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3.10.22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5-08-27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豺狼當道,安問狐狸
玻璃娃之死



【社論】
豺狼當道,安問狐狸
 
 

清朝盛世在康、雍、乾三朝,到了乾隆朝國力超邁當世,衰敗卻也是從乾隆晚期開始的。民間傳說,主要是因為巨蠹大貪和珅受到乾隆的寵信,致使國力寖銷,來者難以為繼。民間卻也傳說,紀曉嵐、劉墉等才華出眾的名臣,常微言諷喻或和和珅鬥機鋒辯難,戢止和珅的氣燄,使得民怨稍紓。

歷史的事實,卻不是如此美麗。紀曉嵐不過是個書呆子,在修纂《四庫全書》時,還遭和珅構陷,閒時寫寫《閱微草堂筆記》,談談鬼狐仙怪、民間異聞,少所建白;劉墉雖為一代名相劉統勛之後,任左都御史,有密摺上奏的權力,卻也未能亢顏直諫,匡正君失,還曾與和珅詩文往來,彼此唱和。這些「正人君子」,不過是明哲保身的鄉愿罷了。其實民間的了解有限,對皇帝也有慣性的尊崇,野史雖不足據,卻展現出人民無可奈何下的卑微想望。當皇帝無道之極,外臣或「亂民」聚眾造反,也不敢直犯龍顏,只能以「清君側」為名。其實,奸臣弄權,若無皇帝的優容,如何能逞?

最近由泰國籍勞工縱火鬧事,引導出高雄捷運諸般弊端,除長期漠視人權,更有高官介入仲介業務,中飽外勞血汗所得薪資,乃至貽羞國際。勞委會主委陳菊無意間漏口風說出「有力人士」介入,所指涉的有力人士,據執政黨內人士說法,以其行事風格「遲早會出事」。只是令人不解,既然早知會出事,為何基層全無反應、高層全無裁抑,而且始終身在中樞,參贊機要?

和珅大包大攬,賣官索賄,敗壞朝綱,以乾隆之精明,豈有不知之理?所以倚重如此,不過是逢君之惡,幫著主子做些說不出口的壞事,所以即使屢貶屢斥,甚至芟刈其黨羽,卻還是身居一品,寵信不衰,不見黜逐。所以,真正當受譴責的是誰?是明白為惡的小人,是拔擢小人的當朝之主,還是明知「有力人士」操縱卻長期默爾不言、貌似君子的同朝為官者,甚至是自詡為「鐵齒銅牙紀曉嵐」的副座?

實言之,能夠成此大奸巨憝,要質疑的是整個共犯結構。行賄的人看的是「和珅」的顏面還是「乾隆」的顏面?若無主上的提拔獎掖,「有力人士」哪能在民間招搖,吃乾抹淨?若是「劉墉」、「紀曉嵐」真能直言極諫,又豈容得「有力人士」如此猖狂?只要有「有力人士」存在,小朝廷之亡不遠,小朝廷之亡不冤!

(回目錄)



【左右看】玻璃娃之死

【左看】
掩蓋體制之惡的祭品
劉欣恆/基層社工員

顏姓玻璃娃娃之死,在經過5年來的官司纏訟後,終於在高院做出審判。在高院的判決中推翻了原本地院的判決,認為陳姓同學雖然基於見義勇為,但是卻因為缺乏基礎知識與助人能力,使得愛之卻適足以害之,因此也要負道義以外的責任,必須與學校共同背負3百萬元的賠償。固然此一判決結果讓全國上下一片譁然,但是判決的結果裁定後,真相就因此而大白了嗎?公道就此討回了嗎?

顏姓玻璃娃娃逝世的一個重要因素,其實是因為學校缺乏無障礙設施。而國內無障礙環境相關法規的發展,最早可溯及1980年內政部制定之「殘障福利法」第22條;1990年「殘障福利法」第一次修正通過,無障礙條文的內容也更為具體化且具強制性;甚至在1997年國民大會修憲過程中,已將無障礙環境的建置納入增修條文。然而,就算無障礙環境已經上升到憲法層級,但為何景文高中仍然沒有完善的無障礙措施?又為何經過多年,仍沒有相關政府單位前往關心,甚至對此加以懲罰?

既然法律認為,就算出於善心,一位16歲的少年仍然要為無心之過,付上代價,但是官員的不作為,難道不是更嚴重的過失?這樣的裁定結果,恐怕才是問題的開始!




【右看】
助人工作特定化?
林淑芬/退休教員

高等法院的一只判決書,猶如對所有樂於發揮人性本善的熱心人士給了一個當頭棒喝,但是,更大的問題恐怕還在於法官認為「如何妥適照顧殘障人士是專業工作,陳同學不是專業工作者,未量力而為,亦應負過失侵權責任」。

根據法官的裁定,似乎現行的法律認為所有的殘障人士都必須接受專業人士的照顧,因此所有非專業化的照顧,都是屬於「侵權行為」!然而事實上,在台灣連一個簡單的無障礙設施都做得障礙連連,豈有可能每一位殘障人士都「配給」一名「專業的工作者」協助他的生活起居?在達不到如此「高標準」的照顧系統下,最終只會使得身心障礙者的生活圈更加受限,使得身旁的親友,更加的不敢靠近。所以,有人批評這位法官是從外星球來進行判決的,似乎言之成理。但是,身心障礙者較常人容易受傷亦是事實,也的確需要專業的知識才更能協助身心障礙者獲得生活上的支持,如何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難道只有增加特定的「專業工作者」一途?

其實,在體制未臻健全的當下,社會上熱心助人的人越多,越能夠協助補強體制的盲點,因此,「業餘」的助人工作者非但不應懲罰,更應該鼓勵。然而,如何在學校教育或者是社會教育中,增加國人協助身障者的知識,讓人人都能成為具有「專業知識」的助人者,恐怕才是此次玻璃娃娃事件中,最值得反思的問題。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e-mail:fiveguys@ms19.hinet.net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