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傳廣與紀政聯袂出擊
中華體協總監督楊傳廣,希望有更多「內行人」投身體育工作。 |
楊傳廣和紀政是我國二位最出類拔萃的田徑選手。他們曾長期在美受訓,也都曾在國外擔任教練,並先後回國服務。為推展國內的田徑運動,他們經常聯袂出擊,為的是「恨鐵不成鋼」。楊傳廣和紀政曾分別在1960年及1968的奧運會中,贏得銀牌和銅牌;並皆在奧運會前後屢破世界記錄,是我國田徑運動最優秀傑出的選手。
楊傳廣目前擔任全國體協總監督,紀政擔任全國田徑協會總幹事,且都當選立法委員,進入最高議事殿堂。他們有很多的經驗及很好的技巧,可指導國內田徑選手,但他們都太忙了,忙著推展全國體育活動,忙著立法院開會……。楊傳廣只能偶爾到左營訓練中心隨機指點,紀政則常赴各地看比賽,挖掘有潛力的選手,安排到傑出教練處或出國受訓,但都無法有系統地訓練田徑運動員。
體育發展「有尖沒有底」?
身為高層次的體育行政人員,負責推動全國體育活動,並在立法院為國內的體育發展提出建言或質詢;與把經驗、技巧直接傳授給選手,為國培養運動人才;究竟何者會讓他們自己較有成就感?又從事那一項,能對我國田徑運動更有助益呢?
紀政說:「當教練可以每天看到選手的成長,以及如果帶著他們出去比賽而有好成績,都能得到直接的回饋;行政工作十分繁瑣且難立即見到成果,所以當教練較有成就感。」
「但綜觀我國田徑運動的發展,雖然有幾個還不錯的選手,但可以說是『有尖沒有底』--基層運動面不夠廣,體育風氣尚未大開,真正從事者不多。家長多半反對孩子參加校隊,使得可以選訓的人才不多,發展根基不夠穩固,因此高層次的推展工作也就顯得格外重要。」她說。
紀政與楊傳廣都有同樣的心願:「待基層體育活動面擴大後,即辭掉一切事務,專心培育新秀,希望能訓練出世界級的選手。」
王思婷最是得天獨厚,雖然她的父親只是個中學教師,所得並不優渥,但如何落實推展全民體育活動,並從中挖掘、培訓優秀選手呢?「先靠不斷的呼籲與宣導,以改變大家的觀念;然後要培養大量素質優良的教練,由好教練訓練出好選手,在國際比賽中為國爭光,激起大家的興趣與信心,再吸收更多有潛力的青年人投入,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摘自【光華雜誌智慧藏】1984年10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