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金融證照種類繁多,隨著新金融商品問世與市場朝向專業分工,新型證照也不斷衍生。目前證期會、台灣金融研訓院、保險公會推出的證照考試,林林總總多達30種,而且數目還在快速增加中。
例如,台灣金融研訓院就將在今年底前,陸續推出資產鑑價、風險管理、外匯交易等專業能力測驗,若再加上國際金融證照紛紛登台,金融證照考試何止上百種!
挑對證照,才有加值作用
考取證照到底對求職、工作有沒有幫助?答案是肯定的,不過重點還是在「挑對」證照。唯有針對工作所需,並結合個人生涯規劃,選擇合適的證照報考,投資報酬率最高,也才具有綜效、加值的作用。
目前國內金融證照可以區分為1銀行業、2保險業、3證券╱期貨╱投信投顧業三大類,雖然各有對應的證照,但由於金融業已走向跨業整合行銷的年代,因此跨業考照或取得進階證照,都是有必要的。
證照家族1:銀行業
以銀行業來說,銀行從業人員相關證照有1銀行內控、2授信、3信託、4外匯、5理財規劃人員等。台北富邦銀行人資經理蘇國華表示,如果是銀行櫃台的存匯作業人員,擁有內控、信託兩張證照就已經足夠,最多再加考一張理財規劃人員證照。
但對於理財專員來說,基於交叉銷售的需要,金控公司通常都要求理專具備信託、理財規劃人員、人身保險、投資型保單、產險等5張證照;如果能加考證券商業務員證照,更有加分作用。
證照家族2:保險業
保險業的入門證照,包括人身保險、財產保險和投資型保單,這3張證照也是保險銷售人員和壽、產險公司外勤人員所必備的證照。
有些以人壽為主的金控公司如國泰金控,要求外勤人員必須在這3張證照外,取得信託及理財規劃人員證照。國泰金控協理廖志強表示,目前國泰人壽相關從業人員,擁有其中2張證照者約27%,3張證照佔25%,4張證照佔7%,5張證照全有者佔1.5%。
保險業務員中級測驗要轉型
保險業進階證照方面,以壽險來說,包括保險業務員中級測驗、核保理賠人員、壽險精算師、人身保險經紀人、人身保險代理人等等,依據職務不同,各有不同的證照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保險業務員中級測驗。過去它被視為各壽險公司通訊處經理晉升的參考指標,但面臨銀行通路不斷壯大,加上勞退新制實施在即、退休金市場前景可期,壽險公會有意在今年下半年,將原有的中級專業測驗,轉型為「人身保險財務規劃人員測驗」,藉此培養具理財規劃能力的全方位保險業務員。
在產險部分,進階證照除了產險核保、理賠與精算師考試之外,美國產險核保師(CPCU)、英國皇家保險核保師(ACII)、美國產險精算師(FCAS;ACAS)與國內的財產經紀╱代理╱公證人考試,都是與產險最密切相關的核心證照。
證照家族3:證券業
至於證券期貨和投信投顧業的入門證照,包括證券營業員、投信投顧業務員與期貨商營業員,都是執業基本必備證照;換言之,在進入該領域任職前,必須先取得相關的營業員資格。
其中,證券商營業員若想升遷至更高職級,必須考取俗稱「高業」的證券商高級營業員證照;若有志擔任分析工作,則可報考證券投資分析人員證照。而擁有高業證照者,還可以加考一科投信投顧相關法規,即可跨考投信投顧業務員證照,就考照方式而言,效益最高。
證照家族4:國際證照
除了本土金融證照外,還有不少國際通用的證照在台灣頒發認證,吸引有進取心的從業人員報考。
●理財規劃類證照
無論是銀行、保險、證券或基金公司,只要職務與理財規劃相關,都可以嘗試報考國際財務規劃師(CFP)、財富管理規劃師(FFSI/T),另外壽險顧問也可考慮取得國際認證財務顧問師(RFC)執照。
●投資分析類證照
對於基金經理人、衍生性商品分析人員、公司財務長、財務分析人員來說,強調財報分析、投資組合管理的特許財務分析師(CFA)則是搶手證照,在證券業(特別是外資機構)的熱門程度更是居冠。而櫃檯買賣中心年初引進的國際投資分析師(CIIA)證照,則提供CFA之外的另一個新選擇。
●風險管理類證照
此外,這幾年風險管理備受重視,也帶動金融風險管理師(FRM)的考照熱潮,由於這張證照涉及的層面廣泛,對於有需要瞭解商品風險的金融商品企劃人員具有加分作用。而金融研訓院也將在9月份,推出本土的「金融風險管理專業能力測驗」,值得密切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