weg!」(有志者,事竟成),相信只要立定目標並努力去做,凡走過的必留下痕跡! |
|
(回目錄) |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 |
本報誠徵閱讀經驗分享,歡迎教師、家長及學生分享經驗,題材包括如何推動學生閱讀、啟發學生閱讀興趣、學生閱讀心得或小書評,文長500~1500字皆可,投至fiveguys@ms19.hinet.net,凡經採用,敬奉薄酬。 |
|
(回目錄) |
參觀立報: |
http://www.lihpao.com |
寫信給小編 e-mail: |
fiveguys@ms19.hinet.net |
立報地址: |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一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