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第050期,2005年7月31日 ♀♀♀♀♀♀♀♀♀♀♀♀♀♀

◎多元姐妹,多元姓氏--打破漢人父權中心主義的迷思!
◎2005 GPPAC東北亞會議成果報告
◎台灣非政府組織參與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CSW)第49屆大會成果報告

♀♀♀♀♀♀♀♀♀♀♀♀♀♀♀♀♀♀♀♀♀♀♀♀♀♀♀♀
◎多元姐妹,多元姓氏--打破漢人父權中心主義的迷思!

編按:新知於2005年婦女節前夕,特別邀集女性學學會、南洋台灣姐妹會、高雄縣原住民婦女成長協會及高雄縣原住民婦女永續發展協會等團體舉行聯合記者會,提出「多元姐妹,多元姓氏」主張,一方面希望能破除家族姓氏的傳統的漢人父系中心主義,一方面也提醒台灣社會在高喊尊重多元族群的同時,應在姓氏方面展現多元的選擇空間。未來,我們將會持續進行民法中有關子女姓氏的修法討論,以及修改姓名條例,爭取用羅馬拼音登記的方式,讓原住民與外籍姐妹都能保有自己的姓名。



在強調多元文化的21世紀,我們看到家庭模式也走向多元型態,包括單親、同居、跨國婚姻、原漢通婚等各種新的家庭類型大量出現,然而法律上對於家族姓氏此一象徵符號,卻仍堅持陳腐而單一的漢人父系中心主義,迫使許多單親媽媽、原住民母親、外籍配偶等母親們及其子女,無法得償心願、選擇她們想要的姓氏。因此,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長黃長玲表示,在婦女節前夕,我們希望藉由此一記者會提醒台灣社會,在高喊尊重多元族群的同時,也應在姓氏方面展現多元的選擇空間。

婦女新知基金會副董事長張菊芳律師強調,公部門應儘速檢討修正民法第一千零五十九條子女姓氏原則從父姓之規定,讓法律面的兩性平權能夠真正的落實。由於現行民法對於母性的規定相當嚴苛,民法第一千零五十九條第一項的但書,強硬限制須「母無兄弟」且父母有約定,「為何我有兄弟,孩子就不能從母姓?」這是許多母親的怒吼。

張菊芳律師指出,以各國立法例來看,許多國家,諸如德國、中國、加拿大、丹麥、日本等國法律,都對父系和母系保有同樣尊重。基於父母血緣各半,且戶籍法已有完整之登記制度,不會發生血統混淆、淵源無法稽考之問題,因此我們建議民法第一千零五十九條應修正成「子女之姓氏,由父母約定從父姓、母姓或父母之姓。未約定或約定不成者,於辦理出生登記時,由主管機關以抽籤定之」。

我國民法不僅對母系不公平,也對子女人格權未予尊重,完全暴露出父權傳統的霸氣。由於姓氏為人格權之一部分,為維持起碼的成年子女人格權,我們也建議民法第一千零五十九條應修正增列「已成年子女,如有正當理由者,得變更其姓氏,以一次為限」。

我國姓氏規定的種種迷思,除了霸道的父權中心主義之外,還有怪異的漢人中心主義。婦女新知基金會副董事長、南洋台灣姊妹會顧問夏曉鵑指出,依據92年6月修正後『姓名條例』第一條第三項規定「中華民國國民與外國人、無國籍人結婚,其配偶及所生子女之中文姓氏,應符合我國國民使用姓名之習慣;外國人、無國籍人申請歸化我國國籍者,其中文姓氏,亦同。」因此,對許多來自東南亞國家的外籍配偶來說,其原有文化的不同命名方式和姓氏傳統,並不會受到台灣戶政單位的應有尊重。她們來到台灣後,因為姓名條例的規定,辦理戶籍登記時只能用中文名字登記,無法用羅馬拼音登記,以致於這些外籍配偶只能用諧音漢字或冠上夫姓,而失去了自己原來的姓名。

面臨類似困境的還有台灣的原住民各族人民,婦女新知基金會常務董事、鄒族女性Abu談到,漢人中心主義最明顯時就是在1946 年行政院公布「修正台灣省人民回復原有姓名辦法」,將台灣原住民族全部改為漢姓漢名,以致出現戶政人員隨興音譯而將同一家族登記不同漢姓的荒謬現象,完全不尊重各族原有的命名慣例。

在原住民正名運動近年來的努力爭取之下,1995年政府修正「姓名條例」,終於讓原住民得以申請回復傳統姓名。對多年來被強制規定須有漢名的原住民來說,這當然是正名的一大福音。但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統計資料顯示,民國84年至94年1月申請回復傳統姓名的人數僅826人,究其原因,有人認為申請換發所有證件很麻煩,但有更多人表示,原來的傳統名字實在找不出可以中譯的漢字,故索性不申請。

例如布農族的ibu,泰雅族的wagi,鄒族的patsu等等,被譯成中文就會變成伊布、娃郁、白芷,而這些偏離原音原意的漢字,對原住民族群文化傳承而言有何意義呢?為什麼原住民傳統族名或外籍人士姓名,非要被戶政人員譯成怪聲怪調的漢字,而不准以國際通用的羅馬拼音來作戶政登記呢?因此我們要求政府應修改姓名條例,「原住民和外籍人士可以羅馬拼音直接登記為本名」。

原住民命名慣例和姓氏傳承的不被尊重,在原漢通婚的例子中更為顯著。根據「原住民身分法」第四條第二項規定,原住民與非原住民結婚所生子女,從具原住民身分之父或母之姓或原民傳統名字者,取得原住民身分。Abu舉一實例,Panay是一位阿美族女性,兩年前她與漢人男友結婚,婚後育有一個孩子,為了讓孩子仍保有原住民身分,並依照阿美族母系傳統文化給予孩子傳統族名,她多次跟丈夫「協議」”(同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未成年子女之姓由法定代理人協議),但漢人丈夫以「延續家族香火」的理由,始終不同意孩子從母姓。Panay不禁慨歎,為什麼當一個女人想要孩子從母姓時就必須跟男人「協議」?孩子姓氏說穿了主導權還是在男性,因為如果「協議不成」,孩子還是當然從父姓。

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長黃長玲強調,Panay的故事,不僅是原住民女性的難題,也是台灣社會女性普遍的困境。如果姓氏代表了養我育我的家族重要精神象徵,我們要求法律上應該公平對待女性,無論是放寬從母姓或是回復各族本名的羅馬拼音,都應儘速修法;在文化上,台灣社會整體也要學習尊重兩性和多元族群的國際潮流,開放多元姓氏的選擇權,讓今年的婦女節展現多元姊妹的風采!

****************************

2005 GPPAC東北亞會議成果報告
文/王君琳

編按:GPPAC(Global Partnership for the Prevention of Armed Conflict)計畫主要源自於2001年6月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的「預防武裝衝突報告」,報告中指出除了由國家擔任衝突預防的角色之外,市民社會的角色與功能在武裝衝突預防方面更為重要後,2002年起,歐洲預防衝突研究中心(ECCP)對安南的呼籲積極回應,發起了一個全球性的「預防武裝衝突全球夥伴關係」(Global Partnership for the Prevention of Armed Conflict, GPPAC)運動,GPPAC將全球分為十五個區域,而各區域進行各自的區域會議,並且針對各地區可能發生武裝衝突的爭議加以討論並思索預防之道(相關資訊請參考http://www.gppac.net/)。十五個區域秘書處,加上ECCP扮演國際秘書處及聯合國下一工作小組,共有十七個單位積極整合各參與國家對此一主題的意見,並預計在2005年7月至紐約舉辦國際大會,整合出一份全球市民社會可共同合作的和平行動方案。新知這次藉由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的聯繫參與2005GPPAC東北亞會議,一方面分享新知在促進社會尊重新移民文化的工作,一方面也學習到其他不同國家的市民團體對和平議題的行動經驗,收穫豐富。以下即為此會議之成果報告,在此與您分享:


此次GPPAC東北亞會議於2005年2月1日至4日於日本東京召開,秘書處為日本的民間團體-和平船peace boat,共計有九焦點城市(東北亞共有11個以城市為單位的代表參與GPPAC運作,此次會議南京未派代表參加,北韓平壤雖受邀參與,但最後未能參加),包括東京、名古屋、台北、北京、上海、香港、烏蘭巴托、海參崴等,來自六個不同國家的團體參與。第一天議程在簡單報告、討論整個行動議程草案架構與原則後,確立焦點任務(Focused Tasks)、聯合國任務(UN Tasks)、政府任務(Governmental Tasks)與民間社會任務(Civil Society’s Tasks)四個層次的行動架構後,隨即進行各焦點城市的重點報告。

各城市關注焦點

一開始各城市的重點報告,即點出該區域關心的和平議題重點。以下是各焦點城市的報告重點:

1.首爾(原漢城):北韓議題,核武危機,美國軍事干預。
2.北京:全球化衝擊下人與環境的和平關係,已發展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 發展落差,中國貧富、城鄉差距議題。
3.上海:東北亞領土與歷史爭議,和平的新精神。
4.香港:全球化經濟,中日台釣魚台領土爭議。
5.烏蘭巴托:去武裝國防,蒙俄領土爭議,非核武區域構想,促進政府民主化。
6.台北:海峽兩岸政治對峙,台灣民主政治現況,兩岸議題對東北亞和平重要性。
7.海參威:軍備競賽,六邊會談,日俄北方六小島爭議。
8.東京:日本憲法第九條 修改對和平的影響,和平議題的社會參與。

各城市重點報告後,即進行主題一『和平共存』(Peaceful Coexistence)的討論。希望藉由去軍事去武裝之行動,建構一個和平共存的區域系統,包括促使六邊會談再度展開,解決東北亞核武危機與可能軍事衝突;降低台灣海峽兩岸政治對峙,反對任何改變現狀行動,並尊重雙方人民,建立信任與對話機制;加強東北亞區域合作,建立東北亞區域和平中心等等。

討論的過程中,台北與北京代表對於降低政治對峙的行動看法不同,有激烈的爭辯,但經過長時間的真實對話後,最終還是在和平友善對話的前提下,達成雙方都可接受的共識。其中,令人高興的是,東北亞其他國家城市在討論過程的實質參與,讓台灣海峽兩岸議題作為東北亞區域的和平議題的重要性提升許多,相信這是以現實利益為考量的國際政治場域中難得出現的。主題二『和平連結』(Peaceful Engagement),則是希望促進人道救援,發展衝突和潛在危險區域的支援系統。包括日本憲法第九條的維護;發展非軍事與非暴力的連結;促進以人為本的發展方式,已發展國家必須提供基金至政府開發援助(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 ODA)並預防環境破壞,建立市民社會參與決策過程等等。

建構和平文化與經濟和平

第二天討論的主題三『和平文化』(Culture of peace)則著重在如何建構和平文化、推動和平教育,建立一個公正、具有人權與尊重差異之社會的議題討論。除了反省、彌補過去在東北亞發生的戰爭錯誤外,更重要的是成立預防衝突的機制與和平教育的推動,尤其是針對年輕世代的和平教育,以及全球化下日益眾多的移民/移工人權的保障。除此之外,女性作為推動和平,以及感受和平的重要角色,性別觀點必須存在於和平文化的內涵中,其內容才真正完整。

主題四『和平經濟』(Economy for Peace)主要討論對永續經濟與經濟正義的認識理解。資本全球化下,市民社會必須建立區域性的組織監督跨國公司的活動,跨國工程需公開資訊於社會大眾,此外,如何轉移耗能與破壞環境的經濟系統,轉而建立永續的生產方式的相關行動也是被關注的。

晚上在主辦單位和平船(Peace boat)中心的活動,則讓與會者體驗到這個組織的旺盛活力。Peace boat利用經營郵輪旅行活動,在船上提供各式各樣有關和平主題的活動。除此之外,她/他們也利用停泊世界各港口的機會,實地到需要協助的地方去提供第一線的支援。靈活具有創意的組織經營方式,相信是台灣非政府組織一個非常好的學習模式。

聯合國大學活動日

這天活動主要是歐盟和聯合國大學共同舉辦的論壇,邀請許多日本市民社會的代表,包括議員、婦女組織代表、學者等等,針對非政府組織(NGO)與人權、非政府組織與人道救援與發展,以及非政府組織與環境等主題進行演講與討論。所有主題都關注到一個事實:非政府組織如何成為市民社會溝通的橋樑極為重要,正如GPPAC國際秘書長Paul Van Tongeren所說,非政府組織作為市民社會中的一員,相較之下,更具有獨立性、創意性的可能去發展解決衝突、建立和平的行動。NGO作為推動和平的一員,確是不可取代的角色。

發表區域行動議程

除了議題討論外,如何將此次會議的成果公開發表,讓更多人知道並參與共同行動亦是此次會議重要目標之一。主辦單位除了安排日本當地的媒體訪談,舉辦發表記者會外,更重要的是規劃公共論壇,邀請關心此議題的一般民眾共同參與。在公共論壇的討論過程中,各焦點城市除了發表相關議程行動外,更重要的是在報告完後的集體行動。用一張張宣言拼成一個9,共同表達對日本憲法第九條修正的強烈關注。此一行動不僅是東北亞和平行動議程的宣告。也開始了東北亞關心和平議題的民間團體的第一步串聯,為日後的和平行動開啟序幕。

檢討與建議

擴大國際交流與視野,掌握區域和平議題,對外參與區域和平行動,對內推動草根的和平教育

自退出聯合國後,相較於其他東北亞區域的國家,台灣較難參與國際社會的討論與交流。這次我們能以焦點城市的身分參與和我們如此切身相關的GPPAC會議,所獲得的不光只是擴大國際交流的管道,或是把我們關心的議題加入東北亞和平行動議程之中,更重要的是作為東北亞區域的一員,或者說世界公民的一員,台灣的市民社會需要更寬闊的視野來從事和平教育,將國際現況與在地行動連結起來,才能確實掌握議題,從事更有力量的和平運動。

面對面交流接觸,分享和平運動經驗,建立東北亞民間團體網絡

國際串聯的重要前提之一,即是個人面對面的實質接觸,建立信任感。因此這次會議無疑地提供一個很好的機會,將東北亞關心和平議題的市民社會團體串聯起來。各與會代表一方面藉由四天的正式會議交換對議程的意見,一方面亦利用各種非正式場合,進行訊息交流,包括團體的介紹、不同國家社會對和平議題的討論現況等等。這種議程以外的討論,不只有利於建立東北亞和平議題的團體網絡,也能促進各民間團體未來的實質合作。

重視和平議題中的性別觀點,將降低女性所受暴力視為促進和平的重要行動

真正和平的來臨,必須是女人感覺和平的時候。和平議題中女性角色與女性觀點是不可忽略,重要性甚至高於男性。相較於一般國際會議中,性別議題不受重視,參與代表男女比例不均、發言次數懸殊的狀況,這次議程內容與討論過程不僅強調性別在和平文化與行動中的重要性,與會代表中也至少有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女性代表,並且代表其焦點城市在不同會議中發言,展現出平等的性別意識。

此外,學習其他國家婦團推動和平議題的經驗也是極為珍貴的。此次代表漢城參加的民間團體之一-Women Making peace-所準備的報告與發言提供另一種關於和平運動的經驗。在南韓與北韓的政治對峙中,她們推動南北韓婦女人員的交換,舉辦相關國際研討會與人道救援等計畫,期望建立對話的平台。雖然南韓和台灣的社會背景不盡相同 ,但是利用婦女共同關心的議題交流,無疑是推動和平很好的切入方式。

以民間團體身份,促進海峽兩岸友善對話

在以國家為單位的國際會議中,政治對峙的兩岸關係總是阻礙兩邊友善對話的可能。然而,GPPAC以市民社會為主體預防衝突的精神,提供一個很好的方式讓兩岸的代表可以坐下來實質的交換意見。雖然在議程的討論過程中,雙方仍不免有意見分歧的時候,但是持續溝通協商與第三者的中介,提供練習對話和溝通的絕佳機會,而最終也達到雙方可接受的內容。整個過程不僅讓台灣與中國大陸代表更了解彼此的想法與社會現況,雙方理性誠懇的溝通意見也是追求和平過程中如何處理衝突一個很好的示範。

****************************

台灣非政府組織參與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CSW)第49屆大會成果報告
文/曾昭媛

編按:今年2月28日至3月11日,第49屆的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CSW)於紐約召開,台灣婦團共有23人參加,已有參與經驗的秘書長曾昭媛今年代表新知與會。主題除了檢視1995年通過之「北京宣言行動綱領」的十年後各國落實狀況,也連結聯合國「千禧年發展目標」,希望整併納進聯合國今年九月+5會議內容。以下即為此大會之成果報告,在此與您分享:

前言

在張玨老師歷年領團之下,台灣婦女團體對聯合國會議認識日益增多,因此組團參與聯合國活動也一年比一年積極,組團規模一年比一年擴大。

以事前報名為例,參與聯合國婦女大會的成員,需要透過具有聯合國諮詢地位的非政府國際組織,才有資格報名參加。為了避免中國出現阻撓台灣NGO的小動作,這次大家還是採取分散報名策略,在全球七八千人報名的爆滿情形之下,我們還是想辦法增加了一些國際組織報名的管道。例如,我和林書怡透過紐約台美人的協和基金會(Crystal Foundation)黃維姍的引介,以美國相當知名的國際組織Grey Panthers為報名管道,並在紐約當地與Grey Panthers的理監事會面進行交流,試圖建立長期關係。

另外,從過往經驗來看,大家認為可增加婦女團體實務工作人員出國學習和增進交流的機會。我本人去年是以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的政策暨國際部主任之身份第一次參加;在我轉換工作跑道之後,今年仍有幸以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的身份繼續參加。婦女新知基金會可說是國內第一個成立的婦運組織,去年可惜新知無法派出代表參加,今年新知推派我的理由,則是希望累積我先前的出國經驗並延續加深學習效果。其實出國兩個多星期,對婦團人力而言相當緊縮,但新知還是基於鼓勵工作人員進修交流的理由推派我參加。

而這次眾多團員分工之中,我除了協助第三場台灣團座談「預防武裝衝突的性別觀點」的行政籌備工作之外,我主要負責的是新聞組,撰寫部分的新聞稿、與紐約媒體聯繫等工作,這兩週其間,紐約當地華文媒體均有多篇大幅報導,對台灣代表團促進國際交流的貢獻做出相當肯定。

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的運作機制

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的政府級會議,由45國政府代表參與組成,發言討論者限於各國政府代表,各國NGO代表經報名申請後可以旁聽。如同往年慣例,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CSW)第49屆大會為期兩週的政府級會議之外,每天仍同時舉行許多各國NGO或聯合國基金主辦的論壇和座談,主題圍繞著「北京宣言行動綱領」(Beijing Platform for Action, BPFA)的12項重大關切領域──婦女與貧窮、教育、健康、暴力、武裝衝突、經濟、參與權力和決策、人權、媒體、環境、女童。

而這些外圍座談則由NGO CSW(婦女地位委員會非政府論壇)來統籌協調,而這些座談的申請,也都需要藉由具有聯合國諮詢地位的非政府國際組織,才有資格申請到舉辦場地。今年在參與爆炸、申請也爆炸的困難情形之下,得到協和基金會(Crystal Foundation)黃維姍相當多的協助,使台灣團可以申請到四場座談的主辦權,非常令人感佩。

我們於2月27日先行參加NGO CSW(婦女地位委員會非政府論壇)的會前諮商會,安排了各洲區域NGO代表介紹對各國政府執行「北京宣言行動綱領」的監督報告摘要。接下來的CSW(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的政府級會議和周邊非政府論壇的豐富活動中,也使我們對於聯合國婦女人權的國際公約和宣言,與性別平等相關之規章、議案等資訊內容和運作模式,都有非常多的學習和收穫。

CSW政府級會議

今年報名相較以往更為困難,主要由於今年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CSW)第49屆大會的主題內容格外重要,乃是針對1995年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通過之「北京宣言行動綱領」(Beijing Platform for Action)的各國十年成果檢視,以及對2000年聯合國通過的「千禧年發展目標」(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MDGs)在今年九月即將召開的五年成果檢視會議之連結。

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在CSW開幕式提出報告,對各國執行「北京宣言行動綱領」的總結是,過去十年的重大進展是許多國家為推行性別主流化(Gender Mainstreaming)而增設了性別政策協調機制,但國家協調機制的盲點和障礙也在於功能是否得以發揮、權力是否下放、資源是否足夠等,這些都牽涉到性別預算分析、性別統計指標、有效的評估監測機制等。

CSW第一週各國輪流報告該國性別人權政策施行狀況,尤其是對照「北京宣言行動綱領」在各國的落實情形。許多非洲、亞洲、拉丁美洲的窮國代表,所強調的本國施行優點,竟是母親難產率、幼兒死亡率的下降,或是文盲率的下降,困境則幾乎大同小異必須面對AIDS盛行的挑戰、飢荒、戰亂等導致的婦女生存不易、育兒不易、就業不易、就學不易、、、這些窮國女性的慘況與台灣相比,我們的婦女處境算是相當幸運,而台灣婦女面對的挑戰,則與先進國家大致接近──如工作不平等、傳統文化迷思、企業等私部門改革不易、政策尚未具備性別敏感度等。

第二週則由各國施行狀況和困境,延伸討論到未來發展方向和跨國合作的焦點議題。例如今年政府級會議中一大焦點,就是美國布希政府試圖修改「北京宣言行動綱領」中原先宣示賦予婦女的生育自主權,而想改成刪除墮胎權的部分。假如墮胎權被刪除,這當然是全球女性人權的一大倒退。因此美國婦女NGO代表第一週在各場NGO論壇中積極散佈此一威脅婦女人權的訊息,警告說美國政府正私下以政治經濟力量脅迫各弱勢小國接受此一修正案,請各國NGO也去影響本國政府代表不要接受此案。與此同時,在各場政府級會議中,可以聽到歐洲和紐澳等人權先進國家的政府代表也大聲疾呼,堅持女性生育自主權的重要性。在第一週最後一天,也就是第二週即將進行討論表決的前夕,美國政府終於宣布撤回其修正案,旁聽席上各國NGO代表歡聲雷動、鼓掌良久,連CSW主席(韓國籍)和許多國家政府代表,也都笑顏逐開。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各國NGO是如何影響國際婦女政策的形成,以及CSW其實是相當用心於督促各國政府落實婦女人權的聯合國機制。

CSW也安排專家論壇,對各國施行情形提出建設性的方案,例如性別統計的專題論壇,就建議應加入族群等其他變項的交叉分析。再如對各國法令檢討,建議聯合國應督促並協助各國儘速廢除各項歧視女性的法律,這項建議並在閉幕宣言成為正式的決議文之一。

CSW最後閉幕是以通過各國政府代表提出的各項決議文來作為會議宣示的結論,本屆決議文的焦點包括:婦女人口販運(Trafficking)和解決途徑、原住民女性權益、女性經濟地位改善和消除貧窮,以及將任命一位聯合國特別觀察員,來專門檢視各國對女性歧視性法律,並在CSW提出報告等。

CSW周邊 NGO論壇

與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同時舉行的周邊 NGO論壇,每天都有十幾場各國NGO主辦的各類主題論壇,一方面呈現各國NGO的婦女議題發展重點,或將這些議題連結到跨國監督CSW委員會及其各國政府,另一方面也同時進行與各國NGO合作關係的建立。

例如南韓婦女團體這次就積極散發慰安婦運動的連署,要求日本政府應對亞洲各國慰安婦給予官方道歉和正式法律賠償,否則日本政府就不配爭取成為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從此例也可看出其他國家NGO的遊說技巧。

在各場NGO論壇中,令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2月28日國際組織International Alliance of Women主辦的 ‘Gender Mainstreaming: Is There a Risk?’座談,就對推動性別主流化十年後做出檢討,辯論性別主流化(Gender Mainstreaming)是否只是把幾個女人送進權力體制學習男性觀點主流化Male Mainstreaming?加拿大原住民婦運者提到,如何以女性主義思考邏輯來轉變體制,才是根本之道。

同日,另一場提倡各國女性參政的座談也很有趣,由各國左派政黨聯盟婦女部Socialist International Women主辦,匈牙利女議員強調無論是婦女保障名額、或是性別比例制度,現階段都還是對女性參政有利的工具,加強對年輕女性參政人才的培訓更是重要。義大利籍主席還提到目前世界各國政府僅有1/3簽署「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國際公約」(Convention on the Elimination of All Forms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 CEDAW)的任擇議定書(Optional Protocol),因此呼籲各國女性聯手推動CEDAW與BPFA、MDGs三者之間有更強的連結,左派政黨女性尤其可以加強跨國合作。

在3月1日的議程中,亞太婦女觀察聯盟Asia Pacific Women’s Watch主辦的’APWW Lobby Strategy Planning’論壇,向大家簡介該聯盟之緣起,以及亞太各NGO分別在2000年和2004年共同完成的監督報告。在5日該聯盟的座談,就試圖擴大串連以影響CSW決議文的內容,斯里蘭卡和菲律賓代表提議可以針對亞洲共同的販運婦女trafficking問題、婦女貧窮和經濟發展問題等,共同草擬出幾項決議文初稿,來影響本國政府代表接受並提案。

到了3月4日,中國的全國婦聯All-China Women’s Federation舉辦 ‘Women, Security & Globalization’座談,找中國學者和社工介紹中國目前家庭暴力防治在各省市的網路建立和進展、貧窮女性化問題、和媒體色情監督情形,從這些主題可看出中國婦聯和往年的「不談家醜」官方心態已有不同;此外,中國婦聯還請到Peace Links國際組織的Ann Harty談和平教育,以及聯合國CEDAW委員兼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Women主席Anamah Tan(新加坡籍律師),說明Asia Pacific Women’s Watch亞太婦女觀察聯盟在泰國曼谷2004年7月舉行的「亞太NGO論壇」(Asia-Pacific NGO Forum)會議結論,呼籲加強性別政策機制功能、提高公務人員性別意識、進行性別預算分析等。

3月7日聯合國婦女基金UNIFEM主辦的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to Gender Equality through Budgets’論壇,則邀請專家學者針對性別預算如何分析和監督提出各項建議,諸如NGO可連結CEDAW公約做為監督工具、與政策制訂者對話、與立法部門合作等。也有NGO聽眾質疑UNIFEM其數據是否可用?非正式勞動是否計算在內?在社會服務私有化趨勢之下,單看政府預算是否足以分析?預算資源是否有分配到非正式部門?專家也提醒,在計算標準不一致的情況下,性別預算的量化比例並非最重要,重要的是對各項性別方案是否真對女性有利的質化分析。

聯合國Millennium Project(由聯合國秘書處所組成之委員會,下設有針對MDGs八大目標所委辦的各task force)舉辦的 ‘Investing in Women: UN Millennium Project Recommendations’論壇,則介紹聯合國針對MDGs(千禧年發展目標)而組成的各task force中與性別有關者之建議報告。由於聯合國2000年通過「千禧年發展目標」時,也定下了完成期限為2015年;今年恰好是MDGs第五年到來之時,因此聯合國相當嚴肅看待MDGs的執行進度。MDGs八大目標中有兩項與性別有關──第三目標「提倡性別平等和培力女性」,以及第五目標「改善母體健康」。Millennium Project對第三目標的建議是發展中國家應將消除貧窮方案融入性別政策,NGO應積極參與制訂政策、提供服務、監督進度,企業私人部門也應積極參與以上政策協調過程。對第五目標的建議則是加強社區層級的健康方案。

與紐約當地台僑婦女互動

每次台灣代表團在CSW舉辦NGO座談時,許多事前籌備工作,如準備茶點、借投影機等,都得到紐約當地台僑婦女的協助。這次我們為了加深彼此瞭解,決定3/5舉行座談會,讓我們認識紐約當地華人社團的現況,也使台僑婦女更加認識台灣婦女團體目前在國內推動的各項議題──婦女人身安全、原住民婦女權益、終止童妓、環保、婦女創業等。

婦女新知基金會報告的議題有兩個部分,先由前秘書長伍維婷(目前在紐約留學,並在NGO CSW實習)報告新移民女性議題,目前新知已經和台灣各地服務外籍配偶、外勞的社團結合成「移民/移住人權修法聯盟」,聯合監督相關法案政策。會後有不少當地社工和我們交談,和東南亞NGO連結的可能性。

我則負責報告台灣各婦團推動性別專責機構的進展,這其實是聯合國推動性別主流化的重要政策機制,從這次CSW各國政府代表幾乎都是來自該國「婦女委員會」、「婦女部」、「婦女局」等單位,可以看出各國已多在設立機制上完成基礎工作,而台灣政府目前還是停滯不前、令人焦急。

結語

這次我能夠再有機會參與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無論是個人視野的開拓、亦或是本身工作上NGO國際連結的增加,都感到收穫甚多。我相當感激「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組團的辛勞付出,尤其對於林書怡主任能夠在短期內順利完成這樣龐雜的組團工作相當佩服。而這些過程當中,張玨團長、陳瑤華副團長、簡扶育副團長的帶領和協調,以及各位團員在彼此不完全熟悉的情形下仍努力合作,也都是相當難得的群體打仗經驗。希望來年能夠得到各界更多支持,讓更多婦女團體實務工作人員也有出國學習交流的機會。

───────────────────────────────
婦 女 新 知 電 子 報
───────────────────────────────
♀♀♀ 本電子報由婦女新知基金會發行,歡迎各界不吝指教 ♀♀♀
───────────────────────────────
◎「婦女新知」電話:(02)2502-8715 傳真:(02)2502-8725 
◎ 民法諮詢專線:(02)2502-8934
◎ E-mail: hsinchi@ms10.hinet.net
◎ 閱讀更多婦女新知,請至 http://www.awakening.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