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第106期 閱讀在地的聲音
 http://www.wordpedia.com 每週三發報|2005.08.17 
研發學習科技‧創新知識價值
【第106期】閱讀在地的聲音

大英線上網站2歲了!訂購滿999元,就送1680元超值贈品!  
《台灣魚類學習知識庫》上市,讓您驚嘆魚兒的可愛迷人與千奇百怪!  
全國首創的PDA全文翻譯字典,《遠流字典通專業版》火熱上市!  

Q:寫作《臺灣人三部曲》,開啟臺灣大河小說創作的作家是?

A. 吳濁流
B. 鍾肇政
C. 葉石濤
D. 鍾理和

>> 解答

創辦於戰後,和南部「文學界」並稱本土兩大文學刊物的期刊是?


  「英文環境」直接影響 學習英文的效果,《視 覺系英文》透過實景照片,帶你到北美實際生 活環境中學好英文。
  >>我要學英文
日本簽證新政策

護照
passport

由一國政府簽發的正式文件或證件,確認旅行者為其公民,在出國時有權得到保護並有權回到公民的原籍國。護照通常為一小本子,裡面有持照人的資料和驗明身分的照片。大部分國家要求旅遊者在進入其境前取得簽證,簽證為有關當局在護照上的批註,表明護照已被檢查過,允許持照者前往該國,並獲准在一定期限內停留該國。

摘自【大英簡明百科】

原本為因應愛知博覽會的舉辦,而試行的臺灣觀光客免簽證政策,近日經過日本參院表決通過,宣布未來臺灣旅客赴日將可永久免簽證。據統計去年赴日觀光的臺灣旅客人次,總共高達一百多萬人,也就是說平均每二十個臺灣人當中,就有一人在去年到過日本,這實在是一個很驚人的數字。也難怪臺日雙方都對這項新政策的通過表示樂觀其成。

【中國 vs. 西方】
◆ 閱讀在地的聲音

【中國觀點】

現代臺灣文學
Modern Taiwan literature

【摘  自】中國大百科全書
【漢語拼音】xiandai Taiwan wenxue
【中文詞條】現代臺灣文學
【外文詞條】Modern Taiwan literature
【作  者】陸士清 武治純

知識分類:分類檢索/中國文學/中國文學/現代文學/現代臺灣文學

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後﹐清政府將臺灣割讓給日本﹐在其後的半個世紀裡臺灣淪為日本的殖民地﹐但日本的殖民統治沒有也不可能切斷臺灣與祖國大陸的內在聯繫。現代臺灣文學﹐就是在"五四"新文化運動和文學革命的影響下誕生和發展起來的﹐始終是整個中國現代文學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日本佔據時期的臺灣文學 日本侵佔臺灣以後﹐臺灣同胞進行了連綿不斷的英勇的武裝反抗﹐但都失敗了。臺灣同胞在痛苦中思索和尋找前進的道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興起﹐給正在尋找前進道路的臺灣知識分子以新的啟示和鼓舞﹐使他們認識到﹐"必須從新文化運動著手﹐以提高民族意識﹐改革社會風氣﹐做為爭取自由﹐反對日閥專制統治的憑藉"(鐘肇政語)。1919年﹐留學日本東京的臺灣青年組織了"聲應會"﹐1920年"聲應會"改組為"啟蒙會"﹔接著又成立了"臺灣新民會"﹐創刊《臺灣青年》雜誌﹐提倡民主自由。《臺灣青年》在創刊號的《刊頭辭》中宣告:"厭惡黑暗而仰慕光明──這樣的覺醒了。反抗橫暴而(服)從正義──這樣的覺醒了。排斥利己的﹑排他的﹑獨尊的﹑之野獸生活﹐而謀共存的﹑犧牲的﹑互讓的﹑之文化運動──這樣的覺醒了。" ……看全文

【西方觀點】

臺灣文學
Taiwan literature

【摘  自】大英百科全書
【中文詞條】臺灣文學
【外文詞條】Taiwan literature

知識分類:文學與創作

亦作臺灣文學。主要發軔於日本殖民統治下之1920年代的「臺灣新文學運動」,性質上有別於傳統的舊文學。從日治時代新文學運動以來,臺灣的作家們一向把自己建立的文學稱為「臺灣文學」。然而由於政治環境的關係,特別是戰後國民政府統治臺灣期間,「臺灣文學」這個名詞一直有所爭議。像70年代的鄉土文學論爭,有人以杞人憂天的心情,指出鄉土文學有分離主義的傾向,或者鄉土文學是不是跟中共統治下的文學相呼應,變成「工農兵文藝」,有人甚至故意曲解之為「邊疆文學」。直到80年代初期,臺灣作家終於成功地為臺灣文學正名,公開提倡產生於臺灣的文學為「臺灣文學」。簡單地說,凡是認同臺灣的人,以臺灣人的觀點,寫出愛臺灣、關於臺灣的事物之文學作品,都可以稱得上是臺灣文學。以所驅用的文字工具而言,有中國話文、臺灣話文、羅馬字、漢羅並用文、日文、中文等等不一而足,此亦為臺灣文學之一特色。因而臺灣文學並不一定要用漢文寫,日治時期許多臺灣文學前輩以日文寫作的優秀文學作品,也是臺灣文學豐富的寶藏。再就歷史層面予以考察,則臺灣文學是「後進」的文學,比諸先進國的文學,即使是近鄰如日本,她的萌芽時期亦屬瞠乎其後,比諸中國五四運動後之有新文學,亦略遲數年。只因臺灣文學是後進,故而自然而然承襲了先進的餘緒,歐美諸國文學的影響固勿論矣,即日本文學、中國文學等也給她帶來了諸多影響。日治時代,賴和稱之為「世界主義下的臺灣新文學」,當代作家鍾肇政則言︰「臺灣文學是臺灣本土的文學、臺灣人的文學,是世界文學的一支。」……MORE

【Dr. iWord觀點】

若是現在我們要來為「臺灣文學」下一個定義,似乎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清楚,也顯得有點太政治正確了。但若是我們將視野放得宏觀一些,再來檢視臺灣文學的發展脈絡,這時,我們可以看到一部活生生的臺灣歷史。從原住民自古流傳下來的口傳文化,一直到荷蘭人留下的西洋文書;隨著清末漢人大舉來臺,傳統中國文學被帶入臺灣;一直到日治時期的抗日文學,國民政府時期的反共文學,以及現在大家都在討論的鄉土文學。臺灣的文學演進,似乎一直有著濃厚的政治色彩在其中。不過,也正是因為經歷過這麼多的事件、融合了各種不同的民族文化,才讓今日的臺灣文學綻放出美麗的花朵。

【你的觀點】
你的看法不同嗎?請到討論版,說說你的觀點。

不屈的生命力──閱讀臺灣文學

朱西甯曾是軍中新文藝運動的領導人,一生創作不輟、質量俱佳。他的三個女兒朱天文、朱天心、朱天衣也在臺灣文壇綻放光芒。(朱天心提供)

走過移民、殖民、戒嚴、自由開放社會,並與原住民十一個族群多元文化交匯融合的臺灣,幾世紀來,發展出怎樣的性格、思想與情感?聽臺灣文學評論者張恆豪述說以小說為主軸的臺灣文學百年流變、爬梳歷代作家以血淚、理想書寫的篇章,將對臺灣生命力有更深層的認識。

談臺灣文學的定義,不由得讓我想起一個小故事。三十年前,有一個心儀臺灣文化的日本女子風塵僕僕地來到臺灣,找到台大中文系,想要學習嚮往已久的「臺灣文學」,系主任卻表示「妳恐怕找錯地方了,臺灣只有『中國文學』,」女學生只有悻悻然而回;但她並沒有放棄,歷經多年的努力與研究,她已是當今日本研究臺灣文學的知名學者、吉備國際大學的岡崎郁子教授。

臺灣有文學嗎?什麼是臺灣文學?這個疑問,一直到一九九七年國內許多大學開始設立「臺灣文學系」後,才逐漸被社會普遍接受。

什麼是臺灣文學?我願意採開放包容的態度,認為只要是在臺灣這塊土地產生的作品都是,不必拘泥於一時一地的政治立場、意識型態,也不必管朝代更迭,凡時過境遷後能夠留下來的,都可稱之為臺灣文學,因為時間會將文學質地好的作品篩選出來。


如果以這樣的定義看,臺灣文學就像一座文學的花園般繁花似錦。從最早的原住民,以及有文獻可考的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明鄭、清朝、日本、國民政府等統治時期,不管歷史的主人是誰、當時產生過什麼恩怨情仇,只要能超越過那個時空留下的作品,都會形成不同的文化養份,一代代累積,滋養臺灣這塊土壤,形成一個豐富而且多元的文學世界。……MORE

摘自【光華雜誌中英對照知識庫】2003年8月號


Q:寫作《臺灣人三部曲》,開啟臺灣大河小說創作的作家是?
A:鍾肇政

臺灣人三部曲

【摘  自】線上臺灣歷史辭典
【中文詞條】臺灣人三部曲
【作  者】應鳳凰

戰後臺灣大河小說,作者鍾肇政。全書由〈沉淪〉、〈滄溟行〉、〈插天山之歌〉3部長篇組成。作者在小說中借用同一個家族的發展史,呈現臺灣淪陷日本50年的社會生活,並企圖以此刻劃出一個鮮明的大時代。作者鍾肇政,1925年生,桃園縣龍潭鄉人。日治時期先後就讀淡江中學、彰化青年師範學校,1945年畢業後,被徵為學徒兵,服日本兵役,日本投降後復員返鄉,任龍潭國民學校教師,開始學習中文。1948年進入臺大中文系就讀,旋輟學,仍任原職,並自修苦讀國語文。鍾肇政歷任中小學教師30餘年,也曾任副刊、雜誌主編,東吳大學兼任講師,臺灣筆會會長,退休後仍不停寫作,兼任臺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寶島客家電臺基金會董事長。一生為文壇貢獻良多,早在1965年即編選《本省籍作家作品選集》、《臺灣省青年作家叢書》,主持主編《臺灣文藝》有年。曾獲吳三連文藝獎、國家文藝獎。鍾肇政長篇小說創作可分成兩大系列,一是以《濁流三部曲》為代表的自傳體小說,一是以《臺灣人三部曲》為代表的歷史素材小說。另有寫霧社事件《馬黑坡風雲》、《高山組曲》也可歸屬此一系列。短篇小說集有《中元的構圖》、《白翎鷥之歌》等。

為什麼錯了?
吳濁流
本名吳建田,新竹新埔人,是戰後初期最早得以出版中文小說的本土文學作家。代表作為《亞細亞的孤兒》、《先生媽》。
葉石濤
民國十四年出生台南。獲頒第一屆巫永福評論獎,確立臺灣評論界泰斗的地位。並以評論家兼小說家的身份,倡導寫實的鄉土文學。
鍾理和
筆名江流、里禾,高雄美濃人。一生經歷台灣淪日五十年的後半期,也在大陸淪陷區的偽政權度過八年,一生經驗的廣度與深度,皆為同時作家罕見。
Q:創辦於戰後,和南部「文學界」並稱本土兩大文學刊物的期刊是?
A:臺灣文藝

臺灣文藝

【摘  自】線上臺灣歷史辭典
【中文詞條】臺灣文藝
【作  者】應鳳凰

戰後文學期刊,由吳濁流創辦,於1964年4月創刊。吳濁流去世後,由鍾肇政接編掌理。以後又先後由陳永興、李喬、李敏勇、林文欽、鄭邦鎮等接替。以刊登臺灣本土作家的小說、詩、散文、評論為主;作家群從日治時期的作家如龍瑛宗、巫永福、張文環、王詩琅,至中生代作家如鄭清文、李喬、七等生、黃春明、黃娟、張良澤,以及新一代如宋澤萊、洪醒夫、馮輝岳、彭瑞金等都曾在此發表作品。該刊繼承日治時期臺灣文學傳統和鄉土情懷,曾為「臺灣筆會」機關刊物,是戰後1970至80年代臺灣本土文學發展過程中,提倡寫實風格主要的文藝期刊之一,與南部的《文學界》並稱為南北兩大本土文學刊物。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貼節錄

智慧藏學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100 台北市中正區南昌路 2 段 81 號 8 樓
電話:(02)2393-6968  傳真:(02)2393-6877
如有任何意見請E-mail至:service@wordpedia.com
©2003 Wordpedia.com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議最佳瀏覽解析度:IE5.0以上版本 800x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