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5-06-24》 |
本期內容 | |
◎ 沒有人是違法的! No One Is Ille-gal! March on Ottawa | |
◎ 跨越邊境團結聯盟 上街要移民合法化 | |
◎ 加拿大成人口走私主要目的地 | |
◎ 5萬中國偷渡者藏身巴黎 | |
◎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
沒有人是違法的! No One Is Ille-gal! March on Ottawa | |
策劃、編譯■成怡夏 | |
摘要 企圖譴責加拿大政府對待移民與難民的惡劣態度,跨越邊境團結聯盟(Solidarity Across Borders)於6月18日到25日發起一場由蒙特婁到渥太華遊行,旨在喚起大眾對於加拿大境內難民與移民處境的注意,聯盟並列出四項訴求: 1.讓沒有身分及地位的人們合法化。 2.終止驅逐出境。 3.終止對移民與難民的滯留。 4.廢除安全憑證。 目前在加拿大約有40萬人沒有合法地位。6月18日星期六,遊行隊伍由卡波特廣場出發,前往蒙特利爾市。第一天的遊行於抵達肯特公園附近後舉辦街頭派對接結束,隔天將繼續往渥太華前進。(資料來源/獨立媒體) 原文?搟?搟?搟 In a bid to denounce Canada's poor treatment of immigrants and refugees, the Solidarity Across Borders coalition is organizing a march from Montreal to Ot-tawa, from June 18th to the 25th. Aiming to bring the public's attention to the situation of refugees and im-migrants in the country, the coalition has made the following 4 demands: 1. The regularization of all non-status persons; 2. An end to deportations; 3. An end to the detention of migrants, immigrants and refugees; 4. The abolition of security certificates. Some 400,000 people now live and work in Canada without any legal status. On Saturday, June 18th, the march will depart from Cabot square (Atwater Metro), heading for Cote-des-Neiges. The first day of the march will come to a close with a neighbourhood street party in Kent Park (Cote-des-Neiges). The event will feature Nomadic Massive, Syncop, and Muzion. The adven-ture will continue in truth when the marchers hit the road the next day, heading for Ottawa. |
|
(回目錄) |
跨越邊境團結聯盟 上街要移民合法化 | |
策劃、編譯■成怡夏 | |
Status, Survival, and Solidarity - Non-sta-tus people and the politics of precarity 從6月18日到25日,跨越邊境團結聯盟──一個以難民、移民與其支持者為主的團體,將展開由蒙特婁到渥太華的遊行,提出要求加拿大政府將移民合法化的訴求。 秘密生活在大城市 就在幾週前,年僅19歲的難民曼紐爾,獨自坐在位在蒙特婁北方萊佛的臨時居留所中,他又害怕又疲倦,等待著被遣返回墨西哥。這樣奇怪的處境讓他不斷責怪自己怎麼會出這樣的錯。在曼紐爾的例子中,其實非常簡單──他是個沒有身分的流亡者,他公然反抗了驅逐出境的法律。 幾天前,曼紐爾若無其事地在蒙特婁的地下鐵車站中等車,他被正在費心尋找另一名拉丁美洲男性的警察抓了起來,在這些警察的眼中,曼紐爾只是一個在地鐵流浪的棕色皮膚年輕人──這犯下了當地的街頭滯留罪。經過電腦系統清查他的身分後,移民國家加拿大確認應逮捕他,並擇日將他遣返出境。曼紐爾的雙親和7名手足都住在蒙特婁,但都是秘密住在這座城市。 曼紐爾的狀況不只是因驅逐出境而前途堪慮的年輕生命之悲歌──曼紐爾也同時凸顯了在加拿大沒有身分者之危機。對他們來說,每天的生活都是一場賭博,每天都在冒險。今天若生存下來,便可以安心入睡一晚,明天一切再重來一次。像這樣的人在加拿大約有40萬人,他們的不安應當被終止。 要不是那些在經濟上沒有困難的人因恐懼加拿大移民局(簡稱CIC)而不能抬起頭來,這樣的形勢應當是可以改變的。在蒙特婁,跨越邊境團結聯盟是個不同移民與難民團體組成的網絡,目標在於讓公眾了解他們的危機。今年6月18到25日的遊行對他們來說是件至關緊要的大事,他們提出的訴請也更擴大。這場遊行勢必相當漫長,然而比較起這些移民長年以來在加拿大的黑暗生活,這只像是廣大海洋裏的一滴水滴。 連結難民社群 2003年創立以來,跨越邊團結聯盟提供互助與支持的網絡,處在被驅逐出境威脅下的難民社群不再孤軍奮戰,在共同目標下,他們一起對抗共同的障礙與困境:CIC。跨越邊境團結聯盟這個難民動員團體,這幾年逐漸隨著過去三年面臨的奮鬥過程逐步成長茁壯。 有人說CIC在2002年夏天後提高賭注,當時的移民局長丹尼斯‧寇德瑞提出對阿爾及利亞的難民解除延緩遣返作業,馬上,數以千計在加拿大的阿爾及利亞人(大部分都住在蒙特婁),發現自己彷彿馬上要受刑般,害怕被送回那個近幾年來處在血腥戰火下、千萬生靈塗炭的國家。因此,當時無身分阿爾及利亞人行動委員會(The Action Com-mittee of Non-Status Algerians,簡稱CASS,總部在法國)一起行動對抗這場危機。經過數場抗議活動、示威遊行、機場參訪、到移民局靜坐抗議、更有一個家庭躲到教堂內避免遭到遣返,在加拿大的阿爾及利亞難民總算透過一定程序逐步取得身分。 橫跨整個加拿大的巴勒斯坦難民社群也有類似的情況。許多人以無國籍的難民身分住在加拿大境內,但仍遭遣返回到悲慘的難民營中,或是那個軍事威權統治的土地。雖然舉辦過幾次重大的示威活動,但是其力道在幾位主要策劃人士遭到遣返後而迅速削弱。不過既然阿爾及利亞人的抗爭有結果,人數畢竟佔有一定的份量。因此巴勒斯坦抗爭主導份子在與阿爾及利亞難民抗爭團以成員接觸後,決定在2003年結合成同一團體共同努力──即跨越邊境團結聯盟。 該聯盟成員之一的埃及難民阿米爾荷杜德說:「跨越邊境團結聯盟對所有這樣的人來說,是一個喘息的機會,我們爭取的是每天生活所需要的基本尊嚴,在這個世界上為什麼可以有不合法居住這回事呢?不可以……」 對無身份者來說,組織像SAB這樣的團體有相當大的風險。在加拿大政府種族主義的移民政策下,發動運動的主事者有一定的犧牲。一次又一次,這些主事者被驅逐出境,而他們主導的難民權利運動卻只被官方媒體描述為喧鬧與怯懦的行動而已。這些人的處境更讓我們看清楚,在政策制定者與執行者的眼中,究竟是如何看待移民與難民的。 加拿大一直想塑造一個人道主義的形象,即殷勤和藹地承認外國人的身分,否則不管他們到的是哪一個國家,都將陷入悲慘與窮困當中。然而這種觀點卻忽略了,加拿大這個國家的經濟甚至其他所有西方國家的經濟,若沒有外國移民的協助一定都會崩潰。更糟的是是,當地移民與難民往往被貼上製造治安不安、煽動者、以及忘恩負義者的標籤。 這種佔主導地位的概念產生的後果不難看到,溫蒂馬克思威爾在多倫多舉辦的國際女性集會中被逮捕,之後遭遣返回哥斯大黎加。過去她為廣播電台CKLN賣餅乾,在那兒自願為像她同樣流離失所的人發聲。 2004年夏天莎米姆‧阿克塔和她的家人一起由加拿大遣返回美國,莎米姆‧阿克塔是渥太華「沒有人違法」組織的重要幹部。 移民只是彈性可消費勞力? 第三個例子則格外令人怵目驚心,穆罕默德‧雀非在2004年申請身分遭拒,只因他沒有適當地「整合融入」魁北克社會。雀非住在魁北克6年,他能說法語,但是重要的是,他是一個孜孜不倦的運動份子,同時也是無身分阿爾及利亞人組織行動委員會口齒清晰的發言人。他的工作和許多在組織內工作的人促成了無身份的阿爾及利亞人合法化的過程,大約有9百人透過這個程序取得身分,但是雀非自己卻被排除在外。 加拿大政治遣返的歷史存在已久,早在1910年移民法制定時就已規定「政治犯法」得以遣返(第41章);有趣的是,雀非於2005年6月1日美國獲得假難民身分,為何美國政府認為他有資格申請到難民身分,而加拿大政府卻斷定他沒資格,這真是個奧秘。 再回到政策制定者如何看待移民問題,從上述例子我們清楚看到:移民不當組織自己的團體;他們也被假定不該讓大眾知道他們應得的權利;他們更不該贏得合法化的程序。移民一般被認為太過於努力工作,且享受著第一世界資本主義的舒適成果。然而事實是這樣版本的故事一點也沒有反應現實狀況,這樣的版本只顯示出政策制定者把移民看成彈性且可消費的勞力,以維持加拿大不斷變動的經濟中高峰的生產量。對他們而言,生存就是不斷被剝削的循環。 阿米爾荷杜德就是一個例子,他在埃及取得哲學碩士學位後到了北美,之後他做過雜貨店職員、餐廳廚房工作人員,以及速食店的計時員。「沒有身分就意味著一切從零開始,你得接受來到你面前的最微小機會;對這些難民來說,真正的機會是他們必須做某些特定的工作,若不接受這樣的工作他們的生存隨時會受到威脅。」他說。 CIC想讓加拿大人相信所有移民政策與911事件相關,由於新的恐怖主義崛起,因此有政策上的轉變。事實上,今日的政策與過去的政策概念並無二致。舉例來說,第三世界安全協議(2002)與1908年制定的連續旅行法規(Con-tinuous Journey Rule)十分相似,連續旅行法規不准移民由原生國以外的國家入境。這條法律規定之時,從印度與日本來的蒸氣船在夏威夷設了一站,以避免這些在船上的人移民入加拿大;第三世界安全協議也如此,它規定在到達加拿大前有先前往「安全第三世界」的難民,不能加拿大提出申請移民。比方說﹐若有人到加拿大前先踏上美國的土地﹐就無法申請居留。 治安問題也是住在加拿大無身分者所關切的議題。在加拿大對抗恐怖主義的戰爭中﹐往往會演變成對抗移民的戰爭﹐警察被給予額外的權利﹐通常與移民局一起合作捕捉難民。2003年8月14日的多倫多會被很多在加拿大的巴基斯坦人永遠記住﹐這天清晨﹐24名南亞人被RCMP鎮暴警察抓走﹐並馬上被羅織「危害國家安全」的罪名而入獄﹐且大部分在五個月後遣返出境。 (資料來源/http://www.cmaq.net/en/node.php?id=21367) |
|
(回目錄) |
加拿大成人口走私主要目的地 | |
策劃、編譯■成怡夏 | |
加拿大政府的智囊,弗雷澤研究所最近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在過去4年間,只有3千萬人口的加拿大共接受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難民12萬多人,是世界第五大難民接收國。而在過去20年間,共有60萬人抵達加拿大申報難民,其中50萬人獲得接受,成功率高達85%,是世界上難民申報成功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同時,近年來到加拿大申請難民的美國公民人數也大幅增加,其中包括逃避赴伊拉克服役的美國軍人、無法取得結婚證書的同性戀人士以及對布希政府政策不滿的人士。 然而,加拿大過於寬鬆的難民審核制度卻導致偷渡者大批抵達加拿大境內。由於偷渡者一旦抵達加拿大,立即就可以以各種理由申報難民,接著就可以領取政府的福利津貼,在等待難民審理期間,還可以獲得合法工作的機會。即使難民申請最終被拒,也可以提出上訴,或最終以其他途徑取得合法居留權。 中國也是加拿大的主要難民來源國。90年代,每年有約5千名中國人申報難民,但近年來已減少到每年2千人左右。中國人申報難民的主要理由是受到了政治或宗教迫害。由於中國有段時間對地下教會,包括基督教和天主教都有鎮壓行動。這些人就趁機說受到宗教迫害,才跑出來申報難民。甚至有受迫害的法輪功學員也申請難民。 在加拿大,難民申請一旦被拒,雖然還可上訴,但成功希望很低,等待時間也長。這對難民申請者來說非常痛苦。許多人在上訴也被拒後,因害怕被遣返,索性一直靠打黑工過活。 弗雷澤研究所的報告認為,加拿大的難民政策必須收緊。這不但可以減輕納稅人的負擔,還會有效減少偷渡入境者的人數。同時﹐難民審核制度也應從現行的獨立難民法官審核制﹐改為類似美國方式的移民官員審核制﹐以簡化程序﹑加快審核速度﹐解決目前5萬難民申請案積壓問題。加拿大移民部正在研究有關建議。 (資料來源/美國之音中文網﹑多倫多太陽報) |
|
(回目錄) |
5萬中國偷渡者藏身巴黎 | |
【中央社台北訊】 | |
國際勞工組織最新報告指出,法國巴黎隱藏約5萬名中國非法移民,這些人經人蛇集團偷渡到法國後,就像簽下賣身契般到工廠或餐館日以繼夜地工作,須歷經多年才能償還偷渡費,他們還因擔心被警方查獲,不敢離開住處。 香港成報昨天報導,這份題為「中國非法移民偷渡到法國和受剝削的狀況」報告指出,近10至15年期間,大批中國非法移民湧入歐洲,他們大多數來自農村,教育程度低。而滯留在巴黎的中國偷渡者估計有5萬人,其中70%住在市區,30%在郊區,但不論居住區域,他們都鮮獲僱主善待,是處境堪憐的弱勢群體。報告稱,語言障礙導致他們無法向人求助,或與援助受害者的組織接觸,檢查官員和警方說,中國非法移民很少向當局投訴。 這些非法移民每人偷渡費約一萬兩千至兩萬歐元,約折合50萬至80萬元人民幣。他們大多被安排在製衣廠、餐館或建築工地工作,每月收入僅3百至5百歐元﹐可是每天工時長達18小時以上。報告還揭露﹐中國非法移民一旦償清債務後﹐奸詐的僱主還會恫嚇向警方檢舉﹐迫使非法移民順從並繼續接受剝削。 |
|
(回目錄) |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 |
本報誠徵閱讀經驗分享,歡迎教師、家長及學生分享經驗,題材包括如何推動學生閱讀、啟發學生閱讀興趣、學生閱讀心得或小書評,文長500~1500字皆可,投至fiveguys@ms19.hinet.net,凡經採用,敬奉薄酬。 |
|
(回目錄) |
參觀立報: |
http://www.lihpao.com |
寫信給小編 e-mail: |
fiveguys@ms19.hinet.net |
立報地址: |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一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