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壇英雌出少年
我國女網好手的年紀愈來愈輕,與國內發展環境也有關。我國女網約從遷台後才發展,早期的女選手,像現在還常在國外高齡網賽中稱霸的劉香谷、張晴玲等,不是從大陸時代打起,就是因環境之便,到國外學習。劉香谷曾代表我國參加第三屆亞運,得過女子單打、男女混合雙打銅牌;張晴玲後來到美國打職業賽,曾進過排名前五十,現在看來,這仍然是難得的好成績。
但我國早期女網史上,可以看到成績的,也就只有這兩個人。一直到民國六十年初,由台銀、台電等一些公營單位培育出來的女將劉玉蘭、詹秀棉、李秀等人,打球時,也都在廿五歲左右。
培養一個網球員要「傾家蕩產」
台灣大學網球教練張思敏也認為,網球是一種十分個人化的運動,一定要心懷興趣、有幾分天賦,加上各方的全力投資,才可能打得出來。
「國外名將如馬克安諾、康諾斯打球,都是由父母全心支持,即使是培養出娜拉提諾娃、曼莉可娃、藍道的共產國家捷克,孩子打網球的第一步,仍得父母帶領」,張思敏說。
這當然與網球的基本特性有關,一座網球場,最多只能四個人使用;一筒三個普通的硬式用球,市價要兩百多塊台幣,且易磨損,三天兩頭就得換一筒球;再說球拍、球線,都是經不起折騰,說斷就斷;還有網球衣、球鞋、場地、教練費等……都要花費。因此網界常說,要「製造」一個好網球員,通常得「傾家蕩產」。
也就因為這樣,目前國內出頭的幾個小將,都是有家庭在全力支持的。像家住田中的林詩敏有個好媽媽,除負擔打球的全部花費外,還為她找了個韓國教練,下的資本夠厚。賴家姐妹的父母原在泰國經商,家境殷富,因此她們打球也無後顧之憂。
王思婷最是得天獨厚,雖然她的父親只是個中學教師,所得並不優渥,但經由台南網界的協助,王思婷白天打球場地免費;球衣、球鞋、球拍及練習用球均由肯尼士公司贊助;台南吳尊賢基金會及董氏財團,每個月也固定給她三千元及五千元的營養費。上個月台灣可口可樂公司更是大手筆,一下子送給她三年一百萬元的訓練基金。
希望在少年
這些點點滴滴的人情,證實體壇行之多年的定理--有實力就會有人注意;一方面也是體育付費觀念--要運動就需投資的具體實現。
很多人都認為,國內女網的新氣象,相當反映了國內運動界的一個現實--希望在少年。要培養一個希望並不容易,要摧毀一個希望卻很簡單。誠如一位體壇人士所說,網界目前最需要的,是如何讓這個希望延續。
※摘自【光華雜誌智慧藏】1986年11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