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對教育過敏的老師
對機器有著某種程度冷感的我,非不得已,絕不會留連於各式現代資訊設備前。昨日是商人打造出的情人節模式,對我而言僅是個虛無的噱頭,平淡的度過;不過,是個平淡卻又瘋狂的手機簡訊回覆日!
畢業的、還沒畢業的孩子們,傳來一封封的簡訊,給予我祝福,簡單的文字,滿滿的真情祝福。因為個人的因素,暑假後即將調動離開目前服務的學校,四年的停留不算短,其中孩子們的〝真〞,總是讓我感動不已,他們總是笑我,裝著一副大人的口吻說:「太容易被感動,很容易被騙,以後〈出了校園〉出社會,他們可沒辦法在身旁保護我。」中學生裝模作樣的童言稚語,讓我好氣又好笑。
面對擁有美好外表的教改,這群孩子卻曾說過生不如死的可怕心聲,每日從早自修開始的不停考試,到美其名為自由參加的課業輔導活動課,從早上七點二十到校,到晚上六點,十幾張的考卷。校長、老師、家長們一昧的害怕孩子輸在起跑點上,害怕學校的升學率下降、自己的教學績效不夠顯赫…,把教學中的主體〈孩子〉置於後的自私考量,從沒問孩子是否快樂?他們是否確實覺得有收穫?學習變成是一種忍耐、追求以後不可知他人口中所謂的幸福美滿。校園裡充斥著齊頭、其一的標準,漠視了每個孩子的獨特性,嚴謹無法擺脫的陳腔濫調,讓人無法苟同,卻也無力,大環境的荼毒。
《資本論—政治經濟學批判》
入門講座2005年秋季營隊
台灣《資本論》研究會
|
由
《資本論》是馬克思最重要著作。 如果你輸入關鍵字「馬克思」, google將告訴你中文有將近二百萬人、英文有超過二百萬人對他發表過評論。 可是如果你輸入「資本論」, 兩種人數都驟降到十萬以下。 為什麼?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讀過也一樣。 歡迎你來! 深入淺出介紹《資本論》中所提出的重要概念及理論,探尋台灣階級運動的未 來方向。欲參加者,請務必詳加閱讀為什麼要讀《資本論》?——《資本論》對 於工人、知識份子的重要性
‧時間:9/10 (週六) 13:00至9/11(週日) 17:30(不含住宿)。 成員需全程參與,無誠勿試。
‧地點:台北市
‧費用(含餐費及教材工本費):500元。台灣《資本論》研究會會員免費。
‧報名期間:即日至額滿為止。 (詳情請見)
|
|
孩子不斷的忍讓,有些孩子懂得自我調適;有些則是被視為校園中的怪物,所有的不解、壓抑全化為他們無助的狂力宣洩。校園裡真的平等的看到每一個孩子的表現嗎?真的允許孩子犯錯,從中學習嗎?老思想、只注意自己考績等第的校長、教師們,眼中還是只有考試考得好、懂禮的孩子;不愛唸書、有學習障礙、情緒障礙的孩子,被無情歸為啦啦隊。我深知老師帶班的辛苦,教部聲稱沒經費降下的班級學生人數,依班目前除台北市的狀況可能較好外,一班四十多個孩子,全來自不同的家庭教育背景,現有的教育學狀況,以一個導師的力量而言,真有使不上力的無奈。有的所幸只看見班上表現好、家長視為寶的孩子,其他的…。
總希望孩子在我的課堂上是快樂的、充實的,與他們溝通討論。當然孩子也有嗆聲〈台語〉的時候,但在一來一往的唇槍舌戰後,大家似乎又有了更清楚明白的思緒,知道為〈ㄨㄟˋ〉什麼?該為〈ㄨㄟˊ〉什麼?不是乖巧盲從。
認真準備大家所謂的藝能科目,甚是大家口中所謂拿來配課的〝有的沒的課〞,連個名字也沒有。就如同那些被無情歸為可有可無的孩子。只希望讓他們能有ㄧ絲絲感受,覺得學習是有趣的、學習是可以有不同想法的、學習是可以把自己的感受說出口的、學習也可以有自己的情緒,偶而心情不好,暫停一下。
大家都說孩子是孩子,說的話不經大腦。但是你真的聽他們說了嗎?還是僅是從別人的經驗聽來而已?與孩子對話、溝通,你會發現他們樸質的真,有時也真的體驗出不少讓人贊嘆的大道理。雖然偶爾他們會有過火的時候,有時沒想太多捅出摟子來,讓我尷尬的替他們擦屁股。在一個安全學習的環境關照下,〝試〞過了,就知道〝對〞與〝不對〞了,不是嗎?沒有人什麼都知道,沒有人可以是從沒犯過錯的全然純淨,只是有沒有勇氣低下頭認錯!從新開始。常覺得孩子比大人有勇氣,或是他們口中所謂的〝有種〞,他們敢於面對自己的錯,接受並面對後果;大人卻是一再的掩飾,說出的話與做出的事,只是讓人更覺得可笑,瞧不起。
「教孩子」,好一個高高在上的詞。現在的教學真的不再是單一方面的給與受,沒能不斷充實的教師未必比十幾歲的孩子高招。傾聽他們的聲音,真正用心在教學,不要再用一疊疊的試卷麻痺自己,以為孩子寫完試券考滿分就能成才、成大器、成大業;大家都知道,孩子累了、倦了,考卷上的答案只是安慰人心的猜答。對了;錯了,沒多大的意義,只是又一張的試卷,又一個麻痺的分數。真理知識並非答題得來,真正的實踐、嘗試效果更大;錯與對都能體驗的清。
別把孩子不當人看,他們有血有肉、有真性情、有真心,需要每一個人認真看待。與我聯繫的孩子裡有所謂乖的、不乖的、懂事的、不懂事的、會唸書的、不會唸書的…但我知道他們都大有可為,因為他們是有勇氣的孩子。
這個情人節,是我與他們在同一個城市裡度過的最後一次,不捨。雖然為了他們,有些人識我為異議份子、眼中釘;但也有人認可稱讚。我是成年人了,外人的褒與貶我承受的住,可以面對。只希望這些孩子們能越挫越勇,勇敢面對挑戰,從中獲得生命寶貝的經驗。永遠有一顆真心,一份上天給予孩子們的神聖禮物。
[留言 / 轉寄]
|