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本拉麵怎麼那麼鹹、麵怎麼那麼硬,難吃死了。」
「這蛋糕甜死人了,一點都不好吃!」
「這咖啡怎麼是酸的?是咖啡館不會煮吧?」
「台南的料理好甜,味精放太多嗎?」
「這巧克力怎麼有酸味,壞掉了?」
「這麼辣!有誰要吃啊?」 ……
一直以來,由於從事美食寫作工作關係,比起一般人來,似乎更有機會在各種場合裡,聽到形形色色、有關美食的批評。
「那是因為,美食是非常主觀的,每個人都有自己偏好的口味,所以一道菜有人說讚有人嗆聲,很自然的啊!」——每一回,只要出現好吃與否的爭論,總有人會這麼跳出來打圓場。
然而不是的!美食此事,是定然有其客觀標準的。我總是如此相信。
正如在葡萄酒、在茶的領域裡,早就存在著一套嚴謹的評鑑體系一樣,料理的高下好壞,不管從食材的品質、火候的掌握、創作的風格與獨特性、來源地的追溯、以至於味道結構的均衡、層次的表現……,都多得是可供一一檢視審定的項目標的,絕對不僅只是個別口味的主觀認知就能夠輕易論定。
「或者,與其斷他『難吃』、『餐廳爛』、『手藝差』,是否至少先說『不合口味』,然後,等到再多點瞭解再批評?」——我總是忍不住要跟這許多驟下針砭的朋友這樣勸告。
「嚐味」,或許是人類自然天生的天賦本能,然而「品味」美食,卻需要更多的涉獵與累積與專注,才能達致。牽涉到的,可能是開放的心胸、敏銳的感官知覺、對於該項美食領域一定程度的瞭解,以及,豐富而開闊的味覺經驗與視野。
比方,日本拉麵的鹹,是因為拉麵湯頭多半齊集了各樣食材精華於一體,在口味上往往極香、極濃、極油,於是要足夠清晰的鹹度、足夠彈牙的麵條, 才能夠旗鼓相當有滋有味。
比方,甜點的甜,是因為糖的使用往往和甜點的各種質感生成,相互間有著絕大的關係;用量不夠,便難免損及甜點本身的質地表現。而也由於世界各國甜點文化每每和在地飲茶、飲食習慣密切相關:例如和果子之於日本茶道、歐風蛋糕之於下午茶,以至於西方飯後甜點所具備的解鹹解膩平衡味蕾作用……;甜雖甜,卻一一都是其來有自。
比方巧克力與咖啡的酸,其實常常是特定產地、品種風味的獨特表現。例如我近年來格外迷戀的,來自衣索比亞經過淺度烘焙的耶加雪夫咖啡、可可含量 70 %的法國 Valrhona Guanaja 巧克力,在豐富的滋味下,尚綻放著充滿果味的酸香,非常迷人……
...完整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