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3.10.22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5-07-02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追求帳面卓越終將一無所成
迎接創業型社會到來?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社論】
追求帳面卓越終將一無所成
 
 

最近幾年高等教育界吹起一陣「追求卓越」之風,在少數特選項目中投入鉅額款項,期待能夠在短期內「超英趕美」;對大學則鼓勵合併,以補助款項為誘因,使得單一大學發表論文數立即大增,可以擠入世界前百名大學之內。

姑不論這種想法只是以研究掛帥,忘記了大學為教育機構,負有教學的功能,研究過程中尤其少不了師友相親、砥礪攻錯的效應;即使純以研究論,研究的動力在於興趣與創意,並非僅以經費流向就能主宰。一般學術研究分為兩種,一是攻關式的,一是創發式的;前者目標明確,但是目標困難、問題範圍較為全面,需要大量夠格的研究人力投注,大量的資金挹注固然是成功關鍵,但是大量人才庫的儲備和學術行政人才的領導,都要積累多年才能成就,不是短期內所能為功。美國研究製造核彈的曼哈坦計畫、大陸95年香山會議議定各學門攻關項目的做法,都是這種研究方式的例證。前者有大量自歐洲逃避納粹迫害的優秀科學家合作,並加之以歐本海默的卓越領導;後者則是有大量踏實苦幹的優秀研究人員。

創發式的研究則需要基本設備相對良好、學術氣氛自由甚至鬆散的環境,方向既無法事前訂定,成果也無法完全預期。百年前的愛因斯坦在專利局中的工作,使他免於學院中的官僚作業、繁文縟節,優游於前人哲思之中,才可能有石破天驚的科學創見。3百多年前,牛頓的研究則是為避瘟疫,在遠離學校的鄉間創作出來的。

政客切望能在任期中看到政績呈現,「以三年之病而求七年之艾」,在學術界基本能量不足的情況下追求卓越,猶如以參茸補風痹之人而立使之拔足競走,第一名必不可得,其理明矣,而病人非但疾不可瘳,恐怕命或不保。學術界人物為重利所餌,力求速效,何種人會藉此攫奪權力、地位,成為學閥、學霸,可想而知。「追求卓越」之風吹過,風行草偃,只怕吹過的不是和煦春風,而是滅卻生機的肅殺焚風!我們更不要忘了,當中小學科學教育資源枯竭,大眾科學素養逐漸下降,我們又為學術研究儲備了什麼樣的根柢?

只求帳面的學術研究政策可以休矣!政府的工作應該是營造大的學術研究環境,學術研究的內涵與做法,還是讓學術界自己商量議定吧!

(回目錄)



【左右看】迎接創業型社會到來?

【左看】
為人作嫁,還是美夢成真
劉欣恆/基層社工員

依《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的「2005終結創業失敗大調查」,國人想創業的比率高達8成。若與去年青輔會的調查報告合併思考,不但可發現,國人思考創業的年齡層分布極廣,更驚人的是,許多非失業的上班族,亦不放棄黑手變頭家的創業美夢,使得樂觀看待的輿論認為,這些調查結果均顯示台灣即將邁入「創業型社會」。

受經濟不景氣、失業的壓力影響,中年失業、家庭主婦重新投入就業市場受挫後,以「創業」做為「另類就業」可能;調查結果顯示,似有更多人不滿於自己的創意、能力為公司賺進大筆鈔票,卻只為自己贏得基本薪資,而以創業做為開創另一種人生的可能。但這樣對爭取個人勞動所帶來的剩餘價值的反叛,真能落實在以創業為名的行動中嗎?

在同樣調查中被忽略的是,國人創業失敗比率早已攀升至7成,而所能投入創業的資金亦呈萎縮狀況,資金回收年限容忍度也由3年降至1年;在在顯示,縱使人人抱有美夢,可是夢想成真的可能性卻在下滑中。創意固然可在短期內提供創業可能,但面對以資本為主的市場,仍難逃大吃小的下場,而微型企業的實驗,究竟是提供階級翻身可能,還是淪為替大企業探路的先行軍,恐怕值得深究!




【右看】
爭取更優創業環境刻不容緩
林淑芬/退休教員

據去年青輔會網路調查報告顯示,發現台灣每10人中就有7個人已經創業或想要創業,比起8年前,筆者所做類似調查結果,大約10人當中有兩個人選擇創業,成長比率非常驚人。雖然目前多數輿論仍認為,是產業外移造成國內高失業率的後遺症,中高齡失業人口把創業當成謀生的備胎方案,但在實際輔導諮詢無數個案後發現,最有創業想法與行動力的,往往不是面臨立即失業威脅的族群。厭倦職場的高薪專業工作者、想圓自己夢想的家庭主婦……,他們用創意與熱情正式宣告台灣已成為「創業型社會」。

創業容易經營難,雖有相對自由的工作環境,有相對美好的願景,但面對數量龐大及資本巨大的競爭對手,要如何應對還是個重要課題。縱使坊間出版大量教導人們如何創業的教戰手冊,可是面對資本龐大的競爭對手時,再多錦囊妙計,在資源有限情況下,仍顯得捉襟見肘。

除資本與技術差距,微型企業更面對資源分配不均。相對國內各大企業,動輒獲得直接、間接的政策性補貼或稅負減免等優惠,以技術、創意見長的微型企業,只有小額創業貸款為後盾,使多數心懷壯志的創業最後只能面臨鎩羽而歸的結果。唯有透過更多壓力,促使政府釋放相對公平的政策,才能創造優良的創業投資環境,爭取創業存活的空間。

(回目錄)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本報誠徵閱讀經驗分享,歡迎教師、家長及學生分享經驗,題材包括如何推動學生閱讀、啟發學生閱讀興趣、學生閱讀心得或小書評,文長500~1500字皆可,投至fiveguys@ms19.hinet.net,凡經採用,敬奉薄酬。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e-mail:fiveguys@ms19.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