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從《變形金剛》(Transformers)談美日科幻大混血 ▌鄭運鴻˙著
|
我想,除非你是個長期離群索居、不食人間煙火的現代隱士,否則在這年頭,要完全沒接觸過《變形金剛》[註1],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打開電視機,偶爾會看見汽車變成機器人;走進玩具店,隨時會發現飛機變成機器人;甚至連上了網路,都還能下載到Nike看板球鞋變成機器人的廣告短片……
講到《變形金剛》,相信是不少大小朋友的最愛:從當年賣場量販的粗糙玩具,到今天網路郵購的限量模型;從當年手工繪製的卡通影集,到今天電腦特效的 3D動畫;從當年彩色印刷的漫畫圖鑑,到今天虛擬互動的遊戲軟體;從當年鄰居玩伴的角色扮演,到今天同好社群的博覽大會[註2]……《變形金剛》儼然已經超越了「兒童節目」的範疇,而成了一種值得研究的「文化現象」。
不過,對於這一切究竟是怎麼開始的?這種「萬物可變機器人」的瘋狂點子究竟是誰發明的?大家難道一點都不好奇嗎?嘿……這部堂堂跨入二十週年的《變形金剛》發展歷史,其實是科幻文化中一段非有趣的典故,且聽科學怪人慢慢道來。
話說1980年代初期,在日本這個瘋狂熱愛機器人的國家裡,有一家很有名的玩具商TAKARA,生產了一系列稱做《微星小超人》(ミクロマン; Microman)和《戴亞克隆戰鬥隊》(ダイアクロン隊;Diaclone)的可動機器人玩具,透過簡單的組合與變形,這些機器人可以轉換為電器用品、汽車、飛機、……等等形狀,一時之間頗受歡迎。
偶然間,美國玩具大廠「孩之寶」(Hasbro)公司注意到了這個變形機器點子的龐大市場潛力,於是登門找上原創者TAKARA公司,希望由兩邊的設計師共同合作,挑出《微星小超人》和《戴亞克隆戰鬥隊》裡一些出色的創意,加上全新的故事劇情,重新包裝成整合玩具、動畫和漫畫且更具國際市場賣相的獨立作品──於是從1984年開始,《變形金剛》就以動畫片的形式,陸續在美國和日本分別上檔了!
這部由美日專業者共同設計造型、編寫劇情、繪製動畫的跨國集體創作,由於集合了雙方之長,而獲致空前的大成功:天馬行空的科幻創意、正邪對壘的熱血故事、精巧無比的變形機制、推陳出新的角色造型,再加上色彩鮮明的美術風格與金屬動感的搖滾配樂,《變形金剛》不但擄獲了美日孩子們的痴心、掏光了兩地家長們的荷包,甚至還挾著動漫畫和玩具的強勢傳播力量,以不同的語言攻佔了不同的國家……
「在遙遠的宇宙中一顆名為『塞博特恩』(Cybertron)的星球上,生活著一種稱為『變形金剛』的機器生命體,他們在漫長的演化中分成了兩派 ──崇尚正義和平的『博派』和殘暴侵略成性的『狂派』[註3]。兩軍之間進行了數百萬年的戰爭,幾乎耗盡了星球上所有的能源。『博派』領袖『柯柏文』(Convoy或Optimus Prime)決定率領族人前往宇宙中尋找新的家園,但邪惡的『狂派』首領『密卡登』(Megatron)卻尾隨而至,雙方戰艦意外地墜毀在太陽系的第三行星──地球──之上。數百萬年後,因火山爆發而重新啟動的主電腦,分別依照汽車和飛行器的形象改造雙方。於是,戰爭重新在地球上展開……」
為了便於年齡層較低的孩子觀賞和理解,《變形金剛》採取了最顯而易見的刻板印象:除了雙方陣營擁有的「標誌」不同之外,做為好人代表的「博派」戰士,個個都有一雙理性的藍色眼睛,而變身後的型態也以「民用科技」為主(如:卡車、警車、救護車、工程車……等);而身為壞人象徵的「狂派」,則個個擁有一對激動的紅眼,並且以「軍事武器」為變形基準(如:手槍、坦克、戰鬥機、直昇機……等)。這樣的設計,在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與啟發青少年的想像力之餘,也順帶傳達了科技發展「為善為惡存乎一心」的雙面刃特性,可謂一舉兩得、寓教於樂!
這些就是二十年前《變形金剛》最原始的背景故事。雖然現在聽來難免顯得幼稚荒謬,但當年被這場「機器人龍虎鬥」所深深吸引的孩子們,如今都已經長大了。拜《變形金剛》這部混血科幻作品之賜,這些不分國籍的青年與少年們,對於「機器人」這項科技的觀感,跨越了時空的隔閡與藩籬,逐漸建立起一種共有的「機器人文化」。
原本在西方世界的印象中,機器人的戲碼不外乎「機器人壓迫人類」或「人類壓迫機器人」,而機器人的角色也不外乎「失控的狂人」或「卑微的僕人」。但因為《變形金剛》的緣故,歐美的孩子們慢慢接受了「正義機器人」的形象,也經歷二十年來「機器擬人化」的薰陶而降低了文化中對機器人根深蒂固的敵意。更有甚者,日本式團隊合作犧牲小我的組織精神,也透過一集集《變形金剛》的故事,深入個人英雄主義盛行的歐美社會當中。
而對日本的孩子而言,從《變形金剛》裡,他們提前見識到機器人除了作為「人類最好的朋友」和「與人類互相依賴」之外,或許哪天機器人也將成為獨立的生命體、擁有自己的個性身份,並追求自由生活思想的可能性。不同於日本社會的壓抑個人發展傳統,美國人為《變形金剛》所加入的平等尊重態度和鼓勵獨立思維戲碼,也啟發了新一代日本孩子更勇於追求個人理想的自主性格!這樣的文化交流結果,或許遠遠超過二十年前玩具商人的本意吧……
嗯……又到了科學怪人下結論的時間咯:透過「科幻機器人卡通」和「兒童玩具」這兩樣一般「大人」覺得不屑一顧的東西,一場關於「科技未來」的文化融合運動正悄悄地在醞釀發酵著。聊到這兒,如果還有人覺得《變形金剛》是幼稚的東西,那表示該長大的──可能是你自己喲!
[註1] 《變形金剛》是一部美日合作的科幻作品,美國標題是《Transformers》,而日本版則為《戦え!超ロボット生命体 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戰鬥吧!超機械人生命體 變形金剛)。
[註2] 2003年08月16日早上10點,首屆「變形金剛年會」同時在北京、上海和廣州展開,全球各地的變形金剛迷都不遠千里前來參與盛會。
[註3] 由於《變形金剛》具備多元文化血統,再加之台灣地區向來也不曾系列播映,因此許多翻譯名詞都未能統一。例如:正義陣營在美國取做Autobots、日本名為サイバトロン、中國大陸譯成「汽車人」、香港則叫做「博派」;而邪惡陣營則分別以Decepticons、デストロン、「霸天虎」及「狂派」稱之。方便起見,此處主要以目前「卡通頻道」(Cartoon Network)之譯名為基準。
(原刊載於《幼獅少年》雜誌2004年12月號)
| ▌美國研發能自我複製的機器人 ▌科科報編輯小組˙著
|
美國康乃爾大學的Hod Lipson上週三在《Nature》發表論文指出,他們的研究團隊已經製作出能夠自我複製的小型機器人。
據路透社報導,這次開發的小型機器人可以自己從方形配件組裝出四塊模的機器人,複製過程可在兩分半內完成。這些機器人雖然很簡單,但顯示出機器人的自我複製是有可能的,也讓機器人的行為模式更像生物體。
研究團隊相信,這種設計能夠製造出具備自我修復的能力,在危險狀況或是太空任務時,將很有用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