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5-08-09》 |
本期內容 | |
◎ 傳播線上:有線電視換照爭議與媒改未來 | |
◎ 來去紫禁城:自以為是的「先進」台灣人 |
傳播線上:有線電視換照爭議與媒改未來 | |
傳播學生鬥陣 | |
8月1日晚間新聞局公佈7家有線電視頻道執照未過,採取立即停播之處分。各界輿論,包括近日來媒體的報導、部落格的筆戰,或大加撻伐政府干預新聞自由、箝制媒體造成「寒蟬效應」者,亦有批評政府介入管制、相信自由市場運作機制者,而在立院躺了許久遲遲擺不平爭議的NCC法案,頓時成為各政黨推諉的焦點,並呼籲儘速成立NCC以為解決之道。 這些都是可以評論的。然而爭論是非對錯之間,最可悲者,莫過於新聞報導與評論中指控抹黑審議委員、扣帽為御用學者與打手的各種言論,以及缺乏證據或說明、含沙射影的政治陰謀揣測。一場可以就事論事理性探討的問題,無奈成為明刀暗劍的政治鬥爭。慣性的泛政治化思維與陰謀論似乎可以涵蓋追究問題的一切,甚且否決所有可能的對話空間,直覺認為,管制媒體就等於箝制新聞自由。 這次事件最大的爭議,是對政府介入的質疑與不信任。這種不信任包含著台灣在地特殊的政治歷史脈絡、台灣媒體市場與政府管理者間的結構問題、人民對於政府施政長久以來累積的不信任感,其中最大的問題則莫過於對國家掌控言論所帶來的恐懼與威脅。 沒錯,質疑政府介入,並防止政府以各種方式有意的掌握媒體言論,這個觀念是對的。然台灣更大的問題,卻在媒體與政治之間的關係,長久以來是如此的曖昧不清;有時,政治與媒體更是共生關係,這種共生關係尤在選舉之時最為明顯而強烈。這有時並非政府或政黨威脅利誘而來者,反而時常是媒體主動投懷送抱;且更甚者,則有媒體大亨,曾擔任某黨派中常委。如此政治與媒體共舞的裙帶關係,又有多少正當性能高舉捍衛第四權之大旗?有多少商業媒體反對同時,背後所想真為廣大老百姓的公共利益? 再說,管制媒體就等同於妨害新聞自由嗎?媒體此時此刻所言之「新聞自由」與是否為真正的「新聞自由」呢?新聞自由應該是建立於閱聽眾自發之言論自由與民主素養之上,並提供公眾正確、客觀、深度且全方位多元化的資訊。而今即便是政治力退出後,激烈但缺乏競爭規範的媒體市場導致的媒體亂象,到底給了閱聽眾什麼?這是新聞自由該有的表現嗎?「財產帶來責任,其使用也應合乎公眾利益」,但我們似乎只看到,新聞自由是媒體大亨的神主牌,是老闆用來賺錢的無限自由。 不過的確,由政府行政部門直轄單位來管理有其不恰當之處,我們亦不得不承認政治力干預的可能與可怕,以至我們冀求一獨立超然之管理機構。然如以獨立之管理單位管理,我們更要具備的素養是,此獨立管理機構的建制與產生,需在人們具備優良且開放的民主素養下,政黨與財團的政治經濟力無法直接間接干預其運作的前提,才能使NCC此類機構獲致完善且有力。以美國FCC之架構,其委員由總統提名,參議院同意後任命之方式,亦有許多賄賂與人情關說的問題;以台灣目前幾個躺在立法院的不同政黨與行政院提出之通訊傳播組織法草案版本中,要求依政黨比例遴選委員、提請總統任命而非尊重獨立超然專家意見等產生方式云云,一旦NCC成立後,對於公權力的執行,更將令人憂心。以此,台灣NCC超然獨立管理機構之成立,是值得期待,亦不值得期待。 其實,換個角度想,NCC代表(或曰代替)國家政府管制(或稱管理)媒體,廣義而言,此亦為國家政府管制的方式之一。此話怎說?此一獨立之國家管理媒體機構之委員產生方式,仍由政府執行任命與同意,並且層級與五院同級,只是獨立運作於政府行政部門,非聽令於政府行政部門之直接命令,但仍亦是國家之管理單位;如以自由市場完全放任自由,國家政府退場的說法,NCC則有矛盾之處。筆者的態度在於,由國家政府直接全面控管,或由完全自由放任市場運作,皆不可為。筆者亦認為,政府管理之時,必須真正做到審理機制的完善建立與決策過程的完全透明,以此,政治力干預之疑慮自可公評與消除。 媒體改革有多種路徑!有消極的關機運動、有激昂的組織群眾街頭抗議、有公民本身即可成為新聞記者、亦有深入各層教育體制之媒體識讀教育,也可成立NCC管理媒體;或者更積極的作法,是提倡公共廣電制度,成立公共廣電集團,這些方式莫不為能使商業媒體反省,並促進台灣媒體與社會進步。而在這紛紛擾擾的過程中,公民似乎開始覺醒,一群人自網路發出怒吼,並有人逐漸意識公共媒體平衡商業媒體的重要性。然而媒體改革更需要的是公民對於自身傳播權利(力)意識的伸張,多路並進,前後夾擊! 即便此次新聞局採取的行政程序有所瑕疵(無緩衝期立即停播),然我們也必須讓商業媒體知道,重視社會責任、公共利益是應該負起的責任,競逐私利的結果,最後乃是背離民心、觀眾關機的結果。如果說這是媒體改革的起點,我們真的期待如此的變動真的為台灣傳播環境激起一點點變革的浪花。 媒大事 東森S變Super X 新聞局沒看見 行政院新聞局衛星廣播電視事業審查委員會31日晚間針對換照申請案進行決審,共有7件申請案未能通過,其中,新聞台部分,東森S台未能通過,電影台則有龍祥電影台落榜。未通過審照的頻道已於8月3日零時起停止營運。但東森S台將以節目整合的方式,轉併至旗下Super X頻道繼續經營。府院在考量對業者的衝擊下,並未對此多作評論。 小編媒批:近日的換照風波讓小編見證了台灣社會的「文化多樣性」。前一陳子可以同仇敵愾地咒罵新聞記者造假煽情;這一刻卻立即變身成衛道人士,高喊新聞自由。今日媒體亂象,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此時不加整頓,屆時儘管NCC來作,亦會有利益相關人士質疑其公正性。然,新聞局並非管制媒體的最佳機關,公民監督才是可行之道。若身為公民的你我只能隨著操弄輿論的政客、媒體起舞,媒體改革豈能竟成? 中華電全民釋股 拍板定案 中華電的全民釋股案將於8月9日正式啟動,每位國民都可以向開戶券商進行申購,每人最多限購3張。由於底價預期會比市價低6%以上,加上可立即參與8月11日的每股4.7元現金股息的配息,對於參與認購的投資人來說堪稱是「好康大相送」。董事長賀陳旦記者會中強調:「此一盤拍政策,也獲得行政院長謝長廷以重大政策的方式進行發布,目的在於還富於民、優惠全民。」 小編媒批:中華電信民營化的趨勢看來是底定了,只是這樣的釋股真的是還富於民嗎?過去以民生水電方式提供電信服務的中華電信,會不會在轉型為民營機構後,便凡事以利潤考量,罔顧公共利益?一如台汽民營化後的營收利潤,是來自棄守山區偏遠路線,改跑北高黃金路線。如是,受益的會是全民嗎? 英傳播學者應邀來台 著名傳播學者,英國羅浮堡大學(Loughborough University)社會科學系文化社會學教授葛拉漢.梅鐸(Graham Murdock) 2日應邀來台發表演說。梅鐸以「民主與公有:數位網路時代的公共廣電體系」為題,提出以數位科技帶動公共廣播體系發展,創造新公共領域的願景。 小編媒批:大師平易近人,讀者你若沒來……,實在是太可惜了! |
|
(回目錄) |
來去紫禁城:自以為是的「先進」台灣人 | |
魏宏晉(北京大學博士生) | |
幾天前跟幾位新朋友茶聚,一位是護士,一位是中央政府公務員,一位是律師,都算高級知識份子了。公務員先發話:「你在北京讀書?」律師接著說:「那裡有什麼好讀的?」我實在不知道怎麼回答。 台灣人的世界觀一直被侷限在簡單的「進步」與「落後」的二元分立中,歐美日代表進步,其他的則代表落後,而台灣如果想要「進步」,取經的對象當然是進步的國家,不會是那些落後的地區。對於中國,我們輕易就將它歸於「落後」的那一邊,也許它是我們消費休閒的地方,但不會是尋求「進步」的西天聖地。因此,只要一談起所謂「承認」中國學歷問題時,代表台灣「進步觀點」的人士就會以中國「落後」為由來拒絕。比如說呂秀連副總統說:「我們的留學學習目的地應該是到歐美日等『先進』國家。」教育部長認為:「台灣的教育比中國『先進』,所以不鼓勵國人去中國留學。」 在簡化的「進步觀」中,台灣人的現實感往往被嚴重混淆了。不只一般市井小民,甚至不少高級知識份子都還把整個中國放進「落後」的位置作想像,會問「到中國可以學到什麼?」還算客氣,有人乾脆說「到中國不要變笨了!」這才更直截了當。 我不打算在這裡做太多「為匪宣傳」,對照歐美日對中國和我們的對中策略,就可以暴露出我們自我定位的錯亂。 在北京大學裡,西方和日韓等「先進」國家的留學生數量非常龐大,我沒法舉出確切的數字,但是單就美國、日本和韓國等個別國家的人數都要比來自台灣的多得多,而且有相當大一部分是其本國擇優送出的留學生,比如日本外交部每年選取外交官送到北大留學、美國史丹佛大學每年的交換學生計畫等。如果以台灣的「進步觀」來看,這實在沒辦法解釋這幾個「先進」國家為什麼要把留學生送到到中國這樣的「落後」地區學習?他們根本「學不到」東西呀? 所以如果台灣是以歐美日為「先進」的標準判定中國為「落後」,我們有相當大的理由來「懷疑」台灣進步觀的落後和不切實際,因為歐美日看來並非那麼地絕對的認為中國是「落後」的。最少,他們熱烈地到中國學習,一定有其學習目的,中國肯定有東西是值得學習的。如果我們處處以歐美先進為師,只把歐美作為「進步」的唯一來源,只有從歐美所得到的才是先進的,那麼將來也許歐美從中國學習消化出來的產物,又會成為台灣的吸收「中國先進知識」的來源。這樣的過程將讓先進和落後的地位永遠固定,台灣─永遠就只能跟著「先進」的屁股後面跑,在科技文化上是被殖民的消費國;在政治經濟上是「躲在美日大國後面扮鬼臉」的龍套角色。 相對於歐美「先進」的地位,台灣對於中國時往往也會想像自己總居於「先進」地位,所以有更多的錯誤發生。 上星期我和幾個親戚聚餐,上的是那種實在不怎麼好吃、燒烤和火鍋一併吃到飽的餐廳,一客4百台幣的價格並不算便宜。餐廳裡人很多,約百來人不到兩百人的規模,滿座!餐中大家閒聊,席中有人提出「中國有沒有這麼大的餐廳」的問題,我答道:「這樣的餐廳規模在北京是小餐廳,他們那種大餐廳一開就是6、7層,每層總也可以容納6、7百人吧!而且全部服務員手持小型電腦點菜,管理很先進。」我又接著說:「北京吃東西平均水準沒台北貴,但是中高檔的地方一次一個人幾百人民幣的消費也不是太離譜的事。」這時最先提問的人自己下了結論:「那些地方都是台灣人去的吧!」我沒有回答。 最近由於常窩在電腦前和論文奮戰,有頸肩酸痛的現象發生,所以偶爾會上學校旁的一家按摩院按摩。有一次,那位按摩的師父問我哪來的?我據實以告,他很興奮地跟我說,他第一次碰到台灣人。我不知道這樣的個人經驗可不可以給大家參考,北京大大小小足浴、按摩院林立,和台北便利商店的相對密度不相上下,我不談掛羊頭賣狗肉的那部分,那些正正規規經營的完全是因應中產階級的需求,上班族勞累,為減壓下班後上按摩院是很平常的事。北京一次全身按摩,正規的約50到70人民幣不等,以他們的人均所得來看,其實並不便宜,但是消費得起、且經常消費的族群卻也不少。台灣人並非這些消費得起的族群的主要客源。他們要是只靠作台灣人生意過活,那早全餓死了。 台灣人如果沒有自知之名,不知自己斤兩有多少?就會鬧很多笑話。我聽說有回有位「愛台灣」的立委質詢國科會官員:「台灣有多少高科技技術要對中國保密?」這位官員老實地回答:「其實也沒幾項!」這樣的回答引來立委大人暴跳如雷,「進步」的台灣對「落後」的中國該保密的技術怎麼會「沒幾項」呢?但是從專業、老實的「據實以告」就是那麼地現實和殘酷,那麼地傷「愛台灣」人的情感。 有位不到30歲的北京朋友,大學畢業後,進一家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工作3、4年,他們北京分公司有兩千員工,注意,只是北京分公司而已。他近來買了一步BMW318代步,還打算買一棟高級公寓定居;另一位學妹抱怨自己不該來唸碩士的,她同學大學畢業進一個國營企業工作,每個月的薪資約1萬8千人民幣,單位30多人,去年每人分紅送一間北京高級住宅,價值一百萬人民幣。我們不必問人家那種錢是怎麼賺的?我們又不是人家的廉政公署,我只知道,北京的有錢人不是部份台灣人所想像的那樣──「都是台灣來的」! 對於中國,大家去多看看再下結論吧!不要有太多的想像和情緒。幾週前我到北大附近的家樂福看到台灣的蓮霧,價格是一公斤50人民幣,我沒在北京看過這麼貴的水果!然而,它還是賣得不錯,許多北京人是會買回去嘗鮮的。至於此間台灣人,一般一顆一塊錢的北京蘋果吃慣了,實在吃不下那種50塊的高檔貨,這些台灣貴族貨──就留給北京大款們享用吧! |
|
(回目錄) |
參觀立報: |
http://www.lihpao.com |
寫信給小編 e-mail: |
fiveguys@ms19.hinet.net |
立報地址: |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一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