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要以為記得拍照就夠了。讓建築與旅行的雙料癮君子陳世良告訴你,怎麼看才夠High。 不要以為讀讀歷史就夠了。讓劇場兼文字表演家李季紋告訴你,現在的北京跟北京人是什麼樣。 |
||||||||||||
|
||||||||||||
建築旅行的實用手冊 陳世良在《上了建築旅行的癮》的自序裡這麼說:「欣賞建築之美是天大的享受,特別是當你懂得一些建築專業的邏輯後。」他以賞畫做比喻:觀畫者如果了解畫作的來龍去脈,以及畫面的情境意含,就比較容易進入畫作的世界,真正受到感動。所以,如果你事前一點功課都沒做就到羅浮宮去走一圈,可能什麼感覺都沒有,白白浪費了你的體力、金錢跟時間。看建築亦然。如果沒有一點預備知識,看到高第那種花稍得不得了的房子大概還是會挺開心,但是撞上密斯‧凡德羅的時候,可能看不出哪裡特別了。 《上了建築旅行的癮》就很可以當成一本預備教材。上次談過的《嬉遊城市光影間》也算是「預備教材」,不過屬於規劃行程的實戰手冊,《癮》書則是給對建築之旅有興趣的讀者「知識與心理準備」的參考書。設計房子「創意驚人」跟「失手」怎麼分別?看看這本書的p. 50「英國普利茅斯:設計也會凸搥」跟下一章「解構風格」,就可一目了然。一樣是玻璃帷幕,有哪些花樣可以玩?(「法國里耳:是對比,還是調和?」)那些「大教堂」到底是哪裡「大」?(請看p. 117——這本書連註腳都要仔細看喔!)根本還沒蓋好的房子,有什麼可說的?(「英國倫敦:期待好建築」)每一篇文章講一棟建築,短則兩三頁,長則綿延五六頁,全都有配圖,所以文字量說起來不大,但是卻不會讓人覺得什麼都沒說。 「把抽象的感動情緒轉化成明晰可讀的語言,對我而言,其實相當費力。但似乎只有透過如此辛苦的管道,我才能與人溝通,不然那些浮光掠影的影像紀錄,只會讓人感覺『燈光美,氣氛佳』而已。」作者這麼說。他確實也給我們很多「燈光美,氣氛佳」以外的知識。 by 櫻桃馬 |
||||||||||||
抽煙會上癮,喝酒會上癮,連喝咖啡、看電影、交女友都會上癮,更不用說「旅行」也會教人上癮。 「癮」的意思是,到了一段時間,就很想去做某件事情,如果不去做,就會渾身不自在。我的「旅行癮」也有同樣的症狀:腦袋空空,四肢無力,且散失生存意志,情況頗為嚴重。 何時染上的「癮」,我也不清楚,也許是從小耳濡目染。我相信我父親也有同樣的毛病,他甚至說:只有旅行時,才能感覺到生命存在的樂趣。我好像也有類似的毛病。 無論如何,染上「旅行癮」也不算什麼壞事,至少還不至於搞壞身體、敗壞名譽,最多只是花錢、花時間、弄亂生活的次序……,其實說穿了,都是愛玩惹的禍。 〈英國康沃爾郡〉 「伊甸園計畫」是英國千禧年企畫案之一。當初單從整個計畫的規模看來,基地面積就高達二十二公頃,建築物覆蓋的面積也有兩公頃之廣,總工程款約合台幣四十億元,此案的雄心壯志可見一斑。基地位於偏遠的康沃爾郡,如果從倫敦出發到此,一趟往返至少得安排三天行程,如果觀光人潮遠不如預期,那麼事情可就大條了。只是誰也沒料到本計畫竟然出奇地成功,原先預計一年可達七十五萬參觀人次,結果才開幕八個月,參觀人次就已經超過預期的兩倍。交通壅塞,反而成了最頭痛的問題。於是當局不停對外放話,勸民眾最好選在人少的下午再來,免得影響參觀品質,而且最好提前買票,以免大排長龍等候。開館才一年多光景,館方就已經開始進行新的擴建計畫。
夢想,真是迷人,活著的人,誰也擋不住。 光從案子名稱「伊甸園計畫」,就可以明確解讀其企圖與夢想。伊甸園是《聖經》〈創世紀〉裡上帝的偉大傑作。亞當和夏娃因為偷嚐禁果,被逐出這美麗的樂園。伊甸園,長久以來一直是完美和神秘地域的代名詞。取名伊甸園,正說明這群人開始扮演上帝的角色,試圖創造完美無瑕、自然和樂的園地。 其實說穿了,「伊甸園計畫」就是建造一座植物大溫室。大英帝國十九世紀國力達到了顛峰,在殖民主義施行多年後,英國從世界各地收刮到泉湧般的財富,同時收集豐富的知識。英國人擅長綜合、歸納、分析、整理,靜態的文物可以收集,活生生的植物當然也可以收集。伊甸園裡的生物,就是來自世界各地的植物。目前可以見到的兩大溫室,一是潮濕熱帶型,一是溫帶地中海型。而室內陳列的方式,完全是以創造完整的生態環境為主軸,而非按照個別分類來展示。例如熱帶溫室裡特別設計的大瀑布,水從高處沖下,製造了許多水氣,因而提供蘭花攀附樹幹生長的有利環境。生態是活的,需要更多、更專業的照顧,所以隨時可見館內技術人員穿梭於花叢錦簇之中。 來到此地參觀的人們在還沒進到花房前,就可以遠遠望見泡型建築。光就外型看來,它一點兒也沒有建築該有的模樣,可是當距離越來越近時,越是難以相信泡泡怎麼可能變成建築?我忍不住想去觸摸一下氣膜,就像小時候別人吹泡泡時,我總像個小白癡似的追著七彩眩目的泡泡跑,當然,碰到泡泡的瞬間就是美麗消失的片刻。建築體透光膜所散發的美麗及迷幻,一樣易碎,因此建築體在配置上刻意遠離人群,讓其保持「只可遠觀,不可褻玩」清高神聖的形象。 伊甸園計畫的魅力不光是來自美學或創意,更重要的是烏托邦夢想的實現。當計畫案公佈於媒體上時,即顯出一副野心勃勃又氣焰凌人的架勢。全世界的人都等著看英國在帝國光環不再、皇家醜聞百出、經濟與文化競爭力日漸凋零後,還能變出什麼把戲。這項計畫成功推出後,英國人個個臉上有光,每個參觀過的人都死命把它形容成天堂般完美,上帝般偉大。這項計劃以及這幢建築,真的讓他們深感榮耀。 |
||||||||||||
|
||||||||||||
有關李季紋
著有散文集《北京男孩女孩》從陌生到熟悉的北京經驗,現代古都的住遊手冊,一個台北女孩的北京文化觀察筆記《北京男孩女孩》!作為一個道地的台北都會人,李季紋在北京這個國際都會裡,對於城市氣質的嗅覺更顯敏銳:她以一種冷靜而寬闊的眼光,觀察並紀錄發生在她周圍的文化衝擊與文化氣候,也見證了北京近年急速的經濟發展與城市變遷。本書分為四章:【新新北京人類】、【首都人民歡迎你】、【在北京我容易嗎我?】、【愛恨首都文藝工作者】。
作家愛情觀— 小說對我來說是— 音樂對我來說是— 電影對我來說是— 想對讀者說的一句話— 未來計畫—沒有什麼特別計畫,一切順著氣來。把現在手上這個班順利帶到畢業、排幾個自己喜歡的戲、把積欠的稿子寫完、把買來堆著的書和影碟看完。還是會一直創作下去,這是明確的。 |
||||||||||||
木馬文化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