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業裁員陰影重現
|
公司整併與外移愈演愈烈
|
科技業的裁員風,最近有捲土重來的趨勢。生產線的外移、科技公司的整併、以及企業獲利的惡化,讓科技工作的前景蒙上一層陰影。
|
文◎羅梅英
|
猶記得2000年網路開始泡沫化,每天翻開報紙,網路科技業裁員新聞不斷,對很多科技人來說,2000年至2001年的冬天特別長。
時隔5年,最近國內外IT科技業的裁員風再度增溫。不過,和2000年時因不景氣而大裁員不同的是,這波裁員潮所反映的是IT科技業整併、以及毛利微利化等問題。
科技工作殺手 1:生產線外移大陸
近年,在降低生產成本考量下,華碩、廣達、仁寶等筆記型電腦大廠紛紛西進大陸設廠,隨著在大陸出貨的比重逐漸加重、生產重地移往大陸,台灣生產線的規模不斷地縮編。
在台灣做為技術總部、上海松江廠做為生產基地的策略下,廣達4月傳出資遣800個技術員的消息。早在去年7月,廣達就已經因為生產線縮減而展開集團內部人力調整,受影響的廣達員工多達1,000多名。
無獨有偶,華碩6月也傳出裁員近200名,董事長施崇棠在股東會上公開表示,在降低成本的原則下,今年華碩台灣生產線精簡的動作不會停。
莊周企管顧問公司總經理周昌湘說,台灣代工業者在原廠的壓力下,不得不逐年降低成本,將生產基地移往對岸去。因為「別人都移光了,如果你不移的話,就無法和人競爭。」
科技工作殺手 2:產業吹起合併風
在產業大者恆大,強者恆強的態勢下,從金融業到科技業,合併的風潮吹不停。在市場成長空間有限的情況下,透過購併方式搶佔市場,就成為華碩、鴻海、仁寶等一線大廠的既定策略。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就表示,為達成年營收成長1,000億元的目標,併購案一直持續進行當中,將以電子零組件的垂直整合為主,預計今年下半年還有1~2個案子進行。
國內筆記型電腦大廠的全球市佔率已超過八、九成,為搶市場,從去年至今,幾家大廠合併的傳聞不斷。而主機板大廠技嘉也被點名好多次,外傳微星、華碩、廣達、鴻海、華擎等都有意入主。有分析師認為,在未來的一兩年內將會有合併發生。
除此之外,合併風也吹向LED(發光二極體)產業。繼元砷光電併購聯銓科技之後,傳聞萬海集團入主的國聯,也計畫推動與晶電合併。而TFT-LCD業者在規模效應考量下,合併的傳聞也甚囂塵上。
不過,合併對企業是喜事,對員工來說卻苦不堪言,意謂著工作有可能不保。在功能性重疊的情況下,往往是被合併端的員工得捲鋪蓋走路。
在那斯達克上市公司英特維科技(Intervideo)入主友立資訊之後,友立4月時資遣60多位員工。而去年被鴻海合併的網通設備大廠國碁,今年也傳出員工被裁員的新聞。
在企業合併的風潮下,將有數不清的飯碗應聲破碎。
科技工作殺手 3:公司經營策略重整
企業經營策略大幅度調整,往往也是員工飯碗的殺手。
例如:受到明基合併西門子手機事業部的影響,原承接西門子代工訂單的光寶科技,從今年7月1日起無限期暫停手機組裝業務,光寶原有手機組裝間接員工490人,停產後將全數由內部吸收。
除了公司主動調整經營方針,在科技變化快速的時代裡,有時候企業是被動地被趨勢推著走。
近年網路電話興起,似有取代傳統電話之勢,因此,包括朗訊和北電等傳統電信設備供應商,近年都在大幅裁減傳統電信設備研發和技術人員。
科技工作殺手 4:企業獲利走下坡
企業經營很現實的是,不賺錢就活不下去。周昌湘表示,公司一旦發生虧損,必須馬上查出原因,如果發現是產品因素的話,很有可能該產品相關的所有人力馬上被裁撤。
最近國外科技大廠因業績下滑而裁員的新聞愈來愈頻繁。IBM第一季業績不如預期,隨即宣布一連串重組行動,針對歐洲地區與服務事業部門裁員13,000人。
同一時間,全球最大印表機製造業者惠普也宣布,將裁減印表機與影像部門逾1,900名員工,以因應市場激烈的價格競爭壓力。數位相機原廠Olympus也因不堪虧損而關廠,裁員4,000人。
台灣科技業與國際市場連動緊密,裁員風是否會從國外吹向台灣,值得留意。
人力盤點將成為常態
宏碁新任總經理蘭奇上任之後,在新的經銷模式下,基本上不會再增加員工,甚至傳出裁員、獎勵優退的消息。
事實上,在全球化競爭激烈的時代裡,企業環境變化快速、產品生命週期縮短,可以預見,未來科技業裁員與優退的新聞,只會有增無減。
周昌湘認為,對企業來說,「與其說是裁員,不如說是『人力盤點』來得更貼切。」未來,企業必須時時確認員工適不適任、或者有無發展潛力,人力盤點也將成為常態性的動作。 |
|
|
證言故事:直銷商秘密武器
|
如新直銷商邱芙蓉
|
即使再平淡無奇的家庭主婦,也都有屬於她自己的故事;而最善於運用這種見證式故事的,莫過於直銷商。且看邱芙蓉如何用故事的力量,躋身如新百萬美元名人榜。
|
文◎羅梅英
|
如新直銷商邱芙蓉(右)和周劉玉美靠著到全世界說故事,事業版圖一路從台灣擴展至中國大陸、加拿大等國家 |
每一個傑出的直銷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擁有強大的開發新組織成員及客戶的能力。當上下線組織持續地擴展時,相對地,直銷商的報酬收入也呈乘數成長。
前年底躋身如新(NuSkin)百萬美元名人榜的邱芙蓉說,「做直銷,就是從說自己的故事開始。」開發新的組識成員時,先說自己的故事、分享自己投入直銷的驗談,很容易讓對方產生共鳴。
個人見證,是最好的故事
早年,邱芙蓉與先生開了一家中古車行,獲利穩定但是卻不快樂,在一番掙扎之後,她將店收了起來,去當上班族,後來又去修習教育學分,成為老師。不過,每個月夫妻倆只有固定的收入來源,讓邱芙蓉一直思考如何才能夠讓家裡的經濟更優渥。在因緣際會下,她開始接觸如新,人生從此大不相同。
從一開始排斥做直銷到決定加入如新,邱芙蓉在開發下線組織成員時,常以親身經歷做為見證,告訴對方自己也曾經思考過,到底人生要的是什麼,以及加入如新之前,她飛往美國評估如新產品與企業文化的見聞。她用自己的故事說服對方,為何要成為如新的直銷商。
邱芙蓉的下線、也是如新百萬美元名人的周劉玉美認為,「說故事是讓人家認識你,以及說服對方走入全新領域的好方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也各有不同的人生轉折及需求,只要強化這些重點,就是一個好故事。
故事包裝直銷的魅力
從事直銷,最吸引人的莫過於經濟與時間的自由。針對不同的對象,故事的包裝方法也不同。
邱芙蓉表示,在招收下線組織成員時,若面對三、四十歲以上的上班族,故事重點可放在從事直銷對於經濟無虞、退休規劃的好處;面對二十琅璫的年輕人,故事重點則要強調直銷工作的自由自在、可以四處旅遊等。當對象為男性聽眾時,邱芙蓉還會提供獎金制度、產品數據等做為輔佐。
面對年輕人時,邱芙蓉很喜歡講述周劉玉美的女兒Amy的故事。21歲時,Amy一個人從溫哥華隻身來台,當其他年輕人到處玩樂時,她很認真地開發組織成員,幾年下來,她的成長比誰都快速,30歲時就能站在世貿的講台上面對台下3,000名聽眾。Amy有一句話讓邱芙蓉印象深刻:「人人都夢想贏得白馬王子青睞,但前提是,妳要先成為白雪公主才行。」
用照片說故事
邱芙蓉與組織成員,將事業版圖一路從台灣擴展至中國大陸、加拿大、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移民溫哥華的周劉玉美笑稱,「我們就是到全世界說故事。」
邱芙蓉隨身帶著自己過去的照片,她開玩笑地說,「世界上比我美的人這麼多,我不帶照片會很挫折,」照片裡的她,滿臉肌膚坑坑洞洞,對照到眼前的她,簡直判若兩人。邱芙蓉不需要說太多如新產品的功效,因為照片就會說故事,而且效果十足。
分享公司的創業傳奇
對於每一個如新的直銷商來說,所販售的不只是產品而已,還有如新的經營理念。
如新有個「一根湯匙」的故事,邱芙蓉琅琅上口。話說1854年,一個大學剛畢業的年輕人Blake Roney,決定投入優質化妝品的研發,他以5,000美元資金,在一間地下室起家。但費盡千辛萬苦研發出來的產品,卻沒有錢包裝,只好請顧客自備容器,用湯匙為他們分裝,如新就是這樣,走過篳路藍縷的草創期。
品牌本身的傳奇故事,對於邱芙蓉來說,不只是豐富了說故事的題材,也讓公司的品牌形象鮮活了起來。
小故事,大激勵
從事直銷,被拒絕是家常便飯。每當夥伴們挫折沮喪時,邱芙蓉就會貼心說個激勵的小故事,振作夥伴的精神。
她以如新在日本排名第一的直銷商、在5年內賺進1,000萬美元的金子聖美的故事為例,他也曾在挫折打擊下,一度萌生放棄的念頭,但在妻子鼓勵下,咬牙堅持下去。「連日本第一都會受挫了,可見誰都會有挫折,千萬不要害怕遇到挫折。」
除了如新名人之外,邱芙蓉還會說一個自己的故事,「被自己至親的親人拒絕時,那種難過簡直說不出。」邱芙蓉曾經想向姐姐介紹如新,卻被無情地拒絕,「妳不要跟我說,否則就給我出去!」當時邱芙蓉難過得眼淚直流,但是她想成功的心情,沒有因此而被擊倒。
從事直銷12年的邱芙蓉強調,「每個人都可以把自己的故事說得很好,」就算是再平淡無奇的家庭主婦,也都有屬於她自己的故事。只要堅持不忘當初自己從事直銷的那股心意,就能夠成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