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由學界、新聞界與關懷媒體環境與發展人士共同組成,並以『維護新聞自由、落實媒體正義、促進媒體自律、保障人民知之權利』為成立宗旨。

一.媒觀新消息
網站開張囉/發報台

二.時事觀察
壹.除了給錢,還有更重要的事/管中祥
貳.公共電視是重要的媒改契機/羅印沖

-----------------------------------------------------------一.【媒觀新消息】

親愛的朋友,媒觀的網站重新開張囉!網址在http://www.mediawatch.org.tw/。

我們不斷地在網站上更新媒體時事、觀察與評論,有時還有第一手的媒體事件記錄報導(比如8/17日「公民參與媒體改造公聽會」的現場錄音。請看http://www.mediawatch.org.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18)。請舊雨新知,一起來鬥熱鬧!

除了我們的灌溉,您也可以一起來耕耘這塊園地。我們設置了討論區(http://www.mediawatch.org.tw/modules/newbb/),您可以在上面暢所欲言。這是和所有關心媒體的朋友交流意見的好地方哦。

讓我們一齊為更健康的媒體生態而努力吧!!


二.【時事觀察】

壹.除了給錢,還有更重要的事/管中祥(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行政院日前通過公共廣電集團特別預算案,預計兩年投入約91億元經費,增設4個頻道,並配合推動HDTV(高畫質電視)、DVBH(行動電視)平台,以及無線第二單頻網和數位片庫。電視頻道與數位廣播,分別於明、後年開播,公共廣電集團的電視頻道,除公視一台外,將增設公視二台、「境內外語頻道」、「海外國際頻道」,與教育部負責的兒童少年頻道。在數位廣播方面,公視廣電集團將成立文化教育、新聞體育資訊、音樂藝術與境內外語4頻道,而華視年底公共化後將納入公視集團。

自從陳水扁總統在2000年競選白皮書提出台視、華視公共化的主張後,民進黨政府推動公共化的決心一直是搖擺不定,隨著不同閣揆及新聞局長的上任,總是出現不同的說法,有兩公、兩私、一公一民、1.45公,各式各樣的排列組合,令人嘆為觀止。但不論何種變化,主要反對的理由都在於經費問題。顯然,過去總以經濟理由限制媒體公共化的說法已被打破,國家願意提供更多的資源建構公共廣電集團,對台灣的民主、文化、多元性都有正面的意義。

不過,這項特別預算案雖然規劃了未來公共廣電集團的藍圖,但卻未能解決當務之急,公共電集團的建立不僅要擴大規模,還必須要有穩定的基礎與長遠規劃,如此,才會讓公廣集團可長可久,而非虎頭蛇尾。

依目前行政院的規劃是要將華視的官股捐給公視,由公視作為華視的執股者,然而這樣的作法,將使得未來的公視二台(即華視)成為公、民股混合的狀況,將兩個不同經營目的經營者並存於同一個公司,不僅資源難以整合,對媒體營運也未必是件好事。如果經費不是問題,理想的作法便應讓公集團持有華視百分百的股份,較有利於整體營運的規劃。

雖然有人質疑,兩年91億的預算的投入是否過高?是否具有經濟效益?但其實這筆特別預算有一大部分是投注在硬體的基礎建設上,在軟體製作與投資似乎仍待努力,同時對兩年後的發展也是隻字未提;再者,相較其它民主國家公視每年高於台灣數十倍或百倍的預算,政府對公共媒體的投資仍有極大的差距。

事實上,公共媒體的投資並不是短線抄作,也不該是政治考量,而應該是長期規劃,我們必須思考公廣集團的長期發展,因此,如何修改公共電視法,提供穩定且充足的資源,有效的整合資源、頻道分工才是解決之道。至於效益的問題?韓國公視作的《大長今》、《愛上女主播》、《冬季戀歌》不就是具有經濟效益的例証嗎?更何況,「海外國際頻道」、「兒童少年頻道」、「原民」、「客家」頻道所產生的效益,豈是用「經濟」就能衡量的?

--
貳.公共電視是重要的媒改契機/羅印沖(政大新聞系學生)

公共電視的概念在幾個先進國家(如英國、日本等)當中,已經是個擁有高度公民認同的社會共識。因此,公共電視在這些國家的發展有著不同於如美國以商業導向經營媒體的社會成效。台灣開放有線電視以來,其實也傾向自由市場的商業導向。是故,台灣的媒體面貌呈現出劣質競爭、收視率掛帥與煽色腥當道,不是沒有原因。不容易置疑的,台灣現階段的商業電視台氾濫,品質低落。大刀闊斧且積極的媒體改革政策,已經是全民的期盼了。

然而,目前的公共電視並無法完全挑起這個媒體改革的重擔。最主要的因素可能是單一頻道,勢單力薄。為了顧及公共電視的設立理念,必須將寶貴的時間與空間,填滿所謂的「小眾」、「弱勢」甚或是「曲高和寡」的節目。無暇顧及更多元的節目製作的可能,因此淪落為民眾口中的「菁英電視台」,叫好,不叫座。當然,在如此單薄的小舞台上,公視仍舊發揮了部分功能。轉播王建民的球賽、紀錄片的多元性以及幾齣文學大戲的膾炙人口,都證明了公視不必然也不應該只是個小眾的、菁英的電視台。可以想見,如果公視有更多的時間與空間,可以發揮的社會成效應該相當驚人。

公共電視的核心概念是讓媒體真正作為一個全民擁有的社會公器,不是任何政治勢力玩弄的傀儡或商業集團的搖錢樹。因此,必須嚴格且審慎地監督公視的走向與發展。日前,行政院決議投入更多經費擴增公共電視,以求增加其影響力。這些作為當然值得鼓勵,但是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尚未正式成立,現在連委員產生的辦法都出現朝野爭議。這種情況下,投入如此龐大的經費與資源,實在有啟人疑竇的空間。在無法確保排除政治力干涉的前提下,這個舉動毋寧是走鋼索式的躁進行為。

公共電視的經營是需要新思維的。韓國公視 (KBS)可以製作出如「大長今」這樣能夠外銷出去的好節目,為什麼台灣的公視還常給人「小眾」、「菁英」的印象呢?也許公視的節目製作能試圖更貼近人民,雖然不需要以收視率為圭臬,但是影響力常常需要高收視率來支持。倘若公正客觀的媒體監督制度能夠健全,相信在投入更多經費與資源之後,公視的節目可以有更多元、更吸引廣大閱\聽眾的可能。

建立完整、普及的媒體識讀是傳播學界積極推廣的概念,其背後的意義就是希望真正有權當家決定媒體環境的民眾,積極地投入參與改革的行列。當然,也許這個社會不應該只有從學院發出來的聲音。但是生活在這個媒體環境遭透了的空間裡,最簡單的媒體識讀的養成,或許\就從收看公共電視開始。



------------------------------------------------------------【財團法人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
  Mediawatch Org.
 106台北市建國南路一段237號4樓
  4F, 237 , Chien Kuo S.Road , Sec1 , Taipei 106, Taiwan, R.O.C.

 TEL:+886-(0)2-2703-4035
 FAX:+886-(0)2-2703-4695
 http://www.mediawatch.org.tw
 All Service E-mail: media.watch@msa.hinet.net═<智邦生活館電子報發報中心>═════════════════

˙欲訂閱或取消智邦生活館電子報: https://enews.url.com.tw
˙收報、退報有問題,請洽智邦生活館客服信箱: mailto:iwebs@url.com.tw
˙歡迎申請智邦生活館免費電子信箱: http://www.url.com.tw/emailstore/
˙您想要登廣告: http://www.url.com.tw/subpage/ad.shtml
˙本電子報文章與其相關連結由電子報報主提供,智邦生活館負責發送。

════════════════ 作自己的媒體,唱自己的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