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有線電視頻道新秩序
如果突發奇想計算一下電視新聞某一小時各種類型新聞所佔的比例,可能分成政治新聞、緋聞八卦、社會新聞、消費娛樂、國際新聞及其它硬性新聞,也許會對於每日接受資訊的濃度有所警覺。
如果,禁不住牢騷:電視,我們還要忍受多久……。
前陣子閱盟提出的電視新聞頻道減半口號,與日前民調顯示,收看新聞台的觀眾當中,有四成三認為台灣新聞台的數量過多,但有趣的是,也有四成三民眾覺得新聞台的數量適當。這其中似乎透露某種矛盾與衝突,然而,與其詢問觀眾對新聞頻道數量的看法,倒不如切開縱深,質問有線電視為何老是呈現令人「不忍卒睹」的新聞品質;其中,可以探尋的也許是台灣有線電視多頻道發展的歷史,以及媒介市場的特殊性與法令管制的角色與必要性。
自1993年台灣有線電視市場開放以來,政府對於新科技始終抱持自由放任的態度。許多研究稱台灣多頻道市場(multi-channel)的來臨,始自1993年香港媒體資本家邵逸夫所投資的TVBS於台灣開播。而其後發生的系統與頻道擴張大戰,以至於斷訊風波,是為台灣有線電視擁有如此多頻道數量的背景。
1991年,香港衛星電視的五個頻道:包括衛視中文台、衛視音樂台、衛視體育台、衛視合家歡、衛視電影台,委託台灣和信集團代理大舉進入台灣市場。而政府亦於1992年有條件開放國外知名頻道如HBO、ESPN、Discovery等頻道進入台灣市場,由台灣頻道廠商代理。
此外,外資與本地業者也合資成立頻道。台灣媒體大亨邱復生挾旗下年代公司,於1993年聯合影視製作人葛福鴻的福隆公司與香港邵逸夫的TVB電視台合資,共同成立聯意公司,推出TVBS頻道;而當時的超視、中天、大地等頻道也都有港資勢力。此時,許多資金龐大的集團紛紛成立「家族頻道」,藉由不斷擴增頻道的方式意圖搶佔有線電視頻道之操控權,甚至以成立雷同性質頻道以排擠其它系統商成立之頻道。以東森集團為例,短短幾年間便努力生出各種五花八門的頻道,包含綜合及影視等內容,同時考慮新聞台的競爭利基,於2000年推出東森新聞二台,以擴張新聞台的市場優勢。同樣的,年代集團也不遑多讓,同樣推出新聞、體育、綜合、影視等頻道,並於2000年成立年代新聞台,拓展原本收視就極佳的TVBS新聞台的版圖,並透過資源共享的方式減少成本開銷。
除了精彩的頻道擴張大戰之外,台灣有線電視發展的紊亂與缺乏遠見亦可於有線電視斷訊事件中顯現。由於系統業者與頻道業者之間在換約或者競爭態勢之下造成斷訊情形時有所聞,而其中最為嚴重者,莫過於1997年底至1998年初,東森與和信兩大財團的斷訊風波,不僅影響全台收視戶,更使得斷訊時間長達將近一個月。由於波及廣大民眾權益,最後甚至由政黨高層出面協調,才結束這場鬧劇。然而此後一到年底換約時間,各台斷訊事件依然層出不窮;其後各系統商與頻道商在利益謀合之下也許互相合作,但已使得台灣有線電視頻道數量暴增,市場競爭白熱化,節目製作品質低落。其問題的根源,即出於財團壟斷競爭,罔顧收視大眾權益。
政治經濟勢力長期操縱台灣有線電視的歷史背景,使得有線電視市場各財團發展競合與頻頻易主間透出顯露而微的政治角力,實不易透過嚴謹的法律機制及政府管制進行整頓;且在當前政治氛圍下不難產生政黨干預之聯想,尤以箝制新聞自由可能造成之反彈為最大。且不探討各新聞台苦哈哈支撐經營背後隱含的政商利益(或品牌形象?)因素,亦或許新聞頻道的重要性與影響性被拿來作為最明顯實際的鏢靶,總體而言,媒介市場之特殊性與其帶有的公共性質必須經由法律及公權力的制衡加以約束,是以媒體改造學社選擇於換照此時,要新聞局「硬」起來,嚴格審照,驅逐劣幣,同時提出公民參與審照的機制,進一步深化民主機制。見諸有線電視市場自由開放的發展歷史,倘若繼續放任媒體亂象,希冀市場競爭法則頻道自然淘汰、期待商營媒體主動覺醒製作深度新聞與優質節目,豈非一種奢求?
Our Questions:
1.有線電視節目的品質無法提升的問題出在哪裏? 2.有線電視新聞數量的繁多,能夠代表意見的多元和品質的提升嗎? 3.如何能從政府管制著手,將有線電視惡性競爭所帶來的缺點降至最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