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這個世界混亂,其實正是你和我的混亂;因為這個世界是由你和我所組成的。 由三十多個縣市層級家長團體所組成的《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簡稱全家盟),終於在最近誕生了!向孩子承諾「愛你一輩子」的授證成立大會,也已於七月十一日在台北召開,這確實是件可喜可賀的事。未來,《全家盟》在台灣社會源源不絕的亂象當中,能否整合眾多家長的智慧與經驗,能否集結善用龐大的社會資源,進而匯聚成一股清流與正氣,帶領全國家長團體在台灣教育改革過程中完成振衰起敝、撥亂反正的神聖使命,同時發揮她所具有的潛在能量與社會意義,均值得密切關注。
從單打獨鬥到攜手共進,珍惜機緣可貴
長期以來,在資本主義國家機器的宰制之下,與教育體制封閉保守威權的社會氛圍當中,家長及家長團體一直是被邊緣化的族群!主管教育行政機關經常在公開場合宣稱:家長及家長會是教育的合夥人,更是學校教育中學校行政人員、教師及家長三贏的重要角色。但從台灣教育發展史的角度來看,數十年來各級政府或學校,無論在法令制度、政策措施、組織發展、教育知能、經費設備等方面,意圖積極提升學校家長的教育知能,增進家長會之健全發展與運作,協助各地家長團體的專業素養等等的具體做法和誠懇態度,都有待積極性的作為與多方面的加強。
現今,當各縣市家長團體正歡欣鼓舞迎接《全家盟》的正式成立與掛牌運作時,相信大家必已深刻體認到:假使沒有過往那一波波前仆後繼的家長教育運動先驅者的浪潮,怎麼能夠期待今天《全家盟》這波最高浪頭的出現;而她的現身也正是台灣教育改革與社會發展過程中極具時代意義的標記與分水嶺。以往家長個人或團體單打獨鬥、自力救濟,或者各自為政、爭食利益的戰國時代,希望能在這充滿陽光般的彩色時刻畫下休止符;從而家長團體能夠彼此攜手共進,帶領全國家長一起來關懷教育,並結合教育及教師團體為保障學生的學習權,維護家長的教育選擇權、參與權和監督權而持續努力。
家長團體的角色定位,盼能取得更多共識
具體而言,《全家盟》做為全國性的家長組織,以及做為家長教育運動的要角,她在教育行政官僚體系、學校教育日常事務,甚至教師的課程發展與教學行動,以及學生的學習生活等範疇之中,至今皆尚未取得明確的法律地位,並獲得學校教育工作者一定的理解與共識,尤其是她與各級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各階層教師組織,以及各地方家長團體彼此之間的模糊關係與曖昧的角色認知,都可能是妨礙《全家盟》往前邁進、向上突破的絆腳石,更可能是其組織向上提升、精實發展的致命傷,不可不察。
「孩子的夢想無法實現,是大人的努力不夠!」很遺憾地,此時此刻《全家盟》的歡喜誕生,卻立即陷入台灣社會長期以來不同家長團體與學校、教師組織之間,嚴重不信任的敵對關係結構之中。此等相互競爭、攻擊撻伐、爭奪國家資源,形成權力較勁下社會角色矛盾、衝突的窘境,若不能未雨綢繆,儘速面對解決,恐將成為日後台灣教育生態及校園亂象的主要禍源。
時時反身探問,莫忘本心初衷
眾所周知,學校係建立在社區住民及學生之存在的基礎之上;學校教育之成敗必須向社區全體住民與學生負責;因此,「家長參與、社區監督」實具有一定教育意義上的正當性。為此,今後《全家盟》實有必要建立起自治自律、有效自我監督的良善機制與具體做法。尤有進者,家長或家長團體的教育權,唯有不斷地反身性探問,是否偏離了聯盟成立之宗旨,是否違背了家長教育運動之初衷,是否誠懇傾聽家長團體的聲音,是否真切地回歸到學生的學習權益,並且尊重每個人存在的價值,這樣的權力才真正具備正當且合理的基礎。而舉凡這些探問本身,實已開展出某種可能空間,指向《全家盟》嶄新而美麗的未來!
著名法國思想家傅柯( Michel Foucault )曾言:「……它立於所有的主體性之外,彷彿從外面令它的極限湧現,宣告它的終結,令它的消散閃爍,只收留它不可克服的不在……。」傅柯這段話提供了我們另一種角度的思考:《全家盟》的存在立基於何處?是否有其明確的主體性?凌越而忽視了其他主體性(例如,各校家長會、各地方家長團體、政黨、政府……),我們如何期許《全家盟》成為一個穩定踏實、發揮其正確力量的「在」?
以自身主體性的「不在」,顯示其「存在」
《全家盟》的權力正如同國家政府組織一般,乃植基於全國家長及家長團體的賦予,並以信任灌注,而得以名副其實。故倘若未來其所作所為違背了原初群體共構的宗旨,賦權主體的制衡力量屆時亦將適時發揮,盡責地扮演為全國家長監督,為無數的下一代教育把關的重要角色。換言之,《全家盟》唯有意識到其主體性的「不在」或者「虛無」,或許正是她的「存在」與「存有」的根基與地景。
值此《全家盟》剛誕生之際,聯盟領導階層若能透過哲學性的思辯,認真思考自身的「在」,其實是建立在原本的「不在」之上;且透過不斷地自我否定與批判,從而才能在台灣教育現場真真實實的實踐過程中,誠懇謙卑,超越轉化,順利完成全國家長殷切的期盼。
但誠如德勒?( Gilles Deleuze )所說:「力總是來自於外邊,比所有外在形式更為遙遠的外邊。」《全家盟》諸位核心領導者,是否能夠真切領會德勒?這段話,從而不斷地自我反省、批判,認真思考一個組織的「中心思想」與「倫理主體」,及其賴以存活的動能之所在,這是我個人參與台灣家長教育運動十多年來熱切的盼望。
以孩子為主體,家長團體永遠是「陰影」
個人始終認為,家長理性而專業的參與教育事務,以及家長團體健全地發展與運作的這條路,還很長、很遠!但路走對了,就不怕遙遠!《全家盟》誕生在今天的台灣,正是國人不分地域、族群、省籍、性別、階級與職業,群策群力建立社會新價值、追求教育新正義、保障社區永續活力的關鍵時代。
「我已比黑暗更黑。我是夜晚的夜晚。我穿越陰影——我之所以與之有所區別,是因為我是它們的陰影」(布朗修, Maurice Blanchot )。陰影因主體而存在,而孩子是教育永遠的主體。
希望《全國家長團體聯盟》永遠是「陰影」。我帶著堅持,並衷心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